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初,應三十年前學生之邀,有幸往我執教十三年之久的長樂嶼頭村,為宋朝愛國名臣高應松所屬的嶼頭(古稱錦嶼)高氏宗族重編族譜拍攝圖片。此次相約已久,苦于干旱高溫,喜有臺風預報,才有此圖片相見。有感于高應松的高風亮節,現輯部分圖文供讀者及廣大攝影班學員共賞與參考。</p> <p class="ql-block">嶼頭位于長樂中南部,是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古槐鎮的下轄村莊。嶼頭村域面積為長樂地區最大規模之一,戶數2800多,總人口上萬,與我老家長樂三溪(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同為該地區的大村,自古有許多聯姻關系,歷史文化淵源交融。1997年嶼頭分為嶼南、嶼北、嶼中、湖坂、洋布五個自然村?,F在這里的公共服務配套完善,是環境優美舒適的現代居住型村莊。產業以水稻及果蔬種植為主,嶼頭的蔬菜譽滿梓里。</p> <p class="ql-block">嶼頭也是我八十年代初期,師范畢業分配工作的首站,作為第一批高考制度改革的收益者,我和大多數同齡人(網上有稱為共和國長子的)一樣,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祖國建設改革開放大潮中,可謂恪盡職守、兢兢業業,為培養祖國的下一代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嶼頭是我的第二故鄉。</p> <p class="ql-block">這里留給我太多的美好回憶,當時的老師同事,崇尚師德、為人師表、團結友愛,生活清苦卻樂此不疲。住著報紙糊墻的簡陋房子,深夜備課批改作業,無償義務為學生補課,無悔資助困難學生等等都歷歷在目。八、九十年代這里的村民樸實而勤勞,尊師重教已然成風,農村社會呈現一派善良有愛積極向上的繁榮景象。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浪潮的推進,許多人走出了這片熱土,有了自己的前程與希望。但昔日情懷使許多老師、學生、甚至村民都成了忘年之交,包括我再內。</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嶼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時隔近30年的我來說,仿佛是進入另一個世界,這里現在是交通發達、環境優美、服務設施到位,高樓林立、農村別墅隨處可見,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顯然是個典型的中國沿海現代型村莊。嶼北村被確定為2021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番茄),洋布村被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唯一遺憾的是可能受疫情等天災的影響,與當年所見對比人氣少了不小。</p> <p class="ql-block">嶼頭不但是個較大的古村落,而且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諸姓氏中出現過許多名人,除南宋愛國名臣高應松外,還有北宋駙馬爺林安上(林舍人),民國海軍世家蔣英、蔣拯、蔣斌、蔣超英及當代學者名人鄭公盾(1919-1991年)、解放軍中將高參高建候等。有感于高應松的忠義精神,針對時下不乏的欺世盜名、弄虛作假、唯利是圖等種種社會怪相,所形成明顯的對比,竊以為重新提倡儒家傳統文化的經典:忠、義、仁、禮、智、信,顯得尤為必要,特別是在當今中華民族復興文化新征程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更加突出。</p> <p class="ql-block">據提供的原族譜及其他資料考證:嶼頭高氏源于中華渤海高氏一脈。宋仁宗年間,由于干旱、戰亂,開基始祖德明公從渤??っ懀ń窈颖笔【翱h),乘騎跋山涉水,輾轉入閩,至長樂十一都善政鄉建興里錦嶼(嶼頭)叢桂境。傳至五世祖宋輔公生四子,分為四房:長子仝仁,分相府里;次子?升、分后園里;三子房?誼,分下府里;四子?禮,分洋布。七丗應松為仝仁公(宋贈太子少傅、正二品)三子,字清父號筼畝,宋賜進士任樞密院兼參知政事,妣林氏封贈浩命正一品平郡夫人。</p> <p class="ql-block">高應松(1212~1276),字筼畝,嶼頭人,著有《筼畝集》。應松少時端重有志,勤奮好學。理宗淳祐元年(1241)中舉人,開慶元年(1259)登進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廣德軍,召為國子監丞,擢禮部員外郎,翰林院權直。理宗死,歷度宗,至恭帝趙。趙年幼,由太皇太后謝道清主國政。元統帥伯顏領兵攻宋,從襄陽順漢水入長江,沿-將不戰而降。德祐元年(1275),賈似道被動應戰,大敗于丁家州,元軍勢如破竹,長驅直入,于同年十二月進逼宋行都臨安,挾宋降。謝道清采納右丞相陳宜中之言,奉表求封為小國,命應松寫降表,應松泣辭。</p> <p class="ql-block">德祐二年正月,謝道清屢遣使臣赴元營奉表稱臣求和,伯顏不肯答應,于是,又出傳國璽求降,令陳宜中議降事,陳卻棄位逃歸老家溫州清澳。伯顏發兵攻陷臨安,自涌金門入,朝中文武官員紛紛奔散,留者僅應松等九人。即日,被提升為中書舍人,直學士院,令草降表,應松泣辭。接著,又改權工部侍郎,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應松謙辭之,趙手詔寫道:“疾風板蕩,始識誠臣。……當國亂身危之際,正主憂臣辱之時,人多偷生以自全,卿獨效死而勿去?!煊啥僦殻瑥竭窐兄E?!瓱o事嗚謙,所辭宜不允。故茲昭示,想宜知悉?!钡鋾r國勢已頹,獨木難支,南宋江山已無挽回余地。</p> <p class="ql-block">三月,伯顏虜太后、帝等北行,應松隨往,四月二十七日抵達大都北京,應松-不語七日,于五月初五日(端午節)殉國。宋地舉哀,郡邑并祀,葬三溪湄山。