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西藏,心心念念的夢;逛拉薩,時時刻刻的盼。而“高反”就像是一個魔咒讓我望而卻步。</p> <p class="ql-block"> 除了怕“高反”,也怕找不到合適的人同游。旅途本來就是一種苦中找樂的行程,“西天取經”式的西藏游就更需要同行的人心靈共生,艱苦與共。</p> <p class="ql-block"> 放生在老同學群里發出了"去西藏"的帖子,我沒有過度關注,不是不想去,擔心受不了“高反”;無奈“孫奴”身份不由己。但今生一定要去西藏的決心不變。正是有決心存在,原本沒有做好準備的我在同學們“我們都喜歡與你同游”、“沒有你去會很失望”的善意的“謊言”之中成行了。</p> <p class="ql-block"> 7月13日,太陽以火一樣的熱情歡送著火一樣激動的我們。</p><p class="ql-block"> 同聚一起遠行,與四十年前去上學相似:那時是“同學”,現時是"同游";那時是“朝陽”,現時是“夕陽”;那時"年少懵懂",現時“老眼昏花”。</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我們同坐學堂結下同學情,四十多年后我們結伴踏上朝圣路。</p> <p class="ql-block"> 我們6人開著房車,開啟西藏之行。 </p><p class="ql-block"> 向西而行,我們停靠的第一站是酒揚天下的……茅臺鎮。</p><p class="ql-block"> 進入茅臺鎮,迎面撲來的是濃郁香甜的酒香。酒與茅臺如影相隨,茅臺這兩個字的第一面是從酒瓶上相見。中國的酒文化淵源流長,深入人心。“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街前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消不得";“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p><p class="ql-block"> 苦也酒,甜也酒,樂也酒,愁也酒。這就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內涵吧!</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只認為茅臺鎮只產酒未必膚淺。</p><p class="ql-block"> 茅臺鎮是貴州遵義仁懷市下轄鎮,位于貴州高原,地處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陸交通的咽喉要地;在郁郁蔥蔥的河濱上,建有“紅軍烈士陵園”和“紅軍渡河紀念碑”,茅臺鎮歷來是黔北名鎮,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的寫照。1935年長征在茅臺四渡赤水。集古鹽文化、長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體。走進茅臺鎮,你才會感覺到他的深邃;走進茅臺鎮,你才能體會出他的巨大。</p> <p class="ql-block"> 漫步茅臺街頭,呼吸茅臺酒香。靜心細想:街道的每一塊石板似乎都在窺探茅臺的神秘醬香;街上的每一寸土地好像都記錄住了川鹽入黔的鹽運文化,川流不息的赤水河應該習慣了四渡赤水的紅色號角。如果可以我們學學李白“.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如果可以我們學學唐寅“三杯渾白酒,幾句話衷腸”……</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四川,樂山大佛必看。</p><p class="ql-block"> 早在電影《神秘的大佛》中初識樂山大佛。1981年十七八歲的我們孤陋寡聞,把電影里的故事當真,很想一探究竟。可隨著年齡增長,也知道了這神秘只是傳說。所以也就放棄了急切探求的心情,隨緣而行。</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我們終見大佛真容。</p><p class="ql-block"> 樂山大佛 ,位于四川樂山市南岷江東岸,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從開鑿到刻成,歷時九十來年。</p><p class="ql-block"> 據說樂山大佛很靈,江上行船建造大佛之后就很少出事,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 還有就是樂山大佛出現過“閉眼”和“流淚”,大佛對人間的悲傷歡喜都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也許巧合,也許靈驗,無需求證。