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1> <i><font color="#ed2308"><b>內 容 提</b><b> </b><b>要</b></font></i></h1> 在原始森林里手伐肩扛、在山間險峻河道上破浪放排、在簡陋監獄里看押囚犯——這些戰士不是生來特別勇敢而是身無退路、不是特有能耐而是別無選擇,不是特別能吃而是太過饑餓、只因他們身處特別年代、置身特殊建制——福建生產建設兵團而練就的一身本事。<br> 長篇小說《落入金河的杉樹果》,取材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福建生產建設兵團——這一被稱作“通向共產主義社會最好形式”的準軍事建制。<b>小說以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獨立團文藝宣傳隊的選員組建、創作排練、下連隊體驗生活、文藝演出、參加匯演獲獎榮歸為主線,以三位具有文藝特長的連隊男女戰士被調入團文藝宣傳隊前后過程為輔線,展開描寫了當年福建兵團獨立團的森林采伐、武裝看押罪犯、木材放排水運等行業以及文藝宣傳活動等場景,展示了當年福建兵團官兵面臨的艱難危險繁重惡劣的工作環境、在物質文化極端匱乏的生活條件下,艱苦奮斗積極努力地完成生產任務</b>,還描寫了兵團戰士對愛情的向往和抗爭,對事故傷亡的恐懼和頓悟,對文化藝術精神生活的向往和熱愛,以及國內重大政治事件、國外電影音樂在官兵生活中產生的深刻影響。 <br> 小說三位男女主角最后分別以悲劇的形式離開了文藝表演舞臺,深刻揭示了在時代大局之下個人命運的被左右和被選擇。<b>小說從一個局部反映了當年福建生產建設兵團廣大官兵為整頓社會各行業的生產秩序、恢復和提高社會生產力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b>小說還描寫了獨立團駐地金河兩岸獨特的的民俗風情。 <h1> <b><i><font color="#167efb">我寫到后來哭了 </font></i></b></h1><h1><b><i><font color="#167efb"> 有讀者流下熱淚</font></i></b><div> <b>——作者</b><br><div><br></div><div> 2022年11月5日下午,由廈門知青文學藝術基金會主辦、小??蛷d協辦的“郭瑞明長篇小說《落入金河的杉樹果》(未定稿)交流座談會”在小??蛷d召開。廈門知青文藝界人士和福建兵團戰友等20多人出席。<br> 其實我的本意不是這樣的,只想把這40多萬字的初稿私下交給春池兄和水涌兄,讓他倆撥冗給點撥點撥就好,想不到春池兄高度重視,拉來知青文學沙龍的一幫高手也來評頭品足,我雖然覺得難堪但只能是聽他的了。今個兒這么多人不辭辛苦地齊聚小??蛷d,我和他們大多素未謀面,但是知道他們許多人耗費了許多寶貴時間來讀我寫的文字。我是帶著敬意和歉意看著他們滿面熱情的到來,第一次感受到了廈門知青文學沙龍在春池兄帶領下圈內的溫馨與學術氛圍。</div></div></h1> 由于發言者眾多,主持人只能限定每人講6分鐘,而且手握計時器提示掌握。當然對于個別的大咖另有加時優待,好讓他們的真知灼見能夠充分闡述。 <font color="#ed2308"> <b>廈門知青文學藝術基金會總監、廈門知青文化活動總負責人、《廈門文學》原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謝春池</b></font>認為,《落入金河的杉樹果》這部兵團題材的長篇小說問世,一是廈門知青文化史上的一個事件,二是這部長篇是廈門知青文化的一個成果,第三正如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四個四重奏》中所言“老年人應該是探索者”,這部小說作者以70多歲的高齡寫作,他是廈門知青乃至廈門老年人中勇于探索艱難的代表,應當為之喝彩。同時他也在小說的結構、情節、語言和人物塑造等問題上提出意見。 <b> <font color="#ed2308">廈門知青文學沙龍創始人之一、長篇小說作家蔡祖錟</font></b>在發言中談到,作者擁有很多的生活素材,本身建設兵團這個題材就很吸引人,因此幾乎每個章節都很精彩,這些精彩的片段猶如一顆顆珍珠,但是覺得遺憾的是缺乏一條主線把他們穿起來。我認為最精彩的部分是在結尾,最失敗的是愛情故事的分量遠遠不夠,因此不吸引人。因為描寫過于真實,人物太雜太多,覺得不像是小說,且開頭不夠生動,難以一下子抓住讀者,對環境的描述也不夠精準。作為小說就是要”好看“,還有待于在“情”字上下工夫,把讀者吸引住。 <b><font color="#ed2308">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國家三級導演陳弘</font></b>說,他仔細閱讀了這部小說,并做了詳細的筆記,他認為作者以其豐厚的生活積淀,寫出了精彩的章節,充分肯定這部小說的積極意義,同時他指出,要注意情節的真實性和藝術真實性之間的關系,在矛盾和沖突中更加有戲,否則看起來更像一部紀實文學。要刪減過于詳細的枝節,才能夠扣緊主線,使人物形象更加的豐滿。