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2日晚10時28分紅燭(柯躍武)離世,距今已就兩年過去,當年帶領安徽志愿者走在尋找關愛抗戰老兵路上的紅燭,漸漸被人們遺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獨自毫不畏懼走在滇西路上的紅燭</p><p class="ql-block">翻開郵箱,有一個欄目里面是紅燭生前傳來的照片,標題欄目寫著:“請文森姐保存安徽抗戰老兵和志愿者影像”。也有他個人的部分照片,其中一張紅燭在龍陵松山雕塑群前面對安徽合肥唯一遠征軍女兵劉桂英奶奶的照片標注在醒目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國國殤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國遠征軍聯誼總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京1213志愿者聯合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向安徽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創始人紅燭(柯躍武)致以崇高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特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一套</b></p> <p class="ql-block">在這張照片下邊他標注:“上松山最值的保存的照片,終于來看望雕塑的劉奶奶。”</p><p class="ql-block">紅燭一雙飽含對遠征軍劉奶奶的深情之愛的眼睛躍然在畫面上,沒有歷年來艱辛執著地關愛抗戰老兵,是不會有這樣的表情和眼神。</p><p class="ql-block">2013年9月3日李春華老師的松山遠征軍雕塑群落成儀式,紅燭本計劃前往參加,目睹這一壯觀的時刻,但是因為工作時間無法排出檔期,錯過參加的機會。</p><p class="ql-block">他跟我說:“大姐在劉奶奶身邊拍個照,留個紀念,也就算我也去了。”</p> <p class="ql-block">當我把在和雕像劉桂英奶奶合影傳給紅燭的時候,他非常高興地說:“大姐就算代表我們安徽志愿者去看望劉奶奶,這張照片我會好好保存。”現在我也在郵箱里看到紅燭保存的這張照片,后來紅燭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定親自去松山。</p> <p class="ql-block">紅燭在滇西唯一一次走訪遠征軍抗戰遺址是他自己,他在照片下邊還標注:“龍陵儲兄幫助聯系一臺車,我自己開著,望著滇西大地的一切,想起了兩位第五軍老兵劉桂英奶奶和羅遠躍爺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紅燭在惠通橋上照片,很多人說像一位標準的軍人,從上到下整體形象無可挑剔,敬禮的手勢簡直就是標準的軍人風范,他標注說:“終于到了惠通橋,知道了這座橋曾經被炸的經歷,遺憾的是鏡頭把惠通橋三個字沒有拍全。”</p><p class="ql-block">紅燭唯一一次滇西之行,也是最后一次,他把自己對抗戰老兵熱愛和對自己作為志愿者行走的最理想的行程記憶留在了滇西的路上。</p><p class="ql-block">二,精致禮貌面對老兵爺爺的紅燭</p><p class="ql-block">2011年底我在關愛抗戰老兵網上認識紅燭,作為安徽關愛抗戰老兵志愿者負責人,紅燭開始和安徽志愿者地毯式在安徽各個縣市鄉村尋找老兵。</p><p class="ql-block">2012年春節過后我去安徽蕪湖看望抗戰老兵,紅燭打來電話說話:“作為安徽關愛抗戰老兵負責人應該一同前往,但是工作脫不開身,一直深感抱歉。但是宣城計劃秋天召開慰問抗戰老兵總結大會,希望大姐前來參加。” </p> <p class="ql-block">(右三為紅燭)</p><p class="ql-block">在宣城關愛抗戰老兵總結會上,紅燭穿著標準的西服,紅色的領帶代表著他們團隊的精神“一顆紅燭愛心綻放”,雪白的襯衣象征著紅燭一片純潔的心靈走在關愛抗戰老兵路上。</p><p class="ql-block">精致的紅燭做事有條有理,令人無可挑剔,十年里,紅燭是我唯一看到的團隊負責人在總結會上以禮服的形式尊重老兵尊重來賓。</p> <p class="ql-block">在會上,遠征軍第五軍200師走過野人山的羅遠躍爺爺發言的時候,紅燭一直謙卑地陪伴著羅老到最后發言結束,又扶著羅老回到座位上。