只愿人間靜好!也愿我們朝圣之路一帆風順!</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繼續前行,為了適應高原環境,我們決定在康定停留幾天,休養生息。康定海拔2560米,要想在越來越高的西藏行中減少高反只有我們自己努力去適應高原環境。除此別無他法,什么紅景天,吸氧都是些治標不治本的手法。</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我們來到了情歌的故鄉——康定。</p><p class="ql-block"> 康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具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馬古道重鎮、藏漢交匯中心。是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之間過渡地帶,素以“藏衛通衢”、“川藏要沖”著稱。</p> <p class="ql-block"> 聽到“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的歌聲,便會想起康定,許多人肯定是因為這首情歌而知道康定,也是因為這首情歌而奔康定而來。</p> <p class="ql-block"> 雅拉神山和雅拉英措圣湖流下的冰雪之水而成的雅拉河與自南向北流來的折多河水,在康定城邊郭達山腳下匯合后相擁東去。</p> <p class="ql-block">康定城坐落在狹長峽谷里,洶涌的折多河從城中咆哮而過。遠遠就能聽到轟鳴聲,河中豎起的石塊與飛馳而來的巨浪,拍打出振耳欲聾的蜂鳴聲。滔滔江水如此湍急,后浪推前浪翻騰前行,急不可待。如果靠近河邊還會時不時有噴射的水滴潤你臉龐。</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康定城的三天,感受到了康定的優雅和舒適;感受到了康定的古樸和神秘;感受到了康定的過去和現代。</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康定的三天更是賞受了自駕游的樂趣和愜意。康定豐富的菜籃子供給,讓麗君、放生兩位廚師大顯身手,一日三餐佳肴不斷,美哉美哉。</p> <p class="ql-block"> 7月18日,休整后的我們準備好開始游覽高原第一湖——木格措。木格措風景區坐落于貢嘎山脈中段,海拔3700余米,距離康定市區約17公里,景區面積約35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來到“木格措”我們才知道“康定情歌的發源地是木格措,木格措被稱為“愛情之海"。</p><p class="ql-block"> 踏入木格措,《康定情歌》的表演引人入情,已近花甲的我們跟著年輕的姑娘小伙們共歡樂。跳動的舞姿也還不錯,身姿也還窈窕。</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木格措,霧鎖海面,銀龍般的云霧在水面翻卷,湖光倒影千變萬化;遙望霧靄煙籠的遠方,猶如身處天涯;群山沉寂,木格措似乎還沒有在晨曦中醒來,靜謐安詳。</p> <p class="ql-block"> 木格措景區有杜鵑峽、芳草坪、七色海、藥池沸泉、木格措和紅海草原,集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的多元素景觀。是一處觀賞雪山、草原、原始森林、杜鵑花和藏族牧民風情的風景民俗游覽觀光地,可惜我們遲來了,杜鵑花已失去了身影。</p> <p class="ql-block"> 聽說冬天的木格措純潔晶瑩。海面凍成厚厚的冰層,猶如碩大的銀鏡對著藍色的天空,海面成了天然的溜冰滑雪場。四周山林,玉樹瓊枝,纖塵不染,神奇而又高潔。可惜我們無緣這玉樹瓊枝,我們來早了。</p> <p class="ql-block"> 但我們還是有緣于康定豐收的秋季;有緣于木格措風光艷麗的秋天。這里將溫泉、如鏡的湖泊、瑪瑙似的草坪、奇峰異石和激流飛瀑獻給了我們,行走其間,置身仙境。</p><p class="ql-block"> 無緣杜鵑花開,無緣玉樹瓊枝未必是憾事。留有未了情,我們將會再念想:念木格措春天的杜鵑花開,想木格措冬天的玉樹瓊枝。</p> <p class="ql-block"> 離開木格措,繼續向西。</p><p class="ql-block"> 西進途中,要翻越4298米的折多山,西面為高原隆起地帶,有雅礱江,右為高山峽谷地帶,有大渡河。