希望通過這次交流座談,這部小說會有個提升的空間,將會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b> <font color="#ed2308">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廈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當代文學評論家朱水涌</font></b>認為, 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是群體性的精神記憶和個體化的精神情感記憶的交融匯合。這部小說已讓讀者體驗到了較濃厚的“意識到的歷史內容”,它將豐富的歷史現場以一個個現實生活面串成一個富有故事性的情景,讓當時的人在當年的風景中做著當年的事,表達著時代的情感。作為一個歷史場景的參與者,郭瑞明是在歷史現場的追憶中來寫當年兵團的人與事、情與思,敘事本身會有缺乏時空交錯而表達上難于更開闊的遺憾。但我認為這部小說并非沒有主線,在前半部分,我看到了一個巧妙的空間結構,三個主角身處三個不同的連隊,各自在不同的具有時代特性的封閉性空間,構成了有所關聯又各自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的世界,以空間的轉移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并逐漸匯合在一起。幾個人物有始有終的矛盾沖突才叫主線,這種看法比較狹窄。我倒覺得空間結構上將人物的命運、情感糾葛寫精彩了,那個人化的精神記憶也就能突顯出來了。<div> 朱教授說,小說我已經看到那個楊秀蓉她們放排的那一節了,從前面來看,并沒有什么主線不明的問題,主線是非常清晰,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后面的情節靠攏,所以還是清楚的?,F在的關鍵是,修改是更成功的,更集中的。那么另外關于有人認為這部小說歌頌英雄主義有余而批判不足的這個問題,我不覺得是這樣,因為當你把當年的英雄主義的場面、英雄主義的人物、英雄主義的情節表現出來的時候,實際上也就是在批判了,實質上也是在批判。</div> 我在看前面的這一部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看到了,對這樣一種過去的這個批判已經有了。這個不一定說我一定要寫出一個批判什么,比如說我,我寫當年的事故死亡,寫當年生命的、那種鮮活的東西,最后卻落得一個悲愴下場的時候,他實際上也就是帶著批判意識。<br> 藝術本身就是要含蓄表達,特別是文學,像小說這一類,它不需要很直接的去表達,不要讓人家一看,這就是在批判。當你把英雄當年的實際場合當中的實際歷史條件下的英雄主義表現出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在有批評在里面,實際上已經有憂患在里面。我看小說前面的那幾章,都體現的出這個問題。 哪怕在寫當時的那一種口號,寫當時的一種沖動的理念,寫當時的一種激情,它本身就帶有思考。<br> 我們這輩人對那段歷史與經歷,一面是深惡痛絕,痛斥那段歷史;一面則是留戀,留戀那時的人那時的事那時的精神,這在敘述中會自然流露出來的。<div> 今天大家的評述,也可以說是對當代長篇創作的一種探討,盡管如此,他還是認為這部兵團題材小說創作是很可貴的,他覺得這部小說開始于知青群體深感理想失落之后,是建設兵團再次喚起了知青再度追尋的沖動而生發開去的。</div> <b><font color="#ed2308">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華廈學院閩南方言與閩南文化課程客座副教授曲曉妮</font></b>說,我讀這部小說,經歷了從開頭讀不進去到慢慢的融入了書中情節的過程,為書中主角的命運擔憂,讀到書中女主角悲憤投河自盡的時候不禁流下了眼淚,這是因為聯系到自己的身世而產生的共鳴,感謝作者為我們寫出了這部小說。 <b><font color="#ed2308">廈門電視臺原新聞采編、電視專題記者陳秀芹</font></b>說:我們廈門知青文學沙龍是致力于不斷提高文學修養,積極參與文學創作的一個群體,而郭瑞明這部40萬字的小說《落入金河的杉樹果》,為我們再次提供了學習和討論的好機會。<br> 我們這個群體不乏教授級水準的高手,我呢,只能就學習閱讀這篇長篇小說片段,談談自己淺顯的看法,不妥之處,請指正。<br> 首先我們試著從立意來分析。立意是文章的宗旨、大意,立意是對文章材料的內涵,進行挖掘和提煉的過程,往往反映著作者對生活的認知、評價和理想,同樣的題材可以有不同的立意,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立意,透過郭瑞明這部長篇小說,我們很欣慰的看到他的立意是明朗的深刻的,所謂明朗就是對問題答案是肯定的,而不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所謂深刻,就是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的。<br> 《落入金河的杉樹果》這篇小說,立意的明朗和深刻,從小說的封面上直接可以感受到。