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上篇:</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四旬已過,半生薄涼,也曾年少輕狂,血氣方剛,也曾鮮衣怒馬,氣宇軒昂,也曾克己奮發,胸懷坦蕩,幻想紅衣白馬,氣吐眉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1、別離爹和娘,萬里赴戎機!</b></p> <p class="ql-block"> 剛讀中學那年的秋天,從小就向往軍營的我毛頭小伙快長成,通過體檢、政審,及之后一個多月內又數次去醫院健康復審、政審等各項指標完全合格后,就和山東省鄒城市的劉德連、邵澤海、李懷新、王保華、王廣聚、許剛、孫傳貞、劉召湖、劉魯華、鐘計喜、崔士啟、孔慶亮、張勝橋、張懷河、李宜純、吳振河、段華等73名眾同鄉,在家鄉的火車站,脫下身上的衣服,寫上自己的姓名、村莊及父母的姓名,交給前來送行武裝部的人員,然后換上軍裝。在得知我國與越南正在交戰,國家正需要熱血青年的時候,眾同鄉戰友沒一人膽怯,大家攜手從山東家鄉出發毅然從戎??????????!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渡黃河、跨長江,翻越祖國的萬水千山,直奔廣西硝煙彌漫的中越邊境,入伍來到了當時炮火連天、硝煙正濃的前沿陣地,參加自衛還擊戍邊御敵保家衛國的艱苦作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殘酷戰區生活的影響,奠定了自己想寫的念想!</b></p> <p class="ql-block"> 祖國有戰事,軍人有犧牲。穿上軍裝,軍人的生命就已經交與祖國,不再屬于家庭和個人。</p><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張我穿著八十年代中期空軍夏常服的照片,是在當時炮火連天與越南諒山省接壤的我國廣西寧明縣中越邊境所拍。當兵第二年的夏天,已經17歲的我看樣子身高已長到至少有1.65米,遠高于打開槍刺的56式半自動步槍了,前線生活24小時不離沖鋒槍,讓人白天黑夜地高度緊張。不久,傳來了在另一戰區本村一同光屁股長大的發小、同學李詩勤、張佃真,及當年最年輕且被解放軍報一版報道的17歲一等功臣烈士顧克路、趙廣來等十余位同鄉戰友已血染南疆犧牲在了前線(<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每每想起,悲痛難忍,惟有淚千行????????????省略千千萬萬字</b>)!但在廣西寧明縣空軍前線指揮所路邊,由我的排長莫其隆,現為甘肅省定西市某銀行領導為我拍下的這張照片,卻絲毫看不出戰爭緊張、恐怖的氣氛,看到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羽扇輕搖,仿佛在勝似閑庭信步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張照片是與我們班的班長河北霸州邱堯泰、副班長山東臨沂申克成及寧夏石嘴山戰友王銀業、甘肅臨夏市戰友呂忠、山東濰坊市戰友陳良卿在中越邊境所拍,身后用油氈紙和石棉瓦蓋頂,周圍用蘆葦草席圍著的簡易房就是我們的宿舍。</p><p class="ql-block"> 當年的戰爭前線沒有住房,前線稍好點的住宿條件就是用蘆葦席和油氈紙搭建能遮風擋雨的臨時住房或帆布帳篷,而前沿陣地的陸軍戰友則是身臥在泥濘的貓耳洞和坑道里,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泥。亞熱帶的悶熱潮濕環境,及與敵人近距離對峙不能隨便活動,只能隱蔽或坐或蹲或匍匐在貓耳洞里,加上軍需補給的不足、及醫療條件的短板,讓無數的戰友們患上了奇疼奇癢,終生折磨自己生不如死的濕疹、皮膚潰爛等疾病!</p> <p class="ql-block"> 殘酷的戰地生活,讓當時還很年輕的我尤其是夜晚荷槍實彈獨自一人在哨位站崗時即緊張、害怕又不斷堅強<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當年,我軍前沿陣地夜崗哨位一人站崗的方式今天看來極為不妥,遇多人敵特前來偷襲,單兵哨位根本無法應對,這也是當年我軍前沿陣地、前沿戰地救護所男女官兵傷亡加劇的一個主要原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當年前線的極端殘酷遠超你想象!