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第56屆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于今年9月30日在成都舉行。作為乒乓球愛好者和郵票、錢幣收藏者,我將個人多年積攢的和從書上、網上下載的乒乓球郵票和錢幣制作此美篇。</p><p class="ql-block"> 乒乓球運動起源于19世紀末網球運動盛行的英國。在1901年出版的俄羅斯“園地”雜志中,就有這樣的描述:有一天,兩個英國青年在倫敦一家餐館用餐,酒足飯飽,閑坐無事,便拿起桌上的雪茄煙盒的蓋子,模仿當時流行的打網球的動作,將一個酒瓶軟木塞在桌上推來推去,吸引了不少人觀看,英國的雜志對此事作了報道。此后,這種室內游戲就在英國流傳開來并被命名為“桌上網球”(table tennis),這個英文名字一直沿用到現在。到了20世紀初,這項運動就流傳到歐洲、日本和中國,所用的球也從軟木塞、纏著毛線的橡膠球發展到空心的賽璐珞球。乒乓球因由打擊時發出“Ping Pang"而得名。在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等地區以“乒乓球”作為它的官方名稱。然而,臺灣地區和日本則稱之為“桌球”,意指球桌上的球類運動。</p> <p class="ql-block"> 英國為倫敦奧運會發行的乒乓球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乒乓球運動在中間隔有橫網的長274厘米、寬152厘米、高76厘米的球臺上進行。運動員各站球臺一側,用球拍擊球,擊法有擋、抽、削、搓、拉等,球須在臺上反彈后才能還擊過網,以落在對方臺面上為有效。</p><p class="ql-block"> 中國為北京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發行的乒乓球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乒乓球為圓球狀,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前(包括悉尼奧運會)國際比賽用球的直徑為38毫米,2000年后改為40毫米,重量2.53-2.70克,白色,用賽璐珞或塑料制成。</p> <p class="ql-block"> 匈牙利1958年為第一屆歐洲乒乓球錦標賽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塞爾維亞2007年發行的乒乓球首日封(下載)。</p> <p class="ql-block"><b> 世界乒乓球技術發展階段</b></p><p class="ql-block"> 從1926年的第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到今天的第56屆世乒賽,乒乓球在近100年的歷史中,經歷了六個技術發展階段。</p><p class="ql-block"><b> 第一階段(1926-1951年)</b></p><p class="ql-block"> 在這一階段共舉行了18屆世乒賽,歐洲占絕對優勢,是歐洲乒乓球運動的鼎盛時期,歐洲運動員以穩健的削球打法取勝對方,囊括了90%以上的金牌。</p> <p class="ql-block"> 匈牙利1958年為歐洲第一屆乒乓球錦標賽發行的紀念郵票。上世紀的很長時間里,匈牙利成為乒壇霸主,出現了匈牙利乒乓球傳奇英雄別爾切克和西多、高基安等名將。</p> <p class="ql-block"><b> 第二階段( 1952-1959年)</b></p><p class="ql-block"> 日本率先使用海綿球拍,采用長抽進攻型打法,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發球搶攻威脅大。1952年日本首次參加第19屆世乒賽,一舉奪得4項冠軍。直到1959年的第25屆世乒賽,7項冠軍日本奪走了6項,涌現了荻村伊智朗、三木圭一、木村興治、松琦君代等名將。日本隊的赫赫戰績,使乒乓球運動的優勢從歐洲轉到亞洲。</p> <p class="ql-block"><b> 第三階段(1959-1969年)</b></p><p class="ql-block"> 1959年3月在前西德舉行的第25屆世乒賽上,中國21歲選手容國團連續戰勝世界高手,為我國奪得第一個乒乓球男子單打世界冠軍,成為新中國第一個體育運動世界冠軍獲得者。他的那句激情名言“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激勵了幾代運動員奮力拼搏,為國爭光。 </p><p class="ql-block"> 1959年9月中國發行了“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紀念郵票,展示了容國團的瀟灑身姿,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發行乒乓球郵票。</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北京舉行了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國選手獲得男子團體和男女單打三項冠軍,全國掀起了乒乓球熱潮。中國的近臺快攻打法凸現技術上的優勢,開始稱雄世界乒壇。</p><p class="ql-block"> 中國為此次錦標賽發行了紀念郵票和小全張。郵票有比賽場地—北京工人體育館和比賽場面,還將乒乓球拍與天壇、迎春花等中國元素相結合,展現了中國風情。小全張為世界上發行的第一枚乒乓球小全張。</p> <p class="ql-block"> 獲得北京第26屆世乒賽男團冠軍的中國乒乓球隊,左二起:王傳耀(兩面攻)、榮國團、傅其芳(教練)、莊則棟(連續三屆男單冠軍)、李富榮(號稱“乒壇美男子”,“轟炸機”)、徐寅生(號稱“智多星”,曾任國際乒聯主席)。</p> <p class="ql-block"> 1963年在第27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中國乒乓軍團獲得男子團體、男子單打、男子雙打三項冠軍。