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埡口海拔4298米,與市區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九曲十八彎的盤山路,來回盤繞,一拐一彎。在四五千米的險峻山路上行駛,沒有“兩把刷子"還真是不行。</p> <p class="ql-block"> 有些風景臺沒有停車觀看,雖然在康定適應了幾天,但還是不敵快速的升高速度,當我們到達雅拉山口時,只有三人下車打卡。</p><p class="ql-block"> 站在觀景臺上,可以看到遠處蓮花寶塔似的雅拉雪山。一座比珠穆朗瑪峰還要矮的雪山,至今都無人能夠登頂。</p> <p class="ql-block"> 來到了天路十八彎觀景臺,回看來時的路:曲曲彎彎如同一條巨蟒游在山林之間。在海拔4500多米的山上行走,所以被稱為是天路,而道路十分曲折,像剪刀剪出,因此又稱為剪子彎山。</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路十八彎觀景臺放眼剛剛開過的路,真的是驚心動魄。那剪刀似的彎,別說是四五千米的高原,就是低海拔的平原也會被轉得昏頭轉向。</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埡口上回看來時的路,那蜿蜒盤旋,折疊九曲,重重疊疊,盤繞在山體上,舒張而圓潤的十八彎,何嘗不像鋪展在大自然間的琴弦;那奔馳在十八彎色彩各異的汽車,又何嘗不像弦上跳動的音符。靜心而聽:似乎和著高山流水的天籟,演奏著動人的樂章。</p> <p class="ql-block"> 折多山是國道318線通往西藏的必經之道,也稱進藏第一關。在山頂環視貢嘎群峰,山巒疊嶂,自從二郎山隧道貫通,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線上第一座具有挑戰性的高山,318國道在這里穿過了4298米的埡口后一路下行就進入了攝影家的天堂——新都橋。</p> <p class="ql-block"> 下午時分我們到達了新都橋露營地,結束了一天的奔波。</p><p class="ql-block"> 新都橋 地處高原河谷淺丘。地勢北高南低,海拔3400多米。屬山體寒溫帶氣候。因此我們都穿上了薄薄的羽絨服。</p><p class="ql-block"> 想想炎熱如蒸籠的家鄉,很享受此時此刻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7月19日,我們從新都橋出發。沿著國道318繼續西行。</p><p class="ql-block"> 沿途風景如畫:攝影天堂新都橋;綠草如茵,牛羊遍地的塔公草原;終年白雪覆蓋、冰川漫延,湖泊散布、森林浩瀚、草甸點綴、海拔高達5千8百多米雅拉雪山;海拔達4千多米的天空之城理塘;與藍天白云相接的毛婭大草原無不給我們震撼心靈之美。</p> <p class="ql-block"> 路邊的景色實在太吸引我們了,于是我們將車開上高山草甸。夏秋兩季草原山花爛漫、碧水悠悠,牛羊馬群、帳篷和寺廟塔林相交織,呈現出綺麗斑斕的迷人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群山萬壑,重重疊疊,近處是一片茫茫的高山牧場,牛羊點綴,遠眺是一座座蓮花盛開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 在這天地相接的山水間,你不用刻意去選擇美景,因為我隨手一拍都是讓你美到窒息的仙景。</p> <p class="ql-block">蔚藍的天空,蒼翠的草原,金光閃耀的佛塔,色彩靈動的經幡,高聳入云的雪山,那一樣不令人浮動?一種曠古的寧靜,懾人心魄。面對大自然的莊嚴神圣,怎不讓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駛入卡子拉山口,我們倒是有了高反的感覺了,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樹木就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 在這里看山,高處盡是密云,山色層巒疊嶂,一層比一層更遠,一層比一層更淺,真像行走在“天路"之上。</p> <p class="ql-block"> 一會在山巔云端,一會在幽深峽谷。駕行在天路,我們體驗著舒暢和爽逸,也感受著刺激和驚魂。</p> <p class="ql-block"> 我們感覺自己不是坐在車上,而是坐翱翔藍天的飛機上,白云飄飄,伸手可攬棉絮狀的白云。</p> <p class="ql-block"> 我們為了避開在高海拔扎營,從早晨吃完早餐就開始奔波在路上,盡管我們到達了“天空之城理塘;盡管我們與“打一個滾就能貼一身花香"的毛埡大草原,只能擦肩而過,舍棄其景。</p><p class="ql-block"> 舍棄其實也是一種美。