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綏芬河——一座邊城的紅色記憶

金瑤

<p class="ql-block">  晨霧繚繞中,美麗靜謐的邊陲小城綏芬河矗立山間。</p><p class="ql-block"> 百年口岸綏芬河是一座紅色博物館之城,更是一座文化名城、浪漫邊城,有中共六大歷史資料館、市博物館、中東鐵路記憶館、紅色國際通道紀念館、嘎利婭紀念館、紅花嶺東北抗聯小鎮、中俄自駕游露營地、愛情谷主題公園等,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令人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先后隸屬于唐、金、明、清等朝代,唐稱“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明稱“速頻江”,清代始稱“綏芬河”。</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市的南、北、西三面與東寧縣毗鄰,東與俄羅斯遠東最發達地區——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達26公里,是連接中、蘇、日、韓、朝等國家、地區陸海通道的交通樞紐。</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間最早、存在時間最長的紅色之路——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上的重要交通站,是東北紅色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橋梁。</p><p class="ql-block">  在風雨飄搖的年代,綏芬河見證了中共六大召開前后代表們為了革命事業,在白色恐怖中往返國境的英勇無畏和義無反顧,也承載了中國共產黨人追尋革命真理、拯救民族危亡的光輝歷程。近代以來,地處邊疆的綏芬河不斷受到沙俄、日本等國的侵擾,綏芬河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p><p class="ql-block">  彈指一揮間,歷史的長河流淌到了2022,在這個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的金秋,恰逢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在東北邊陲小城綏芬河重走紅色之旅,讓我們一起采擷閃爍在紅色之城的星星,照亮我們前行的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王洪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第一章 百年口岸——誕生篇</b></p><p class="ql-block"> 19世紀末,橫貫歐亞大陸的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已經修到了后貝加爾湖,原計劃繞黑龍江北線與烏蘇里鐵路相接。但1894年,俄國人經過勘測發現,如果鐵路能橫穿當時中國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則比原方案縮短1039公里。于是在甲午戰爭之后,俄國向清政府要求取得在中國東北的鐵路筑路權。</p><p class="ql-block">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舉行加冕典禮,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參加了加冕典禮。在沙俄的威逼利誘之下,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俄密約》(也叫《御敵互相援助條約》),6月將西伯利亞鐵路帶到了中國境內。</p><p class="ql-block"> 1897年3月,中東鐵路公司正式成立,總部設在圣彼得堡,分公司設在北京東交民巷華俄道勝銀行內。</p><p class="ql-block"> 俄國人為管理東北的中東鐵路全部事宜,1902年,在哈爾濱修建中東鐵路管理局大樓,兩年后,大樓落成。屹立風雨中 120年的這幢大樓,就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中東鐵路以哈爾濱為中心,西至滿洲里,東至綏芬河,南至大連,路線呈丁字型,全長約2400公里。初名“東清鐵路”,民國后改稱“中國東省部鐵路”,也稱之"中國東方鐵路",簡稱“中東鐵路”。</p><p class="ql-block"> 北部干線由由滿洲里經哈爾濱到綏芬河是中東鐵路干線,全長1480多公里(滿洲里——綏芬河),與俄后貝加爾鐵路及南烏蘇里鐵路兩面首尾相接,是沙俄帝國主義伸進中國的一條吸血管,也是沙俄帝國主義東出太平洋,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產物。</p><p class="ql-block"> 南滿支線由哈爾濱經長春到大連是中東鐵路支線,稱南滿鐵路,全長940多公里。中東鐵路的修筑和營運使沙俄搶占了這條鐵路沿線的大片土地,操縱了鐵路沿線的政權、路權,使東三省淪為沙俄的勢力。</p><p class="ql-block"> 因此,綏芬河市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它因鐵路而建,因鐵路而興,因車站而得名。