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獨庫,一群騎行者的浩浩蕩蕩

瓷國老牛

<p class="ql-block">  在新疆,有這樣一條公路,它縱貫天山南北、橫亙崇山峻嶺、穿越深川峽谷,跨過遼闊草原。</p><p class="ql-block"> 它就是中國最險峻、最壯美,被譽為“中國最美公路”的獨庫公路。</p> <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北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南至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全長561公里。</p> <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宛如一條巨龍盤臥天山,橫穿天山中段。</p> <p class="ql-block">  一條路上,匯集了雪山冰川、高山湖泊、森林草原、戈壁綠洲等自然景觀。</p> <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地形特殊,急彎陡坡較多,大部分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受天山山區冬季降雪、結冰等自然因素影響,一年僅開放四個月。每年9月底到次年5月實行封閉管制。</p> <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去過一次新疆,新疆的自然之美,驚艷到極致,美到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  新疆的西域風情,仿佛置身遙遠的異域。</p> <p class="ql-block">  偶遇美麗的維吾爾姑娘朝你嫣然一笑,定會讓你怦然心動而不淡定了。</p> <p class="ql-block">  有句話說:不走獨庫,不算到過新疆。 </p><p class="ql-block"> 對于騎行者來講,獨庫公路,也許是其朝思暮想,想去騎行挑戰的地方。對我,更不例外,騎行欲望尤為強烈。那年騎行西藏回來,獨庫公路便列入了來年的騎行計劃,因疫情原因已煎熬般的等待了兩年。</p> <p class="ql-block">  騎行是有毒的,一旦入坑,便不能自拔,再也回不去了。心心念念的獨庫,時時刻刻都在召喚著。</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6—9月份,獨庫公路開放的時候,成千上萬的騎行者便蜂擁而至。</p><p class="ql-block"> 6月中旬,獨庫公路剛剛開放。在我的一陣鼓惑下,快樂騎行隊的一群騎友便迫不及待,相約一起去騎闖獨庫。</p> <p class="ql-block">  正為單車托運困難愁眉不展時,醴陵捷安特自行車俱樂部鼎力相助,提供一臺后勤車,將17輛單車裝車送到370公里之遠的湖北武昌站,托運至新疆烏魯木齊。</p> <p class="ql-block">  騎行準備工作一切就緒,7月4日傍晚,17名隊友啟程飛赴烏魯木齊。</p><p class="ql-block"> 這支隊伍中,60歲以上的隊友8人,其中70歲以上的3人,平均年齡61歲,其中有5位女隊友。妥妥的一支中老年騎行隊。</p><p class="ql-block"> 你可別小瞧這支隊伍。他們北上漠河,南下海南,東繞太湖,西環青海,騎闖川藏,……騎跡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  自古出征總要搞個誓師大會。7月5日早上,按照慣例,騎行出征要有點儀式感,隊友們在烏魯木齊市區酒店門口合影打個卡,呼幾句口號,由此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隊伍出烏魯木齊市區,沿312國道,一路向西,途經昌吉市、呼圖壁市,直奔145公里之外的瑪納斯縣。</p> <p class="ql-block">  看似一馬平川的戈壁公路,實則一路緩上坡。高溫烈日下,隊友們頂著一路上的強逆風,艱難的向前挺進。</p> <p class="ql-block">  扎胎了!這是整支隊伍獨庫騎行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扎胎。</p><p class="ql-block"> 只能說明,我們這支隊伍的人品和運氣太好。</p> <p class="ql-block">  經過13個多小時的艱難騎行,晚上十點,趕在太陽落山前,隊伍安全抵達瑪納斯縣。</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騎行,只能算是熱身,145公里,全程強逆風、緩上坡,沒有一個隊友掉隊落下,其團隊的體能素質由此可見一斑,不愧為一支久經考驗的騎行隊伍。</p> <p class="ql-block">  從烏魯木齊到獨山子,300公里的路程,計劃分兩天時間騎完。今天是第二天的騎行,瑪納斯至奎屯。</p> <p class="ql-block">  一百二十多公里的戈壁公路,坡道長起短落,起伏很大,整體呈上升趨勢。</p><p class="ql-block"> 這種長距離的上坡路,保持自己的騎行節奏尤為重要,你追我趕是很容易被拉爆的。