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萬壽寶塔在荊州市沙市區(qū)西南之荊江大堤象鼻磯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塔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動工,嘉靖三十年建成。為當年襲爵于江陵的遼王朱憲?其母毛太妃之命為嘉靖皇帝祀壽而建,其后,間有修葺。</p><p class="ql-block">此塔為樓閣式塔,磚石結構,八角七級,高40余米,下設高大石座,座上嵌扛塔力士,頂施葫蘆形銅鎏金塔剎,內藏毛太妃手抄《金剛經(jīng)》。</p><p class="ql-block">荊州萬壽園因園內始建于南宋年間號稱“萬里長江第一磯”的觀音磯,以及明代嘉靖年間筑建的“萬壽寶塔”而中外聞名,園林坐落在荊州市沙市區(qū)荊江大堤古觀音磯頭之畔,被九曲回腸的荊江之水三面環(huán)繞,全園占地面積1.6萬多平方米,園內整體建筑均取明代仿古形制構建,清幽淡雅,玲瓏精巧,是游人休閑游覽的佳景。</p> <p class="ql-block">萬壽塔四周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萬壽寶塔景區(qū)內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九八抗洪英雄紀念亭是一座荊州市委、市政府為紀念在九八年鏖戰(zhàn)世紀洪水獻出寶貴生命的李向群等英烈們筑建的紀念亭。</p> <p class="ql-block">湖北荊州市委和市政府向犧牲的抗洪英雄李向群等敬獻的花圈</p> <p class="ql-block">向九八抗洪救災英雄學習!向抗洪烈士致敬!抗洪烈士永遠活在荊州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古觀音磯始建于南宋淳佐年間,初為土磯,明嘉靖年改建為石磯。因磯上建有觀音寺而得名;又因磯身直伸浩瀚的江心激流。形如象鼻,又名象鼻磯。每逢長江洪峰,觀音磯頂承江流,挑殺水勢,維護荊堤,數(shù)百年來為化解荊江危險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今觀音磯經(jīng)過歷年修復,已有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磯頭廣場,亦是臨江觀水的絕佳處所。佇立磯頭,眺望大江遠處,天水一色,浩瀚無垠,若遇洪峰來臨,耳聞雷鳴濤聲,眼觀從天際飛馳而下的激流巨浪,恰似錢塘觀潮,動人心魄,好不壯觀。</p><p class="ql-block">荊州大堤為國家一級確保堤防,有“金堤”、皇堤“之謂,自古以來受到國家當權者的高度關注,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荊江的防洪始終縈繞在黨和國家人的心頭。各級領導但凡視察觀荊江,觀音磯為必到之處。磯頭左側護欄下,發(fā)現(xiàn)一條紅色標志——1998年洪水沙市站最高洪水位45.22米。</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長江》</p> <p class="ql-block">制作人:雷元義</p> <p class="ql-block">2022.9.20</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玛曲县|
固阳县|
依安县|
建平县|
洪洞县|
台南市|
百色市|
平乡县|
盱眙县|
合水县|
濉溪县|
清涧县|
鸡西市|
江源县|
娄烦县|
乐平市|
武陟县|
宣威市|
英吉沙县|
义马市|
廉江市|
邢台市|
西林县|
阳春市|
当雄县|
通州区|
桐城市|
阿拉善左旗|
文登市|
遵义市|
洛扎县|
麦盖提县|
临沧市|
莫力|
临漳县|
周至县|
和政县|
武汉市|
琼海市|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