</b></p> <p class="ql-block"> 下圖為預防殘忍的越軍特工偷襲我邊境戰地救護所,我軍醫護人員就連為傷員做手術時也背著槍。左邊掛著的那個黑色圓球,就是在遭遇越軍敵特潛伏偷襲進來寡不敵眾的危險時刻,不當浮虜用來引爆殞國的光榮彈。這樣的場景如果不是當年越軍持續殘忍襲擊并殺害我前線醫護人員,是永遠也想象不到當年戰爭的極端殘酷,和前線救護所醫護官兵隨時都在命懸一線中救護戰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越戰時遺體未能運回祖國的女戰士!</b></p> <p class="ql-block"> 下圖為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我軍犧牲在越南境內的第一位女兵,更是越戰時遺體未能運回祖國的女戰士之一。郭蓉蓉作為我的山東老鄉和前輩戰友,當年負責從前線將我軍傷員、烈士運回國內的收容隊戰士,是為了把犧牲的戰友的遺體帶回國而犧牲,自己的遺體卻無法回到養育自己、自己為之奉獻生命的祖國土地上,這是一件讓戰友們多么痛心的事啊!</p><p class="ql-block"> 郭蓉蓉的衣靈安葬在廣西龍州烈士陵園四區十五排九號墓,她是龍州烈士陵園英烈中最偉大的女兵戰友!</p> <p class="ql-block"> 戰友情誼真,人間天堂若比鄰。40多年過去了,如今,郭蓉蓉的戰友們雖然都老了,許多當年的首長也都已白發蒼蒼到了暮年,但戰友們始終沒有忘記當年與他們一起浴血奮戰的親愛的戰友郭蓉蓉!</p><p class="ql-block"> 下圖為當年戰爭結束后活下來的戰友們聚會時,向郭蓉蓉莊嚴的敬軍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想了解郭蓉蓉烈士詳細的英雄事跡,有美篇的讀者諸君可在美篇平臺內教正、欣賞,沒有美篇的朋友請百度我的名字孫照廣或文章題目“折戟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越戰時我軍英烈遺骨越南戰場札記”,或“他們用生命換來今天的太平盛世,您是否淚目”去教正、欣賞,謝謝!</b></p> <p class="ql-block"> 下圖為在前沿陣地的女兵戰友們,光榮彈掛身上,預防與敵人遭遇時自衛與殞國!</p> <p class="ql-block"> 當年前線戰友犧牲了,遠沒有今天為國捐軀烈士的送別、表彰及新聞報道的隆重和熱烈。戰友們犧牲后,在陣地舉行個簡單的告別儀式,烈士戰友便被軍工戰友或支前民兵抬回后方登記安葬,離前線較近,有就近可掩埋烈士的陵園,就給犧牲了的戰友舉行個簡單的追悼會,暫時還活著的戰友們穿著沾滿泥土、浸透汗水稍干凈的軍衣,在烈士墓地參加完戰友簡單的追悼會后,隨即再進入陣地準備戰斗!</p> <p class="ql-block"> 下圖為邊境烈士陵園埋葬戰死戰友的簡單墓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戰爭,沒有讓女人走開!</b></p><p class="ql-block"> 巾幗坐下長嘶嘯,御風吹襲萬里還。若得邊疆安康定,歸于父母膝下邊。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那場殘酷的戍邊衛國戰爭中,慘烈的戰爭沒有讓女人走開,至少有兩三代無數普通家庭的女兒們,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她們為國家的安寧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和犧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女兒溫柔,為兵則鋼。在十余年對越自衛反擊和防御作戰中,各軍區、各軍兵種女兵冒死參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尤其是</span>在那個沒有物欲、戰友們每月僅有幾元津貼而沒有當今高額待遇的正氣大環境下,老山前線著名的三八女子救護隊及各軍區、各軍兵種、各參戰部隊的女醫護戰士、通信系統的女官兵,她們有年輕的戰士,也有孩子的媽媽。在陡峭的山路上徒手行進都困難,但她們翻山越嶺救傷員、架設維護通訊線路不畏艱難險阻,即便觸雷受傷都沒有退卻!