明洪武間(1368~1398),謚其為“文忠”,奉旨贈“文忠”匾及“經緯全才,險夷一節”聯。永樂間,知縣王遵道題其木主曰“不草降表忠節死國之臣”。</p> <p class="ql-block">高應松故居,又稱“樞密第”,位于長樂古槐鎮嶼頭村丹山之麓。宋德佑元年,元兵逼臨安(杭州),七世祖應松公寧死不肯草降表,受到元朝政府的打壓,祖屋被毀,族人紛紛外逃謀生,大多數都散居各地。明朝洪武年間,十一世祖時外公(任陜西鞏昌府同知,后又任河北真定府同知, 封奉訓大夫),在今中山路(古稱三官巷,后稱中巷)原祖廳位置重建“樞密第”,面寬30米,進深60米,坐北朝南,占地1800平方米。門樓前有照墻,左右八字翼墻,門樓正前石額刻“樞密第”,兩旁門聯石刻“渤海名宗派、丹山哲輔家”。共三進八扇七間,主廳七柱出游廓。</p> <p class="ql-block">原建筑共三進八扇七間,主廳七柱出游廓。一進、二進、三進都有天井、游廓、邊房,兩旁有四個邊門,東可通后園里(次房),下府里(三房),西可通倉里(即倉庫)。北有花園、花臺、書齋、大王廟、草馬埕建筑等。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入侵,大肆劫掠,府第被燒為灰燼,現存的一進只剩廊石空埕,二進正廳和三進后廳,系明崇禎年間所建,知縣夏允彝題贈了“宋室忠烈”匾。由于年代久遠,幾經翻修,還保留原有的明代建筑風格。第三進后部建有高臺,應松少年時期讀書處,內有高應松之父親手種植古榕。</p> <p class="ql-block">高應松出生時已枝繁葉茂,他希望兒子能像榕(福州話諧音“松”)樹一樣茁壯成長,于是就將兒子取名為“應松”,果然他不負所望,1256年與文天祥同榜,高中進士。</p> <p class="ql-block">高應松后裔聚居地又有名“相府里”。其后裔亦以“相府里”人為榮,發揚先人文化精神,在各自崗位上多有所作為。他們珍愛文物,重視保護,修復一新的這些古建筑和文物成為當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已融入長樂大愛文化氛圍之中。</p> <p class="ql-block">高應松祠堂(錦嶼高氏宗祠)</p><p class="ql-block">高應松的忠貞氣節名揚青史,被明代官府樹為典范,明明洪武間(1368~1398)朝廷追懿高應松為文忠公。經恩準,崇祀高應松與鄉賢祠、忠義祠,以紀念其愛國忠烈的精神。知縣王遵道奉旨在高應松故居敕建“錦嶼高氏忠烈祠” ,又稱高應松忠烈祠。該祠為典型的明代建筑,地處嶼頭村南部中間,占地面積600多平方米。經清、民國重修,歷經滄桑,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祠正面為粉紅墻體,墻彩繪,兩側馬頭墻,辟三門,中設石框門,上嵌明刻“錦嶼高氏忠烈祠”石橫匾完好無缺,左右為拱形,后二進,木構梁,兩側鞍式山墻,正面闊三間,進深五柱,前有回廊,恢宏氣派。廳內柱聯及門口上方,正廳的為敕賜的珍貴鐵梨木橫梁,長4丈許,徑1.5尺,呈茶油色,實為罕見之物。分賢騷客為忠烈祠妙聯佳句甚多,其中有王遵道題其木主曰“宋不降表忠節死國之臣”。知縣夏允彝送“宋室忠烈”匾及聯,“奉旨謚文忠”,匾額“經緯全才”、“險夷一節”,宋人周贅全有“平生正氣可盤、可誥,文章節義,公獨兼二”。宋帝詔書云“疾風板蕩,始識誠臣,卿經緯全才,險夷一節,當國亂身危之際,主擾臣辱之時,人多偷生以自全,卿獨效死而勿去”。表現出忠臣之氣節。成為緬懷先烈、激發后人的重要場所,歷來受到世人的崇尚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高應松故居保護工作,先后經過三次按“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修復。1986年4月29日,經縣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4月13日,在嶼頭村舉行高文忠公忠烈祠重光慶典,福建省領導高胡、劉金美、潘心城等為忠烈祠題寫楹聯。2001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范圍包括樞密第、忠烈祠(宗詞)、讀書處、花臺等。</p> <p class="ql-block">部分資料源于高氏宗親</p><p class="ql-block">版權所有、非相關人員請勿侵權</p> <p class="ql-block">文稿、攝影、編輯:潘清玉 影像制作及線上線下攝影培訓咨詢聯系電話:13705972679 13705082169</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潘清玉,福建著名攝影家,省直機關公務員退休,具有近30年經驗的著名攝影專業培訓師,畢業和進修于福建師范類院校,大學本科學歷。出生于長樂三溪潘氏攝影世家,三代祖傳攝影技藝。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FLAP國際藝術攝影聯合會獲獎者,國際攝影家聯盟研究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專家評委,福建省優秀攝影工作者。曾任或現任: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福建分院副院長、海峽攝影藝術培訓學校教務主任、外聯部主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聘教授、國家高級攝影師資格鑒定考評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市|
黄龙县|
内黄县|
武陟县|
会同县|
长治市|
罗江县|
伊吾县|
承德市|
崇仁县|
宾阳县|
湾仔区|
莫力|
化隆|
黄骅市|
大埔区|
黔西县|
库车县|
葵青区|
桐梓县|
绥阳县|
柳江县|
兰溪市|
珲春市|
南靖县|
鞍山市|
前郭尔|
阳泉市|
犍为县|
岳池县|
中牟县|
万安县|
泾阳县|
通化市|
葫芦岛市|
勐海县|
都兰县|
延津县|
济源市|
行唐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