留下遺憾,也就留有追尋。正應證了:“不完美才是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路前行。至美的大自然刺激著我們的感官,高原稀薄的空氣沒能阻擋前行的腳步。</p> <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我們才到達巴塘的措普溝景區服務區露營。辛苦了一天的我們終于可以放下疲憊,自我調整一番,準備好明天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景區旅游宣傳畫 介紹了巴塘措普溝:處在橫斷山脈與沙魯里山脈之間的山谷內,屬青藏高原東南緣,東起毛埡大草原,西至亞素高山。我們就是從措普溝方向來的,大致風景已經看過,因此我們第二天早上離開巴塘向左貢行進。希望找到更加美麗的風景和神話。</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巴塘到左貢,距離大概261公里,翻越了海拔5千多米的東達山,穿越了海拔2千多米瀾滄江,金沙江。像坐過山車一樣穿越在這人間仙境中,驚悚而享受。</p> <p class="ql-block"> 經過長距離的跋涉,我們在覺巴山觀景臺停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覺巴山雖然海拔不高,但是山體常年受到江水侵蝕,形成了山高谷深,經過這里耗時比較長,也最難爬。上依絕壁、下臨深淵,對駕車司機是極大的心理考驗,是川藏線的危險路段。技術過硬的志龍和新江同學,載我們“爬雪山、越溝壑、過草甸”。</p> <p class="ql-block"> 我們到左貢時是下午2點多鐘,于是決定在左貢縣城露營休息。</p><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下起了雨,氣溫也下降到讓我們感覺寒意,也許是左貢覺得南方蒸籠樣的天氣讓我們受罪了,想多給我們些涼爽來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吧。</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我們起了個大早,女同學趕到市場購買生活用品,男同學整理行裝,一切就緒向西而行。</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云朵如潔白的棉絮散落在山間,極目遠望峰巒疊嶂,千峰競秀,樹綠如茵。</p> <p class="ql-block"> 左貢到八宿路段除了讓我們翻山越嶺外,還為我們展現難得一見的場面:彎曲盤旋的業拉山。</p><p class="ql-block"> 翻過海拔4618米的業拉山口,盤旋曲折的公路又急又陡,沒有盡頭。業拉山起伏較大,相對高度很高,起伏競然達1500米,怒江72拐就是指業拉山公路。</p> <p class="ql-block"> “九十九道回頭彎,業拉山拐一零八”。 </p><p class="ql-block"> 回頭看走過的路,絕對會有“蕩氣回腸”之感。我即驚嘆險峻之路修成的奇跡,也驚嘆鬼斧神工的美景;同時更感嘆我們六位同窗好友戰勝高反的勇氣。</p><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一路"拐"下來大家精、氣、神倍兒棒。到八宿露營點時,大家還意猶未盡。</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下午時分到達八宿露營地。 “八宿”藏意為“勇士山腳下的村莊”。這個名字很接地氣,因為有許多西藏地名的漢字解釋不是“神"就是“佛"。</p><p class="ql-block"> 八宿境內有聞名世界的來古冰川;有集冰川、湖泊、草地和原始森林為一體的然烏湖。 </p><p class="ql-block"> 7月23日早上8點,我們就奔然烏湖而去,想探究這人間仙境為何物。</p> <p class="ql-block"> 在川藏線318國道上,然烏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靜謐而深藍,湖面海拔3800多米,長約26公里,平均寬1至5公里。</p> <p class="ql-block"> 200多年前,然烏湖下游發生大崩塌,堵塞帕隆藏布而形成高原堰塞湖,也就是今天的然烏湖。</p> <p class="ql-block">堰塞湖。在地質運動活躍的藏東南一帶有很多這樣形成的堰塞湖,然烏湖緊靠川藏公路成為川藏線旅行者的必到之地。</p> <p class="ql-block"> 然烏湖的景觀當然也不會讓慕名而來的游客失望。