<br> 首先是題目《落入金河的杉樹果》,這里的杉樹果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我們看了文章內容后知道,一位漂亮的年輕姑娘、舞臺上的C位主角,因為特殊時代的特殊背景,被迫落入了金河,生命殞沒,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br> 立意的清新還體現在封面上的徽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福建生產建設兵團》,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建制,有著明顯的時代烙印,一目了然。<br> 再一個立意更為深刻的是,封面上的感慨:不是特能吃,而是太饑餓;不是特有能耐,而是別無選擇;杉樹果落入水中,想發芽是一場空夢。<br> 所以這部小說封面的介紹,就是本書立意最清新、最明朗的表白,這種思維與本群的認知是吻合的。<br> 下面談談長篇小說創作三要素,第一是人物,第二個是情節,第三是環境。郭瑞明這部小說通過這三要素,準確詳細記錄反映了那個時代環境中的情景、聲音、態度。<br> 舉例 二十八章《手風琴忘情山楂樹,團首長嚴懲戀愛兵》來分析:獨立團宣傳隊的樂手們趁著領導不在場,偷偷y奏《山楂樹》——小號那明亮輝煌的音色出現在間奏的幾個小節,就像在 碧野上,一束溫暖的金黃色陽光,照射在開滿白花的山楂樹上。緊接著長號圓潤柔和的弱奏,宛如少女默默地佇立在山楂樹下,微風輕輕地拂動衣裙”。相當優美,相當有情調。獨立團宣傳隊的樂手們在忘我地齊奏,《山楂樹》的韻律在起起伏伏之間,流轉飄動著濃郁的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藝術情調——純真、柔美、浪漫。然而,那個年代,《山楂樹》是一株大毒草。突然間洪團長邱政委來了,正唱在興頭上的大伙被嚇呆了,歡樂的氣氛頓時沒了。 接下去作者的描述是:洪團長不懂奏的什么歌,旁邊人告知是《山楂樹》,洪團長說:就是吃消化不良的山楂?山楂好吃,還有這么好聽的歌。 而能說會道的邱政委呢,趁機發表了一通演講,當前形勢啊,偉人教導啊,等等。 在這里作者的描述,很符合當時人物的特征,讓我們重溫了那一段歷史,也讓后人知道那一段史實。<br> 二十八章下半截,《團首長嚴懲戀愛兵》,這也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慘物。食色,性也,人的基本天性,不偷不盜不侵犯誰的利益,但是那個年代,基本權利被剝奪,被踐踏,被懲罰。還好,兩位受罰的年輕人,只好負氣出走,去往香港。那個年代,我所在的單位也有這樣一位正派厚道的技術人員,家在島外,自己孤身一人在廈工作,就來到已經確立關系的未婚妻家留宿,但這樣的事要被公示,要挨處分,搞得他灰溜溜,像流氓似的。不尊重人權的時代。<br> 小說有多種表述法,而《落入金河的杉樹果》,感覺是采用平鋪直敘的手法,憑著作者的生活積累和過硬的基本功,將身邊日常的、瑣碎的事,演繹出來,人物與故事,寫的精細動人,并加以適當的提煉升華,洋洋灑灑40萬字,留下了一幅特殊建制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生建生產建設兵團》的時代畫卷。 還有多位知青藝術界文友和兵團戰友們發言,各自暢談自己對這部小說初稿的讀后感受,以及他們的對作品的坦誠批評和殷切期望,讓我很受鼓舞,很受教益。對初涉長篇小說的我來說,能夠得到專家和文友的掖進,還有戰友們的傾情幫助,無疑是極大的幸運。<br> 衷心地感激你們,謝謝! (2022.11.07) 作者(右三)和與會的福建兵團第八團、第十一團、第十三團、第十六團和兵團司令部警通連戰友合影留念。<div> <b><font color="#ed2308">第十六團戰友黃光強(右二)向廈門知青文學藝術基金會贈送了十六團《兵團歲月》、《圖文敘說兵團情懷》史料二冊和福建兵團戰友聯誼會的《永遠的記憶》。</font></b></div> 小??蛷d小說座談會一角。<div><b><font color="#ed2308">杜迦真</font><font color="#167efb">(退休前系文博工作者,詩文及專業論文多有著述)表示</font></b>:長篇小說的《落入金河的杉樹果》最后一章,其效果有如重錘直撞心胸,又如電鉆擊碎心房,猶如催淚彈熏人淚盈。就因為這一章,很自然很巧妙地將書名一一扉頁一一題記一一內容提要一一正文一一尾聲這樣整體的點、線、面提拉得更立體更豐滿更有血有肉還有最最重要的骨髓與魂魄,多了幾個緯度的縱深。全書前呼后應把看似松散的眾多的人物、事物、事件、事例、事態、事由、和因果統統串到一顆杉樹果之歸屬來渲染,于無聲處聽驚雷。如果將此長篇視為影視劇本的話可以在“他才清醒過來”就剎住,更能催人想象留給讀者觀眾更大的回味咀嚼空間。現有的最后兩大自然段的展開也是很到位的,把題記“杉樹果落水”定格的宿命描摹得意境悠長纏綿,時空的穿越給讀者和觀眾撂下一抹思索思考思量的余地也是很棒的留白。小說的封面簡語與內容提要與正文最后一章,將原著整體拉升了可看可思可想可回味的文學作品的社會功能。先不說贊不贊的。交由社會大眾自行品評自行鑒賞自行把玩吧,不都說“百姓心里有桿秤”?我有機緣和墨緣作為這部小說最先讀者,讀著眼前的細節局部的細節描寫,通篇貫穿更深層次地領悟小說原創的原意,寫下了這些讀后感言。</div> 小牛客廳小說座談會一角 小??蛷d小說座談會一角。