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p><p class="ql-block"> 在蘇州,唐寅可以說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也可以說是古今最為有名的本土蘇州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什么專家,不知道蘇州火車站南廣場上的八位歷史文化名人中有幾位是蘇州本土的,對蘇州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發展影響是否有幾位能超過唐寅,總感到對唐寅有些漠視。</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在唐寅墓之邊上莫名其妙地造了個秋香園,更是個最大的敗筆。 </p><p class="ql-block"> 近幾年桃塢歷史文化片區的建設,抓住了唐寅這一著名歷史人物,進行其文化內涵的探究做文章。</p><p class="ql-block"> 主要是二處,一是唐寅祠,目前尚在整修中、未開放;另一是唐寅故居遺址,已建成唐寅故居開放。</p><p class="ql-block"> 唐寅故居遺址在西大營門雙荷花池13號,此處已無蹤影,只保留了歷史符號。</p><p class="ql-block"> 國慶假期10月4日,乘興去游唐寅故居,問了幾次當地居民才知是從廖家巷28號進,問門衛此地叫什么名稱?他回答我說:“我們是物業,什么名稱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在疫情期間,負責看碼、人臉識別等”。</p><p class="ql-block"> 實際上,建造時候的名稱可能是高德地圖上的“桃塢歷史文化片區”,至今也沒說,這就是名稱。</p><p class="ql-block"> 高德地圖上有一個“唐寅故居文化區(在建)”就是現在游覽處。</p><p class="ql-block"> 片區建造基本已完成,關鍵在于招商,招商情況不知如何?有的建筑正在進行裝修,多數建筑空空如也。</p><p class="ql-block"> 進區后,先到一廣場,見一三重檐三層精美閣樓。</p><p class="ql-block"> 一層有匾:“文昌閣”,查百度,唐寅故居,唐寅建時稱“桃花庵”,清改建為“寶華庵”,光緒年間又稱“文昌閣”。</p><p class="ql-block"> “文昌閣”尚未開放。</p><p class="ql-block"> 一層楹聯:“文瀾四面水文筆一枝塔,定知此地靈奎光燭閶闔”。一層殿內的匾:”文衡宇宙“,文衡帝君就是關羽,他也是文昌星神之一。二旁楹聯:”“天上星班兩字傳心惟孝友,人間祿籍千秋大業在文章”。</p><p class="ql-block"> 二樓匾是:“天開文運”;</p><p class="ql-block"> 三樓匾是:“文運昌盛”。</p><p class="ql-block"> “文昌閣”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奉玉帝之命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p> <p class="ql-block"> 一層正面墻上畫二門神,門神之畫風似桃花塢木刻,為二武將,文昌帝君即為文曲星神與梓橦神合而為一。</p><p class="ql-block"> 右面的門神是拿青龍偃月刀,可能是關公,手內拿著一魁星,魁星一手拿著名錄,一手拿著筆,魁星高照,即被點中。</p> <p class="ql-block"> 左面的門神手中拿著鹿,也就是祿。古代是科舉制度,今天也是高考、考公、考編、考博、考研等,還是要魁星高照,功名利?加身,古今同理。</p><p class="ql-block"> 古人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今人是“知識改變命運”。</p> <p class="ql-block"> 一樓主殿,開著門,進去看了一下。管的人和我說,尚未開光,罩著紅布,現在這處也不是道觀,何來請道術開光之說。</p><p class="ql-block"> 看格式布局是按道教,中供文昌帝君,背墻上書“文昌帝君陰騭文”,二邊分列天聾、地啞。</p> <p class="ql-block"> “文昌閣”前之地面上有一幅大型磚雕,仿之于唐寅的“雪山行旅圖”:“寒雪朝來戰朔風,萬山開遍玉芙蓉。酒深尚覺冰生腳,何事溪橋有客蹤”。</p> <p class="ql-block"> “文昌閣”左面是“姑蘇文化新經濟展示交流中心”</p> <p class="ql-block"> 右面有二墻邊小景,一畫師銅像,邊有一山石。</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是又一廣場,筑七開間戲臺一座。匾:“普天同慶”,二邊楹聯用小篆書寫:“茂苑長春桃塢千年傳雅韻,瑤臺占勝吳歌一曲慶堯天。”</p> <p class="ql-block"> 二邊有三個小景:</p><p class="ql-block"> 昆曲“十五貫”,取的是最為著名的“訪鼠測字”;</p> <p class="ql-block"> “蘇州評彈”;</p> <p class="ql-block"> “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男主角侯方域均不是蘇州人,能作為吳歌的代表建塑像于此,有二點:</p><p class="ql-block"> 一是女主角李香君是蘇州人,雖是歌妓,血濺桃花扇令人欽佩。</p><p class="ql-block"> 二是此地是桃花塢,唐寅故居稱桃花庵,所以選“桃花扇”。</p> <p class="ql-block"> 唐寅故居,位于桃花塢,原吳門最勝處,臺榭花竹、園林蔬圃,號稱極盛。