綏芬河本無河,綏芬,滿語是錐子的意思,因為河里生長著一種形似錐子的釘螺,滿族人就稱之為綏芬河。</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汩汩流淌,松濤陣陣。1897年8月28日,在東寧三岔口綏芬河畔舉行中東鐵路開工儀式。因修建過程中,地質結構復雜不得不向北移了50多公里一個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老站現在所在的位置。河名就保留為站名。</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站建成于1899年6月,1903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是一個歷經沙俄、偽滿、中蘇共管和人民鐵路的四個歷史時期的百年老站。1903年1月,清政府設立“總理綏芬河鐵路交涉局”,始有綏芬河地名之稱。1903年中東鐵路建成,奠定了綏芬河地區交通、通訊、通商的基礎,曾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哈爾濱得到同步的發展。</p><p class="ql-block"> 該站位于濱綏線終點,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格羅迭克沃站接軌,是國家對俄貿易的重要窗口,主要承擔中俄國際聯運和中外旅客運輸任務。</p><p class="ql-block"> 從山野3號隧道延伸出來的中俄鐵路接軌點,是全國唯一的雙道鐵軌,俗稱“騎馬線”。</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站候車室為鋼鐵拱梁結構,室內多飾幾何浮雕。厚重的木門訴說著滄桑的歷史。候車室西側正中門上有陽文漢字“綏芬河”,下是俄文“Пограничная”(邊境)。</p><p class="ql-block"> 因自俄國一站海參崴,二站烏蘇里斯克站(雙城子站), 三站沃茲德維斯基站,四站格邏迭科沃站,至中國五站綏芬河、六站綏陽、七站細鱗河、八站馬橋河、九站穆棱鎮、十站為磨刀石。所以也稱綏芬河為五站和邊境站。</p><p class="ql-block"> 1923年3月,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設綏芬河市政分局;1927年4月,國民政府成立東省特別行政區綏芬河市;1933年7月,綏芬河公署成立,隸屬偽北滿特別區公署。 中東鐵路通車后,這30年間,有俄、日、朝、英、法、意、美等18個國家的使節和商賈云集于此,文化和經貿交流異常繁榮活躍,五顏六色的各國旗幟林立市區,時稱“旗鎮”和“國境商業都市”,并有“東亞之窗”的美譽。綏芬河還在東北最先開通了火車、汽車,最先有了電燈、電話,被冠之“文明中心”。 <b>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王洪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章鐵蹄之下——斗爭篇</b></p><p class="ql-block"> 1933年1月5日,日本關東軍侵占綏芬河,中蘇間鐵路被堵塞中斷。因大肆干擾鐵路的正常運營,蘇聯被歐洲戰事困擾,無暇顧及遠東,遂決定放棄中東鐵路 。日偽當局斷絕與蘇聯的交通后,對蘇貿易完全停止。1935年3月23日,原中東鐵路的所屬權被蘇聯以1.4億日元的代價轉讓給偽滿洲國所有(實際上由日本控制)。之前史稱為中東鐵路時期。</p><p class="ql-block">此其間,綏芬河市的商業活動全部停滯,各國商人紛紛撤離,人口銳減,經濟蕭條。1939年6月,綏芬河劃為綏陽縣管轄,改為綏芬河街。</p><p class="ql-block"> 歷史回溯至 20世紀初期,國際共產運動風起云涌,催生了綏芬河國際紅色秘密交通線的建立,綏芬河成為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聯系的重要樞紐。</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是“紅色交通線”東線中國境內的最后一站。從這一站,很多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秘密步行或者乘車進入當年的蘇俄,奔赴共產國際。也正因如此,“秘密交通線”在這里留下的遺跡、紅色故事頗為傳奇。</p><p class="ql-block"> 俄國人最早在這里創立了共產國際國際交通站,歐羅巴旅館是其中最大的交通站。位于站前路北端梨樹街的大白樓建于1903年,原為綏芬河鐵路交涉分局總理委員官邸,中東鐵路建設時期為俄國鐵路員工宿舍,日占時期為滿鐵日籍員工宿舍。俗稱“大白樓”。現為中共六大紅色交通線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走進大白樓,讓我們一起打開塵封的記憶。昔日革命者風雨兼程,播撒革命火種,白山黑水不懈斗爭的畫面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由于國內嚴重的白色恐怖,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近郊茲維尼果羅德鎮“銀色別墅”召開,這是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在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共六大期間,綏芬河成為中共代表來往于莫斯科的重要通道。 