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海空雄鷹團”是指原海軍航空兵四師10團。該團的前身可追溯到抗日烽火中蘇中新四軍幾支游擊隊,1942年擴編為新四軍6師18旅54團,解放戰爭中先后改編為華中10縱30旅89團、11縱32旅95團、三野29軍86師257團。該團戰爭年代英勇善戰,屢建奇功,被譽為“興化團”,“老虎五團”。 </p><p class="ql-block"> 1951年2月,86師在徐州進行了改編,大部歸建空軍,257團改為空17師49團,團長張岱松,政委路先,北上駐天津楊村機場。1952年3月,49團在師長李樹榮、政委羅斌率領下轉到遼寧丹東大東溝機場,參加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 49團飛行員僅僅經過幾個月的飛行訓練,大部分飛行員在米格—15飛機上只飛二十幾個小時,技術還不鞏固,戰術素養差,更沒有實戰經驗,但是他們憑著高度的政治責任、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和頑強戰斗作風,與驕橫霸道的美軍空中強盜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較量,共擊落美軍飛機13架,擊傷3架,勝利完成了任務。自己也有7名飛行員血灑長空,包括團長宋閣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國防部授予海軍航空兵10團“海空雄鷹團”獎旗</span></p> <p class="ql-block"> 1954年4月,軍委決定將17師調歸海軍,6月,49團隨同17師師部調到浙江寧波,8月19日國防部命名該團為海軍航空兵四師10團,團長張文清,政委丁興,從此躋身人民海軍藍色鷹陣,他們東征浙江、北上山東,南下福建,激戰海南,在保衛祖國海防斗爭中做出了新的貢獻,共擊落美蔣敵機10架、擊傷5架。(包括抗美援朝的共擊落擊傷敵機31架)1965年12月29日,國防部授予10團“海空雄鷹團”榮譽稱號。這是我軍解放后唯一一個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團級單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海空雄鷹團”命名大會會場</span></p> <p class="ql-block"> “海空雄鷹團”是被最高統帥毛主席記住的“王牌”部隊,得到了毛主席、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高度信任。毛主席曾25次接見過該團代表,贊揚他們“打得好”,1956年9月28日在中南海懷仁堂,毛主席接見了出席全國青年社會主義積極分子會議代表、10團副團長王昆同志,毛主席與王昆進行了親切交談,說:“好,我記住你了,也記住你們海軍航空兵10團了。祝你們多打勝仗。”后來毛主席還與10團王鴻喜等親切交談過。“聞鼙鼓而思良將”,在后來國土防空關鍵時刻,毛主席曾3次點將,10團奉命出征,并以卓越戰績回報人民領袖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1958年下半年,為粉碎蔣介石企圖“反攻大陸”的陰謀,我軍要炮擊金門,在研究調動部隊入閩時,彭德懷元帥建議調10團進駐福建,毛主席說:“好,就派10團去!”8月13日,10團空轉福州機場,剛落地40分鐘,臺灣兩架RF-84F飛機就找上門來,企圖偵察我福州機場。中隊長馬銘賢率中隊立即起飛攔截,當即擊傷兩架敵機,上演了現代版的“溫酒斬華雄”。</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美國和臺灣蔣介石集團對我國大陸偵察驟然增多,當時國民黨手中的王牌是美制RF-101高空高速偵察機,這種飛機享有“西方的戰略眼睛”之稱,臺灣吹噓“高炮夠不著、導彈瞄不準、飛機追不上”。我東航飛機多次起飛終因飛機性能差距攔截未果。1964年11月25日,毛主席看完總參送來的情報后指示:“海軍航空兵不是有個第四師,四師有個10團嗎?請他們去一趟……”毛主席指示傳達到海軍,海軍肖勁光司令員與副司令兼海航司令員劉道生商量,決定由四師組成小分隊趕赴浙東作戰。12月2日,師長周克林率領小分隊駕殲-6飛機秘密轉至浙東路橋機場。12月18日,敵機RF-101前來偷襲,小分隊王鴻喜駕機起飛,一舉將臺灣美制RF-101擊落,飛行員跳傘后被我活捉。這一仗敲掉了“西方的戰略眼睛”,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主席接見王鴻喜</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1965年2月,美國開始大規模轟炸越南北方,戰爭升級,美機屢屢侵犯我廣東、廣西邊海防。1965年1月27日,毛主席又問:“10團在哪里?”10團聞令而動,立即組成小分隊進駐海南,在半年內,舒積成、王相一連續擊落美軍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3架,不久高翔又“空中拼刺刀”,擊落當時最先進的美軍F-104C戰斗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毛主席接見舒積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國防部授予舒積成“戰斗英雄”獎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總理接見高翔</span></p> <p class="ql-block"> 10團不愧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英雄團隊,三次銜命出征,都勝利完成了任務。