她們不僅冒著生命危險把傷員及時抬下陣地,也有的女兵戰友犧牲在救護戰友和維護通訊線路的半路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下圖為當年參戰女兵戰友在生死前線剪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戰友血染紅小女兵“征袍”</b></p><p class="ql-block"> 當年的戰爭前線沒有醫院,汽車廂即是野戰醫院又是搶救戰友的手術室,在沒有手術和救護病床的情況下,十幾歲年輕的女戰友們面對負重傷的戰友,雙腿當床搶救從前線救護下來的男戰友!血染“征袍”,勇敢無懼!</p> <p class="ql-block"> 女戰士在命懸一線最前沿的工事里痛別犧牲了的戰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上前線,無懼無畏!</b></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名解放軍女戰士,像個小伙子,她是1984年駐扎在老山陣地的一名女衛生員。</p><p class="ql-block"> 老山前線亞熱帶潮濕氣候,濕熱讓人難以忍受,這名小女兵只好穿著單衣短褲,冒著越軍的炮火救死扶傷,為堅守在貓耳洞的戰友送醫送藥!</p> <p class="ql-block"> 下圖為陸軍13軍通信營一連一排話務班副班長曹東紅,赴越南境內參加作戰,即將跨過中越邊境!</p> <p class="ql-block"> 下圖是曹東紅在越南老街已被炸塌的海關樓前站崗警戒執勤!</p> <p class="ql-block"> 女兒溫柔,為兵則鋼,下圖為當年參戰女兵戰友在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生死前線,冒死救護戰友、搶修通訊線路剪影!</p> <p class="ql-block"> 面對已經犧牲了的戰友,暫時活著的戰友悲痛至極!</p> <p class="ql-block"> 衛生員在前線搶救戰友一同犧牲!</p> <p class="ql-block"> 云南籍戰友周建云赴山下水源為干渴的戰友們取水,被埋伏在水源旁的敵人殺害!</p> <p class="ql-block"> 下圖為犧牲在陣地上的戰友,血染征袍,永遠長眠在了與之守衛過的紅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醫護人員前線搶救戰友!</p> <p class="ql-block"> 下圖是從我們山東臨沂入伍的老鄉戰友李發忠和陳為民,他們倆同年同月同日從同村應征入伍,又分到同軍同師同團同連當戰士,再同年同月同日開赴南疆參加老山輪戰。</p><p class="ql-block"> 陳為民在攻打老山211高地戰斗中不幸先壯烈犧牲,李發忠抱著他的遺體哭得撕心裂肺,發誓一定要為戰友報仇雪恨!</p><p class="ql-block"> 李發忠再次參加攻打老山211高地時也壯烈犧牲??????!</p> <p class="ql-block"> 與李發忠、陳為民同樣壯烈犧牲的還有我們村的發小、同學李詩勤和張佃真倆位同村戰友,他們倆亦是同年同村同時入伍,在同一連隊攻克敵人陣地時一同光榮犧牲,每每想起,悲痛難忍,淚流滿面????????????!</p> <p class="ql-block"> 戰友犧牲后,傷烈收容隊的戰友們登記、安葬從前線運回的烈士遺體!圖中十幾歲的小女兵與戰友們天天收容、登記、掩埋烈士遺體,殘酷的戰爭,硬是把花季年齡的她們鍛煉成了“女漢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重逢的喜悅和悲痛!</b></p><p class="ql-block"> 有的戰友犧牲了,有了戰友受傷了,有的戰友尸骨被搶運回國內,有的戰友卻永眠在異國他鄉!戰后活著回來的戰友重逢,為活著相逢喜極而泣、為犧牲了的戰友倍感悲痛………</p> <p class="ql-block"> 通過生死鍛煉、考驗和戰區生活的耳聞目睹,記下了無數終生難忘的一幕又一幕。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記錄、表達自己心境的戰地粗糙日記,一本又一本的寫成了,并被山東新泰縣籍的連長李克勤發現,把本屬于我自己“隱私”的日記讓上級領導們過了目。