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6歲前一定要給孩子立規(guī)矩</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所以,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guī)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p><p class="ql-block">但當我們把希望孩子時刻快樂作為養(yǎng)育的終極目標時,這就是“溺愛”的溫床。孩子因此更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p> <p class="ql-block"> 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指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6歲是孩子規(guī)則意識和早期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span>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p><p class="ql-block">6歲前若不給孩子立規(guī)矩,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的。</p><p class="ql-block">因此,作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人,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懂得,切勿覺得孩子還小,就一味的溺愛和縱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愛孩子是本能,但為其立規(guī)矩,這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span></p><p class="ql-block">那究竟怎樣的家庭教育,才能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長呢?如何愛,才是愛孩子?為孩子立規(guī)矩,要怎么立?</p> 三個“不容忽視” 有些事,不能慣 <p class="ql-block">很多家長或許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常常以哭鬧、不吃飯、撒潑打滾甚至攻擊人等行為來要求大人滿足其需求。您是否也曾滿含無奈的妥協(xié),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家庭教育的底線?</p><p class="ql-block">不想吃飯?那就先吃吃零食吧</p><p class="ql-block">想要新玩具?買給他就好了</p><p class="ql-block">還想再玩1個小時的手機或電腦?</p><p class="ql-block">那今天就破例多玩會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有家長說:“家里有規(guī)矩,但孩子耍賴不遵守也沒轍?。 ?lt;/p><p class="ql-block">總的來看,被慣壞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要求總是被滿足。第一次出現(xiàn)問題,大人就妥協(xié),只會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找來更多麻煩。</p> 有些事,必須孩子自己做 <p class="ql-block">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幫孩子萬事包辦了,以后再培養(yǎng)也來得及。</p><p class="ql-block">其實在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他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告訴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幫他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愛。</p><p class="ql-block">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久了,他才會在成長中學會自立自強。</p> 有些責任,必須孩子自己擔著 <p class="ql-block">孩子的行為,就是家長的責任。當孩子犯了錯時,父母不能幫孩子逃避,而應該要求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言行承擔后果,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誠實和勇氣。</p> 四個“規(guī)矩”必須養(yǎng)成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規(guī)矩一: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u></p> <p class="ql-block">如果當孩子被批評或出現(xiàn)其他消極情緒時,常常會表現(xiàn)出粗俗、攻擊性的言行,爸爸媽媽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然后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對待自己想要的東西,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等等。</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規(guī)矩二: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u></p> <p class="ql-block">有的孩子對于物品的歸屬意識很模糊。經常隨手將別人的物品抱在懷中不愿歸還。只要自己喜歡,就一定要得到。</p><p class="ql-block">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地幫助他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界限。幫助孩子更好的區(qū)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別人的,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歸我自己支配。</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規(guī)矩三:不可以隨意打擾別人</u></p> <p class="ql-block">有的孩子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于是常常用自己的事情隨意打擾別人。如打斷別人說話等……</p><p class="ql-block">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樣的壞習慣,爸爸媽媽要用心平氣和的引導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他知道被別人打擾是很不開心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他懂得當別人在忙的時候不應該去打擾他。</p> <p class="ql-block"><u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規(guī)矩四:做錯事要道歉</u></p> <p class="ql-block">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對自己說一聲對不起,如果是爸爸媽媽錯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跟孩子一起遵守規(guī)矩。</p><p class="ql-block">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誠實地面對,并且有勇氣主動承認錯誤。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了反省自己,也開始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了。</p> 最后的話 <p class="ql-block">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少父母都會進入這樣的誤區(qū):<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既希望孩子得到更多的自由,充分展示個性,又擔心孩子沒有規(guī)矩的約束以后不好管教。</span>因此,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常常讓父母陷入兩難的選擇。</p><p class="ql-block">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尤其是家中的長輩,會過分寵溺孩子,事事都慣著孩子,最終把孩子養(yǎng)成了一個性格極端的“熊孩子”。</p><p class="ql-block">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guī)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規(guī)矩與愛的統(tǒng)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菊花幼兒園</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双城市|
谢通门县|
德化县|
琼结县|
兴宁市|
广安市|
陕西省|
富平县|
吕梁市|
安康市|
武鸣县|
西和县|
黔西|
遂溪县|
老河口市|
视频|
兴文县|
兴山县|
天津市|
潜江市|
巴塘县|
夏邑县|
页游|
长宁县|
迁西县|
大方县|
常州市|
图们市|
泾源县|
武川县|
当涂县|
娄底市|
鄂尔多斯市|
肇东市|
福贡县|
靖江市|
顺昌县|
靖宇县|
洪洞县|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