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就會對那個地方產生感情,所謂日久生情便是這個道理。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地方,總會在你自覺或不自覺中悄悄走進你的心里,生根發芽,而這一切,你卻渾然不覺,直到你離開若干年后,才發現對那個地方已有了深深的感情,喜歡上它,并深深的留戀它。老爸在竹林工作15年,深深眷戀那塊土地,魂牽夢繞。</p><p class="ql-block">中秋節前顧醫生來看望老爸,耄耋之年的他委婉的提出還想再去竹林看老同事會老朋友。半月后的9月19日,我們一行五人繼19年2月后又一次重返竹林。</p><p class="ql-block">快到顧醫生家的時候,看到顧醫生和潘叔已坐在路口等我們了。房子??是十年前自建的兩層別墅,從籌備到建造,自始至終都是顧家阿姨一手張羅的,能干又勤勞的阿姨,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圍桌座談憶往昔。顧家阿姨說,我們兩人都是農村的,現在孩子們都在城里工作生活,孫子在上海讀研學醫,成績優異,還會繼續讀博士,感恩共產黨,現在她每月有二千五的養老金,城里有房鄉下有別墅很知足。</p><p class="ql-block">想當年她帶著一兒一女在鄉下,一個7歲,一個4歲,29歲的顧醫生得了肝炎在上海住了一年醫院,這條命終于救過來了。隨著改革開放,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些苦日子終于一去不復返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顧醫生和干媽是同鄉,都是工農兵大學生,一個學醫,一個學農。</p><p class="ql-block">舅舅是干媽的哥哥,騎著電瓶車帶了兩小箱雞蛋過來,一箱給顧醫生,一箱放在哥哥車上給我們。</p><p class="ql-block">一看到老爸,舅舅就緊緊的握著老爸的手說,老許啊,你是善良的人,你不動壞心思整人,所以你長壽,當年整你的那幾人早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幾年沒見了,家長里短,促膝長談,兩個人四個耳機,努力傾聽。老爸的聽力比舅舅差多了,但他說話的樣子還是蠻可愛的,思路清晰。</p><p class="ql-block">78歲的舅舅看著比實際年齡小,是位風趣幽默又睿智的老人,衣著“講究”,做什么事穿什么衣,騎電瓶車穿長袖襯衫,上飯店吃飯從電瓶車后備箱拿出短袖襯衫穿上,去地里干活又重新換一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飯桌上大家談笑風生。老一輩憶當年看今朝,經歷過生活艱難的他們,特別的感恩。</p><p class="ql-block">聊起77年老爸調離竹林去東柵,舅舅侃侃而談,說竹林和東柵的觀念完全不同。在竹林看到田間無雜草的這家肯定有錢,在東柵看到田間都是雜草的這家才有錢。</p><p class="ql-block">竹林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農民都是面朝田地背朝天,在田間地頭埋頭苦干辛勤耕耘換取好收成。而東柵地處城郊,交通便利,社辦工廠多,田間地頭的農活都是有空才去打理,雜草叢生很普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飯后舅舅又要給我們去拿南瓜和冬瓜。二哥說,遠不遠?我開車過去,省得你來回跑。舅舅說,在河對岸。又轉身對我說,你也去吧,看看我們家新房。</p><p class="ql-block">在去高家棣的路上,我望著車窗外,一切早已不是印象中的模樣。回憶小時候經常跟著干媽回家的那條大路,跟哥嫂說,以前這附近有個機埠。</p><p class="ql-block">抽水機的馬達轟轟地響著,白花花的河水從機埠的出水管中奔涌而出,一股股流向大小溝渠。一轉眼四五十年過去,往事并不如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哥跟著舅舅的電瓶車,慢悠悠的開著。幾分鐘后,在前面帶路的舅舅停下了,我們以為到了。正要下車,他卻湊近車窗說,這一前一后的兩幢別墅是他兩個兒子的,前面這幢還在裝修。哥嫂贊嘆不已。我瞥見圍墻上釘著民宿的小牌子。</p><p class="ql-block">走到電動車旁的舅舅正準備插車鑰匙,忽又轉身走近汽車似自言自語,又像在詢問我們:“什么東西在響?”看著手中的鑰匙反復確認。</p><p class="ql-block">我坐在車內說,沒聽見啊。