參會代表們主要是在哈爾濱國際交通站的統一安排下,經綏芬河與滿洲里國際交通站遠赴蘇聯。六大代表瞿秋白、徐特立、何叔衡從綏芬河出境。</p><p class="ql-block"> 會議勝利閉幕,周恩來、鄧穎超等50多名代表先后分批經綏芬河回國。</p><p class="ql-block"> 天空陰云密布,頃刻間淅淅瀝瀝的小雨垂落。周恩來、鄧穎超、李立三一同由一名白俄交通員趕著一輛拉飼草的馬車掩護,從綏芬河入境。藏身于飼草之中,一路風塵,在安全到達綏芬河后便住進了大白樓,后又搭乘火車轉移至內地。</p><p class="ql-block">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后,綏芬河一共接待了通過綏芬河口岸前往莫斯科求學、探尋革命真理的先驅1700多人,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紅色國際通道。</p><p class="ql-block"> 撫今追昔,中共六大客觀而真實地記載著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這次大會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回答,為推進中國革命的復興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中共六大后,中國革命出現了復興和發展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革命的火種在中東鐵路生根發芽。</p><p class="ql-block"> 中東綏芬河第一個黨組織——綏芬河站黨支部便在這條紅色通道上建立起來。</p><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黨成立2年后的1923,參加過京漢鐵路大罷工的共產黨員胡玉忱來到綏芬河機務段,成為一名修車工人。經過近兩年的秘密工作,1925年,胡玉忱在綏芬河鐵路地區建立了黨支部,命名為綏芬河站黨支部,黨員僅有3人,分別是胡玉忱、楊冒槐和蘇子元。黨支部成立后,如火如荼開展黨的工作,中東鐵路烙上紅色印記。</p><p class="ql-block"> 1926年末,綏芬河站扳道員單殿元擔任綏芬河站黨支部書記,他還擔任綏寧中心縣委與中共滿洲省委的交通員,同時負責領導鐵路赤色工會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2年春夏之交,山河破碎,鐵蹄踐踏。此時,海參崴太平洋工會中國部主任楊松來到綏芬河,確定綏芬河站黨支部書記單殿元擔任綏芬河國際交通站的負責人。單殿元安排團組織負責人、綏芬河機務段工人李春榮去國際列車上當清掃員,利用這個身份在綏芬河至格羅捷克沃的鐵路線上為中蘇兩國的共產黨組織傳遞信件。綏芬河站黨支部還以李春榮家作為中共地下聯絡站,經常掩護黨員和團員在那里開會。</p><p class="ql-block"> 李春榮遭到日軍懷疑,日本守備隊和憲兵隊逮捕其2次。嚴刑逼供下飽受折磨的李春榮沒有屈服,以共產黨員的革命意志保護了鐵路地下黨組織的安全。黨組織一直積極開展營救,通過對一名日本翻譯入手做工作,加上鐵路工友的聯名擔保,李春榮獲救。</p><p class="ql-block"> 1938年8月,中共吉東省委書記宋一夫叛變,日軍在哈爾濱全省進行了大逮捕、大屠殺,中東鐵路地下黨組織也遭到了嚴重破壞。綏芬河站黨支部停止了大部分活動,但國際交通站的部分同志仍然秘密從事口岸護送工作。</p><p class="ql-block"> 白山黑水間,血雨腥風中,黨支部堅持斗爭,開展長達14年的抗日地下活動。</p><p class="ql-block">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p><p class="ql-block"> 時間走過一個多世紀,我們推開綏芬河站中東鐵路紀念館厚重的木門,這條飽經風霜的鐵路是歷史長河中無法凐滅的活化石,她在東三省的發展史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 第三章重整河山——建設篇</b></p><p class="ql-block"> 在隆隆的炮火聲中,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大舉進入東北,綏芬河解放。當天,蘇聯紅軍接管了車站。8月18日,日本簽署投降書。1935至1945為“偽滿鐵路”時期。</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 1945至1952中蘇共管,為中長路時期,是中國長春鐵路的簡稱。1945年8月14日,蘇聯政府與中國國民黨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關于中國長春鐵路之協定》等文件,中東鐵路與南滿鐵路合并成為一條鐵路,統一名稱為“中國長春鐵路”,歸中蘇共同所有,并共同經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2月14日,中、蘇雙方簽訂《中蘇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根據這個協定,從1950年5月1日起至1952年12月31日止,中、蘇共同經營中長鐵路。</p><p class="ql-block"> 1952年12月 31日,蘇方全部撤回國內,蘇聯將中長鐵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給中國政府。