<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父親出生在一個小山村,那里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沿著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走半個小時,才有一條同樣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通向山外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家境貧寒,住著兩間破舊的木架土墻房,奶奶因病早逝時,父親還是個幾歲的孩子,爺爺帶著他和弟弟艱難的活著。在那個貧困的年代,不管爺爺怎么努力,也無法與貧窮和疾病抗衡,貧病交加,奪走了弟弟幼小的生命,父親小小年紀,就沒有了母親,又失去了唯一的弟弟,和爺爺相依為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爺爺忍著喪妻喪子的悲痛,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父親身上。爺爺愛父親的方式就是讓他讀書,同村同齡的孩子都在幫家里做家務干農活的時候,父親卻在上學。雖然家里很窮,住著小破房子,有時還得用野菜充饑,但是,爺爺依然讓父親去讀書,這在那個年代的窮山村是出格的舉動,爺爺遭受了不少冷嘲熱諷,可他還是堅持讓父親去讀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讀書很艱苦,每天要走近一小時山路去村里唯一的小學上學。說是學校,其實就一間漏風的破屋,幾張舊桌凳,因大多數孩子沒上學,只有幾個學生,一個老師。學校沒有午飯吃,餓了只能吃點從家里帶去的冷土豆或紅薯,有時家里沒有方便的東西帶去吃,父親就只能餓肚子。沒有紙筆,父親就拿石塊或木棍在地上寫字認字。下雨天一身稀泥,冬天凍得手腳全是凍瘡,父親依然忍著疼痛,迎著刺骨的風,走在通往學校的山路上。無論多么艱難,父親始終沒有放棄讀書,堅持上完了小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從小喜歡看書,那時,書很稀缺,有一次,爺爺拿一筐土豆給別人換了幾本舊的圖文書,父親如獲至寶看了又看。之后,父親總是不放過一切機會借書買書看,把爺爺東拼西湊給他買冬鞋的錢都拿去買書了。父親雖然只讀了小學,但文筆很好,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熱情大方,那個年代,鄉村識字的人很少很少,鄉鄰們有紅白喜事或需要給親友寫信,都來找父親幫著記帳寫對聯寫信。只要鄉親們有需要,父親總是熱心地幫忙,不管多忙都要幫大家把事情做好,每每鄉親們因感激送來一些瓜果小菜,父親都是婉言謝絕,他總是說,大家都不容易,鄉里鄉親的能幫就幫,舉手之勞不該收別人的東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成了鄉親們眼里的文化人,推選他為鄉村小學的教師。父親白天專心上課,放學后還要幫家里做農活,晚上才認真備課改作業或去學生家家訪。父親注重言傳身教,關心學生生活學習,用心教導每個孩子,努力培養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寒來暑往,父親迎來一批批孩子,又送走一批批學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多年后,還時不時聽到人們說起父親當老師的事,言語中不乏由衷的夸贊。記得我大概十二三歲時,父母在地里干活,我給他們送午飯去,在路上碰到幾個趕集回來的鄉鄰,問我去哪里,我邊走邊說父母在地里鋤草,給父母送飯去。他們在我身后說,沒想到X老師教書教得那么好,從小沒怎么干農活,現在農活還樣樣會做。今年父親住院時,一位六十多歲的病人,聽說父親生病住院,來到父親病床前,開口就喊“X老師X老師”,父親聽到喊聲睜開眼睛,那位病人說:“X老師,你還記得我不,我是你的學生,我一直記得你給我們上課的情景,你教我們真是嘔心瀝血啊,當時,我們這些娃野得天上都是腳板印,要不是你嚴格要求,耐心教育,我們怎么能識字會寫字會算帳,怕是連賣點菜都難”。父親笑了,兩人開心地聊著一些陳年舊事。我在一旁看著師生緊握雙手,親切交談的樣子,眼眶濕了,覺得父親一生的艱辛值了,為父親感到驕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善良大度,鄉鄰之間難免因雞進院子,牛吃麥子,土地邊界的事發生紛爭。與我們家承包地界相鄰的那位大伯,為了要我們地里離邊界約一尺的一棵臘蟲樹,硬說邊界在樹的那邊,說什么都不罷休,父親依著他把邊界退到了樹的這邊。鄰居家雞跑進我們家被父親趕出去,鄰居奶奶硬說父親打她家雞,沒完沒了地罵,父親不還嘴任由她罵。我們家人放牛路過別人家麥地,踩壞了邊上的麥苗,別人要求賠償兩倍的麥子,父親同意了……面對父親一件件包容鄉親鄰里的事,母親說他傻,我們覺得他被人欺負,想去替他找補回來,他卻堅決不允許,他總是說過得去算了,遠親不如近鄰,忍讓一下就過去了,爭來幾棵苗、幾寸土能發多大財,鄉親們天天都要見面,大家黑著臉心里舒服嗎?