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家莊礦2008年5.19重大機械事故馳援追記 <h1> 引言</h1> 新冠肆虐,封控無期:腳傷未愈,憑床與輪椅切換白晝。百無聊賴,只能卷縮在電腦前瀏覽昔日寫過的一些文章以打發時光。偶然間,一篇本人14年前發表在宏廈一建網站上的文章再度勾起了我的回憶,那一幕幕驚魂又在眼前浮現。 影像:溫祥魁、胡建軍<br>文稿:周瑞宏<br>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 <h1> 正文</h1> 機電安裝四部的預算員耿拉萍絲毫沒有意識到,如果她再稍微晚離開半分鐘,她可能就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就可能與這個可愛的世界徹底告別。<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警報發出</div> 公元2008年5月19日上午10點54分,山西省昔陽縣正在建設中的陽泉煤業集團寺家莊礦主斜井井口,就在耿拉萍女士剛剛走出井口房的那一刻,伴隨著身后的一聲巨響,巨大的沖擊波卷起的煤塵和井口的雜物拋向了半空,驚魂中,不知所措的小耿冒著煙塵跌跌撞撞的跑回了井口房,眼前的場景讓她目瞪口呆,剛才還正常運轉的膠帶居然斷了。 斷帶瞬間,巨大的慣性力使卸載輥筒上那本已繞過輥筒下返的5.4米鋼絲膠帶連同上部膠帶突然反向掙脫,猶如脫韁的野馬,迅速向井下竄去。 膠帶斷頭所撩起的巨大力量,噼里啪啦的將機頭部位敲得遍體鱗傷,膠帶機上部的防塵罩飛的到處都是,緊接著,機架上的托輥也一個個飛了出去,用來固定托輥的支撐架輕則變形,重則被折斷。至于固定架子上的那一條條直徑達20毫米的螺栓,則也難逃被剪斷的厄運。 <p class="ql-block"> 更危險的是,膠帶機旁那用來鋪設行人走廊的網紋鋼板竟然軟如面條般的被卷起后四處拋撒。一塊3米多長,300毫米寬,厚達6毫米的鋼板被卷成卷后,正好就飛落在剛才耿拉萍站過的那個位置。</p> 須臾,下層膠帶也演繹了同樣的動作。<br> 一場陽煤集團建企以來最大的機械事故就這樣毫無任何征兆的發生了。 太突然了,突然的讓人幾乎沒有第二反應,正站在機頭部觀察膠帶運行狀況的機電四部經理助理吳宇軍顯然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突然事故,當他緩過神來,本能的意識就是膠帶斷了,當即抓起一盞礦燈,發瘋般的順著斜坡向井下奔去。入井之前,他對耿拉萍只說了一句話,“趕快告訴劉經理,膠帶斷了”。 <p class="ql-block"> 他知道,今天是這條膠帶機空載試運行開始后的第23天,按照計劃,寺家莊方面安排的托管運行單位今天將開始正式上崗,此時的巷道中,正有9名工人在進行交接。</p><p class="ql-block"> 傾角為16度的主斜井斜坡,下行方向左手側布置著膠帶運輸機,右手側除了檢修軌道外,地面上還布置有一個個行人臺階,一跌一撞,吳宇軍全然不顧,邊跑邊吶喊著自己熟悉的那幾個員工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遠在陽泉基地的公司調度自動瓦斯檢測顯示屏上,不斷地顯示寺家莊井下瓦斯超限的信息。剛剛由副轉正僅有5天的宏廈一建總工程師王彥德的手機上也不斷地接到來自寺家莊井下瓦斯超限的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帶著疑問,公司調度緊急詢問遠在昔陽寺家莊礦的礦建六部調度員。由于事發突然,礦建六部顯然也缺乏第二反應,負責通風管理的項目部經理助理趙步海立即安排通風人員進行落實。</p><p class="ql-block"> 11:06分,礦建六部調度員孔為兵匯報:由于主斜井發生斷帶事故,導致地面35千伏變電所經由主斜井井筒饋送井下中央配電室的三回10千伏高壓電纜受損而被迫停電,各巷道的局部通風機在失電后自動停運,致使井下瓦斯超限。