</p><p class="ql-block"> 隊伍漸漸形成了幾個梯隊,拉開了一些距離,后面的隊友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地跟隨著前面的隊伍。</p> <p class="ql-block">  離瑪納斯漸行漸遠,進入安集海,西域風光逐漸顯現,道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荒漠戈壁。</p><p class="ql-block"> 遠處的地平線上,泛著銀光的天山山脈橫亙天邊,時隱時現。</p> <p class="ql-block">  騎行10個小時,124公里,下午6點隊伍抵達奎屯市。這里離獨庫公路的起點獨山子還有15公里,考慮到市區住宿環境好一些,今晚就安排在這歇息。</p> <p class="ql-block">  次日一大早,隊伍就出發前往獨庫公路起點獨山子。</p><p class="ql-block"> 出奎屯市區往南走,一路又是逆風上坡,騎行很費勁,15公里的路程騎了一個半小時,到達獨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找到獨山子517騎行驛站,大家把馱包卸下寄存在這。烏蘭薩德克639騎行驛站事先已答應安排車輛來此接運馱包。這樣減輕了大家的騎行負重,輕裝上陣。</p> <p class="ql-block">  驛站的留言墻上,涂鴉滿墻,見證了多少年來騎行者對騎行獨庫的狂熱。不失為另一道騎行風景。</p> <p class="ql-block">  來到獨庫公路起點零公里處,展開隊旗打卡留影。</p><p class="ql-block"> 正式進入獨庫公路騎行了,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昂奮,精神抖擻。</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看的獨庫公路博物館因沒到開館時間,不能久等參觀了,留下遺憾。</p> <p class="ql-block">  一眼望去,戈壁灘上,獨庫公路坦蕩如砥,直抵遠處的天山山脈。</p><p class="ql-block"> 沙沙的車輪聲和叮當叮當的駝鈴聲,在寂靜的曠野中,清脆、悠揚、深邃而遙遠。</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情景,不由想起《駝鈴》那首歌:“送戰友,踏征程。任重道遠多艱辛……”情不自禁的就進入到那種意境。</p> <p class="ql-block">  一輛警車喊著喇叭從后面沖過來,停入前面停車帶,大家不知道啥情況,都跟著停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倆警察下車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提示大家騎行要注意安全等等,最后還和我們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這倆警察和藹可親和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大家都感到很暖心。</p> <p class="ql-block">  穿越筆直的戈壁路段,進入天山山脈。</p><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依山臨河,在崇山峻嶺中向天山深處盤旋上升。</p> <p class="ql-block">  兩旁的山崖陡峭險峻,為防巖石崩塌、滾落,很多巖體被巨大的鋼絲網包裹固定起來。時不時有小石子從頭頂和崖壁上濺落下來。從下面經過時,不免警惕的抬頭東觀西望,察看動靜,腳下則奮力蹬車快速通過。</p> <p class="ql-block">  中午時分,到達天山驛站。</p><p class="ql-block"> 在此休整、用餐的騎行者和自駕游者絡繹不絕。</p><p class="ql-block"> 門口大棚底下掛滿了途經此處的騎行隊伍留下的隊旗。這些形形色色的隊旗烘托了驛站的熱鬧氣氛和爆棚的人氣,也讓騎行者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歸宿感。</p> <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是一條英雄之路,三萬名官兵浴血奮戰十余載,終于打通了莽莽天山,筑成這條人間“天路”。</p><p class="ql-block"> 守望天山石碑和守護天山路紀念碑,就是對歷盡艱險、勇于犧牲的英雄筑路官兵和凌雪傲霜、戰風斗沙,養路保暢的公路人永遠的懷念和禮贊!</p> <p class="ql-block">  過守望天山紀念碑之后,一路上坡到“老虎口”。</p><p class="ql-block"> 當年修筑獨庫公路時, “老虎口”是個卡脖子路段。筑路官兵在這200多米落差的絕壁上,硬生生的開拓出一條路來。</p><p class="ql-block"> 老虎口地勢非常險要,是獨庫公路上最危險的路段,絕壁呈倒坡狀,嶙峋而猙獰。人車在懸崖下走,不免有些恐懼,時刻都得提防山崖崩塌和落石,不敢逗留。觀察動靜后必須快速通過。</p> <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一面傍山,一面臨河,在懸崖絕壁中逆河而上。