</p><p class="ql-block"> 10團經歷戰爭淬火,獲得了很多榮譽。從1954年到1965年12年間,4次獲得國防部通令嘉獎,5次獲得海軍嘉獎和獎狀,10個單位榮立一、二等功,100多人榮立戰功,其中一等功21人次,二等功110人次,先后104人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親切接見。1995年,紀念國防部命名“海空雄鷹團”30周年時,時任黨中央總書記、軍委主席的江澤民題詞嘉勉:“建設強大的海軍航空兵部隊,保衛祖國領海安全。”10團英雄輩出,涌現出了優秀指揮員和飛行員王昆、被國防部授予“戰斗英雄”稱號的舒積成,以及王鴻喜、高翔等戰斗功臣。</p><p class="ql-block"> 10團也是將軍和人才的搖籃,從10團陸續走出的軍以上領導干部和將軍,如:周克林、張文清、路先、楊漢黃、馬銘賢、李金良、李連臣、馬金明、張巨照……</p><p class="ql-block"> 10團還向其他部隊輸送了200多名優秀的人才和骨干, 如:駕駛國產殲-15在"遼寧艦"成功著艦第一人的戴明盟就曾是10團的飛行大隊長,現在航母艦載機不少飛行員來自10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駕駛殲-15在“遼寧艦”成功著艦第一人的“航母戰斗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span></p> <p class="ql-block"> 10團在戰斗中“八大首創”:</p><p class="ql-block"> 1、1952年8月6日,王昆在被動情況下,反擊美軍F-86取得成功,一舉擊落擊傷美機各一架,這是10團首戰勝利,也是抗美援朝空戰中首次反擊戰勝利。</p><p class="ql-block"> 2、1952年12月27日,大隊長余開良率領一個中隊一舉擊落美F-4U飛機兩架,以2 : 0的戰績首次打破美國空軍的“圓圈戰術”。</p><p class="ql-block"> 3、1953年3月27日,王昆、王海成雙機長途奔襲,在“三八線”附近擊落擊傷英國戰斗機FMK-8各一架,返航時油料耗盡,油量表指“0”,首創雙機對頭著陸的奇跡。</p><p class="ql-block"> 4、1955年6月27日,王昆在高度表指“0”的情況下,在東海海面首次超低空擊落美制蔣機PBY戰斗轟炸救護機。</p><p class="ql-block"> 5、1958年2月18日,胡春生,舒積成雙機在同溫層首次擊落美制蔣機RB-57高空偵察機,創造了世界第一次在這個高度上進行空戰的先例。</p><p class="ql-block"> 6、1964年12月18日,王鴻喜首次用國產殲-6飛機擊落美制蔣機 RF-101C。</p><p class="ql-block"> 7、1965年3月24日,王相一首次擊落美軍“火烽”式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p><p class="ql-block"> 8、1965年9月20日,高翔勇殲美國空軍F-104C戰斗機,一直達到39米才脫離,創造了空戰近戰的世界奇跡。也是這種飛機問世以來第一次被擊落,飛行員被俘。</p> <p class="ql-block"> 10團在長期斗爭中養育出了自己特有的叱咤海空的“雄鷹精神”。1986年,時任海航司令員的李景同志就總結說:</p><p class="ql-block"> “革命的英雄主義,認真學習的科學態度,一切行動聽指揮的嚴明紀律和快速緊張的戰斗作風,上上下下的團結一致,這就是‘海空雄鷹’精神。”</p><p class="ql-block"> 成功和勝利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而要付出犧牲和代價的。10團從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到2003年50年間,在戰斗和訓練中共犧牲xx人,包括團長宋閣修、副團長王昆。歷史永遠會銘記他們!</p><p class="ql-block"> 10團從2003年改裝了第三代戰機,年輕的一代海空雄鷹賡續老一代海空雄鷹的紅色血脈,傳承海空雄鷹精神,在新時代強軍路上,正展翅飛向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新中國海軍航空兵在海天之間展翅奮飛了七十周年,9月6日是中央軍委給他命名的日子——他的生日。</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來,伴隨著新中國前進的腳步,在毛主席、黨中央、中央軍委、海軍黨委正確領導下,海軍航空兵在艱苦中創業,在戰火中鍛煉,在曲折中前進,在改革中發展,風雨兼程,砥礪前進,成為屹立在祖國海防線上的鋼鐵長城、翱翔于祖國海天的藍色鷹陣,在國土防空中先后進行了28次戰斗,取得了輝煌戰績,共擊落擊傷美軍和臺灣國民黨空軍各種戰機40架,保衛了祖國海空安全。