<div><b><font color="#ed2308">黃慧民</font><font color="#167efb">(曾任職于廈門市教育工會)表示</font><font color="#ed2308">:</font></b>長篇小說《落入金河的杉樹果》有較濃郁的生活氣息,讓讀者看到了一個遙遠而陌生的但是很實際的世界:伐木場、勞改場、水運隊、宣傳隊,作者的文字描寫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建設兵團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場景,性情各異的男女兵團戰士,他們為完成十分艱苦的工作任務,忍饑挨餓、任勞任怨、恪盡職守,有的甚至犧牲了年輕的生命,充分感受到兵團戰士的堅韌意志和崇高品德,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特別是書中女主角楊秀蓉的曲折經歷和不幸命運,讓我讀來感同身受,她結束自己生命的悲劇場景深深地擊中我心靈最薄弱的痛處,讓我止不住潸然淚下。作為一位曾下過鄉的知青和鐵道兵的退伍軍人,我因自身的經歷,所以能夠深切感受到兵團戰士當年物質精神生活十分艱苦的困窘、勞動工作的危險繁重、以及個人命運在大局勢下的被左右和被選擇,我覺得這是這部長篇小說的最成功之處。</div><div> 這部小說把讀者帶進那特殊的年代,勾起了遙遠的記憶;情節真實、感人。兵團戰士大都與我們都是同齡人,他們的經歷和遭遇與我們十分相似,因此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鳴,讓人感慨萬千!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部小說讓讀者回望過去特別年代社會的一個局部,相信會有深刻的體會和認識。</div> 作者保存的<b>福建生產建設兵團戰士的布質胸章</b> <h1><b><i> <font color="#167efb">長篇小說《落入金河的杉樹果》</font></i></b></h1><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目 錄</b></p> <br>一 他堅信這張有著神奇魔力的符咒,會把他帶到沒有饑餓的美好地方 5<br>二 關鍵時刻,無望的她被拉了一把 9<br>三 運兵悶罐子車廂角落里的尿桶蕩出臭味 15<br>四 深夜小站里走來個身披軍大衣的漂亮女兵 21<br>五 思緒在時光的隧道里面來來回回穿梭,又忽地跌回到了眼前的車窗玻璃上 26<br>六 這人的底細他大略知道,心里不免掠過一絲的感動和憐憫 33<br>七 他擺出電影里的姿態和手勢:“麥乳精會有的,愛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37<br>八 沒有梅花更沒有牌坊的梅坊 40<br>九 相互敵視對立卻須臾相互離不開的兩撥人 45<br>十 被鋸斷的木材像是戰場上倒下的戰士 51<br>十一 從頂端看,杉樹果就像朵干枯的玫瑰花 58<br>十二 青年農民和小母牛:笑不出來的嗅事 63<br>十三 她猛地一放手,六米長排捎槳猶如鋒刀重重地切入水面,激起了一片水花 71<br>十四 有時候他會對著鏡子自己偷偷地笑一笑,看看臉上的皺紋有沒有增加 80<br>十五 大家哄笑起來亂作一團:雞奸是個啥? 84<br>十六 煉山,大火燒過的林地灰蒙蒙地真開闊 91<br>十七 在污濁的濕氣中,金河噴濺的水浪打得臉上生疼 98<br>十八 看著師傅流出的清涕滴入正吃著的面碗里,她趕緊轉過臉去 105<br>十九 她來不及瞄準對著逃跑的黑影一連開了三槍 110<div>二十 行刑的戰士用粉筆在罪犯后背衣服上畫了一個圓圈 115<br>二十一 在沉重的喘氣聲里,架在肩膀上那支手腕粗細的挑筒杠深深地陷入肩墊 120<br>二十二 沒那么多糧油?你想辦法去,想不出先把你老婆孩子賣了 127<br>二十三 他把眼睛都看直了,邊贊嘆邊忙著發聲:“喂,你那寫信的女戰友來了!” 134<br>二十四 看著他腰間露出的大紅腰帶擺來擺去,大伙轟地笑開了 143<br>二十五 田地里的大糞池中浮上一件紅碎花小棉襖 153<br>二十六 透過吱吱嘎嘎的木梯縫隙他看到了樓板下牛欄和豬欄 163<br>二十七 你不是有說要給我一個森林的精靈,好幾次我都沒敢問,那是個啥呀? 172<br>二十八 你們這兩個家伙,只要老婆不要黨 182<br>二十九 和男人靠得近了就會大肚子生孩子 190<br>三 十 他倆轉頭對視是那樣的近,那短短一瞬間透過瞳孔直看到彼此的心底 201<br>三十一 化了妝她們卻讓人覺得陌生和遙遠,甚至猙獰,像一群跑來跑去的女怪 212<br>三十二 整個會場里的人都屏住氣,只感覺自己的心呯呯亂跳 222<br>三十三 他的左手從右手胳膊底下悄悄伸過去,和她的食指緊緊地勾在一起 229<br>三十四 班長墓碑上的字一定要你來寫,記住還要刻個五角星 237<br>三十五 社員們見她摘下晴雨帽露出兩條辮子,一驚:“哇!原來是個女兵 !” 