</p> <p class="ql-block"> 斷帶?這可是我公司從未經歷的重大事故,必須立即查明情況。正在公司調度會議室主持公司鑿井絞車設備招標的我馬上意識到這起事故的嚴重性。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內,立即通過公司調度撥叫機電四部經理助理吳宇軍的手機,然而無法接通。</p><p class="ql-block"> 接著撥叫機電四部經理劉忠海的手機,也不在服務區。</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要通了機電四部另一名助理王愛東的手機,得知劉忠海已經到了新景礦的保安溝里,那里的信號不好。情急中,我對王愛東只說了一句話,“寺家莊主斜井膠帶發生斷帶事故,立即設法找到劉經理,馬上趕往事故現場”。</p><p class="ql-block"> 再次通過公司調度撥叫機電四部經理助理吳宇軍的電話時,電話居然通了,接電話的正是驚魂未定的耿拉萍。透過話筒,明顯感覺到此時的小耿在回答問話時的那種緊張,聲音已經明顯在顫抖,但仍然思路清晰。她告訴我,膠帶斷了,吳宇軍助理已經下井,其他情況不詳,說完就把電話轉遞給剛剛趕到的寺家莊礦籌建處機電部助理王大全手中,氣喘吁吁的王大全向我證實“膠帶確實斷了,原因正在查找中”。</p><p class="ql-block"> 險情就是命令。</p><p class="ql-block"> 與險情相比,眼前的招標會顯然已經無法繼續下去了,必須立即啟動重大災害應急機制:</p><p class="ql-block"> 公司調度立即按照重大災害應急預案啟動了應急機制,</p><p class="ql-block"> 11點06分,公司調度室向副總以上的領導發出緊急情況通報。</p><p class="ql-block"> 11點09分,公司調度先后向集團公司總調和集團公司通風部調度作了匯報。</p><p class="ql-block"> 正在桃河管路施工現場檢查工作的副總經理劉建一接到通知,立即不顧一切的驅車向寺家莊奔去,行駛途中,向有關人員下達了一個個指令。</p><p class="ql-block"> 早已急不可待的當日值班長、公司總工程師王彥德顧不得許多,在向寺家莊的礦建六部下達了人員全部撤至地面的緊急命令后,留下副值班長蘇皋生坐鎮指揮,也驅車朝寺家莊趕去。</p> <h5> 當日公司副值班長蘇皋生同志</h5> 身為機電副總的我,深感此事的重大,邊打電話通知機電部長王愛軍趕快備車,邊召集有關人員緊急趕赴寺家莊。<br> 由于通訊方面的原因,稍晚接到通知的公司總經理光銀旺也迅速驅車寺家莊。 <h5> 新景礦保安分區全景</h5> 正在新景礦保安分區工地的劉忠海,由于接受信號的原因,在接到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石光明通知的第一時間里,立即駕車發瘋似的全速駛向寺家莊。<div> 11點42分,行車途中接到礦建六部寺家莊調度員孔為兵匯報,經請示寺家莊公司籌建處,答復:礦井主扇未停,可先將井下人員撤至大巷中。<br> 11點49分,正在趕往寺家莊途中的我通過公司調度,先后向機電一部的李玉國、機電二部的羅金良、機電六部的梁志林等三個機電安裝項目部的經理發出緊急通知,要求他們立刻放下手頭所有工作,全速趕往寺家莊。<br> 機電六部經理梁志林此時遠在北京公出,接到通知的經理助理武存科二話不說,親自駕車趕往寺家莊。</div> <h5> 機電六部的經理助理武存科駕車馳援寺家莊搶險</h5> <p class="ql-block"> 責任,讓所有懂得事故危重程度的同志緊張起來。</p><p class="ql-block"> 責任,讓所有的資源調動起來。</p><p class="ql-block"> 責任,讓所有富有責任感的干部行動起來。</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由陽泉通往寺家莊的207國道上,至少有8輛我公司的汽車在狂奔。