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雞(學名:Pucrasia macrolopha):體長390-630毫米,體重750-1100克。體形適中,頭部完全被羽,無裸出部,并具有枕冠。第1枚初級飛羽較第2枚短甚,第2枚與第6枚等長;第4枚稍較第3枚為長,同時也是最長的。尾羽16枚,呈楔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的約長一倍。跗蹠較中趾連爪稍長,雄性具有一長度適中的鈍形距。雌雄異色,雄鳥頭部呈金屬暗綠色,并具棕褐色和黑色的長冠羽;頸部兩側各有一白色斑;體羽呈現灰色和黑色縱紋;下體中央至下腹深栗色。雌鳥體羽以棕褐色為主;頭不呈暗綠色,下體也無栗色。 棲息于針闊混交林,密生灌叢的多巖坡地,山腳灌叢,開闊的多巖林地,松林及杜鵑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間。分布于阿富汗,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勺雞雄鳥和雌鳥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情機警,很少結群,夜晚也成對在樹枝上過夜。 勺雞以植物根、果實及種子為主食。主要是云杉、樺樹、苔草、鱗毛蕨等木本、草本和矍類植物的嫩芽、嫩葉、花以及果實和種子等,已經記錄到的種類多達43種。此外也吃少量昆蟲、蝸牛等動物性食物。 勺雞4月底至7月初繁殖,在地面以樹葉、雜草筑巢,巢置于灌叢間的地面上,呈碗狀。每窩產卵5-7枚,卵白色或乳黃色,帶不規則淺紅或茶褐色的粗斑點。孵卵以雌鳥為主,孵化期26-27天,雛鳥出殼后能獨立活動。 <div>攝影:泰安山影</div><div>文字:<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博客|
昌吉市|
金堂县|
宁明县|
榕江县|
玉田县|
砀山县|
南阳市|
陆良县|
黄陵县|
鄂托克前旗|
城口县|
波密县|
花莲县|
阳高县|
姜堰市|
绍兴县|
长海县|
通榆县|
朝阳县|
兰溪市|
芷江|
顺义区|
鞍山市|
福海县|
融水|
台中县|
尼勒克县|
交口县|
北京市|
棋牌|
元江|
大邑县|
大安市|
米林县|
万载县|
福安市|
建昌县|
双城市|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