</p><p class="ql-block"> 公路兩旁全部是光禿禿的石山,植被稀疏、枯黃,沒有一顆樹,顯得很蒼涼、荒蕪。</p> <p class="ql-block">  經過一天的艱難跋涉,晚上八點,隊友們終于全部到達烏蘭薩德克639絲路驛站。</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在獨庫公路上第一個落腳的驛站。</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騎行,耗時13個小時,行程95公里,海拔爬升2200多米,90%是上坡路,騎行可謂非常辛苦。</p><p class="ql-block"> 騎行本來就是一種自虐,怕苦怕累就不會來。唯有堅定信心,不畏艱難,頑強堅持,才能勝利。</p> <p class="ql-block">  休整一晚,次日一早,告別639驛站,隊伍向喬爾瑪出發了。</p> <p class="ql-block">  烏蘭薩德克到喬爾瑪,雖然路程只有69公里,但彎多坡陡,連續上坡30公里,海拔上升到3400米,騎行強度非常大。</p> <p class="ql-block">  上到天瀑景區,抬頭仰望,天山飛瀑猶如一條白練,傾瀉于巨石之間,奔涌而下。</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遠,藍天白云,雪山飛瀑,獨庫公路像條巨龍,百折千回,逶迤飛騰。</p> <p class="ql-block">  遇到倆個女游客,她倆說,她們也是騎車人,很羨慕我們的騎行生活。天下騎友是一家,共同的愛好,一下子拉近了我們的距離。</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上走,景色越來越壯觀。雄偉挺拔、巍峨屹立的天山山脈像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白皚皚的雪峰下,是一片翠綠的草甸,五彩斑斕的大小石巖,散落其中。</p> <p class="ql-block">  從獨山子到喬爾瑪這段路,處于天山北坡,是獨庫公路全線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一段,同時也是最險、最奇、最具挑戰性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每年發布的獨庫公路全線通車公告,其實都是關于這一段路的通車公告,也就是說,只要這段路通了,其他路段沒有突發自然災害,獨庫就是通車的。</p><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騎行這段路的艱難和險阻有多大,不親身經歷,不會有切身的體會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  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希勒根隧道了。</p><p class="ql-block"> 哈希勒根,意為“此路不通”。這個海拔3400米的隧道,曾經是我國海拔最高的隧道。雖然隧道只有短短的340米,但當年的筑路英雄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打通,可以想象這個工程的難度。</p> <p class="ql-block">  穿過隧道,意味著翻越了哈希勒根達坂,來到山麓的南坡。</p><p class="ql-block"> 剛出隧道口,一股冰涼的山風撲面而來,放眼望去,連綿起伏的群山瞬間變成了一個綠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翻過哈希勒根達坂,仿佛來到了另一個世界。</p><p class="ql-block"> 山那邊懸崖絕壁、巖石裸露、植被稀疏,一片荒蕪之地;山這邊群山連綿,山青水秀,綠草如茵,生機盎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隧道口連續下陡坡十數公里,海拔落差一千余米,感覺如玩速降一般。</p><p class="ql-block"> 騎行下坡,風馳電掣,感覺特爽。一直下到喬爾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過喬爾瑪鎮幾公里,越過喀什河大橋,抬頭仰望,對面山坡上巍然屹立著一座高大的白色紀念碑。</p><p class="ql-block"> 紀念碑上“為獨庫公路工程獻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十八個鮮紅的大字,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 喬爾瑪革命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修筑獨庫公路而犧牲并安葬在這里的168名革命烈士而建的國家革命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豎起的路。</p><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就是這168位烈士用他們的身軀鋪就的,是成千上萬的官兵用鮮血和汗水鑄就的。