</p><p class="ql-block"> 平定高速公路口至莊窩路段嚴重堵車,部分車輛不得不繞行常家溝村,經北莊村口再折返回207國道。</p><p class="ql-block"> 最先趕到的是劉建副總經理,當他得知井下人員全部安然無恙時,當即長長的出了一口氣。</p><p class="ql-block"> 而一路狂奔的機電四部經理劉忠海趕到工地時,由于高度緊張,進入寺家莊地界后竟然不敢再開車,將車一扔,踉踉蹌蹌的跑到了主斜井井口。</p> <h5>圖中左起第一人就是時任機電四部經理劉忠海</h5> <p class="ql-block"> 所有到達井口的人員的第一句話都驚人的一致:井下人員怎么樣?</p><p class="ql-block"> 11點59分,公司調度得到機電四部郝延庭的匯報。當天機電四部在現場當班的共有4人,2人在井下,2人在井口。</p><p class="ql-block"> 12點35分,經進一步清點人員后,機電四部再次向公司調度匯報:當天主斜井內共有9人,我公司2人,寺家莊籌建處托管單位的上崗人員7人,所有人員都無恙,正在上井,原因仍然在查。</p> <h5> 事故發生時導致停電的入井10千伏高壓電纜的故障點</h5> <p class="ql-block"> 13點25分,礦建六部匯報,停電原因基本查明:主斜井井下機尾處橫管配電室向上80米處皮帶斷帶造成電纜受傷,井下停電。</p><p class="ql-block"> 在短期恢復供電無望的情況下,礦建六部開始從井下撤人,只有通風隊、機電隊在510水平大巷、配電室等地留下少量人員實行“三斷”。</p><p class="ql-block"> 16點30分,井下人員全部經由風井區的提升立井撤至地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現場踏勘</p><p class="ql-block"> 進入寺家莊礦主斜井井口房內,眼前是一片狼藉,散落的托輥,扭曲的網紋鋼板,搖搖欲墜的支撐架和防塵罩,先前井然有序的試車現場已經蕩然無存。</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臺由煤炭工業部邯鄲設計研究院設計,東北某國營大廠制造的大型膠帶運輸機,由項目法人一一寺家莊公司籌建處通過公開招投標后經集團公司供應處采購而來,該機安裝坡度傾角為0~16°,帶寬1.4米,膠帶機長度1509米,提升高度412.7米,由三臺1250KW高壓電機通過專用的液力聯軸器(CST)進行驅動。 巷道內,除安裝這臺膠帶輸送機外,還包括井巷內管路安裝和照明以及35KV 降壓站至井下中央配電室電纜敷設等附屬工程。于2007年9月20日開工,2008年4月21日空載試運行合格后,于4月24日進行每小時約400噸的負載試驗,合格后由甲方委托帶少量原煤至5月19日。</p><p class="ql-block"> 現場,寺家莊方面的王忠泰書記、鄭栓龍總經理、楊守亮副總經理已經等在那里,我公司副總經理劉建也已先期趕到,陽煤集團機電處長潘龍臣、科長王金海等也先后趕到。</p><p class="ql-block"> 在機頭卸載輥筒處,我見到了導致這場事故的罪惡元勛——卸載輥筒主軸,這根南北布置的主軸,其北側緊貼軸承側已經完全折斷,斷開的軸端向著膠帶方向移動了半個直徑大小的位置,造成該軸對角線伸長,機頭架受擠壓變形而嚴重扭曲。整個機頭卸載裝置已經徹底變形。</p> 現場測量此軸直徑為420毫米,由于軸肩的關系,其中軸承部位直徑為400毫米。<br> 如此嚴重的斷軸,別說是寺家莊礦的同志很不理解,就是我這個經歷過不少機械事故的人也頗為不解。需要知道,斷軸時,膠帶機上承載的煤炭僅為額定運量的十分之一不到,根本就不存在設備過載的可能,怎么會斷軸又斷帶呢?<br> 記得1981年我工程處在張華溝施工時,一臺吉林產的2JK-2.5/20型提升機的高速軸曾經發生過斷軸,但那根軸也只有220毫米直徑,而這次的斷軸直徑竟達到了400毫米,況且那次是工程處自采自用的自有設備,而這次則是項目法人公開招標的永安設備,故堪稱陽煤集團歷史上最大的斷軸。 <p class="ql-block"> 近距離觀察這根軸的裂口,發現其內部金相組織極不均勻,對于上世紀70年代同鑄鐵打了8年交道的我來說,這根軸上斷裂處的個別部位竟然類似于灰鑄鐵的茬口,顯然,這根軸要么是材質有問題,要么就是經鍛造后的熱處理工藝上出了毛病。</p><p class="ql-block"> 現場留給我的感觀印象是先斷軸后斷帶,導致事故擴大。初步判斷事故過程為:</p><p class="ql-block"> 膠帶機上那根直徑達400毫米的卸載輥筒軸突然斷裂,裂口上鋒利的邊沿加上輥子的擠壓作用,先是將寬度1.4米、厚達2.5厘米、擁有84根直徑為9.7毫米鋼絲的運輸膠帶的左側部分剪斷,使右側的鋼絲難以承受巨大的自重荷載,跟著迅速被拉斷。</p><p class="ql-block"> 由于接到通知,集團公司領導將在下午抵達現場,故現場被封閉,無關人員一律不許進入,故未能下井實地觀察。</p><p class="ql-block"> 下午3點,集團公司總經理趙石平率機電副總工程師胡少昆及集團公司安監、生產、調度、基建、通風、供應等部門抵達現場進行踏勘。</p><p class="ql-block"> 進入井筒,現場的慘狀讓我倒吸了一口涼氣。</p> <p class="ql-block"> 井口300米以上的架子幾乎全部受力變形,下層膠帶的那個斷頭就耷拉在這里。再往下走,沿途的上膠帶托輥和架子損壞嚴重。距井口1200米以后,機架有20米左右被剃了光頭,之下的巷道內還有兩處產生了大量的膠帶堆疊,井底聯絡巷前有7道管架梁被徹底打掉??磥?,要恢復膠帶機的工程,必須先排除事故造成的隱患,必須實行科學搶險,科學施救。不敢莽撞。</p> <p class="ql-block"> 據現場人員介紹,當時他們正在井底進行現場交接,聽見巨響后,當即全部逃到了機尾處的給煤機平臺上,方才逃過一劫,這可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事后,他們才通過井底聯絡巷轉移到510水平大巷中,最后經由設在風井區的進風立井回到地面。</p> <h5> 有關人員在現場踏勘</h5> <h5>巷道內堆疊的膠帶立起來到了巷道頂部,擊垮了頂部的管子梁和其上敷設的管路和電纜。</h5> 在隨后的初步分析會上,在回答趙總經理對事故性質的提問時,我毫不猶豫地指出是主軸的材質或是其加工過程中出了問題導致了這次事故。<br> 經過分析,大家基本認同先斷軸后斷帶的意見,為了慎重起見,趙石平總經理在綜合了各方面的初步分析意見后,做出了保護現場、進一步組織事故分析,聘請權威部門鑒定檢驗的決定。<br> 針對此次事故波及范圍大,損害程度較嚴重,索賠可能要費許多周折等情況,寺家莊董事長李秀斌同志冷靜的提出立即恢復4月23日前原有的提升系統和通風系統、生產系統。我知道:寺家莊井下已經進入煤巷施工,主斜井膠帶的投運,意在提前給廣場上的副立井以及上講堂風井區內的進風立井、回風立井的施工銜接創造條件,而今新系統剛剛試運行不到一個月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故,唯有恢復原系統是最穩妥、最有效的辦法,秀彬董事長的這個提議是一個非常明智、非常切合實際的舉措。 <h5> 時任寺家莊公司董事長李秀彬在該礦副立井井架吊裝現場的照片</h5> 趙總經理宣布這次事故是陽煤集團建企以來最大的機械事故,并采納了李秀彬同志的建議,安排恢復通風系統、提升系統等與生產密切相關的系統;會議組成了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郭福生和王付云、胡少昆為正副組長的事故調查、搶修工作組組。<br> 一、工作組組長為郭福生、副組長為王付云、胡少昆。工作組下設事故調查組和恢復生產組以及主斜井搶修工作組。<br> 二、事故調查組組長為胡少昆,副組長為張仁;恢復生產組長為副總工程師李偉林和張福喜;主斜井搶修組組長為副總工程師張仁。