爭贏了、吵贏了又怎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子久了,父親的善良大度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和尊重,推選他擔任大隊長。他秉公處理鄉鄰糾紛,引導大家和睦相處。用心籌劃大家的溫飽,帶領大家改田改土,在自留地里試種新品種農作物,再推廣給大家種植,鼓勵大家發展養殖,增加收入,鄉親們不再為吃穿發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努力增收的同時,父親利用各種機會給鄉親們灌輸讀書的意義,動員大家把學齡兒童送進學校讀書。后來,有的孩子成為鄉村脫貧致富能手,有的走出大山闖出一片天,一個個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讓一戶戶山村農家充滿了笑聲,也讓父親感到無比欣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的正直、努力得到了鄉親們的敬重,也得到了上級組織的肯定,父親作為優秀農村干部被選拔為國家干部,在鄉鎮和縣機關兢兢業業工作了二十多年直到退休。不管在什么崗位,父親都嚴于律己,廉潔奉公,出色地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多次獲獎。父親憑借正直善良,勤奮踏實,認真負責,舍得付出的品質,一步步走出困境,為自己闖出了一條路,也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路走來,父親全靠自己去拼搏,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但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他一輩子最重視兩件事,在外不計得失,對工作盡職盡責。在家任勞任怨,對子女從嚴管教。他一輩子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顧不上家,但只要有一點時間都要去地里幫干活,還盡量抽時間管教子女,總是忙到深夜還在伏案工作。爺爺生病時他回家把爺爺接到醫院看病,出院后把爺爺送回家又回單位忙去了,只能擠時間回家看看。爺爺去世后,父親趕回家處理完后事就忙工作去了,對爺爺照顧不多是父親心中的愧疚和傷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父親的勤奮工作,我們才有了安穩的生活。有父親的言傳身教,我們才學會了思考,學會了獨立飛翔。父親是天底下無數大山里的農民中,憑借自身努力走出大山的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窮苦人,但在我眼里卻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好榜樣好父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親老了,本該樂享天倫。可是,他卻突然身患重病,眼看父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我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受盡折磨,心如刀割。當我無論怎么呼喊,他都沒有回應,我只能伸手給他合上眼瞼的那一刻,我的心碎了、天塌了,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是父親不用再忍受疾病的折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轉眼,父親已離開一百天了。今天,我又打開了那疊發黃的照片,那里面有父親的身影、話語,有父親一步步走來的足跡。父親,聽說天堂很美,您在那兒不用再操勞,也不會再有病痛,好好照顧自己吧,不要再擔心我們,您說過的話,走過的路會支撐我們勇敢地面對命運賦予的一切,您會永遠活在我們心里,照亮前方的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淺巷長歌 圖/網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兖州市|
陇南市|
秭归县|
潼南县|
乌拉特中旗|
台江县|
石城县|
临洮县|
长海县|
保靖县|
健康|
郓城县|
阿克陶县|
永丰县|
巧家县|
旌德县|
泸定县|
阿瓦提县|
安徽省|
昌宁县|
娱乐|
砀山县|
陈巴尔虎旗|
尚志市|
静海县|
正镶白旗|
武乡县|
类乌齐县|
龙山县|
开鲁县|
政和县|
太仓市|
涞源县|
旬阳县|
蒙山县|
宜阳县|
德惠市|
基隆市|
田阳县|
万年县|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