</p><p class="ql-block"> 唐寅也曾賦詩:“花開爛漫滿村塢,風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鶯亂啼,萬樹圍春燕雙舞”。</p><p class="ql-block"> 現被建成一開放式公園。</p><p class="ql-block"> 故居前有一段仿古大門,門前有一九八二年立的“唐寅故居遺址”碑,整個故居無圍墻。</p> <p class="ql-block"> 門之東側,新建有一“蓉鏡亭”,原是清名醫沈明生所建之亭。</p> <p class="ql-block"> 最有特色的是一塊“桃花庵歌詩碑”,除刻有桃花庵歌外,還在其上鏤空出唐寅畫畫題詩之人像。</p> <p class="ql-block"> 進故居大門,見雙荷花池,時間關系,荷花已殘,西池原已廢,上建屋,現拆除重建荷池,地名變實景,名城保護的又一實例。</p> <p class="ql-block"> 過青蓮小橋進入原文保單位“唐寅故居遺址”,當然現全是新建造的建筑,二路二進。</p> <p class="ql-block"> 從東路進,是一天井,右邊墻前布置有二塊乾隆詩碑。</p> <p class="ql-block"> 左邊墻前有唐寅詩碑,刻著最為著名的桃花庵歌,詩言志,“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這是唐寅仕途無望后生活的態度,也是無可奈何之舉,給蘇州文化留下了一個偉大的天才。</p> <p class="ql-block"> 第一進廳堂稱之為“六如堂”,因唐寅號“六如居士”。</p><p class="ql-block"> 六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六如意是世事之變幻無常,居士是在家修行佛法之人。</p> <p class="ql-block"> 堂中之匾:“風流才子”,唐寅自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p><p class="ql-block"> 抱柱聯為:“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獨自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信腰間沒酒錢”。</p><p class="ql-block"> 唐寅故居內的楹聯基本上全是唐寅詩句中采集而成。</p><p class="ql-block"> 此副楹聯應是唐寅最為傳神之作,取自“五十言懷詩”,到了知天命之年,實際是唐寅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之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 全詩的后半篇:“書本自慚稱學者,眾人疑道是神仙。些須做得工夫處,不損胸前一片天”。</p><p class="ql-block"> 屏風上是唐寅生平大事記。</p> <p class="ql-block"> 第二進為生活起居室,二層小樓。</p><p class="ql-block"> 唐寅三十四歲于桃花塢,筑室讀書,鬻文賣畫,花月相伴,隱逸生活。</p><p class="ql-block"> 《雨中小集即事》:“蕉葉共聽窗下雨,蟹螯分弄手中杯。能容緩步留夫子,戲謔長眉老辨才。酒散不妨無月色,夾堤燈火棹船回”。</p> <p class="ql-block"> 西路第二進廳堂取名為“學圃堂”。</p><p class="ql-block"> 唐寅治圃于桃花塢,圃即是種花、菜等園地。</p><p class="ql-block"> 當時以詩文擅名的有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p><p class="ql-block"> 以畫有名的有吳門四家:唐寅、沈周、文征明、仇英。</p><p class="ql-block"> 唐寅與友雅集相聚,書畫品評,詩酒唱和,亦師亦友。</p><p class="ql-block"> “學圃堂”抱柱聯取自題畫詩“茅屋風清圖”為:“茅屋風清槐影高,白頭聯坐講離騷。懷賢欲鼓猗蘭操,有客攜琴過小橋”。</p><p class="ql-block"> 正中圖為仿唐寅“十才子圖”,原圖藏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拍了一幅唐寅畫“幽人燕坐圖”,題畫詩:“幽人燕坐處,高閣掛斜曛。何物供吟眺?青山與白云”。</p><p class="ql-block"> 原畫收藏于故宮博物院,畫中云峰縹渺、澗壑叢竹、水閣中一人靜坐,旁設書籍、茶具,似有所待?溪流邊一人柱杖獨立,遠眺山色。</p> <p class="ql-block"> 在網上找了一張較為清晣的畫共賞。</p> <p class="ql-block"> 西路第一進是水榭,南臨荷花池,取名“寤歌齋”,寤歌睡醒后歌唱之意。</p><p class="ql-block"> 唐寅隱居其中,獨寐寤歌,棋琴書畫,詩酒花茶,唐寅有寤歌齋自題詩二首等,選其一:“春旸出谷發晨光,燈掩殘檠書滿床。多少清明平旦氣,悠然直似對羲皇”。</p> <p class="ql-block"> “寤歌齋”內有幅柱聯:“琴棋局里地行仙,坐閱乾坤七十年”。此二句與畫均未找到出處,請閱到此文者指教。</p> <p class="ql-block"> “寤歌齋”推窗而出南臨水,一溜美人靠。</p><p class="ql-block"> 水榭中有二幅柱聯,</p><p class="ql-block"> 內是:”隨緣冷暖開懷盞,不計輸贏伴手棋“。此二句取自“贈西洲詩卷”。</p><p class="ql-block"> 外是:“虛閣臨溪足晚涼,檻前千斛藕花香”。取自虛閣晚涼圖題識,后二句是:“蔗漿滿貯金甌冷,復有新蒸薄茸霜”。</p> <p class="ql-block"> 故居天井中有一些碑刻,未點有幾塊。