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font color="#167efb">遼寧鐵法能源公司老干部收藏協會 </font><font color="#ff8a00">途牛</font></b></h5> <br><b> 前 言<br> 雷鋒為支援社會主義建設,1958年11月15日,18歲的雷鋒離開家鄉湖南來到遼寧鞍鋼,直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年僅22歲)于撫順,雷鋒在遼寧度過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雷鋒在遼寧的成長,特別是來到鞍鋼之后,便較成熟地形成了革命人生觀和世界觀,隨后,在解放軍這座革命熔爐,終于煉就成鋼。可以說,遼寧是造就雷鋒成為偉大共產主義戰士的最重要的熔爐和沃土。<br> 遼寧是雷鋒的第二故鄉,是雷鋒從工廠走進軍營的地方,也是雷鋒精神孕育形成的地方。雷鋒在遼寧走過的路,曾經,鞍山、遼陽、營口、撫順、沈陽、丹東、錦州、大連和鐵嶺都留下了雷鋒的足跡。如今,在雷鋒走過的地方,全國第一個學雷鋒小組、全國第一座雷鋒紀念館、全國第一所以雷鋒名字命名的學校、全國第一座雷鋒塑像、全國第一條以雷鋒命名的道路、全國第一個雷鋒儲蓄所、全國第一家研究雷鋒精神的機構……一大批以雷鋒名字命名的學校、班組、列車、供電所等不斷出現,雷鋒精神在一代代人中薪火相傳。半個多世紀以來,遼寧學雷鋒活動從未間斷,走在遼寧各地的城鎮鄉村、大街小巷、工廠社區,你經常會與“雷鋒”不期而遇。通過欣賞《追尋雷鋒足跡,踐行雷鋒精神!》雷鋒在遼寧彩簽實寄封作品時,能夠認識雷鋒、了解雷鋒,不斷地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雷鋒離開我們已經近60年了,但雷鋒精神的旗幟永不褪色。雷鋒精神,已深深融入遼寧振興發展的血脈之中。<br> 目 錄<br> 前言<br>一、雷鋒在鞍山 二、雷鋒在遼陽 三、雷鋒在營口<br>四、雷鋒在撫順 五、雷鋒在沈陽 六、雷鋒在丹東<br>七、雷鋒在錦州 八、雷鋒在大連 九、雷鋒在鐵嶺<br> 結束語</b><br> <b><font color="#ed2308">一、雷鋒在鞍山</font></b> <b><font color="#ed2308">二、雷鋒在遼陽</font></b> <b><font color="#ed2308">三、雷鋒在營口</font></b> <b><font color="#ed2308">四、雷鋒在撫順 </font></b> <b>撫順雷封紀念館實寄雙票封</b> <b><font color="#ed2308">五、雷鋒在沈陽</font></b> <b><font color="#ed2308">六、雷鋒在丹東</font></b> <b><font color="#ed2308">七、雷鋒在錦州 </font></b> <b><font color="#ed2308">八、雷鋒在大連</font></b> <h3><b><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333333"> 鐵嶺橫道河子下石碑山村老房東艾榮普簽字封</font></b></h3><b><font color="#ed2308">九、雷鋒在鐵嶺</font></b> <b> 全國全軍學雷鋒模范一級英模(鐵嶺軍分區原副政委)張子祥簽字封。雷鋒在遼寧彩簽郵資機宣傳戳設計者、遼寧省集郵與文化傳媒部文創中心主任李凌河簽字封。</b><br><br> <b>鐵嶺雷鋒紀念館實寄雙票封</b> <b>雷鋒在遼寧個性化大版張實寄封</b><br><div><b> <font color="#ed2308">結束語:雷鋒在遼寧,重溫雷鋒故事,傳承雷鋒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它與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勤務員一脈相承,雷鋒精神永遠值得弘揚。”遼寧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雷鋒在遼寧走過的路,曾經,鞍山、遼陽、營口、撫順、沈陽、丹東、錦州、大連和鐵嶺等城市都留下了雷鋒的足跡,閃光的足跡印刻在遼寧這片土地上,為我們后人留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追尋雷鋒足跡,踐行雷鋒精神!<br></font></b><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牙克石市|
怀来县|
松潘县|
策勒县|
黄梅县|
陕西省|
天峻县|
桑日县|
绥德县|
江北区|
安徽省|
长汀县|
建湖县|
大同县|
沙洋县|
古交市|
清新县|
明水县|
麻栗坡县|
漳平市|
鸡西市|
高雄县|
临武县|
乌兰察布市|
徐汇区|
贵定县|
内乡县|
江孜县|
溧水县|
新野县|
屏东市|
高碑店市|
安溪县|
贵州省|
灌云县|
花垣县|
定安县|
射洪县|
贡嘎县|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