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學期,新面貌,新希望,新征程。在這個充滿收獲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外國語小學核心素養下生本課堂研討活動,這學期是以四年級語文為首節教研課,一接到任務,我們四年級教研組教師就立刻行動起來,充分地展示了我們教研組是一個聲音,一個步伐,一個脈搏的和諧集體。特別是我們的兩個參與展示的兩名年輕教師孫老師和陶老師,她們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選課、備課、磨課、修改再修改之中。</p> <p class="ql-block"><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準備階段</b></p><p class="ql-block">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活動開始之初教研組長陶老師就注重宣傳,提高本組教師的重視程度,召開教研組會議,經過研究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的情況下,我們敲定了本次的教研課為第二單元第一課《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本單元是圍繞“提問”編排的閱讀策略單元,是繼三年級預測后的第二個閱讀策略單元,本著“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的主題,重在培養學生閱讀質疑,疑中閱讀,讀中釋疑。</p> <p class="ql-block"> 經過幾天的潛心鉆研,精心準備,在整個過程中孫老師和陶老師教師做到積極主動虛心請教,相互探討,周六周日,每天下班后,她們倆常常在我們的四語小組群中溝通、交流、討論。幾天之后,第二次教研時,兩位老師把自己的教學思路梳理了出來。</p> <p class="ql-block"><b>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磨課階段</b></p><p class="ql-block"> 在活動準備過程中,我們教研組四人多次研討,共同協商,精打細磨。這兩節課的產生分為前期搜集資料、自我備課,本組統一議課,集中磨課,而且每個步驟都要做到“會課”、“會診”及“反思”相結合。正是基于這樣努力、辛勤,使我們教研任務緊張忙碌但不紊亂的快節奏中完成,很快我們在四三班開始第一次試講。</p> <p class="ql-block"> 試講后,我們又一次坐在一起尋找可提升的、可改進的地方,針對本次的教研,兩位老師對自己的教案進行了反復地修整,把握住以生為本,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兩位執教老師一步步地完善了自己的教學流程和實施細則。</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孫老師和陶老師在四四班又一次磨課,期間邀請張校長和梁主任參加聽評課。課后,我們又一次對這兩節課進行了研討,挖掘細節,進行再一次的修正。</p> <p class="ql-block"> <b>教無定法,課堂紛呈——展示階段</b></p><p class="ql-block"> 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孫老師和陶老師的這節《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終于今天上午呈現在了大家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課堂上學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問題,氣氛活躍。每個孩子都說出了自己的體會和獨到的見解。</p> <p class="ql-block"> 每周三下午是我校集中教研時間,今天教研時,由李老師針對本單元的教材進行解讀。</p> <p class="ql-block"> 然后高老師匯報我們的研討過程和成果。</p> <p class="ql-block"> 各年級教研組的老師對這兩節課進行了點評,對課堂中的亮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了一些問題,從“教學設計、教材處理,語文要素落實”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p> <p class="ql-block"> 梁主任對這兩節課做了點評與總結,并布置了下一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的相關任務。</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張校長對本次教研活動的整體組織安排做了總結,并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所有老師提出新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我們會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保持學而不厭的精神,積極參加每一項活動,要有團隊精神,團體意識,在集體教研中不斷成長,進步。</p> <p class="ql-block"> 水木無華,相撞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心靈的碰撞,靈感的生發,即是教研的意義所在。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動中,會涌現出更多的精彩課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崇阳县|
理塘县|
敦煌市|
芷江|
遂溪县|
长岭县|
祁东县|
黔西|
乌兰浩特市|
灵寿县|
建德市|
荥阳市|
苏州市|
武平县|
郸城县|
镇康县|
永福县|
资源县|
高青县|
石台县|
法库县|
海城市|
阿坝县|
惠州市|
阳泉市|
正宁县|
黄冈市|
芜湖县|
怀安县|
雷波县|
慈利县|
文登市|
瑞金市|
化德县|
拉萨市|
岗巴县|
沙洋县|
安泽县|
云阳县|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