</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來,海軍航空兵在戰斗中工作中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德才兼備的老前輩和英雄模范,他們在火紅的年代演繹出一個個驚天動地的奇跡,譜寫出一曲曲蕩氣回腸的戰歌,他們如同一顆顆閃閃的銀星,編織成祖國燦爛的海空……</p><p class="ql-block">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七十年來,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時光毫無例外毫無吝惜地退卻了每個人的青春,當年的海空雄鷹逐漸卸翅解甲,退隱幕后,甚至很多人已經作古,活著的也屆古稀或耄耋之年……</p><p class="ql-block"> 留給今天的是昨天,是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和越來越遠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昨夜的星辰依然閃爍”他們只是遠去和隱退,而永遠不會墜落!</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掘井人”。從今年2月開始,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陸續以文字和照片再現這些老前輩老英模,目的是讓歷史告訴未來,讓昨夜照亮今天。</p><p class="ql-block"> 4月份,有幸進入了“桑榆重晚晴”公眾號,得以在這個平臺上陸續推出。令人高興的是,廣大讀者給予了熱情的歡迎和支持,多數文章閱讀量破千,最高突破兩千。還有讀者“海天之戀”(海軍老航校朱來金同志)把每文制成“美篇”,觀賞總量大約20萬次,大部分每篇為3500次以上,最高突破8660次,獲贊5000多個,每文都被“美篇”推薦為精品。 </p><p class="ql-block"> 不是因為作者的文筆多么美妙,而是傳主的經歷傳奇、事跡感人。</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作者囿于眼界有限,資料有限,水平有限,只寫了區區50個人(群體),且文字簡略,可謂滄海之一粟。其實,未能入傳的老前輩老英模更多,他們的名字和功績永載青史。在此,謹向未能入傳的老前輩老英模深表歉意!</p><p class="ql-block"> 光陰如白駒過隙,日子似神舟掠空,轉眼幾個月過去了。《海航老前輩老英模列傳》今天就要畫上句號了。</p><p class="ql-block"> “了?”——是的,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p><p class="ql-block"> “好!” ——不錯,好便是了。若要好,便須了。</p><p class="ql-block"> ——這是中國偉大的《紅樓夢》中的醒世警言,不得不信,不得不守。</p><p class="ql-block"> 感謝公眾號主編和編輯同志的辛勤勞動!</p><p class="ql-block"> 感謝戰友們、讀者和觀者們的長情陪伴!</p><p class="ql-block"> 感謝有的朋友發現的紕漏并善意指出!</p><p class="ql-block"> 感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史學工作者提供的資料和照片!</p><p class="ql-block"> 發布時的先后排名不關職務、資格、年齡,系寫作時即時而定。觀點只代表作者本人,有責自負;有的照片來自網絡,深表感謝;史料如有錯誤,歡迎批評指正。</p><p class="ql-block"> 最后,讓我們在人人熟悉的歌聲中結束:</p><p class="ql-block">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p><p class="ql-block">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p><p class="ql-block">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p><p class="ql-block">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p><p class="ql-block"> 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圖文來自桑榆重晚晴 作者楊忠義(海軍大校 海軍第一航空學校第16期領航學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兰坪|
石狮市|
建水县|
北安市|
铁岭市|
常德市|
南汇区|
盐山县|
方山县|
凤山县|
富蕴县|
桦甸市|
龙山县|
瓮安县|
太保市|
故城县|
龙泉市|
泽库县|
石楼县|
昔阳县|
静安区|
枣庄市|
保靖县|
上杭县|
长垣县|
龙山县|
九江市|
宁河县|
平乡县|
马公市|
五华县|
嘉禾县|
沈丘县|
微山县|
漳平市|
连南|
秦安县|
阿瓦提县|
蓬安县|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