</p><p class="ql-block"> 參戰一年結束從前線回到西安內地軍營后,我隨即被調到團政治處,從事文字材料和宣傳報道工作。</p><p class="ql-block"> 近十余年來,流著無數的淚水,我先后撰寫出了“十年越戰,英雄兒女血染南疆”、“他們用生命換來今天的太平盛世,您是否淚目”、“折戟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等十幾篇反映當年殘酷戰爭的記實作品。想了解離我們最近那場戰爭的讀者諸君,可百度我的名字孫照廣或上述文章題目去欣賞、教正,謝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人民不會忘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祖國不能忘記!戰友永難忘記!</b></p><p class="ql-block"> 今天,當人們用懷念、尊重、敬仰的方式祭奠那場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們,又有多少人能理解生死兩界中的他們?</p><p class="ql-block"> 戰爭已成為歷史和過去,但活著的戰友們沒有忘記當年同生共死為國捐軀了的烈士戰友們,他們用歲月、淚水、烈酒、真情………來祭奠永別了多年的戰友!</p><p class="ql-block"> 到祖國南疆走一圈,你就會知道“青山處處埋忠骨”的現實意義。24座烈士陵園巍然佇立,生前,他們自五湖四海而來、用年輕的生命報效祖國,死后,他們結隊而列,永駐南疆,無聲自威。</p><p class="ql-block"> 參戰軍人,一個飽含著槍林彈雨、犧牲奉獻的名字,在和平太久的如今,也漸漸被簡化成“參戰人員”,還有多少人會思考:他們是誰?他們愧對父母、愧對妻兒,最終又是為了誰?</p><p class="ql-block"> 近兩年,在中央宣傳下,越來越多人知道了戰斗英雄史光柱。他是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硬骨頭排”排長,他說“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后退半步生;寧可死在山頂,也不死在山腳”,他在激戰中失去了雙眼,依然靠手雷堅持戰斗。</p><p class="ql-block"> 史光柱的老父親知道兒子負傷后,立刻從老家馬隆縣趕到昆明,到史光柱所在的醫院去看望兒子。3天之后,父親獨自一人回了老家,而僅僅24天后,老家便傳來了父親去世的消息。之后史光柱的母親也因為承受不了這一連串的打擊,精神出現了問題。</p><p class="ql-block"> 這一切,知道的人微乎其微。</p><p class="ql-block"> 世人皆知戰斗英雄史光柱,可能對他來說,對得起祖國,對得起戰友,唯一愧對的是生他養他、自己最親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史光柱的一名戰友,臨死前,身上有一個鮮血染紅的筆記本,寫著:“如果我犧牲了,我欠劉有宏十五元,請我的父母還了。”</p><p class="ql-block"> 這位軍人,最后給父母留下的,竟然是一張賬單………</p><p class="ql-block"> 當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很多人都是貧寒子弟,家里有人成了烈士,除了帶來短暫的榮耀,留下的只有親人一生的傷痛和難以擺脫的貧寒。</p><p class="ql-block"> 昔日參戰官兵來自祖國各地,大多數是二十歲左右的有志青年,他們充滿朝氣和活力,上進心極強,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主力軍。為了保家衛國,主動報名參軍來到邊疆前線,擔負起守衛國門、打擊侵略者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回想當年,參戰官兵們接到部隊出發的命令后,在車站與父母、妻兒等親人依依不舍、揮淚道別,踏上征程,從此鏖戰疆場。