拍了一張圖片,碑上刻的是行書《唐寅自書詞》,其應分《集賢賓》、《錦衣公子》、《山城羊》三組曲牌,共二十四首。</p><p class="ql-block"> 我拍攝的那一張是《錦衣公子》,上有五首詩。“風雨送春歸,杜鵑愁,花亂飛。青苔滿院朱門閉,……”</p> <p class="ql-block"> 故居邊上建造了一個大花園,取名為“桃苑仙館”。</p><p class="ql-block"> 這也是網上爭議的熱點之一,無論是古代的唐寅真實生活及現代人的家居理念均顯示為“豪宅”,與唐寅無關。</p> <p class="ql-block"> “禪仙居”,門關未開放。抱柱聯:“愿學今人與古人,在君一言之可否”。</p><p class="ql-block"> 出自唐寅行書《自書詩三首及聯句詩》,正德庚午仲冬廿有四日(應是農歷1510年11月24日),嘉定沈壽卿、無錫呂叔通、蘇州唐寅邂逅文林舟次,酒闌率性聯句,……</p> <p class="ql-block"> “蛺蝶齋”,屬女廳,居住休閑用。</p> <p class="ql-block"> 齋的正中是放一床榻,匾上書“落花有情”,屏風上仿幅唐寅的仕女畫(恕未查到原畫名)。</p><p class="ql-block"> 二旁柱聯:“蛺蝶翻翻殘夢里,曲欄纖手憶同攜”。取自于唐寅的落花詩第25首,共有47首,前二句是:“綠陰茂苑收弦管,白日長門鎖婢傒”。</p> <p class="ql-block"> 二邊是珠簾低垂,賦詩作畫,美人磨墨添香。</p><p class="ql-block"> 唐寅自號風流才子,畫了不少的仕女畫,寫了不少的歌佳人的詩文歌賦,體現了豐富的情感世界。</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在蘇州流傳的彈詞“三笑”,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更是增添了浪漫色彩。</p><p class="ql-block"> 實際上,唐寅一生三次婚姻。</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19歲娶沈氏,名門閨秀,惜六年而亡;</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27歲娶繼室何氏,夫妻因故反目,出;</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娶沈九娘,夫婦恩愛,唐寅賦詩《感懷》:“不煉金丹不坐禪,饑來吃飯倦來眠。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鏡里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共園。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閑人地上仙”。</p><p class="ql-block"> 九娘37歲而亡,“今日玉人何處所,枕邊應夢馬蹄來”,唐寅再無續弦,54歲亡。</p> <p class="ql-block"> “琢棋軒”,柱聯:“長年除日何曾見,書日棋枰對手敲”。</p> <p class="ql-block"> “繡琴亭”,柱聯:“臨流試把金徽拂,流水冷冷寫七弦”。取自唐寅的《臨流試琴圖》,前二句:“酒罷茶余思兀然,未能除得舊琴緣”。</p> <p class="ql-block"> “夢墨樓”,書載,唐寅因夢祈福建仙游九鯉湖,夢仙贈墨,建有夢墨亭。</p><p class="ql-block"> 現將此亭改成二層小樓,面闊三間,作為唐寅之書齋。</p><p class="ql-block"> 樓前柱聯:“此生甘分老吳昌,萬卷圖書一草堂”。取自唐寅《漫興十首》,的前二句,后六句是:“秋榜才名標第一,春風弦管醉千場。跏趺說法蒲團軟,鞋襪尋芳杏酪香。只此便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陽”。</p> <p class="ql-block"> “夢墨樓”,正中間放有一玻璃罩著的紅木小件“夢墨樓”模型,背后屏風上書唐寅著名的行書“致若容札”,原件現收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二旁楹聯:“百年障眼書千卷,四海資身筆一枝”。</p> <p class="ql-block"> 左間置一榻,上有幅仿唐寅畫(不知畫名),題識有:“隨意讀《周易》《國風》《左氏傳》《離騷》《太史公書》及陶杜詩、韓蘇文數篇”。</p> <p class="ql-block"> 右間是《對話唐寅》影像,共三幅:</p><p class="ql-block"> 少年唐寅:少年得志、春風得意;</p> <p class="ql-block"> 中年唐寅:中年落魄、隱居桃塢;</p> <p class="ql-block"> 老年唐寅:老年得悟、如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 游罷唐寅故居,不勝唏噓,還是用桃花庵歌中的二句,對話唐寅中老年唐寅影像中的二句:“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作為文之結尾,也隱隱道出了蘇州火車站南廣場蘇州歷史文化名人無其一席之地之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宜兴市|
怀安县|
平谷区|
大庆市|
罗城|
宁德市|
四子王旗|
叙永县|
辽阳市|
平定县|
黑山县|
来凤县|
秭归县|
唐海县|
密云县|
长子县|
太仆寺旗|
加查县|
达州市|
陆河县|
根河市|
邵阳县|
富平县|
玉溪市|
互助|
凯里市|
波密县|
贵港市|
崇信县|
冀州市|
陆川县|
西青区|
巧家县|
南充市|
松滋市|
甘孜|
嘉祥县|
和田市|
平邑县|
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