中東鐵路交接儀式在哈爾濱鐵路文化宮劇場舉行,周恩來總理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p><p class="ql-block"> 飽經滄桑的中東鐵路終于迎來了人民鐵路時期。當時恢復設立哈爾濱鐵路管理局,其后中東鐵路分為了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三條鐵路線,延續至今。</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年間,綏芬河始終承擔運輸中蘇戰略物資和進出口貨物的重任。1946年3月,綏芬河區成立,歸綏陽縣管轄;1948年9月,東寧、綏陽兩縣合并,縣委縣政府及直屬機關遷至綏芬河區;1952年1月,綏芬河軍政委員會成立(廳級),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寧縣委縣政府及直屬機關遷至東寧區;1956年3月,綏芬河區撤銷,改為綏芬河鎮和北寒蔥河鄉,隸屬東寧縣;中共綏芬河軍政委員會黨組成立,隸屬黑龍江省委和牡丹江地委雙重領導;1958年9月,綏芬河鎮和北寒蔥河鄉撤銷,成立綏芬河中蘇友好人民公社;1964年10月,綏芬河中蘇友好公社撤銷,分別成立綏芬河鎮公社和建設公社,隸屬東寧縣;鎮公社同軍政委員會合署辦公,軍政委員會隸屬牡丹江地區專署;1968年2月,綏芬河軍政委員會撤銷,設綏芬河區,縣級建制,隸屬省委和牡丹江地區雙重領導;1973年6月,綏芬河區撤銷,地方工作綏芬河公社和建設公社領導隸屬東寧縣;1975年8月,國務院批準綏芬河成立市(縣級、地轄)。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中蘇政治關系惡化,雙邊貿易處于停滯狀態。1975年,綏芬河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省轄計劃單列市。</p><p class="ql-block"> 春回大地,欣欣向榮。十一屆三中全會奏響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拉開了綏芬河經濟復蘇的帷幕。80年代后,中蘇兩國政治關系改善,經貿關系出現轉機。</p><p class="ql-block"> 1984年8月18日中蘇友協副會長,綏芬河站站長徐君術攜帶500公斤西瓜,訪問格羅迭科沃站,聞名于世的“西瓜外交”開啟了中蘇友好大門,奏響了邊境貿易的序曲。特別是1992年綏芬河被確定為國家首批沿邊開放城市,鐵路助推了城市的崛起。</p><p class="ql-block"> 1983年10月,牡丹江行政公署撤銷建市,綏芬河市改為省轄市,牡丹江代管;1984年12月,綏芬河市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省轄計劃單列市。1984年至1985年間,中蘇兩國相繼簽訂了“經濟和科技合作協定”、“貿易和支付協定(1986—1990年)”。1987年,綏芬河市與對面城市波格拉尼奇內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地方層面邊境貿易由此拉開序幕。</p><p class="ql-block"> 海參崴湛藍的大海,海鷗歡叫著盤旋在軍艦周圍。早在1903年11月6日,綏芬河站曾開通哈爾濱至海參崴旅客列車。1933年5月31日,日本予以強行終止。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3月14 日中國鐵道部代表團與蘇聯交通部代表團在北京簽訂《中蘇鐵路旅客、行李和貨物聯運協定》及《中蘇國境鐵路協定》。但并未開行旅客列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經哈爾濱鐵路局第 51次局長辦公會議決定,從1991年4月1日試行,由中國綏芬河至蘇聯格羅迭科沃國境站間開辦旅客和行李包裹運輸業務。 1991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與蘇聯鐵道當局協議并批準正式開通。規定中方開行的車次為401/402次,蘇方開行的車次為6509/6510次。口岸站人潮涌動,城市空前繁榮,架起中俄貿易和旅游的陸海金橋。</p><p class="ql-block"> 鐵路口岸人戮力同心、日夜鏖戰、通關口岸,自1998年以來,進出口運量連年以百萬噸的速度遞增,不斷創歷史新高。新世紀,中歐班列奔馳在"一帶一路"的崇山峻嶺之中,開啟口岸運輸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王洪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曲藝偉</p> <p class="ql-block"><b> 第四章 改革開放——發展篇</b></p><p class="ql-block"> 巍巍國門下,新世紀的綏芬河既是中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也是承接我國振興東北和俄羅斯開發遠東兩大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沿邊開放30年,綏芬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國境商都。</p><p class="ql-block"> 1988年,綏芬河市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批準為通貿興邊試驗區;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同年設立了邊境經濟合作區,實現了由省級通貿興邊試驗區向國家級沿邊開放城市的歷史性跨越。