<br> 相關工作隨后立即展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搶通井下供電電源</h3> <h5> 發生事故的主斜井井筒</h5> 由于主斜井膠帶機斷軸導致了斷帶事故,又殃及了在主斜井井筒頂端布置的井下供電10千伏主供電電源,造成井下所有工作面全部停電,瓦斯已經大量積聚,如果要恢復生產,必須首先排除瓦斯,而恢復供電,則是保證井下排放瓦斯的最關鍵一步。<br> 為了弄清入井電纜的損毀情況,機電四部助理吳宇軍再次下到井筒內進行觀察,發現巷道頂端的部分管路支架被毀,造成固定在管架上的電纜多處受傷。<br> 晚飯后,為了盡早恢復井下供電,恢復井下盲巷的瓦斯排放,我和劉建副總經理、王愛軍部長、劉中海經理共同商定先行搶通住井下的主供電電源電纜的方案,為了保證實施中措施的貫徹到位,我要求機電四部立即編制《臨時措施》,由我和王愛軍現場審批。<br> 當晚23點20分,由機電四部技術員常波同志負責編制的恢復井下供電電源電纜的《臨時措施》編制完成。<br> 23點50分,王愛軍和我先后完成了對《措施》的現場審批。<br> 按照恢復方案和所批《措施》,機電四部劉忠海立即連夜指揮恢復電纜的施工。<br> 5月20日早7點,由寺家莊35千伏變電所饋送井下的三條主供電電源電纜上被損毀的三個部位已經全部完成了搶修,具備了送電條件。<br> 5月20日上午10點,井下中央配電室的主供電電纜被恢復,瓦斯排放工作正式開始。 <h5>機電四部員工正在設法恢復井下主供電電纜</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完成系統過渡</h3> 寺家莊董事長李秀斌提出的先將通風系統恢復至4月23日以前的提意被采納后。各方立即分頭進行方案的制定工作。<br> 根據主斜井現在的損毀狀況,當務之急是搶修中間架子,而在這之前必須首先排除險情,當前面臨的險情有兩個,一是巷道上方被膠帶下墜時產生的巨大慣性力所造成的頂部被毀管子梁的拆除與更換;二是對正在運行的入井電纜進行停電,將現供井下的電源由主斜井轉移至風井區的進風立井去,方才能正常拆除主斜井膠帶機的架子。 <h5>現場排險工作正在進行中</h5> 5月20日晚飯后,我和劉副總經理一行趕赴位于上講堂風井區的礦建六部,專門召集礦建六部的通風助理趙步海、機電助理毛智慧、機電負責人王炬和等開會,我就電源轉移的用意及有關注意事項作了詳細安排,并要求礦建六部編制措施報批。<br> 5月23日,王彥德總工指揮礦建六部,機電一部等單位,成功的對通風系統進行了倒接。<br> 5月24日,由寺家莊進風立井井筒中敷設的原供電電纜被恢復。供電系統部分完成倒接。<br> 接著進風井提升系統也得到恢復。<br> 至此,由于5.19斷帶造成的寺家莊礦井基建期間的生產系統恢復工作宣告完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事故性質認定</div> 事發后,我作為事故調查組的一員,參加了事故分析的全過程。<br> 經調閱寺家莊主斜井膠帶機安裝記錄、試車記錄、監理人員記錄、施工技術措施等有關技術資料,認定:宏廈一建已經在甲方無負荷聯動試車前就按照規定完成了單機試車,有關建設、監理等部門也已到場見證并已經在試車記錄上簽字。 其后的無負荷聯動試車是由寺家莊公司負責統籌協調設計、監理、多個設備制造廠家以及宏廈一建等多個部門參加的。故整個試運轉環節符合規范要求。 <h5>陽煤集團時任總經理助理兼機電副總胡少昆</h5> 隨后,根據胡少昆副總的安排,來自原平礦山機械廠的技術人員使用專用儀器對這臺膠帶機上另外的6根軸做了探測,發現至少有兩根以上的軸存在有同類隱患。同時,集團公司聘請了國內相關大型膠帶機廠家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前來會商。最終認定:<br> 這是一起由于東北某制造廠家在原材料選用和制造過程中質量把關不嚴,導致產品存在嚴重缺陷而發生的事故,廠家負責對設備損失進行賠償,對于損壞的設備進行重新更換供貨。