</p><p class="ql-block">三,執著制作畫冊為老兵留下記憶紅燭</p><p class="ql-block">2012年年末,紅燭力促安徽抗戰老兵畫冊制作,特別是給健在老兵爺爺留下紀念,在出現反對意見的時候,我曾勸紅燭放棄正在編輯的畫冊,不想他因此帶來的麻煩,但是紅燭鑒定地說:“不管非議多少,我們必須完成讓健在老兵在 春節看到自己。”</p> <p class="ql-block">2013年春節初六,紅燭組織各地志愿者前往宣城慰問抗戰老兵,并逐一送達這本畫冊,這是第五軍200師老兵爺爺胡成周接到《民族良心》畫冊。</p> <p class="ql-block">胡成周老兵爺爺是武漢大學建筑系學生,參加中國遠征軍走過野人山,孤獨一生,晚年一直是紅燭帶領團隊成員給爺爺租房子捐款維護最后的時刻,直到給胡老送終,當天胡老接到畫冊看到自己的照片在里面,仰天淚奔,令人不可直視。</p> <p class="ql-block">四,為老兵修房“乞討”的紅燭</p><p class="ql-block">第五軍200師羅老的房子幾乎不能住了,2013年春節之前,紅燭組織志愿者在春節初六看望羅老,當場完成為羅老籌款蓋房的計劃。當我和學生家長等志愿者的車開到涇縣羅老家的村子,喜慶的爆竹響徹節日天空,羅老一家和鄉親們歡迎志愿者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前左三為紅燭)</p><p class="ql-block">在現場紅燭為了力促給羅老籌集到修房的款項,一直說的嗓子都咳嗽好幾次,喝了好幾次水,最后終于按計劃完成了預算的資金,三個月以后,羅老的嶄新的房子就出現在大家眼前。</p><p class="ql-block">要離開宣城的路上,紅燭禮貌地致謝說:“這么遠,大姐為安徽老兵,太難為您了,為了老兵有房子住沒辦法到了乞討的地步了。”這時候我看到紅燭眼里的淚就差掉下來,不忍心看到紅燭的痛心的眼淚.......告別的車刷的一聲風馳電掣地從紅燭身邊走過,回頭看到他一直站在那里。</p><p class="ql-block">五,實現老兵愿望不惜一切努力的紅燭</p><p class="ql-block">羅遠躍爺爺曾經對我們說過:“我們當年參軍打仗是因為你們東北的那首歌《松花江上》,松花江是什么樣子?”</p><p class="ql-block">紅燭曾幾次對我過:“如果有一絲希望一定送羅老去東北,完成他的心愿。到時候就辛苦大姐和志愿者了。”</p> <p class="ql-block">(后左四為紅燭)</p><p class="ql-block">2017年815,我在成都和紅燭相聚,最后告別的時候紅燭對我說:“大姐,還有一個月在918之前必須完成羅老去東北的愿望,安徽羅老家屬和陪伴志愿者都由我來安排,落地接待就辛苦你們了。”</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17日,安徽宣城涇縣第五軍200師走過野人山老兵羅遠躍爺爺實現人生最后的愿望到達東北長春,在機場收到飛虎隊試飛員抗戰后代劉翠萍大姐等志愿者的熱烈歡迎。辛苦陪同的志愿者王君榮(后左一)一路飛機火車汽車,最終到達龍嘉機場。</p><p class="ql-block">可是遺憾的是紅燭沒能到來,他在為羅老準備實現了這一愿望之后,將自己放在幕后,沒有出現在鏡頭里,但是羅老實現這一愿望,沒有紅燭幾年來的努力計劃籌款,是根本實現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羅老和湖南郴州的74軍老兵何前共爺爺益陽的劉又生爺爺一起在長春度過了難忘的時光,這三位老兵爺爺現在依舊滿含著對抗戰勝利的記憶悠揚在快樂晚年。</p> <p class="ql-block">六,樸實率真時尚前衛的紅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11月15日宣城抗戰老兵總結會議結束之后,紅燭志愿者紅燭到他家里敘談休息,我們在陽臺上一起欣賞遠方風景,這時候紅燭卸下西裝換上休閑,我對著他拍了一張照片,紅燭像個小孩子一樣不好意思地說:“大姐,還沒洗臉呢!”</p> <p class="ql-block">紅燭生前沒有見到這張照片,因為我一向認為紅燭是個在意自己的形象的人,一定不忍心看到這么隨意的鏡頭。</p><p class="ql-block">但是今天我想在天堂里的紅燭一定能夠收到——丟下人間一切羈絆,今天的紅燭會更加自然隨意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面對真實帥氣的自己過好每一天。