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我國,約有4500萬以上在校初中生,2000萬以上的在校高中生,他們早起、熬夜,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學習。</h3></br><h3>但是,很多人成績總也提不上去,是他們不努力嗎?</h3></br><h3>絕對不全是!只不過很大程度上,他們一部分人是在“假努力,偽勤奮”!</h3></br><h3><strong>01</strong></h3></br><h3><strong>你是“低品質勤奮者”嗎?</strong></h3></br><h3>早上五點半起床,就埋頭進入學習狀態,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飯、午休、洗漱的時間,其余時間全部用來學習了。</h3></br><h3>吃飯基本靠吞,什么味道根本不知道。當然,去食堂的路上也是一路小跑的,等飯的間隙,也是要拿出小本本記幾個單詞的。</h3></br><h3>下了晚自習,回到寢室,在昏暗的臺燈下接著用功,一天不刷夠一定量的題、看夠一定量的書,是不可能安心睡覺的。</h3></br><h3>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強撐;疲倦狀態下聽課,總有很多疑問,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著熬夜;如此循環往復,勤奮到人神共憤。</h3></br><h3>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前進的腳步維艱,無語問蒼天,為什么汗水換不來成功,努力得不到回報?</h3></br><h3>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滿足了以上幾條,那么,你真的是——低品質勤奮者。</h3></br><h3>你們的努力和勤奮只是表演出來的,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后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h3></br><h3><strong>02</strong></h3></br><h3><strong>為什么你成了“低品質勤奮者”?</strong></h3></br><h3>其實不是笨,只是勤奮的背后,掩蓋著懶惰的本質。——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h3></br><h3>從早上五點半到晚上十一點半,你給自己塞了滿滿的公式,單詞,作文素材,卻沒有空想哪些是自己沒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無用功。</h3></br><h3>你看了教輔排行榜,中考備考,各種密卷……你全都要,教輔書擺了滿滿一抽屜,卻沒有認真做完過其中任何一本,更別提消化。</h3></br><h3>夠了,你缺的哪里是什么好資源、好老師,你缺的是好方法、是褪去自己表演的想法,靜下心來真正勤奮。</h3></br><h3><strong>03</strong></h3></br><h3><strong>怎樣擺脫“低品質勤奮者”的困境?</strong></h3></br><h3>中考君整理了以下6種表現,大家可以自行對號入座,看看自己都掉進了“低品質勤奮”的哪些坑里。</h3></br><h3><strong>(1)上課一聽就會,其實不是真的懂</strong></h3></br><h3>太多的同學忽視了這個問題,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師一問“懂了么?”他們就會隨波逐流、異口同聲地喊“懂了”。</h3></br><h3>自認為“懂了”,學習過程即告停止。這樣當然是不行的,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直到學習者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一旦自己認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學習的過程就戛然而止了。</h3></br><h3>如何應對:</h3></br><h3>學習不能不求甚解,沒聽懂的一定要及時弄懂。如果在課堂上,大部分同學都回答聽懂了,老師不確定還有沒有學生沒聽懂,為了不耽擱課程進度,自然會繼續后面的課程。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不好意思回答沒聽懂。但課后的時間老師都在,可以下課就去問老師,也可以問已經聽懂的同學。總之,一定要在短期內消化掉未解知識。</h3></br><h3><strong>(2)書一看就會,其實根本不是真會</strong></h3></br><h3>很多同學在看書的時候,往往如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翻幾頁就算是看過了,無法深入看書。</h3></br><h3>這樣其實根本就沒看進去,隔一段時間,完全無法回憶起來之前學過哪些內容,所以平時也要注重精讀。</h3></br><h3>如何應對:</h3></br><h3>對于學生來說,深入看書有兩方面:課前看書和課后看書。</h3></br><h3>課前看書:預習時先要想一想,已經學習了哪些知識,接下來該學習什么?自己來個預測。預習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要了解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為課上更好地學習做準備。</h3></br><h3>如果在預習中,沒有精準地抓住重點知識,其實并沒有關系。</h3></br><h3>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可以先自查一下,是什么原因導致覺得困難。是原有基礎知識造成的,還是理解問題造成。