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謝是指東晉時以王導為主的瑯琊王氏和以謝安為主陳郡謝氏。</p><p class="ql-block">我們都知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出自劉禹錫的《烏衣巷》。作者描寫了原本棲息在王謝雕梁畫棟、堂檁之上的舊燕,如今卻棲居在尋常百姓家低矮的屋檐下。昔日風光無限的王謝舊居蕩然無存,曾經(jīng)的昌盛繁華灰飛煙滅。表達了詩人對這種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巨變的無限感慨。</p> <p class="ql-block">詩中“王謝”是顯赫世家的代名詞,分別指東晉時以王導為主的瑯琊王氏和以謝安為主陳郡謝氏。王謝兩家,在魏晉南北朝時,都是振聾發(fā)聵的名門望族。即使在門閥林立的東晉,王謝兩門的尊貴地位也無人可及。王謝兩家的婚嫁除了與皇家攀龍附鳳外,基本只在彼此之間選擇。</p><p class="ql-block">王導、謝安都是東晉的大書法家。王導是王羲之叔父,擅長行草,《書斷》稱他的書法是“風棱載蓄,高致有余,類賈勇之武士,等相驚之戲魚”。王羲之書法得以成名,與王導指點是有關(guān)系的。</p><p class="ql-block">三百多年來,王謝兩家人才輩出,文采斐然。他們仕宦顯達,權(quán)傾朝野。從漢魏入兩晉到南朝,“王謝”并稱象征著鼎盛,當年,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世家大族堪與瑯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比肩。這兩族的名望在當時連五代皇室(東晉,南朝)都難以與之相匹敵。正是風流不衰,冠冕不絕。</p> <p class="ql-block">第一望族瑯琊王氏</p><p class="ql-block">瑯琊王氏由北方南遷至金陵時,整個中原地區(qū)的名門望族、大小官員、文人名仕,甚至各家中傭人與飼養(yǎng)的動物都一同被帶過長江,即著名的永嘉南渡。瑯琊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王家地位名望之高,是其他家族根本無法企及的。直到陳郡謝氏的崛起才出現(xiàn)了王、謝兩大世族的相提并論。</p><p class="ql-block">王導是東晉初年的宰相,權(quán)勢顯赫。也是東晉時期的政治家和書法家。在他的縱橫捭闔下,王朝政治在南方站住了腳。王導輔佐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對奠定東晉政權(quán)起了舉足輕重是作用。故當時的王導風光一時,成為了那個時期最有權(quán)力的一代大臣。</p> <p class="ql-block">瑯琊王氏被司馬睿稱為“第一望族”,名不虛傳。王氏始終是官宦世家,中古時期,朝中官員半數(shù)以上是王家或者與王家沾親帶故的人。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先后產(chǎn)生了以王吉、王羲之、王元姬等五品以上的官員199位,</p><p class="ql-block">瑯琊王氏家族中名士輩出,有600多位名人雅士。例如西晉竹林七賢的王戎、清談?wù)`國的西晉宰相王衍,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的王敦、王導。還有大名鼎鼎的書圣王羲之 “臥冰求鯉”的孝圣……</p><p class="ql-block">整個瑯琊王氏的家族在東晉和南朝,一共出現(xiàn)了九位皇后、七位駙馬,可見其勢力之強盛。以瑯邪郡為郡望的王姓世族。無疑是東晉的第一門閥,當時人們都稱“王與馬,共天下”。</p> <p class="ql-block">頂級門閥陳郡謝氏</p><p class="ql-block">陳郡謝氏也是同期著名家族,頂級門閥之一。謝氏家族幾乎壟斷了東晉的軍政大權(quán),在聞名于世的淝水之戰(zhàn)中,謝安時任征討大都督,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他從容調(diào)度,終于大破符堅。謝玄和謝石的驍勇善戰(zhàn),一馬當先,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為東晉贏得數(shù)十年的和平。</p><p class="ql-block">軍事上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zhàn),使得謝氏名滿天下。在淝水之戰(zhàn)后,謝家由一個普通士族,變成了與瑯琊王氏齊名的最高名門望族。謝安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同樣名垂青史。