轄管兩鎮、11個村、15個社區,常駐人口10萬人。</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距哈爾濱460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市190公里,距對過的格羅迭科沃站(波格拉尼奇內鎮)26公里。為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1999年6月,中俄兩國政府換文,批準設立“中國綏芬河——俄羅斯波格拉尼奇內區”互市貿易區。綏芬河對外開發開放不斷走向深入,逐步發展成全國對俄經貿合作的重要前沿。</p><p class="ql-block"> 200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黑龍江綏芬河綜合保稅區。</p><p class="ql-block"> 2011年7月,經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批準列為省直管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市,經濟社會享受地市級管理權限。2017年11月,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中止綏芬河市省直管市試點,重新劃歸牡丹江市管轄。</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正式揭牌。</p><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綏芬河高鐵站拔地而起,雙線電氣化鐵路于2015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2018年年底,高鐵動車開進百年口岸綏芬河,與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實現無縫對接。高鐵站建筑面積21659平方米。2016 年發送旅客創下 152 萬人記錄。進出口貨物2019 年創下1105萬噸記錄。中歐班列自 2018 年 8月開行以來,至2022年5月末開行1137 列。經綏芬河鐵路口岸入境的中歐班列主要到達成都、鄭州、西安、上海等8省兩個直轄市,出境的中歐班列到達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等國家。</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是亞太陸海聯運的黃金通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有公路和鐵路兩個國家一類口岸,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預計2023年上半年機場開通)、境外海運為一體的現代化立體式綜合交通網絡,綜合年過客能力600萬人次,過貨能力3850萬噸。</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是一座宜居宜游的避暑名城,處在海洋氣候和山地氣候交接帶的分水嶺處,夏季陣雨雷雨天氣時常來臨,平均氣溫達22.5攝氏度,從凌晨到10時左右,整個城市濃霧繚繞,市民和游客們仿佛在仙境徜徉,如海市蜃樓般若隱若現輕迎飄逸。</p><p class="ql-block"> 冬季最低氣溫不超過零下29攝氏度,森林覆蓋率79.3%,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2.1萬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群山環繞,景色宜人,是天然的大氧吧。 “小城不大,風景如畫,人口不多,熱情質樸”,彰顯了綏芬河百年口岸的文化底蘊和包融惠通的民習民風。</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因口岸而建,依開放而興。從初期的一個邊陲小鎮,到改革開放逐步發展成為現如金的邊境經濟合作區、互市貿易區、綜合保稅區、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開放的視野越走越寬,創新的步伐越來越快。</p><p class="ql-block">   如今,綏芬河這條昔日的紅色秘密交通線正擔當起“一帶一路”倡議下對外經貿口岸的歷史使命,構建起“一帶一路”東出西聯的陸海通道,架設在中俄之間的陸海金橋,正發揮對俄經貿橋頭堡和樞紐站的作用,屢創大通關的新輝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曲藝偉</p> <p class="ql-block">聲明:部分文字摘自網絡文章,請原創作者諒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涞水县| 宝山区| 容城县| 晋中市| 越西县| 鲁山县| 镇沅| 赫章县| 克什克腾旗| 潮州市| 长岭县| 晋中市| 宁城县| 濮阳县| 工布江达县| 图木舒克市| 额尔古纳市| 九龙城区| 吴江市| 景泰县| 柘城县| 洛南县| 资讯 | 宿州市| 宁德市| 永城市| 夏津县| 诸城市| 当涂县| 敦化市| 南汇区| 精河县| 襄城县| 客服| 德令哈市| 黄龙县| 丰顺县| 吉水县| 鄂托克前旗|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