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制作:星云(天壇介紹摘自網絡)</p><p class="ql-block">攝影:星云</p><p class="ql-block">音樂:網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0二二年八月十七日</p> <p class="ql-block"> “ 北京”一個刻骨銘心的名字!從上小學唱的第一首“我愛北京天安門”開始,就對北京充滿了無限向往。參加工作后,幾次有機會出差和因私出行路過北京,都是匆匆忙忙、走馬觀花式看天安門升旗、參觀故宮、頤和園、圓明園、天壇、八達嶺長城等景點,和發小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感恩偉大領袖毛主席為新中國做出的偉大貢獻!</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的記憶總是浮現眼前,看著銀屏美麗的古建筑,更想仔細欣賞古建筑的精美與中華文化。今年終有機會又一次來首都北京,有半天時間我選擇又一次來天壇公園看看中國建筑瑰寶!</p> <p class="ql-block"> 天壇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天壇不僅是有名的中國古代建筑之一,更是在世界著名建筑中站得住腳。天壇在古代是作為祭祀之用,祈求五谷豐登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打開古都北京的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在古都北京內城之外的南北東西四個方位上,分別建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四個古祭壇建筑。</p><p class="ql-block"> 天壇,位于位于北京內城之外的南方,天安門的東南、正陽門外東側。原名“天地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于每年“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方。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可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尚處于奴隸制社會的夏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于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天壇原始名稱“天地壇”,最早時它是供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場所。明嘉靖九年(1530年)時,因在京城北郊另建方澤祭地(地壇),此處才專為祭天祈谷之用,并更名為“天壇”。在那個時代,皇帝每年都會在農歷的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親臨天壇舉行大祭活動,屆時除祭天、祈谷和祈雨外,還配祭帝王列祖列宗及日月星辰、云雨風雷諸神。</p><p class="ql-block"> 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天壇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名“天地壇”,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間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另在北京北郊建方澤壇祭地。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由此“天地壇”就專為祭祀上天和祈求豐收的場所,故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嘉靖十九年(1540年),將原方形的“大祀殿”改為圓形的“大享殿”。</p> <p class="ql-block"> 謝謝你的欣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丘北县|
台安县|
丰都县|
海宁市|
永善县|
禹城市|
喜德县|
云安县|
建瓯市|
嘉鱼县|
松潘县|
噶尔县|
武隆县|
潮安县|
千阳县|
曲靖市|
明水县|
林口县|
西乌|
镇巴县|
房产|
龙岩市|
宁德市|
砀山县|
浦县|
高邑县|
林西县|
闽清县|
闽侯县|
海南省|
刚察县|
康保县|
淮北市|
辽阳县|
民权县|
临桂县|
靖西县|
托克托县|
淄博市|
宁津县|
金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