</p><p class="ql-block"> 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使然烏湖經常保有豐富的水源。圍繞著來古村的多條冰川,因不同的冰川所在的地質和土壤成分不同,每一處冰湖都會反射出不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湖邊綠草茵茵的草場;湖邊山腰上莽莽的森林;遠處重疊起伏堆積終年不化的冰山奇景,從山腳到山頂色彩各異,美不勝收。“西天瑤池”非然烏莫屬。</p> <p class="ql-block"> 藍天白云照亮著湖面,碧波湖水倒印著藍天,讓你分不清那是天,那是地。色彩斑斕的山巒,高聳入云的冰峰更是讓整個然烏湖如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 美西冰川、雅隆冰川、若嬌冰川、雄加冰川和牛馬冰川組成的來古冰川懷繞著靜謐安祥的然烏湖。冰川融化之水滋潤藍寶石般的然鳥湖,然烏湖面刻畫出冰山偉岸的身軀。此情此景像極了王子為心愛的公主:守護千年,呵護千年。</p> <p class="ql-block"> 夏季的然烏湖與冰川充滿活力。山也活了,水也活了。</p><p class="ql-block"> 我想:如果我們要是冬天再來,這里一定是冰天雪地吧!原始的冰湖一定會是:雪姿百態、美不勝收!此時走進冰川應該像是回到遠古的冰河時代吧……</p><p class="ql-block"> 這種情景想想都美。然我也只能想想了,至少現在無法實現,寄待將來。</p>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晚在波密露營。24日早向魯朗出發。</p><p class="ql-block"> 魯朗藏文含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魯朗林海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之美譽。至今民間流傳著“到了工布魯朗,會忘記自己的家鄉”的贊譽。</p> <p class="ql-block">魯朗林海被說的這么美,很是期待。因此到達魯朗,我們先美美的吃,再美美的玩。</p><p class="ql-block"> 應劉值夫請吃飯的強烈要求,這頓美餐由劉值夫請客,自帶的廚師們放假一餐。</p> <p class="ql-block">石鍋雞是魯朗特色,我們選擇在“魯朗桑珠石鍋雞”店子就餐。</p><p class="ql-block"> 老板娘的熱情超乎我們的想象。也許這就是藏民的好客吧!我們也和調著她的熱情,一起拍了美美的照。吃的開心,值夫同學更是戀上了她們家的酒,買下十來瓶酒上拉薩。</p> <p class="ql-block"> “雪峰林立草蔥蘢,半山翠雨半山晴。溪畔經幡澄心緒,云海花田一重重。”這就是魯朗林海的寫照。</p> <p class="ql-block"> 海拔2700-4200米的“西藏江南”。周邊雪山林立,溝內森林蔥籠,林間草甸芊芊,這綠水青山不僅吸引著外來游客,更留住了本地居民,他們把自己的民屋修建在這山環水繞的仙境中。</p><p class="ql-block"> 這免費的“氧吧”怎能浪費和錯過呢!</p> <p class="ql-block"> 觀景臺上志龍同學表演的“藏”舞,你能分得出來他不是一個地道的康巴漢子嗎?他把康巴人神情倨傲、步履矯健,豪邁粗獷模仿得唯妙唯俏。不是“康巴”勝似“康巴”。</p> <p class="ql-block"> 有山、有水、有人氣。</p><p class="ql-block"> 亦真、亦幻、亦神仙。</p><p class="ql-block"> 木屋、木橋、木籬笆。</p><p class="ql-block"> 似靜 、似動、似相識。</p> <p class="ql-block"> 山間溪流蜿蜒、泉水潺潺,山上野花怒放、飛鳥啾啾,草甸村寨星羅、錯落有秩,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難道不讓你“留連忘返,樂不思蜀”?!</p> <p class="ql-block"> 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被戲稱為“羞女峰”。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 </p><p class="ql-block"> 站立在觀景臺上,越過層層疊疊的樹林,過漏掉云遮霧蓋,以火眼精睛仰望那將近八千米的“圣山”何嘗不是一種挑戰。這時徹底的放空自我,你會發現這個世界處處都是突然的完美。</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以高度不同裝扮自己,</p><p class="ql-block">自下而上:頗似版納風光的常綠雨林。