讓人痛惜的是許多參戰官兵這一去竟成了訣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p><p class="ql-block">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成千上萬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獻出了他們年輕鮮活的生命,他們用滿腔熱血和寶貴生命維護了祖國領土完整,嚴懲了入侵外敵,捍衛了祖國尊嚴!“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p><p class="ql-block"> 犧牲的參戰官兵們則永遠長眠在祖國邊疆防線那片熱土之下,讓人惋惜不已。</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那個年代信息太落后,自己的兒子犧牲了,父母都不知道他安葬在何處。</p><p class="ql-block"> 余林水烈士,1975年入伍,1979年3月7日犧牲。他的父母找了整整28年,才在北京商報的記者幫助下,查到兒子的安身之地。</p><p class="ql-block"> 烈士84歲的老母、妻子和遺腹子踏上了祭奠之路。在烈士墓前,二十八年獨自帶著兒子長大的妻子悲痛萬分,哭倒在地。28歲的兒子終于見到了素未謀面的父親………</p><p class="ql-block"> 但更多年輕的戰士,他們99%連愛情是什么還未曾體會,有的盼望著回家和愛人成婚,他們就在希望與等待中,變成了永不成真的夢………</p><p class="ql-block"> 他們也是爹媽的心肝寶貝,即便兄弟姐妹多,但對爹娘來說一個個都是心頭肉,哪一個都舍不得……他們也是想要報答父母的孝順孩子,不能為他們添磚加瓦,卻讓他們白發人送黑發人,何其痛心……他們也是深愛妻子的丈夫,不能白頭偕老,只能讓妻子守著回憶度余生,何其揪心……</p><p class="ql-block"> 那些從戰場上幸存下來的軍人,他們撿回了一條命。當年黑發平頭像,現時白頂一老翁。更多還有滿身的傷病,到了惡劣天氣隱隱作痛的頑疾。</p><p class="ql-block"> 這四十年里,神州大地演繹了多少財富涌流、仕途躍遷、學業精進的傳奇,而那走向戰場的百萬軍人從未在意過這些東西………</p><p class="ql-block"> 當年在前線,有位記者問一位因掩護戰友負傷的戰士:“你們在貓耳洞里吃苦,后方的年輕人在跳舞;你們在前線流血,后方在賺錢,你們是不是感到這太不公平了?”戰士毫不遲疑地回答:“那么,難道讓全國人民都和我們一樣吃苦流血才公平嗎?如果后方不能跳舞、不能安居樂業,那才是我們軍人最大的恥辱!”</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過去了,舞仍在跳,錢仍在賺,而那些早早逝去的英靈,和幸存的退役老兵享受到的改革紅利卻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 與我同年兵一起參戰的戰友張路勤,是一位思想、素質、人品、能力非常優秀的軍人,在部隊幾十次立功受獎!退伍回鄉后被安排在企業工作月薪僅400多元,前幾年給他加薪到1000多元后不久企業破產,從此多年來連一分錢的最低生活保障都沒有!求助玩政治、會跟風的當地民政、軍人事務局也以種種理由推脫不管不問,拖著曾受傷的左腿在社會上艱難謀生!但他卻樂觀的安慰我說:與當年犧牲在前線的戰友相比是幸運、幸福的!為此,我的文章開了獎賞,接受讀者善人的賜予!每一篇文章非常非常非常微薄的獎賞都支援了我的戰友!</p><p class="ql-block"> 想想當年為保家衛國舍生忘死幸運活著回來的參戰老兵戰友,生存的如此困苦艱辛,生活質量非常人難以想象,令人淚流滿面、辛酸至極!</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當年為保家衛國舍生忘死最優秀戰士目前最真實的現狀!</p><p class="ql-block"> 我們該思考:參戰軍人,告別父母兄弟,放下兒女情長,義無反顧地奔赴沙場,舍生忘死的沖鋒陷陣,到底是為了誰?有多少人還記得他們?為什么有些地方的民政和軍人事務局只會對上跟風玩政治,卻對參戰老兵如此麻木不仁?!</p><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雖然軍裝已更新換代了N次,但最讓60后、70后、80后參戰老兵留戀的還是65式軍裝,以至這些年來組織活動老戰友們依然覺得這身正裝最美。