244<br>三十六 她懷抱木柱笑瞇瞇地舉起一只手大聲說:“一萬年!” 253<br>三十七 為逝者、傷者和她自己的流淚和哭聲,都浸泡在金河滔滔的旋渦里 262<br>三十八 他那熱切的目光看著她耳旁烏黑秀發依舊帶著弧度優雅地向上彎起 269<br>三十九 她掙扎著用手擦了擦口水,感覺自己和四周都是潮濕的 278<br>四 十 破浪而來的廠排篾笍棚頂上飄著一面紅旗,讓人看了心頭一震 288<br><p class="ql-block">四十一 一道閃電從云端直劈入金河的水面,刺目的銀光霎時照得天地間一片慘白 295 <br>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div> 1972年作者(后排左三)在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團文藝宣傳隊 1973年冬 作者在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團團部 1973年5月。作者(第四排左三)在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團文藝宣傳隊 <b> <font color="#ed2308"> 鳴 謝 </font><br><i> 承蒙下列原福建生產建設兵團各部戰友對小說《落入金河的杉樹果》的創作及后續工作給予的傾情支持和鼎力幫助,謹致十二分感謝! </i><br><font color="#167efb">陳安妮(十二團) 李建英(八 團) 林紹南(十七團) <br>黃光強(十六團) 林桂珠(十一團) 劉用洪(十一團) <br>陳福英(十一團) 王秀華(十一團) 洪華玲(十一團) <br>崔錫香(十一團) 謝東紅(十一團) 程文臻(十一團) <br>潘如梅(十一團) 李炳文(十一團) 葉炳良(十一團) <br>李小榕(十一團) 林碧芳(十一團) 林世漢(十一團) <br>王新國(十一團) 劉培基(十一團) 周曙平(十一團) <br>李敏光(十一團) 林志強(十 團) 魏洛書( 十團 ) 黃錫真(林保廠)張哲文(大洲貯木場) 林永森(加福煤礦) <br>丁華英(福建兵團宣傳隊) 謝冰華(福建兵團宣傳隊) </font><br><font color="#167efb"> </font><br><br> 2023年3月 日</b> <h1><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郭瑞明,廈門同安人,馬來西亞歸僑。退休前任廈門《同聲報》[CN35(Q)—0051]主編、同安區政協常委、同安區僑聯副主席等職。系廈門作家協會會員、廈門書法家協會會員、廈門楹聯學會會員、廈門華僑歷史學會理事 。著有:《廈門人物(海外篇)》(1996年 鷺江出版社出版,1999年再版);《廈門僑鄉》(1998年 鷺江出版社出版,2002年再版);《同安華僑史略》(2012年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出版); 《同安境外宗鄉社團概略》(2018年鷺江出版社)等;</p><p class="ql-block"> 作者于1970年1月應征加入福建生產建設兵團,先后任職于第十團宣傳股、第十團文藝宣傳隊、第二師文藝宣傳隊、第十一團文藝宣傳隊、第十一團電影隊, 直至福建生產建設兵團撤銷,1975年5月轉入地方工作。</p><p class="ql-block"><b>創作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視頻片《回望芳華——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組建50周年大會宣傳片》</b><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見票圈APP)</span><b style="color: rgb(51, 51, 5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視頻片《永懷芳華——福建兵團的文藝宣傳隊伍》 </b>(見票圈APP)<b style="color: rgb(51, 51, 5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美篇《全國首座兵團亭——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紀念亭》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敬告讀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本小說的正文,已于2月10日至5月4日在北京微信公眾號《兵團戰友》</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上的專欄分章連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十分感謝您的關心和鼓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h1><b><font color="#ed2308">讀者留言選登(一):</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h1><b><font color="#167efb">淡泊(福建兵團第四團戰友劉魯閩)</font></b></h1> <br>1、那一段劉金銘對饑餓的恐懼,走出家門就不再饑餓,講述了貧乏年代里一代人的心態…真好!