</p><p class="ql-block"> 中國發行了一套兩枚紀念郵票,一枚為男運動員正手攻球的英姿,形象酷似榮國團。另一枚在乒乓球拍上展現的是三座冠軍獎杯的剪影:男子團體冠軍斯韋思林杯(中)、男子單打冠軍勃萊德杯(左)、男子雙打冠軍伊朗杯(右)。</p> <p class="ql-block"> 在1965年的第28屆世乒賽上,中國隊奪得男團、女團、男單、男雙和女雙5項冠軍,達到了中國乒乓球隊的第一個高峰,標志著中國男女隊均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p><p class="ql-block"> 中國發行了紀念郵票一套四枚,展現了男女運動員拼力抽殺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b> 第四階段(1971-1979年)</b></p><p class="ql-block"> 這一時期歐洲涌現出一大批有實力的年輕選手,如瑞典的本格森,匈牙利的約尼爾、克蘭帕爾,前南斯拉夫的舒爾貝克等。他們學習并發展了日本的弧圈球技術,又吸取了中國的近臺快攻打法。19歲的本格森獲得了第31屆世乒賽的男子單打冠軍,瑞典、匈牙利先后獲得男子團體冠軍。歐亞出現對抗局面。</p> <p class="ql-block"><b> 第五階段(1981-1999年)</b></p><p class="ql-block"> 歐亞男隊勢均力敵,競爭更加激烈,亞洲女隊稱雄乒壇。</p><p class="ql-block"> 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中國乒乓球隊也越戰越勇,在1981年的第36屆世乒賽上,中國運動員囊括了全部7項比賽冠軍。</p><p class="ql-block"> 中國發行了“中國乒乓球隊榮獲七項世界冠軍紀念”郵票,畫面分別為各項冠軍獎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這之后,中國乒乓球陷入底谷。瑞典隊的瓦爾德內爾、佩爾森、阿佩伊倫“三劍客”從1989第40屆世乒賽起,蟬聯了3屆男團冠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國和瑞典2013年聯合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瑞典乒乓球運動員瓦爾德內爾(下載)。</p><p class="ql-block"> 瓦爾德內爾1965年出生,右手橫握球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多變,外號“游擊隊長”,發球技術在世界乒壇首屈一指,對于比賽節奏的掌控能力至今鮮有人企及,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世界杯、歐錦賽為一身的乒乓球大滿貫獲得者。他和中國幾代選手較量了20多年,被中國的觀眾親切的稱為“老瓦”,是“乒壇常青樹”。</p> <p class="ql-block"> 瑞典1993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瑞典乒乓球運動員佩爾森。</p><p class="ql-block"> 佩爾森1966年出生,右手橫握球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和瓦爾德內爾一并被稱為瑞典的乒乓天才,18歲時成為歐洲歷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曾獲第41屆世乒賽男單冠軍。7次參加奧運會比賽,此屆世乒賽,他以教練身份來到成都。</p> <p class="ql-block"> 1995年, 中國在天津舉辦第43屆世乒賽。中國乒乓健兒不負眾望,再次囊括七項桂冠。我國發行了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為慶賀這一成績 ,中國還增發“第43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小全張。</p> <p class="ql-block"><b> 第六階段(2000-至今)</b></p><p class="ql-block"> 中國乒乓球處于世界領先,新生代不斷出現,男隊已經連續獲得9屆世乒賽團體冠軍,女隊則在1976年第33屆世乒賽以來的22屆世乒賽上,除第41屆輸韓朝聯隊和第50屆負新加坡隊之外,共獲得20次女團冠軍。</p> <p class="ql-block"> 2002年中國發行了中國乒乓球隊建隊50周年紀念銀幣,以表彰中國乒乓球隊為中國體育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為一支國家運動隊單獨發行一枚紀念銀幣,這是前所未有的,足見國球的特殊地位和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 有意思的是:這枚銀幣發行后,在五星紅旗的尺寸設計和制作、五角星的位置、五彩飄帶的順序等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甚至有些人認為是錯版幣。此幣發行量僅5萬枚,其稀缺性具有很大的升值潛力。</p> <p class="ql-block"> 索馬里2010年發行的紀念郵票,展示了中國乒乓球男女運動員的英姿(下載)。</p> <p class="ql-block"> 這一階段歐洲涌現出很多乒乓球高手,與中國運動員對抗激烈。</p> <p class="ql-block"> 剛果(布)2006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比利時乒乓球運動員塞弗(下載)。</p><p class="ql-block"> 塞弗1969年出生于乒乓球世家,11歲開始接受來自中國的王大勇教練指導,為右手橫握球拍兩面拉弧圈打法,以近臺為主,以兇狠為主,是曾風靡世界的“不講理打法”的代表人物。1994年以后曾排名世界第一達515天。</p> <p class="ql-block"> 科摩羅2010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白俄羅斯乒乓球運動員薩姆索諾夫。