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許多人的認知里,濟南,除了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等知名景點,再就是芙蓉街、寬厚里等美食街區,就再也沒有什么好玩兒的了。殊不知,那是你還沒有深入了解濟南。別說外地人,就連我這個生活在濟南幾十年的異鄉“濟南人”,若不是如今退休賦閑,由師姐領路,也難找到隱藏在濟南深巷窄弄里、散發著靈氣與魅力的“于家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家橋位于銅元局前街,南面便是通往五龍潭的制錦市街。沿橋流淌著一條小河,河水源自五龍潭后緩緩流經名為“生產渠”的小河,古時候的名字就是“小河”。不少人說王府池子是濟南的標志,其實于家橋畔的泉城風貌保留得更好。這里呈現的是更為獨特的濟南特色,不是江南,勝似江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河水清澈見底,河底暗波中涌動著油綠色的水草,河中的石頭被流水打磨得圓潤光滑。河水倒影著兩岸的民居,遮天蔽日的古樹木吊掛著花傘,無不增添了許多古樸而幽雅的意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橋流水人家,或許是不少濟南老街巷的相同特質,而于家橋這里則顯得格外清麗一些。這里的流水聲歷經滄桑,早已將銅元局前街與后街的“銅臭味”洗去,保留下來的只有屬于都市的文藝與清新。難怪無數次吸引著師姐前來打卡,而我們的美拍吸引了不少過往的游客和居民的圍觀與贊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垂于河面的古樹,倒影著于家橋的滄桑與風姿;河邊古樸的民居黑色斑駁的大門,記錄了于家橋的歷史,也成為我們這些尋找老濟南印記人的留影佳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家橋,你鄭重其事地嵌入我的鏡頭,而我們便成為你的畫中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濟南生活幾十年,這是第一次走進于家橋,而就是這第一次,讓我流連忘返,久久不舍歸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日益繁華的都市里,隱于市的老街仍是大家抹不去的回憶。漫步于于家橋西邊的車轱轆街,仿佛穿越一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銅元局前街通向正街處,吸引我們頓足的是一排紅磚房舍,那嫣紅耀眼的色彩彰顯出濟南這座老城的風貌,以及老濟南人在樸素歲月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護城河邊,眺望濟南老城,陶醉于她的寧靜、祥和和美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這里的景色,一定還有什么吸引著我想再次甚至反復來這里,或許是三四個小時過于倉促,也或許有某些不可名狀的牽引。我想她一定是來自清澈的泉水,來自靜謐中的美麗與優雅,來自我心目中那份對老濟南情愫的眷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家橋,我還會再來!</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丹凤县|
玛沁县|
合阳县|
修水县|
乡城县|
威宁|
额济纳旗|
庆元县|
章丘市|
孟津县|
汉中市|
黔江区|
蓝山县|
英山县|
隆安县|
米易县|
高邮市|
遂平县|
巨鹿县|
临高县|
博客|
阿合奇县|
尼玛县|
陆丰市|
高青县|
宜兰市|
宝应县|
榆林市|
泰兴市|
永寿县|
九江县|
天祝|
仪征市|
泰宁县|
巫溪县|
玛纳斯县|
扎囊县|
天水市|
明溪县|
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