<br>2、曾經的我也是充滿著熱情與自信走進兵團,可是現實卻如同一盆透心涼的冰水,潑向我一個十四歲少年的心…<br>3、今天看了第九章,兄妹倆初到兵團的心理反應和實際生活狀態,讓我回想起當年一下火車,看到的是一座座山連山,在團農場接受鍛煉,根據表現挑選下連隊的磨礪,真是我這輩子永遠都不會忘記的苦難情景……哎!這兵團就是領工資有飯吃的知識青年<br>4、看了描寫伐木的章節,把我的思緒帶到了52年前,兵團農場開荒造田的情景。我去的是工業師煤礦團,當年團里奇妙地提出開荒造田、自給自足,在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里創辦農場,命令從學校直接征入兵團的我們到農場鍛煉,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開墾荒地,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搞了四年沒有長出一粒米,只有種出喂豬的牛皮菜,一片片原始森林沒了,成材的木料變成了領導家里的家具,倒是把我們脫胎換骨了一翻,那種搶食沒油的飯菜情景真是這輩子難忘……<br>5、眼眶濕潤的看完此文,又把我帶到了1973年前,我乘坐同一趟火車到兵團的戰友,不幸在采煤工作面,因巖石塌坊被壓身亡的隱痛回憶。福建的煤層是薄煤層,當年為了改變北煤南運的困境,福建兵團一師的近萬名戰友們,艱苦奮戰在采萬噸煤;死亡率允許達到2人的警戒線中,當年只要聽到礦山中傳來長鳴不停的氣笛聲,就知道井下發生災難了,那些來礦探親的家屬都會沖到洞口,默默地祈求親人平安歸來……<br>6、漸入佳境…看到最后,開會要舉起紅寶書,高聲朗讀最高指示的開場白,在那個年代是標準的格式。當年我在礦井下開電車,二人一個班次,交接班后二人還要在井下充電房,選讀一篇《解放軍報》文章,才能正式開工,這種政治教條束縛簡直讓人無語……有一次,一群在充電房門外等著跟車進工作面的采掘工,有人說了一句:“讀什么鳥報紙,還不快點上班,浪費時間!”被追求上進的人給打了小報告,成了一次政治事故,該工友在班、排做了兩場檢討才過關。現在想想真是可笑至極……<br>7、當年福建兵團林業師有女戰士下水放梢排,我們工礦師也有女戰士下煤井開礦車(電瓶車)這種在漆黑的礦井中,一個女人獨自開著電瓶車,拉著一節裝一噸煤的礦車,一次拉9–10噸煤行駛在地球深處,經常在行駛途中發生電瓶車脫軌故障,那真是才叫又恐怖又悲哀,只能無助地提著礦燈,走到工作面去呼叫男工來施救,這種類似不人道的井下女工作業,也只有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才有,隨著兵團的解散她們才回到地面工作,如今她們只要回想起這段經歷,那種復雜的感覺今生難忘…在此向我們曾經的兵團女戰士致敬,當年你們真是撐起了半邊天!<br>8、當年到兵團的軍人干部,都有一股沖天的闖勁,尤其是干事、參謀級的,因為這些人到了兵團都官升一級,他們總想在不一樣的軍事管理中干出點成績來,所以對待工作特別較真、嚴格,但是他們的這方式在我們煤礦團中適得其反,特別是井下采掘工他們根本不吃這一套,他們常掛在嘴邊的是“反正是在地球的最底層了,難不成要把我埋了!”我同籍入伍分配到采煤連的戰友,因為受不了過分嚴苛的要求頂撞了連長,從此結下了梁子,一點很小的事情連長都會讓他難過,二人如同仇人似的……我在團宣傳隊里也因為和隊長口角爭執,讓團宣傳股的干事給關了半天的禁閉,但是這位團宣傳股廣西壯族籍的黃干事,對我還是手下留情沒有直接開除回連隊,至今我還保留著與這位露著,滿口讓煙草熏黃的大門牙,扯著嗓子高喊“集合了!出操了!”的宣傳股黃干事的合影照,真是一位可敬可親的軍隊干部。<br>9、風停了,一切重歸于沉寂。如果沒看到這些散亂的痕跡,沒人知道曾經有這樣的事那樣的事發生過。該發生的發生了,該過去的過去了?!笨赐甏苏鹿?,心情沉重,不禁把我的思緒引到礦山山腰中,那一堆堆埋著因公殉職工友的小墳山,這個就在礦區主公路邊上的墳山,每次經過這里看到那刺眼飄動的招魂經幡,就知道又有礦友長眠在這里了……<br>10、這狗日的,現在如果有一頭豬給我,我就生吞下去,一根豬毛都舍不得浪費!”狗日的雙手比劃著一頭豬的長度?!笨创苏鹿澯执蜷_了回憶兵團歲月的閘門……七十年代初要想聞到一絲絲豬肉的香味,真是一種奢侈的傳說,當年在農場吃飯和軍隊一樣以班為單位,早餐不是咸的發苦的蘿卜干,就是酸的讓你掉牙的酸菜,就著還好的稀飯,中餐晚餐天天老三篇:清湯寡水炒包菜、稀稀糊糊南瓜片,夏天的冬瓜冬天燉,就這樣全班十個人還要搶著吃,要不然等你才咽下一口飯,回過頭想夾第二次盆里只剩下菜湯了。能讓你激動的是半個月一次,每人一片三公分寬四公分長的咸帶魚,還有讓你興奮一整天,一個月才會有上桌的大蒜炒肉片。最令人難忘的是有一次機運、掘進連合并的食堂,一塊掛在廚房梁上的不到六斤重的豬肉,第二天早上發現丟了。這還得了,這可是近三百人一天的奢侈品?。∩霞夘I導派團保衛科下來調查破案,經過幾天的了解排查,從一位工友提供幾天前的夜晚,他聞到一陣肉味的鮮香,他順著香味一路聞去,走過五、六間房嗅到了鮮美肉味的來源。一眼看去見到某人支起煤油爐燒著燉鍋,正大口吃肉小口喝酒,此人人高馬大是營藍球隊的前鋒,所以他只能咽著口水默默離開,不敢討嘗。保衛干事順此線索傳喚此人,幾番功勢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籃球運動員招供了。他說:“沒辦法肚子太餓了,”真實毫不避晦!餓的不行了我只能偷了。特殊年代特殊奇遇……<br> 11、特殊的時代造就不一樣的人生,因為一尊神像花季女孩入獄受辱,最后還死于非命。