<br> 在集團公司和我公司領導的直接干預下,有關這次事故的搶修恢復方案已經初步制定完成,機電四部已經開始主斜井井口設備的拆除返廠工作。機電一部也已在井口附近完成了膠帶拖拽的設備準備。 <h5>機電四部員工正在井下進行廢舊膠帶的回收升井</h5> <h5>機電一部員工連夜進行鑿井絞車的安裝調試,準備拖拽廢舊膠帶升井</h5> <h5>作者陪同時任寺家莊礦總經理鄭栓龍(右三)、副總經理楊守亮(左前)在救援現場</h5> 當然了,有關這臺設備的前期考察,招投標、進貨檢驗等環節中把關不嚴的人員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br> 5.19特大機械事故,檢驗了我們的應急預案,考驗了我們的應急機制。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應當深刻汲取的教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后記 </h3> 軸——機械設備中高速旋轉的部件,選擇不慎必將后患無群,國內大型機械制造廠家多選用超大噸位的水壓機進行鍛造而成,這種工藝就如同我們家庭中揉面一樣,揉的力度越大,面就越均勻,越有筋道,承載力就越可靠。而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大批假冒偽劣的小鋼廠、小機械廠甚至小作坊冒了出來,一些毫無資質的制造廠選擇毫無鍛造能力的小廠進行軸的加工處理,甚至也開始生產大型機械設備,其采用的往往是市場上價格低廉、以次充好、沒有檢驗合格證的原材料。加上一些大廠在進貨渠道上把關不嚴,導致一些不合格的普通軸料用在了重要設備上,這就給礦山的提升、通風等高速運轉的設備帶來了巨大威脅。 <p class="ql-block"> 自2008年“5.19”事故后,我們就對宏廈一建的設備采購中做出了明確規定:凡是涉及軸類部件的設備,一律必須有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進貨合格證》和制造方的進場檢驗證明,制造過程中,必須先驗明此軸材質、以及生產廠家對軸的鍛造、熱處理等環節的加工證明和生產檢驗合格證,這一條務必要作為鐵律堅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2009年,我參加了山西省2009版《煤礦安全規程》的審核工作,在隨后出版的最終版本中,由我編寫的提升設備這一篇章中,專門寫入了與此相關的章節內容。幸運的是,自我離開宏廈一建這14年來,尚未聽到老單位發生過斷軸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此文發表于2008年6月1日的山西宏廈一建信息中心網站上,本次增加了后記,并對部分內容做了調整和修改。</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6日修改于疫情靜默期間</p><p class="ql-block"><br></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5><br></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曲沃县|
中江县|
馆陶县|
泊头市|
攀枝花市|
峨眉山市|
自贡市|
丁青县|
南昌市|
石泉县|
封丘县|
云南省|
五峰|
时尚|
茂名市|
获嘉县|
屏东县|
平谷区|
酒泉市|
沐川县|
潮州市|
张掖市|
阿鲁科尔沁旗|
滦南县|
封开县|
通山县|
贵溪市|
新宁县|
察雅县|
五家渠市|
舞钢市|
鄂伦春自治旗|
柳州市|
白沙|
怀安县|
汪清县|
松溪县|
汉沽区|
孟州市|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