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糖畫、光餅、官鋪油扇、畬族服飾、福安評話……中秋假期,六(4)中隊同學們走進民間藝術,增見識、學技藝、展風采,領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畬族傳統服飾,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大多是土生土長的勞動婦女所創造,她們或挑中帶繡、或織繡結合,一切從生活實際出發,顯示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畬族苧布織染縫紉技藝精湛,鳳凰裝更是畬族女性服飾的精粹。</p> <p class="ql-block">寧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安評話(說書)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末清初,大量的北方說書人來到福安扎根,本地人開始擇師而從,并以福安方言為優勢逐漸自成一派。福安評話藝人經常說的是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經典,還根據福安本地風土人情、農村新人新事為素材,自己編排了數百個節目。評話藝術除了自身強烈感染力之外,重要的是所說的內容迎合了群眾疾惡如仇、追求真善美的心里。同時,表演中的打板、唱腔、動作、口技等細節很有講究,而且藝人的講說有著豐富的表現力,一人表演多個角色,全部用方言,群眾對這一藝術懷有特殊的感情,堪稱福安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糖畫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深受小朋友們喜愛。它以糖為材料來進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僅一勺鏟,糖料一般是紅、白糖加上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溫火熬制,熬到可以牽絲時即可以用來澆鑄造了。</p> <p class="ql-block">官埔油扇的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當時,福安民間流傳民俗一一凡迎親娶媳,油扇必不可少。其制作大致有五道工序:一取料、二做扇骨、三裱紙、四題詩作畫、五上油晾干。</p> <p class="ql-block">制作光餅的師傅,傳承了老一輩制作光餅的傳統技術。 戚繼光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戎馬四十余載,抗倭戍邊為國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勛。我們要弘揚戚繼光民族精神,努力奮斗新時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阆中市|
武鸣县|
亚东县|
甘肃省|
澎湖县|
德兴市|
益阳市|
柳州市|
即墨市|
万载县|
临邑县|
临沭县|
荔浦县|
邵阳县|
广水市|
禹城市|
壶关县|
安新县|
西盟|
淳化县|
工布江达县|
湖南省|
嘉善县|
长海县|
荃湾区|
武胜县|
濮阳市|
遂昌县|
北京市|
炉霍县|
金门县|
高雄县|
清镇市|
都昌县|
晋城|
宣威市|
永泰县|
吴旗县|
武夷山市|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