回首打越南時65式服裝那往日的軍營生活,戰友們只所以覺得那個年代的軍裝最美,更多的還是對那個純潔年代的懷念和留戀!</p><p class="ql-block"> 比如現今某些人盛行追求的人際關系,在那個夜不閉戶,拾遺交公,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那清澈純樸時代的歲月里,以當兵來說,排除少部分有權有勢有關系或軍二代、紅三代之外,當時中國軍隊絕大部分的普通兵員質量大都是百里挑一,飛行員選拔更是千里挑一身體健康無瑕疵、且文化程度達到征兵條件的優秀青年,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健康復查、政治審查、學歷調查后,才得以被國家錄取,穿上最美的軍裝,絕沒有學歷造假、健康造假等問題。</p><p class="ql-block"> 那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級觀念非常淡薄,無論你是男兵或是女兵,無論你是白發蒼蒼的將軍,還是初涉軍營的新兵,只要有緣相見都是最親熱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那個風氣、風貌純真又正氣的年代,軍營里每一個戰士的進步與提升,那時還不盛行找關系、比背景、送禮這一套,無論當班長、學技術、入黨、提干,戰士之間的競爭力非常明顯,基本上都是從訓練、工作、學習成績上明明白白的比,正因為如此,那個年代的解放軍這所大學校也確實鍛煉造就了幾代優秀的軍人,這與眼前某些部隊的風氣相比,他們恐怕遜色不少?所以,至今,那個年代樸素的戰友關系,純真的軍魂風貌,依然是現今部隊政治、軍魂教育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2、鍛煉,如繡花般耐心編寫、刻印戰地快報!</b></p> <p class="ql-block"> 下面這張照片估計許多人都不知道我在干么?那時,還沒有復印機這個概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我連續6年隨部隊去新疆打靶,在新疆哈蜜隨部隊打靶期間,每天要自采、自編、自刻、自印戰地快報。為了做好戰地宣傳工作,在采訪、編寫好文字內容并在刻字鋼板上用專用刻字鐵筆刻好蠟紙后,再在紗網油墨機上,用橡膠油墨輥一輥一張的印下來,而且還是雙面套紅印刷,一張八開的雙面油印戰地小報至少翻來覆去的印四次才能完成,稍不注意,手刻套紅字就印偏了,影響整張報紙的美觀就得重新刻版重新印刷,真比繡花還要仔細才行。特別是油印時油輥用力不勻或手一重,一張用鐵筆刻了千萬筆的蠟低瞬間撕裂報廢還要重刻,那種無奈、辛苦、焦灼、煩惱、復雜的心情無以言表不說,特別是上午有部隊打出好成績,中午不吃飯也得抓緊寫稿、刻字、印刷,爭取晚飯時把快報發到部隊。耽誤了戰地快報及時快速出版受到首長批評事小,沒把當天部隊的戰績和風貌反映出來事就大了,不僅是自己的失職,實彈打靶結束回到內地后還會受批評甚至處分。正是這排山倒海的任務日復一日地緊逼,讓責任的弓弦枕戈待旦,在部隊多年寫稿、把一張薄如蟬翼又透明的蠟紙用鐵筆在鋼板上雕刻,甚至比繡花還要用心、細致的磨礪,鍛煉了自己至今工作細致、能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風格!</p> <p class="ql-block"> 每年去新疆打靶,都是夏秋季天氣不冷時去實戰打靶,用以檢驗部隊一年來的訓練成果。到達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后,所有官兵的住房都是50年代部隊建設換防走后廢棄的舊營房,門窗早就壞掉,沒有一塊玻璃,我們到達駐地后就地尋找磚頭瓦塊或石頭遮擋下僅有墻壁和房頂的舊營房,這從我身后右側的窗戶上可以看到。遇有大風早晨醒來,被子及床單上被米黃色的沙完全覆蓋,即便沒有狂風大作飛沙走石的惡劣天氣,早晨起床時被子上也有一層細沙。每天每人供應一臉盆祁連山上流下的雪水供全天的洗漱不說,就連站著吃飯時風沙吹來掩躲不及上面都是一層細沙,撥掉飯菜上面的細沙繼續吃,如果你嫌有細沙嬌情不吃,就只有餓著肚子等下頓飯了。</p> <p class="ql-block"> 每年夏季的八、九月份,部隊軍列裝載上武器裝備,多個梯隊,一列又一列的軍列從內地浩浩蕩蕩的向新疆靶場目的地機動駛去。