</p><p class="ql-block"> 薩姆索諾夫1976年出生,右手橫握球拍,技術全面,防守能力強,柔中帶剛,善于造成對手的失誤,曾兩獲世界杯男單冠軍。早年與瓦爾德內爾、普里莫拉次(克羅地亞)并稱“歐洲三虎”。</p> <p class="ql-block"> 中非2011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德國乒乓球運動員波爾(下載)。</p><p class="ql-block"> 波爾1981年出生,4歲開始打球,對乒乓球執著熱愛,左手橫握球拍,為兩面拉弧圈打法,在場上勇于拼搏,多次獲世界杯男單冠軍,并曾排名世界第一。波爾有很深的中國情結,曾說過“如果沒有中國的大環境 ,我不會這么出名”、“中國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如今已過40歲的波爾,仍然征戰在賽場上。</p> <p class="ql-block"><b> 世界上第一枚乒乓球郵票</b></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發行第一枚乒乓球郵票的國家令人想不到的是中美洲國家尼加拉瓜。1949年7月15日,尼加拉瓜發行了“紀念1948年第10屆世界業余棒球錦標賽”郵票,全套26枚,其中2枚印有乒乓球運動圖案。目前這兩枚乒乓球郵票被國際集郵界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乒乓球郵票。</p><p class="ql-block"> 這兩枚郵票圖案基本相同, 畫面上一位手握橫拍的男運動員在擊球,他的對手僅出現了手臂,兩枚郵票的票形、顏色和面值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59年發行的第一屆全運會紀念郵票中的乒乓球郵票,畫面很像來自上海的乒乓球國手王傳耀,他是兩面攻打法。</p> <p class="ql-block"> 在那個特殊年代,中國憑借乒乓球獨特地位,開展“乒乓外交”。</p><p class="ql-block"> 1971年在北京舉行了亞非乒乓球友好邀請賽,中國發行了紀念郵票。</p><p class="ql-block"> 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31屆世乒賽上,美國乒乓球運動員誤上了中國隊的專車,賽后中方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隨后雙方都借乒乓球的名義實現互訪,打破了兩國冰封20多年的外交堅冰 ,推動了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進程,為之后的尼克松訪華和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礎,被稱為是一次“小球撞擊大球”的“乒乓外交”。</p> <p class="ql-block"> 1972年在北京舉行了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中國發行了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1973年在北京舉行了亞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請賽,中國發行了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b> 乒乓球技術—發球</b></p><p class="ql-block"> 乒乓球發球技術是乒乓球技術中唯一不受對手限制的技術。發球技術一般由拋球、揮拍觸球兩部分組成。業余乒乓球愛好者練好發球,往往是比賽中制勝的法寶。專業運動員有一手好的發球,也能在關鍵時刻扭轉戰局。</p> <p class="ql-block"> 匈牙利為1982年歐洲乒乓球錦標賽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高拋發球由中國運動員發明,經乒乓球名宿許紹發在世界大賽應用后,成為風靡世界乒乓球壇的一項發球技術,幾十年來仍在廣泛應用。</p><p class="ql-block"> 發球者先將球拋至高度為2-3米空中,待下落到一定程度時擊球。由于拋球高度大幅度提高,使球體下落時的速度驟增,具有球速快、旋轉強等特點,給接發者造成威脅。</p><p class="ql-block"> 越南1990年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中國2013年和瑞典聯合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瑞典乒乓球運動員瓦爾德內爾,他的發球神出鬼沒,威脅極大。</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多哈亞運會紀念銀幣(下載)。</p> <p class="ql-block"> 臺灣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 朝鮮1976年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阿爾巴尼亞為巴塞羅那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b> 乒乓球技術—正手攻球</b></p><p class="ql-block"> 正手攻球又稱近臺快抽,是乒乓球運動攻球的一種,其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球速快。</p> <p class="ql-block"> 中國和瑞典2013年聯合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原型是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p> <p class="ql-block"> 柬埔寨1991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前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前蘇聯1968年為第11屆歐洲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79年為第四屆全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中的乒乓球比賽畫面。