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農村生活過的人們,大概都不會忘記,晚上的時光大都是在煤油燈下度過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煤油燈是在有電燈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曾是老百姓家中的生活必需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文革”前,我們老家把煤油稱為洋油,煤油燈也就叫洋油燈。一般家庭的煤油燈都是自制的,非常簡單。所用的材料主要有玻璃瓶子、薄鐵片和線繩。用藥瓶、墨水瓶作為底座和容器。用薄鐵片剪一個比瓶口略大一點的園形,中間剪一個小洞,做煤油燈的蓋。再用薄鐵片卷成一個細長的圓筒,里面穿上線繩做成的燈芯,把圓筒插入瓶中,燈芯要長一些,盤在瓶底,便于吸油。一個簡單實用的煤油燈就做好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比較富裕和講究的人家是從商店購買制式煤油燈。這種燈座也是玻璃的,不過相對要精致一些,燈芯也是特制的,燈頭有能調節燈芯升降的齒輪,可控制燈的亮度,燈芯上面配有玻璃燈罩。這種燈雖然只有幾毛錢,貴點的也不過幾塊錢,但在那時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加上耗油量又大,所以一般人家用不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還有一種煤油燈,有些地方叫“馬燈”,在我們老家叫“保險燈”,構造要復雜一些:下端有一鐵制油皿,螺絲蓋,全封閉,保證油不滴漏;上端有兩個鐵蓋,分層有空隙,便于出氣;中間是一個玻璃罩,以防止風將燈吹滅;上面還有一根鐵絲提手,便于攜帶。保險燈雖然貴,但幾乎是家家必備的燈具,因為那時經常晚上在野外干活,照明全靠保險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還有是一種更高級的煤油燈,就是汽燈。汽燈在外形上和保險燈有些相似,體積要大一些。使用時比保險燈要復雜得多。點汽燈是一門技術活,要有專人負責。汽燈在裝上煤油以后,先要向底座的油壺里打氣,以便產生一定的壓力,使煤油能從油壺上方的燈嘴處霧化噴出,噴在燈嘴上的一個石棉做的紗罩上。由于是汽化燃燒的原因,照射出來的燈光是亮度非常高,不亞于一盞四五十度的白熾燈。用的時候還需要定時往里打氣,以保證油壺中有足夠的壓力往外噴油。汽燈平時是不用的,只有在遇到一些生產隊夜間集體勞動或開大會、村里搭臺子唱戲等“大型活動”時才會使用。在沒有電燈的年代,汽燈確實是“燈中之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當然,在這些煤油燈中,我感到最親切的還是自制的小煤油燈。我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末的一個冬夜,降臨人世見到的第一縷光亮就是小煤油燈的燈光,并在它的伴隨下,度過了我的整個童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那個年代,煤油是一種很精貴的東西,要憑票供應,記得是每戶一月只供應一斤,所以,使用煤油燈也格外節省。一是盡可能縮短點燈時間,晚上晚點燈,早熄燈。二是不干活時,把燈芯調的露出一點點,有點光亮即可,比螢火蟲強不了多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煤油燈的油煙很大,在燈下待一會,鼻孔都會熏成黑的。小時候沒有什么可玩的,常常用一塊玻璃放在燈頭上烤,把透明的玻璃烤的黑黑的,再在上面畫各種圖案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盡管煤油燈燈光不夠亮,但也足以給家庭帶來光明,帶來溫馨。我們家孩子多,共兄弟姐妹7個,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由母親一針一線親手做成的。小時候,時常一覺醒來,仍然看到母親在昏暗的燈光下納鞋底、縫衣服辛勤勞作的身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上學后,也經常在煤油燈下讀書、寫作業,一字字、一行行,寫出了一個農村孩子對未來的憧憬與夢想。記得上初中后,每天要到學校上早自習。冬天白天短,到學校后天還不亮,就從家里帶著小煤油燈在教室里照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直到1971年秋后,我們村才通上電,告別了祖輩使用的煤油燈,用上了電燈。我還清楚記得第一次用上電的那個晚上,看到通明瓦亮的電燈,我高興極了,獨自一人跑到村頭,對著空曠的田野大喊:我們用上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歲月悠悠,時光匆匆,多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一切過往都成了回憶。現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照明燈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從白織燈、熒光燈到LED燈。現在,到燈具市場看看,各式各樣的燈飾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但我卻永遠忘不了那小小的煤油燈。是它照亮了我的童年,那柔弱的燈光會永遠在我的心里搖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圖片來自網絡)</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茂名市|
南和县|
浙江省|
育儿|
惠东县|
永昌县|
曲阜市|
威信县|
丰宁|
台前县|
内江市|
宁强县|
礼泉县|
托克逊县|
象山县|
太湖县|
大连市|
伊金霍洛旗|
丰原市|
股票|
山西省|
平安县|
定边县|
夏津县|
新沂市|
陵水|
台湾省|
扶余县|
阜新|
招远市|
霸州市|
外汇|
无棣县|
伊宁县|
澄江县|
沾化县|
贺兰县|
徐州市|
当涂县|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