</p><p class="ql-block">喬木盤折曲臥,地表苔蘚密布的溫帶針葉帶。</p><p class="ql-block">顏色各異,為山坡披上五彩斑斕外衣的寒帶灌叢草甸。</p><p class="ql-block">冰雪皚皚,云霧繚繞。恰似仙境的永久冰雪帶。</p> <p class="ql-block"> 我們凝神靜氣,白云繞越山峰的腳步聲, 山澗流水的歡樂聲,微風拂葉的沙沙聲……隔空而來!只有讓心寧靜才可與自然對話。</p> <p class="ql-block"> 告別然烏湖,告別魯朗林海,沿著不羈的雅魯藏布江向拉薩前行。</p><p class="ql-block"> 雅魯藏布江在深峽野嶺間咆哮,渾黃濁浪裹挾著彪悍狂野,一路桀驁奔流。我們也沿著318的風光隧道風雨兼程。</p> <p class="ql-block"> 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在林芝邂逅匯流,幻化出絕美的高原河谷濕地,廣袤的濕地平原,孕育了雅尼國家濕地公園。</p><p class="ql-block"> 遠處巍峨的神山仙霧繚繞,山麓草長鶯飛,河水如縷縷絲緞,逶迤虬曲,盤桓著一座座蔥綠沙洲……</p><p class="ql-block"> 我們坐在車上,國道兩旁飛馳而過的雪山、河流無不在訴說著這里的古往今來。時不時碰到徒步的藏民和“磕長頭”的藏民,也無不為之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山風勁吹,藍天白云下,五彩經幡在大地與蒼穹之間飄蕩搖曳,連地接天,將藏民們虔誠的愿望傳達上蒼神靈。離拉薩越近,神秘感越大。</p> <p class="ql-block"> 7月26日下午五點我們與魂牽夢繞的拉薩相擁了。</p><p class="ql-block"> 拉薩我們風塵撲撲的來了,帶著虔誠、帶著向往、帶著探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想行走在拉薩街頭聽聽“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詩歌。</p><p class="ql-block"> 我想尋一尋“布達拉宮最大的王,拉薩街頭最美的情郎”的六世達賴傳說。</p> <p class="ql-block"> 我們迫不及待地放下行囊,奔布達拉宮而去,雖然此時已是傍晚時分,雖然長途跋涉的疲勞未除。</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修建在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上: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p><p class="ql-block"> 夜晚上的布達拉宮廣場的燈光一起點亮,數十個玉蘭花式的花燈放射著耀眼的光芒,把整個布達拉宮廣場照得如同白晝,巍峨高大的布達拉宮在夜空中顯得更加威嚴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 旅游旺季看布達拉宮,票源緊張。我們沒有重視這一點,所以在拉薩呆了四天才購著票。</p><p class="ql-block"> 不過也好,我們有充裕的時間去了解拉薩的前世和今生。</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是拉薩最為神圣藏傳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 八廓街:八廓街街道藏族人稱為“圣路”。“中轉經道”的朝圣路。</p><p class="ql-block"> 羅布林卡:拉薩的頤和園。</p> <p class="ql-block"> 我走在這神圣的拉薩老城區。從羅布林卡到布達拉宮廣場,再從八廓街到大昭寺,仿佛有一股神秘的氣息伴隨。</p><p class="ql-block"> 曾經,流浪在拉薩街頭的雪域王,“那一世轉山轉水轉經筒“的吶喊;“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無奈。</p> <p class="ql-block"> 三百多年過去了,多少?事,都被歷史的風塵淹沒,?跡可尋。然?,他的詩詞,卻如漫?遍野的格桑花,年復一年,烙入??。</p><p class="ql-block"> 身處此地,不禁恍惚唏噓......花開花謝,云聚云散,生命的輪回其實隱藏著一場場看不見的跋涉與奮斗。或身不由己,或事出有因。</p> <p class="ql-block"> 7月30日早上我們帶著激動的心情進入布達拉宮。