</p><p class="ql-block"> 經過幾天幾夜的鐵路行軍,到達茫茫無邊戈壁灘一個叫低窩鋪的鐵路小站。</p> <p class="ql-block">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2021年在大西北出差,再次拍下這個讓自己魂牽夢縈的戈壁灘小站!</p> <p class="ql-block"> 完成兵器及生活用品等所有卸載后,再公路摩托化行軍至靶場陣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3、部隊的培養、首長的信任,我沒有辜負!</b></p> <p class="ql-block"> 隨著自己持續不懈的刻苦鉆研,宣傳報道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反映我所在部隊軍營風貌的稿件在軍內外報刊臺越來越多的被刊發。部隊領導覺得我有培養價值,就讓我參加了人民日報、西安晚報、解放軍報等軍內外傳媒的培訓學習,極大的提升了我對文字表達及圖片、視頻拍攝的駕馭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當基層團、旅級機關脫離上面如我手刻蠟紙印文件,正在使用最笨重、最原始鉛字打蠟紙的時候,我調往的空軍航空兵第11軍(后改為空軍西安指揮所)軍級部隊機關,已開始使用當時屏幕只能顯示兩行20多個文字,北大方正排版系統的四通打字機。下圖是我23歲那年,我從團政治處機關調軍級機關,并被首長們委以重任,直接負責軍級行政級別機關窗口文件“軍務工作簡報”采編寫攝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正因為自己在軍營連、營、團、軍、軍區、空軍總部各級機關大熔爐的鍛造、培養,始終牢記首長、戰友們努力向上,本職崗位成不了專家一定要成為行家,要有作為的教導,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才有了23歲在軍級機關獨樹一幟、獨擋一面窗口文件的能力,和目前百度個人品牌樹立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中篇:</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臥榻之地無人歸,舉杯暢飲不敢醉,終怕他鄉至親牽掛。濁酒話滄桑,莫笑世態炎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雖凡夫一枚,當立鴻鵠之志。前行縱有壓力,卻應有不屈之心。縱使人生一場夢,也要它黃梁一刻,錦繡安詳!增廣賢文長智慧,世事動明好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1、努力拼搏,創造新的業績!</b></p> <p class="ql-block"> 從小就向往穿軍裝、當記者的兩種工作在軍營實現后,如同絕大多數軍人都要離開軍營回地方第二次就業一樣,我依然熱愛穿制服的工作,于是,在離開部隊回地方就業前,我分別聯系了陜西省公安廳、西安市公安局兩個接收退役軍人最方便的單位都同意接收,但我的爹娘卻干涉不讓去,年輕的我氣急敗壞的差點與看問題長遠的老人決裂!現在看來,老人憑自己的閱歷和視野,當年的決策是多么的正確!</p><p class="ql-block"> 此時,正趕上西安晚報在整個西北地區招兵買馬,首家試印出版那時還非常稀罕的彩色報紙,于是,通過考試、面試及之前多年來當通訊員時與西安晚報奠定下的扎實基礎,加上分管老總我人生中的貴人司徒慧明老師的厚愛,我被錄用并被委以重任,負責彩報一版時政新聞版采編寫攝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那時年輕,加上出版彩報又是報社的一種商業探索模式,從稿件采寫,圖片拍攝,到版面設計,夜里跟班審核版面的出版定版,再到純粹的當廣告員給報社拉廣告,所有的工作崗位和流程沒有不干的!正因為高強度工作節奏的鍛煉,讓自己積累了新聞報道、出版發行、廣告制作等報刊全流程的各項工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再后來,由于得力的人手始終青黃不接,我的直接領導司徒慧明兄長又把“家電”行業產經版交給我。