</p> <p class="ql-block">紅燭喜歡香港歌星羅文的歌曲,他曾經在好幾次志愿者聚會時候唱過羅文的歌曲《滄海一聲笑》,2012年10月,紀念羅文逝世十周年出版了羅文光碟,他還特意給我寄來一張羅文的光碟,現在紅燭的歌聲和羅文歌聲都已在天堂里綻放:</p><p class="ql-block">滄海笑 滔滔兩岸潮</p><p class="ql-block">浮沉隨浪記今朝</p><p class="ql-block">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p><p class="ql-block">誰負誰勝出天知曉</p><p class="ql-block">江山笑 煙雨遙</p><p class="ql-block">濤浪淘盡紅塵俗世知多少</p><p class="ql-block">清風笑 竟惹寂寥</p><p class="ql-block">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p><p class="ql-block">蒼生笑 不再寂寥</p><p class="ql-block">豪情仍在癡癡笑笑</p><p class="ql-block">七,一雙仍在人間的雙眸注視著我們的紅燭</p><p class="ql-block">紅燭生前捐獻了眼角膜,在逝后依舊用摯愛關懷著他愛的人,我們不知道現在紅燭的一雙聰明睿智摯愛品味高尚的眼睛在哪里,但是似乎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p> <p class="ql-block">我相信紅燭一雙善良的眼睛就是今天從我身邊路過的老者,他一定帶著紅燭的善良去豁達的對待世界;</p><p class="ql-block">我也相信紅燭一雙睿智的眼睛就是昨天從我身邊走過青年,他一定攜著紅燭的睿智去迎接人生;</p><p class="ql-block">我更相信紅燭的一雙靚麗的眼睛就明天從我身邊錯過的少年.......因為我愿意他就是紅燭。</p><p class="ql-block">他一路擁有紅燭的博愛剛毅韌性開始自己的未來,因為當我有一天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紅燭”還活著,因為他值得永遠活著人間與天堂的人類普世價值的標準世界里。</p><p class="ql-block">以下為紅燭留下的關愛抗戰老兵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紅燭在孫立人將軍雕像前敬畏優佳</p> <p class="ql-block">滇西永遠是紅燭的記憶—現在是他的夢</p> 2013年51紅燭精裝和74軍老兵何前貢爺爺一樣在孟良崮 <p class="ql-block">2813年51紅燭(右三)紅燭在山東孟良崮</p> 2014年91紅燭和全國各地志愿者在北京 2015年9月紅燭在昆明滇池 <p class="ql-block">2012年11月15日紅燭在宣城抗戰老兵工作總結會結束和全體志愿者老兵爺爺合影,他謙虛地站在最后一排(后右三)</p> 2015年9月紅燭獨自來到滇西惠通橋 2013年春節初六,紅燭組織志愿者和抗戰后人為第五軍200師老兵羅遠躍捐款修房,左二為第五軍200師598團團長郭琪之子郭恩民現在捐500元。 2014年91紅燭(左三)和志愿者一起圍繞在貴州志愿者唐觀身邊 2017年815紅燭在四川建川你博物館 2014年91紅燭和《我的抗戰》口述史記者郭曉明(左一)<div><br></div> 2015年9月紅燭在昆明云南講武堂 獻血冠軍的紅燭,用自己的獻血救過無數人。 紅燭用他對世界對人生對公益對朋友最大的真摯,曾給我們留下難忘的記憶,他用已經捐獻的角膜永遠注視著蒼天大地——紅燭曾經來過,你會記得他嗎? <p class="ql-block">紅燭——今天陪你一起聽《滄海一聲笑》</p><p class="ql-block">你聽到看到了嗎?</p><p class="ql-block">今天請記得紅燭(柯躍武)的你,為精致的他獻上一朵鮮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傑爾文森筆記</p><p class="ql-block">2022/11/2</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镶黄旗|
石嘴山市|
临沭县|
酉阳|
宁德市|
巴南区|
磴口县|
阿坝县|
循化|
肇庆市|
阿瓦提县|
阜宁县|
衡阳县|
慈利县|
绥德县|
高雄县|
安新县|
邢台市|
德庆县|
利津县|
胶州市|
遂川县|
宁远县|
衡南县|
石首市|
瑞金市|
东乡县|
东乌珠穆沁旗|
长沙县|
安远县|
武强县|
云林县|
乡城县|
凭祥市|
淮滨县|
滨海县|
阿瓦提县|
宜宾市|
安乡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