</p><p class="ql-block"> 用金壁輝煌形容布達拉宮一點不過份,佛塔、塑像、壁畫、唐卡、經文典籍目不睱接,皇帝封賜,金銀珠寶琳瑯滿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五世以來的八座靈塔,無一不金碧輝煌,上綴寶石琳瑯滿目,即是一座藝術的殿堂,又是一座寶石收藏館。</p><p class="ql-block"> 難怪人們都說布達拉宮里唯一不缺的就是“黃金"。</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佛居住的地方也有地獄。世界上極端的酷刑都在農奴制度下的布達拉宮上演。全靠我們偉大的黨讓百萬西藏農奴翻身當主人。記住歷史,才能不斷前行。記住歷史,才會珍惜今天生活美好。</p><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不僅具有寶貴的歷史文物價值,更是宗教文化里的璀璨明珠。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愿意來這里看看嗎?我相信你們的答案是肯定的。</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的傳奇與文成公主共存。《文成公主》實景劇拉開了歷史畫卷。循著公主的足跡,叩響歷史的回音,把時光推回到1300多年前,再現了文成公主歷經艱險的漫漫征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歷程,演繹出大唐盛世的愛情傳奇,傳唱了漢藏和美的動人史詩。也成就了肅靜、神秘、佛系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 7月30日在拉薩吃完中飯,告別充滿神秘色彩的布達拉宮;告別佛光普照的西域拉薩。沿317國道踏上了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 從拉薩出發,一路上風和日麗,尉藍的天空中,白云飄蕩,形狀變化萬千:時而象奔馳的駿馬,時而又似高原上的牦牛;時而呼嘯而去,時而又閑庭信步。</p><p class="ql-block"> 317國道的美與318同樣驚艷。317國道經過的地區多為牧區,海拔更高,景色更為原始壯麗。</p> <p class="ql-block"> 我們本來想在當雄露營,可全線高速路況極好,于是一路滔滔,開到那曲,到達那曲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了。</p><p class="ql-block"> 在那曲境內,遼闊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無人區,都會給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無際的無人區,棲息著野牦牛、藏羚、野驢等許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給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丁青朝拜了孜珠寺,孜珠寺不僅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這里有代表六道輪回的繞山隧道,許多藏民帶著虔誠不遠千里來此朝拜。</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由于地處海拔4800米的雪山上,自然條件極為艱苦,僧人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修煉笨教佛法。</p><p class="ql-block"> 佛在藏民心中至高無上。可以花費一生的心血供奉心中的“神”。</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的邊上纏滿了五彩經幡,使這個觀景臺多了幾分神圣、靈動之感。觀景臺下方,還有好幾個經幡陣,與層層青山相互襯托,構了一幅讓人動容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這一路,不僅有壯麗極致的風光,更是一片具有豐厚沉積的文化沃土佛寺林立,歷史厚重,民族風情悠久燦爛,瑪尼堆、經幡、古塔……</p><p class="ql-block"> 綺麗的景觀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視覺沖擊力,讓人不想離開。</p> <p class="ql-block"> 北線途徑大多為牧區,如白云般散落在草原場上的羊群和帶著濃濃藏式風情的民居便是沿途最常見也最明媚的風景。