兩個主題內容完全不同的版面,每周至少三萬字的文字及相應的圖片,最好還有良好到位的廣告配合,忙的我白天外出采訪、拍攝、談廣告,夜晚經常整夜不睡在辦公室寫稿子、設計版面、跟版校審幾乎是常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特別是夜晚配合司徒慧明老總校對、審閱自己負責的版面時,每次都到后半夜印刷車間出了樣報,最終沒有什么瑕疵,忐忑不安的心才踏實下來。生怕自己負責審校不細有什么事故問題的報紙版面,凌晨各路發行大軍的車輛送往市內、省內、國內各郵政、各發行站,直至各層面的讀者手中,再事后諸葛亮已經晚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報紙定版印刷心里的石頭落地后,趕緊在報社會議室找兩個凳子對接,或直接鋪些廢棄的舊報躺上面和衣睡上兩小時,8點前再去辦公室開始新一天的工作。這種黑白連軸轉近乎拼命般的努力工作,鍛煉了自己即能駕馭大報一版消息、新聞、時政類作品,又能在產經行業做不了專家,也必須做個行家多面手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至今受益匪淺,助我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 2、而今邁步從頭越!</b></p> <p class="ql-block"> 幾年前,當美篇平臺在社會上推出后,抱著試水的心態就注冊了美篇號。但令我忐忑的是,這樣的新鮮事物自己是否有能力駕馭?能否也象在軍營、在報社,通過自己的努力干的得心應手?</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負用心人!經過美篇平臺老師們的扶持、提攜與幫助,及自己的努力探索,目前,已基本適應了美篇平臺的風格,下圖是我在美篇平臺的具體收獲。</p> <p class="ql-block"> 有幸入選美篇之家籌備委員會委員,實屬美篇平臺和美篇之家的厚愛與提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下述圖片為近兩周的收獲截圖,今首次示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下篇:</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終是柴米油鹽挫了銳氣斷了念想,終是人情世故磨了棱角彎了脊梁,終是世路難行染了風霜。江湖故人,十年奔波游子倦,午夜知音,書生一夢笑黃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收獲只代表過去,唯有不斷努力,超越自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方顯讓自己欣慰的本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在此,衷心感恩所有看到此文素昧平生、不曾謀面,給予我粗糙作品閱讀、點贊、留言讀者諸君的鼓勵與鞭策!謝謝您的厚愛、扶持與提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而今邁步從頭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真誠感謝您移駕我的小文,見字如面,展閱如晤,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于茫茫人海蕓蕓眾生中認識您,雖隔屏,但我依然倍感榮幸和溫暖!請多扶持、多提攜,謝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二O二二年九月六日于新疆伊犁</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滦平县|
应城市|
肥东县|
包头市|
新晃|
格尔木市|
湾仔区|
辰溪县|
和平区|
中超|
富宁县|
奇台县|
府谷县|
德安县|
郧西县|
东丰县|
上饶市|
晋城|
上栗县|
孝感市|
信阳市|
腾冲县|
临汾市|
巴彦县|
武城县|
温州市|
房产|
呼图壁县|
横山县|
绥宁县|
景洪市|
巫溪县|
彭水|
同江市|
桐柏县|
定安县|
丁青县|
行唐县|
土默特左旗|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