</p> <p class="ql-block"> 韓國1988年為漢城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銀幣。</p> <p class="ql-block"> 韓國1992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銀幣(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92年為25屆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銀幣(下載)。</p> <p class="ql-block"> 印度尼西亞1962年為第四屆亞洲運動會發行的紀念郵票和首日封(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95年為43屆世乒賽發行的紀念銀幣(下載)。</p> <p class="ql-block"> 前南斯拉夫1988年為漢城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95年為第43屆世乒賽發行的流通紀念幣。</p> <p class="ql-block"> 朝鮮2008年為北京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b> 乒乓球技術—接發球</b></p><p class="ql-block"> 接發球者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接受發球者的支配,必須在瞬間之內精準、迅速地判斷和回擊。接發球質量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比賽的主動和被動。</p> <p class="ql-block"> 幾內亞比紹2008年為北京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古巴1992年為巴塞羅那奧運會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瑞典1985年發行的乒乓球郵票,畫面原型是中國乒乓球運動員蔡振華。</p> <p class="ql-block"><b> 乒乓球技術—反手技術</b></p><p class="ql-block"> 反手技術有:反手推擋、反手攻球、反手搓球、反手削球等。現代乒乓球最流行的反手擰拉已經成為年輕選手的標配,球員通過擰拉成上旋球,在比賽中頻頻得分。</p> <p class="ql-block"> 韓國1987年為漢城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2000年為悉尼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采用了一種獨特的重疊形式,這枚郵票描繪了乒乓球和體操兩種奧運項目,在體操(吊環)項目的剪影形象上又覆蓋著乒乓球運動員形象,外層的剪影形象力求表現運動的力度,內層的運動實景照片體現了運動項目的真實感。這樣設計既節省了空間,減少了全套郵票枚數,又使得郵票信息豐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95年為第43屆世乒賽發行的紀念金幣(下載)。</p> <p class="ql-block"> 蒙古2005年為雅典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銀幣(下載)。</p> <p class="ql-block"> 澳門為漢城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毛里塔尼亞為巴塞羅那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整個畫面看起來猶如隔了一層沾滿霧水的玻璃,這種水印風格使得畫面亦真亦幻,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摩納哥1988年為24屆奧運會發行的極限明信片(下載)。</p> <p class="ql-block"> 列支敦士登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95年為亞特蘭大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銀幣(下載)。</p> <p class="ql-block"><b> 乒乓球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比賽</b></p> <p class="ql-block"> 約旦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 也門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 朝鮮1979年為世乒賽發行的紀念郵票(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95年為第43屆世乒賽發行的紀念銀幣。</p> <p class="ql-block"> 中國1972年為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發行的紀念郵票。</p> <p class="ql-block"> 中國2021年為第32屆東京奧運會發行了一套兩枚的紀念郵票,其中一枚為乒乓球混合雙打,這是東京奧運會乒乓球項目在男單、女單、男團、女團的基礎上增設的項目。畫面上運動員的原型是許昕和劉詩雯。</p> <p class="ql-block"> 日本2020年為東京奧運會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殘疾人乒乓球比賽。