為生存不善之人茍活偷盜,害人害己入地獄??赐惷也恢?,嘆人生苦短神情恍惚。這三個特殊時代的女人悲也……<br>12、大干紅五月,是每一個兵團人都有經歷過的特殊月份,這一個月里,從團首長到基層排長都有一種顯露身手的勁頭氣,人人是乎都忘記了疲勞,創造著各種如今想起來都覺得可笑的奇跡……當年我也是團宣傳隊的一員,我們也奉命下到井下一線體驗生活,美其名曰“大干紅五月,走進煤海建功業”幾個月后我們團宣傳隊創作的“虎口奪煤”在一師八一匯演中一舉成名,該節目成為了福建兵團宣傳隊的樣版節目。<br>13、在深山老林里、礦井中,一群生在這里,成長在這里的孩子們,就像一朵朵燦爛的山花,給艱苦的生活增添了美麗的色彩,帶來了美好的希望。丫丫一朵美麗的小山花,就這么無情地飛走了。看到此處我已淚目……。當年我十四歲到兵團,自己也還是無知懵懂的少年,所以下班后,特別喜歡和我老班長的三個孩子在一起玩,第二年和付排長出差回家,特意把家里的小連環畫書帶來送給他們。在五十年戰友聚會時,當年的他們還提起這事??吹窖狙镜牟恍以庥?,讓我回想起當年礦山里那些天真無邪的小丫丫……<br>14、林敬標——特殊時期政治斗爭中的悲劇性人物,看完此章節不禁讓人感嘆,狂熱騷動的年代里有多少人深陷其害啊,我在兵團時期同一個班的老職工,因為文化大革命時期,他是最后一個走出出現反動標語現場(廁所)的人,從此戴上了反革命嫌疑分子的帽子,就此人生陷入絕境,從不與任何人交往,因為這個世界讓他太絕望了……<br>15、今晚電影革命樣版戲《紅燈記》。每天午飯時間,只要看到營部文書在食堂小黑板,寫下放電影的通知,每個人臉上都會閃現一絲愉快的微笑,雖然電影里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已經深深印在腦海里,有些臺詞已經成了人們的口頭禪,但是在精神生活匱乏的年代里,每看一次電影就是一次精神享受,而且中午和晚上的飯菜在怎么沒油水,都吃得特別香特別有味道,因為寂寞的山林里那一場電影,也許是井下工人留在人間最美好娛樂時刻,所以每次團電影隊的放映器材和人員下基層,每個人都會主動上去搬卸、掛銀幕,今晚這里又有一番歡樂的景像……</div><div><br></div><div><h1><b><font color="#167efb">天津 戈壁紅柳:</font></b></h1><h3>年輕的女知青們用生命與河水一一魔鬼抗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青春歲月,永留青史。向她們致敬!</h3><div><br></div><h1><b><font color="#167efb">北京 家 云:</font></b></h1></div><div>為了把飯碗牢牢地端在手中,昔日的農墾精神!在今天看來,更應該發揚光大和傳承!同時也在錘煉、培養新時代的年青人吃苦、耐勞的奮斗勵程。</div><div><br><h1><b><font color="#167efb">北京 小 魚:</font></b></h1></div><div>寫得真好!每集都是第一時間開始聽,作者有經歷有能力把那久遠的故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這集金河捎排更是描述得如入波瀾起伏,風雨交加,金河變幻莫測,人與自然博斗的場景。</div><div><br><h1><b><font color="#167efb">內蒙古 天際行云:</font></b></h1></div><div>描寫細致入微,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一代任勞任怨,能吃苦的人老了。不容易呀! 希望后人能知道我們這一代人都經歷過什么。第三十七章留言:內蒙古天際行雲: 蘆花灘途險情連連,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懷念忘我工作戰友,激勵后人奮勇向前!<br> <br><h1><b><font color="#167efb">山 東 韓志中:</font></b></h1></div><div>路遙把曉霞寫死了 </div><div>你把秀蓉寫死了 </div><div>胡玉蘭還好 林,劉還好<br><h1><b><font color="#167efb">作者:</font></b></h1><h3>韓先生拿大作家和筆下的人物來比顯然是鼓勵我激勵我的意思,田曉霞固然不屬于《平凡的世界》,命運倍加曲折的楊秀蓉當然更不屬于那個不平凡的世界。賦予主角以悲劇結局,是當時時代大局之下個人命運的被左右和被選擇的必然。把美好事物毀滅給世人看,是希望當年的悲劇今后永遠不再重演。</h3><br><br><h1><b><font color="#167efb">北京 小魚</font>:</b></h1></div><div>感謝作者的傾情講述!跟進至大結局,楊秀蓉那年輕美麗鮮活的生命像杉樹果落入波濤洶涌的金河……熱淚盈眶,不忍卒讀,幾度中斷難忘的歲月激勵人們珍惜幸福的生活</div><div><br><h1><b><font color="#167efb">陜西 佳山水:</font></b></h1></div><div>美麗的金河水,滔滔永向前,歷史奔流直下,我們都是其中有故事的一滴水。