然后,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做準備:①如果是基礎知識造成的,需要自覺補一下課,看一看是否可以自行解決;②如果是理解問題,可以把問題先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去解決。</h3></br><h3>課后看書:在已經熟練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上,繼續深入挖掘問題,尋找問題。近期所學的所有內容,體系是否已經明確?是否能將所有知識點或知識結構串聯起來?剛剛學過的新課與之前學過的哪一些知識點有聯系?這一部分知識,接下來會學習什么?自己能否推演出之后要學的內容,提煉其中的知識重點呢?</h3></br><h3>這個時候,就要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如果給我 1 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 55 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么,剩下的 5 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h3></br><h3><strong>(3)題目看一眼就做,連條件都不清楚</strong></h3></br><h3>很多學生做題的時候,還沒有仔細審題,就急于動手,所以經常出現題目讀不懂,條件看不全,就開始做題的現象。這種情況下,做對題目的可能性極小。等到題目做錯了,才恍然大悟:啊,有個條件沒看清楚!</h3></br><h3>如何應對:</h3></br><h3>做題的時候,先寫出明確的已知條件、求證或求解,然后再做題目,是一種比較好的解題習慣。拿到題目的時候,首先要穩住心態,不要急著做題,而是要先把題目讀透再做。這個題目考查什么知識點?給出的直接條件是不是能夠解出題目?有什么隱含條件?還需要什么條件才能解出問題?……</h3></br><h3><strong>(4)做完題不檢查就上交</strong></h3></br><h3>很多同學總是急匆匆地把題目做完就交上去了,千叮嚀萬囑咐的檢查,他從來都是拋諸腦后。一些很明顯的問題,明明可以一眼就看出來,但他就是不愿意靜下心來去認真檢查。</h3></br><h3>如何應對:</h3></br><h3>不檢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現之一。做完題目后,一定要留時間檢查,要有耐心,這是習慣問題,必須要培養起來。</h3></br><h3><strong>(5)只要題做錯了,全是因為粗心</strong></h3></br><h3>有很多同學會說:“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級錯誤’,我的成績不可能這么低。”那么先來問問自己,有多少分是因為‘低級錯誤’丟的?上次考試有沒有犯“低級錯誤”?但如果每次考試都這樣,那還怎么行?</h3></br><h3>如何應對:</h3></br><h3>不要一來就認為是“低級錯誤”而輕視它,這樣會讓你忽視重要的事實!我們一定要看到“低級錯誤”“粗心”背后的深層原因,是因為審題不清,還是因為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別的原因。這個時候,試卷分析就非常重要了。</h3></br><h3>每次考試后,主動進行試卷分析,剖析每道題的失分點,即便是考了滿分,也要認真總結經驗,從而幫助自己更好地進步。</h3></br><h3><strong>(6)刷了無數題,從不歸納總結</strong></h3></br><h3>錯題本,錯題本,錯題本真的很重要。它是知道自己知識薄弱點的捷徑,試卷上的錯題一定要通過錯題本進行整理。</h3></br><h3>不少學生本身很勤奮,但是卻只知道埋頭苦做!各種練習題刷了無數遍,但卻不懂歸納,有時做錯了一道題,下次遇到類似題目的時候仍會做錯。</h3></br><h3>如何應對:</h3></br><h3>哲學上有句話:“人總是容易被同一塊石頭絆倒。”思維定式會讓同學們經常重復犯同一類型錯誤。建議同學們建立自己的錯題本或者歸納本,對于新穎的題型、常見、重點的知識分類歸納,解題思路與方法也可以一并總結起來,幫助整理思路,考試時節省思考時間。</h3></br><h3>在歸納總結的過程中,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構架。</h3></br><h3><strong>(7)只會熬夜刷題,卻不懂勞逸結合</strong></h3></br><h3>最重要的一點,大家要學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喊停。</h3></br><h3>學霸曹林菁在介紹學習經驗時說,“我們學校在高三時有一項很棒的制度,叫作“休課”。有兩三天的時間停止所有教學進度全天自習,給同學們進行反思、回顧、總結、答疑的機會。親測效果很好,但這其實不一定需要學校統一安排,在你覺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如不時地停下來,會使自己更清醒,少做無用功”。</h3></br><h3>還有一點,勞逸結合。你要清楚,能帶來真正提高的,不僅僅是勤奮。只有做到了“勞逸結合”,讓大腦得到了足夠的休養,當需要調動、集中注意力投身到學習活動中時,大腦才能及時響應我們的需求。</h3></br><h3>拒絕思維懶惰是比假裝勤奮更困難的事情,然而一旦你開始轉變,你會發現“用一根杠桿撬動地球”的秘密,你可以學得更輕松,也更高效。</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rVpMH87hlVIGLcJ0dY_4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谢通门县|
大理市|
青神县|
中牟县|
江永县|
鄯善县|
黄陵县|
北京市|
隆子县|
烟台市|
临沂市|
元氏县|
甘谷县|
手游|
五指山市|
郧西县|
伊通|
开封市|
体育|
平顶山市|
宁强县|
于都县|
巧家县|
肥城市|
车致|
运城市|
凤冈县|
伊通|
鄂伦春自治旗|
曲松县|
垣曲县|
奈曼旗|
苏州市|
汕头市|
许昌市|
江安县|
抚松县|
紫阳县|
共和县|
元朗区|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