在北線,同樣有著綿延不盡的雪山、遼闊的高山草甸、如碧玉般的湖泊和各種各樣的自然風光。</p> <p class="ql-block">昌都被譽為“藏東明珠”,是一座美麗純凈的小城。它地處川、滇、藏旅游金三角的核心區域,也是康巴文化、茶馬古道的腹地。昌都到底有多美,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只知道人們這樣描述:“每一個角落,都能構成一幅絕美的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雪集拉山位于西藏江達縣與昌都市之間,是川藏北線入藏的第二個高山埡口。</p><p class="ql-block">雪集拉山海拔4240米,因為氣候原因沒有樹,只有高山草甸。是北線進藏的必經之路。</p> <p class="ql-block">天空多么蔚藍,草原蒼茫一片,金光閃耀在佛塔尖上,彩色的經幡隨風飛舞。把白云襯托的更加潔白無暇。高聳入云的雪山矗立在午后的陽光下,浮光雪影,層次迭重,深藍飄云。一種曠古般的寧靜,懾人心魄。面對大自然的莊嚴神圣,怎不讓人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昌都素有藏區宗教圣區之譽,無論是宗教建筑還是宗教禮儀、宗教傳播,昌都在藏區的宗教上享有極高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海拔4800米孜珠寺就證明了昌都在宗教上的地位,孜珠寺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始建于三千年前,現任住持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p> <p class="ql-block"> 途經德格,境內有格薩爾王神廟、德格印經院、多瀑溝自然保護區等景點;因為要繞道所以留待下次駐足。 </p><p class="ql-block">這里是“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險”;這里是“康巴文化發祥地”、“英雄格薩爾王故里”、“南派藏醫發展中心”。這里有怪石嶙峋,經幡林立,瑪尼石成林。</p> <p class="ql-block"> 沿著雪山,迎著霞光與大自然來一段美妙的邂逅,</p><p class="ql-block"> 面對蔚藍的天空,皚皚的白雪,讓心遠離塵世的喧囂,</p><p class="ql-block"> 心靜如水,出塵忘我。</p> <p class="ql-block"> 青山、雪峰、白云、藍天脫俗而靈動; 雨林、芭蕉、香櫞,霧氣騰騰的河谷。從未見過的植被讓人大開眼界</p> <p class="ql-block"> 墨脫的公路上,穿行 在山谷中,時常有落石掉落,要小心盡快通過。一路的高原跋涉,低海拔處的墨脫會讓人感覺一陣神清氣爽。這人間秘境,一定要來。</p> <p class="ql-block">318國道上的樂趣不只是駕駛,這一路上有很多值得深度游玩的地方,一不小心就錯過了。</p><p class="ql-block">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p><p class="ql-block">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p><p class="ql-block">川藏線317,原始的美!此生同樣必駕!</p> <p class="ql-block"> 遠離我們熟悉得有點生厭的空間去遠方總會獲得奇特的感受,投入到探求外界的新奇與詫異之中,何嘗不是一種高質量的追求。終結了的旅途也并未就此而止,時來時往,又會隨回憶而至,在心湖上泛起陣陣漣漪。</p> <p class="ql-block"> 西藏行將定格在歲月的長河中,旅行中的生日聚餐;此生同駕318、317的刺激;同行路上的相互幫扶;如同生命中劃過的音符,暖我一生!</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同學們!下次再相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恩平市|
兰考县|
榆中县|
双柏县|
英吉沙县|
乌审旗|
丰顺县|
怀柔区|
溧阳市|
陇南市|
慈溪市|
台中市|
星子县|
天门市|
昆明市|
行唐县|
曲沃县|
宜丰县|
胶南市|
平顶山市|
固原市|
天津市|
太白县|
彩票|
五台县|
黑河市|
开鲁县|
虹口区|
裕民县|
柞水县|
宜丰县|
时尚|
临潭县|
上思县|
县级市|
白河县|
陕西省|
海口市|
白玉县|
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