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廣陵避禍。太元十年(385年),謝安病逝,年六十六。獲贈太傅、廬陵郡公,謚號"文靖"。</p> <p class="ql-block">陳郡謝氏在短短的200多年中,不僅出了許多叱咤風云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出了許多著名的文學藝術(shù)家和詩人。謝朓、謝靈運是“山水詩”和“永明體詩”的代表人物。謝靈運與擅長田園詩的陶淵明齊名,人稱“陶謝”。其文學成就為世人矚目。眾所周知的詠絮才女謝道韞,詩文俱佳,一時風流蘊藉,風光無限。</p><p class="ql-block">謝安,別名安石,他是晉孝武帝的丞相。謝安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律。性情溫和閑雅,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quán)樹私,不居功自傲,頗有宰相氣度。他以儒、道互補治國。作為高門士族,能舍小家顧大家,以謝氏家族利益服從于晉室利益。 王儉稱其為"江左風流宰相。" 張舜徽贊其為"中國歷史上有雅量有膽識的大政治家。</p><p class="ql-block">謝安曾在上虞東山隱居,差不多20年沒有出仕,人稱“謝東山”。謝安41歲那年,其弟謝萬未戰(zhàn)而潰,被廢為平民。謝安為重振家族,結(jié)束了東山的田園生活,轉(zhuǎn)思入仕,住進烏衣巷,成了歷史上一流的政治家。當時曾有“安石不出,將如蒼生何”,足見他的威望之高。“東山再起”就出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王謝家族的衰敗</p><p class="ql-block">王謝兩大家族經(jīng)歷了幾個世紀的興盛,烏衣巷更是風光無限。侯景之亂后,王謝家族衰敗,再也沒能東山再起。烏衣巷也沒有了昔日的風采。</p><p class="ql-block">侯景是羯族人,起初只是無名小卒,因擅長騎射被逐步提升。此人陰險狡詐,嗜殺成性,反復無常,先后背叛東魏、西魏,被梁武帝蕭衍收留。被任命為南豫州牧,住在壽陽。侯景曾向王、謝求婚失敗,對此耿耿于懷,仇恨在心。這個勢利小人攻入建康后,伺機大肆報復,揚言“凈殺卻,使天下知我威名。”王謝家族慘遭滅頂之災(zāi)。</p><p class="ql-block">電視劇《瑯琊榜》就是以侯景之亂為背景展開故事的,胡歌飾演的江左梅郎,其實是由“江左夷吾”轉(zhuǎn)化而來的。相傳參軍溫嶠領(lǐng)命去拜訪丞相王導,二人政見頗為一致,相談甚歡。從丞相府出來,溫嶠滿面喜色對同來的人說:“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復何憂!”雖然王導沒有辱沒江左夷吾的名頭,但畢竟無力回天。</p> <p class="ql-block">陳寅恪先生指出:“梁末之亂,為永嘉南渡后的一大結(jié)局。南朝士族在經(jīng)過數(shù)百年腐化之后,于梁末被全部消滅。”、聲名顯赫了幾百年的王謝家族,經(jīng)歷侯景之亂的血腥殺戮后,漸漸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上。這才有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p><p class="ql-block">烏衣巷曾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眾多賢才,冠蓋簪纓也曾居住于此。而至唐時,烏衣巷野草叢生,荒涼殘照,衰落不堪。劉禹錫憑借一首懷古詩,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從而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p><p class="ql-block">朱雀橋邊野草花,</p><p class="ql-block">烏衣巷口夕陽斜。</p><p class="ql-block">舊時王謝堂前燕,</p><p class="ql-block">飛入尋常百姓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抚松县|
沈阳市|
收藏|
太康县|
二连浩特市|
兴文县|
万盛区|
阿尔山市|
平舆县|
昂仁县|
灵石县|
茌平县|
若尔盖县|
怀来县|
沂南县|
武隆县|
台北市|
西吉县|
宣化县|
孟村|
昌黎县|
南京市|
晋宁县|
大埔区|
南汇区|
晋城|
连南|
香河县|
沁水县|
昂仁县|
慈利县|
兰考县|
浙江省|
青冈县|
正宁县|
墨玉县|
布尔津县|
东乡族自治县|
屏东市|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