忽然我看見他頭盔下的耳朵上戴著耳機,想起老爸的耳機,有時會鳴叫,就說,是不是耳機?他說,人老了騎車忘了拿下來了。邊說邊從褲袋里掏出耳機盒,把一萬多的兩耳機小心翼翼的放進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車繼續往前在一幢二屋小樓旁停下了。下車環顧四周,我的天哪!我們仨驚訝的認出了三年前我們在這屋旁的小路上走過。這周邊是景區的農莊。舅舅打開鐵門進去,力勸把車子已停在外面空地上的二哥把車子開進院里。</p><p class="ql-block">院子很大,挨著東面的圍墻是一間很大的平房,應該有六七十平方,里面有灶臺,飯桌,各種農具雜物等。圍墻東門邊和平房的北面,一前一后搭有兩個大的鴿籠,養了好多鴿子,咕嚕咕嚕叫著。</p><p class="ql-block">舅舅換了一身厚布舊衣,扛著鋤頭,要去地里挖芋艿給我們。打開東面院墻門只見一大片菜地和樹林,舅舅說這都是他家的。又問我韭菜要不要,我一看都開花了,他說只要花些功夫理一下,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芋艿地邊上種有黃秋葵、黃瓜、毛豆等。黃秋葵高高的枝桿上只剩幾根發白的,葉子泛黃的黃瓜藤上已無黃瓜,毛豆葉倒是郁郁蔥蔥,只是豆莢很癟還未飽滿。</p><p class="ql-block">嫂子認出了幾棵李子樹,舅舅說這是槜李樹,你們若是6月20日左右來,有槜李吃。二嫂聽后眉開眼笑低聲跟我說,槜李要八十元一斤呢,我們明年再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舅舅當過羊毛衫廠廠長,開過毛紗店,現告老還鄉也不閑著,耕種菜地,蒔弄瓜果,孩子們造房裝修他都親力親為的指導監督,發揮余熱。</p><p class="ql-block">舅舅住在新豐。平時新豐、竹林兩頭跑。這里的年輕人都住在城里,只有老人住在鄉下,每天有幾班鄉村公交車,有些老人給兒女帶小孩,早上把孫輩送進學校后,坐公交回來在地里干活,下午兩三點鐘再坐公交回去接小孩放學。</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在舅舅家待了一個小時,全然不顧在飯店等著急了的爸媽。拿了冬瓜、南瓜、茄子、芋艿、韭菜,嫂子還不忘抓兩把大蒜頭,滿載而歸。</p><p class="ql-block">我看見地上擺了一盆珍珠吊蘭,掐了兩段想回家養,舅舅見了隨手給我拔了幾根帶根的。俗話說,強盜女兒賊外甥,哈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竹林之行,只見到潘叔和月明姨,他們是夫妻,月明姨曾是知青,當年沒有選擇回城。老爸提到的幾位老同事都已不在了,看著他惘然若失的表情,我們靜默無言。</p><p class="ql-block">19日那天我本來是上班的,18日上午媽打來電話告訴我去竹林的日期,我不想麻煩同事調班,就婉拒了。只聽見爸在媽邊上說,跟別人換一下班吧,我是最后一次去了。</p><p class="ql-block">媽又復述了一遍爸的意思,我頓時淚流滿面。馬上與同事通話,一度哽咽幾度語塞,怕同事誤會,趕緊微信解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要時時記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長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因其衰老而恐懼。</p><p class="ql-block">當我們長大,父母都已年老,當我們變老,父母已是耄耋。珍愛親情,珍惜父母的晚年時光。愿天下的子女盡顯孝道,愿天下的父母,健康長壽!</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1xggb6c9?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竹林深處尋童年</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曲阳县|
当阳市|
桐乡市|
抚顺市|
仁怀市|
湖口县|
库车县|
涟源市|
松桃|
昭平县|
河津市|
海丰县|
英吉沙县|
蓬莱市|
林周县|
承德市|
宁化县|
汝城县|
米林县|
北京市|
肥东县|
东安县|
浏阳市|
余庆县|
黎平县|
柞水县|
温宿县|
绿春县|
隆德县|
米泉市|
南涧|
太原市|
正镶白旗|
秦皇岛市|
丽水市|
安达市|
宿迁市|
大田县|
偏关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