作者記錄的歷史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br>作者:十分感謝小魚讀者,讓我們共同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br><br><h1><b><font color="#167efb">天津 戈壁紅柳:</font></b></h1></div><div>1、非常引人入勝的小說,沉浸其中。最后結局,作者撕裂了讀者的心,讓艷麗花季的楊秀蓉自我凋謝,如是虛構,未免殘忍,如有其人,余會懷著深痛的心情無奈接受,為一個優秀的兵團女戰士深深祈禱。<br><h1><b><font color="#167efb">作者:</font></b></h1><h3>十分感謝你對小說的喜愛和肯定。撕裂讀者的心不是作者而是現實——自殺并非虛構,只是原因和方式不同而已,自沉還有個全尸,而實際更為殘酷——我言及此,心情與你一樣沉重,當初寫到這個情節,自己幾度落淚,無法操作鍵盤。讓我們一起為不幸者祈禱。再次感謝你</h3><br><h1><b><font color="#167efb">天津 戈壁紅柳:</font></b></h1></div><div>筆者,我為什么喜歡兵團戰友中諸位的佳作,因為都是真實的人和事與自身經歷,我為什么提到虛構,小說不同于紀實,有虛構成份,雖有不同方式自殺的是事實,我不喜歡用虛擬的人替代真實的人。雖如是說,但自己也很矛盾,愿看到真實的,卻又害怕是一個真實的楊秀蓉。<br><h1><b><font color="#167efb">作者:</font></b></h1></div><div>謝謝!你已經注意到了這是小說,不是紀實小說,更不是紀實文學和回憶錄。小說的虛構只要符合生活發展的邏輯,給人以真實的感覺就夠了。你說更愿看到那個歷史的真實,那只能在眾多的個人回憶錄或單位檔案里看到歷史的碎片。世間沒有真實的楊秀蓉,只有小說里讓你痛惜不已的楊秀蓉。謝謝你!<br><br><h1><b><font color="#167efb">天津 戈壁紅柳:</font></b></h1></div><div>謝謝你的回復,很欣賞你的文才。<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h1><b><font color="#ed2308">讀者留言選登(二):</font><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曹桂榮(原福建兵團十六團龍湖九連三排女排排長)</font></b></h1><h1>在微信上說:</h1><h1> 郭老師,您好!拜讀完了您的佳作《落入金河的杉樹果》,意猶未盡。讀到大結局,主人公楊秀蓉跳水章節,禁不住落淚了。郭老師,您寫的太好,太生動了!您不僅描述了當年我們這群滿懷熱情奔赴兵團的年輕戰士,不畏艱險,不辭辛苦,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把金溪捎排女戰士的艱苦和危險表達的淋漓盡致。也記述了在特定歷史背景下,兵團戰士的彷徨、無奈和悲哀!</h1><h1> 郭老師,您的作品非常深刻、細膩,看了非常感動和感慨!引起深深的共鳴。作品把我帶到兵團歲月,您寫的就是當年的我們呵!八、九十年代我看了作家梁曉聲先生寫的《今夜有暴風雪》的中篇小說,寫的也是兵團故事。當時我就想,如果有哪位作家能寫一篇反映我們福建生產建設兵團的事,該有多好!沒想到郭老師您卻滿足了我這個愿望,心里很感動!謝謝您!</h1><h1> 郭老師,我水平有限,不敢評論您的杰作,我就覺得很好十分感人!就是因為您的作品是連載,想回看有些困難。書文說,您出書后會給我一本,我很高興,很期待!再次謝謝您!謝謝您的《落入金河的杉樹果》!</h1><div><br></div><h1><b><font color="#167efb">作者:</font></b></h1><div><font color="#333333">十分感謝曹排長對小說的理解和肯定。作為福建兵團戰友,您對當年兵團的生活更有深刻的回望和體會。本小說的出版事宜已經敲定,一俟印成,即當奉上!</font></div><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p class="ql-block">小說在公眾號連載已經結束一個月,想不到還有人看得比較慢。今天原福建兵團第十二團文藝宣傳隊的陳安妮讀完最后一章,寫下留言:“之前就已經粗略地將小說讀過大半,也看了多位讀者留言和身邊戰友所談的感受,說他們讀到后來都哭了,我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墒墙裉熳x到最后一章 ,看到小說女主角楊秀蓉的死這一情節,淚水還是止不住的往下流,情不自禁會聯想到自已當年的情景......悲哀??!感嘆那個時代的人和事,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石城县|
共和县|
黑山县|
镇巴县|
电白县|
娄烦县|
乃东县|
莎车县|
中江县|
措美县|
灵寿县|
南靖县|
罗山县|
全州县|
玉龙|
黔南|
融水|
宣武区|
介休市|
稷山县|
赤峰市|
吉林省|
莆田市|
肇州县|
和龙市|
庆安县|
怀仁县|
连山|
大理市|
南川市|
仙桃市|
沭阳县|
甘肃省|
平远县|
西峡县|
海伦市|
德阳市|
怀宁县|
报价|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