</p> <p class="ql-block"> 日本2001年為第46屆世乒賽發行的紀念郵票。此次世乒賽是改用大球(從38毫米增加到40毫米)后世界乒壇上的首次高水平較量。我國選手包攬了全部7項冠軍,其中人們印象最深的是在男團中國對韓國的半決賽中,劉國正與金澤洙交戰時用7個賽點把中國隊從死亡的邊緣給拉了回來,將中國隊送入決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舉辦場所—北京大學體育館,這個場館的頂棚中心為一個球形,寓意將在這個場館舉行乒乓球比賽,而兩條旋轉的屋脊,一條寓意北大是當年新文化運動的脊梁,另一條則寓意乒乓球是新中國體育運動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乒乓球運動在中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不僅是競技項目,也是健身項目。</p> <p class="ql-block"> 朝鮮2010年發行的圓形郵票小型張(下載)。</p> <p class="ql-block"> 馬來西亞2000年發行的小型張(下載)。</p> <p class="ql-block"><b> 各國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發行的郵票</b></p> <p class="ql-block"> 朝鮮2001年為北京申奧成功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時任奧運會主席薩馬蘭奇和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p> <p class="ql-block"> 科特迪瓦2002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王楠、王濤、孔令輝和瑞典運動員瓦爾德內爾等。</p> <p class="ql-block"> 索馬里2008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郭躍(下載)。</p> <p class="ql-block"> 幾內亞和中非2008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王勵勤(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非2009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李曉霞(下載)。</p> <p class="ql-block"> 科摩羅2010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劉詩雯(下載)。</p> <p class="ql-block"> 馬里2011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張怡寧(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非2011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丁寧和王皓(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非2017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馬龍和德國乒乓球運動員波爾(下載)。</p> <p class="ql-block"> 中非2017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馬林和瑞典運動員瓦爾德內爾、德國運動員奧恰洛夫。</p> <p class="ql-block"> 所羅門2017年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李曉霞和臺灣運動員莊志淵。</p> <p class="ql-block"> 馬里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馬龍。</p> <p class="ql-block"> 馬里發行的紀念郵票,畫面為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李曉霞、丁寧(下載)。</p> <p class="ql-block"> 當今世界上乒乓球有世乒賽、世界杯、奧運會三大賽事,其中世乒賽的團體賽和單項賽隔年進行,奧運會是從1988年開始。中國乒乓球隊是國家運動隊在世界大賽上獲得獎杯、金牌最多的一支隊伍。國家從1959年至今,共發行了10套以乒乓球為主題的紀念郵票。同時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發行了多枚紀念金銀幣和流通幣。</p><p class="ql-block"> 中國乒乓球隊長盛不衰,是國人的驕傲。祝中國乒乓球隊不斷創新,再創輝煌!</p> <p class="ql-block">參考資料</p><p class="ql-block"> 1、奧林匹克與集郵(文明雜志)</p><p class="ql-block"> 2、奧林匹克運動會郵票集(廈門大學出版社)</p><p class="ql-block"> 3、世界奧林匹克紀念幣(梁貽斌 李鐵生編著)</p><p class="ql-block"> 4、百度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邵阳县|
额尔古纳市|
土默特右旗|
贵溪市|
彰化市|
京山县|
那曲县|
唐山市|
潜江市|
内黄县|
定边县|
叶城县|
荃湾区|
察哈|
攀枝花市|
全椒县|
凌云县|
呼和浩特市|
连平县|
花莲市|
永平县|
民乐县|
邮箱|
翼城县|
三亚市|
波密县|
镇坪县|
石门县|
汝南县|
资兴市|
昌图县|
全南县|
五大连池市|
齐齐哈尔市|
手游|
大丰市|
北京市|
准格尔旗|
文水县|
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