</p> <p class="ql-block">  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走進烈士陵園,繞著紀念碑轉了三匝,肅穆于此,哀悼于此。</p><p class="ql-block"> 我想只有像我們這樣艱難走過獨庫公路的人,才會有如此強烈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瞻仰烈士墓地,緬懷先烈,不禁思緒萬千,感慨不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巍巍天山埋忠骨,英雄豪氣貫長虹!</span></p> <p class="ql-block">  在陵園門口,我們有幸遇到烈士陵園的守墓人陳俊貴。</p><p class="ql-block"> 陳俊貴,遼寧人,是一名退伍軍人,當年參加修筑獨庫公路時英勇負傷。退伍回家后,他想起班長在冰天雪地、饑寒交迫的絕境中把僅剩的一個饅頭留給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他;想起班長的臨終遺言,作出了改變他一輩子的決定,重新回到埋葬班長的天山腳下,陪伴班長,成了烈士陵園的守墓人。</p><p class="ql-block"> 獨守陵墓35年,只為當年的一句諾言。</p><p class="ql-block"> 恩深義重,情義無價。</p> <p class="ql-block">  從烈士陵園出來,又騎行十余公里,下了公路又騎了幾公里坎坷不平的泥石小路,到達喬爾瑪草原上的一個度假村。</p><p class="ql-block"> 所謂度假村,其實就是草原上的一片蒙古包。聯系上老板,安排入住了兩個大包,12個男隊友一個包,5個女隊友一個包,雖然群宿不很方便,但在這荒郊野外的草原上也很無奈,只能將就住一晚。沒想到更為難受的是,這地方沒有浴室、更沒有熱水洗澡,蒙古包外只有一個冷水龍頭,一個公共衛生間也在二百米之外。</p><p class="ql-block"> 騎了一天的車,一身的汗臭,渾身黏黏糊糊,不能洗澡、擦身,超級難受。</p><p class="ql-block"> 騎行服沒換,和衣早早躺下。地鋪上的被子也不知道多久沒有換洗了,散發著一股濃濃的異味,碩大的蚊子總在耳邊嗡嗡盤旋。包外的柴油發電機隆隆作響,凌晨一點了,劣質的音響還在不停的播放著草原歌曲。</p><p class="ql-block"> 來之前預訂這個蒙古包,也是想嘗試一下住蒙古包的感覺,老板也承諾熱水洗澡什么的都有,結果被忽悠了。</p><p class="ql-block"> 吃一塹長一智,以后長途騎行,絕對不能住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  一夜未眠,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牙沒刷,臉沒洗,霸蠻吃了一碗大鍋面,又隨隊伍出發了。</p> <p class="ql-block">  連續10多公里緩坡,20公里陡坡。爬到半山腰,已經是中午時分,早已饑腸轆轆,見路邊有個牧民的燒烤攤,迫不及待的要了一碗羊肉湯和一些羊肉串,馬虎填了一下肚子,打起精神又向上進發。</p> <p class="ql-block">  上到海拔3200多米的達玉希莫勒隧道口,氣溫陡降,寒風呼嘯。只見隧道里漆黑一片,大家穿上沖鋒衣褲,套上雨衣雨褲,打開車燈,排成一列,魚貫而入。</p><p class="ql-block"> 隧道有2公里長,路面坎坷不平,還有來往的車輛進進出出,大家相互提醒,小心翼翼的騎出了隧道口。</p><p class="ql-block"> 出隧道口,眼前白茫茫一片,身已處云海之中,能見度很低。凜冽的寒風中夾雜著絲絲小雨。</p><p class="ql-block"> 大家認真檢查車輛狀況,相互提醒,開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  連續30公里陡下坡,又35公里緩下坡,一路滔滔下到那拉提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由于做攻略時疏忽,今天的住宿點預訂在那拉提鎮,已脫離獨庫公路二十公里,又碰巧客棧老板竟然把我之前的預訂給忘記了,只好臨時把17個人分散安頓在附近幾個客棧住下來。</p><p class="ql-block"> 看著這些隊友騎行苦累一天,沒有把他們安頓好,心里又急又氣,非常內疚。</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又名鞏乃斯草原,地處伊犁河谷,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優美的草原風光與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新疆著名的旅游風景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凡事有得有失。我們歪打正著,騎車來到了《可可托海的牧牛人》這首歌所描述的情景地—伊犁、那拉提,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歌詞中的牧羊人和養蜂女。</p> <p class="ql-block">  離開那拉提,迎著強逆風走了20公里的回頭上坡路,重新上了獨庫公路。</p><p class="ql-block"> 這一段路雖然走的冤,走的辛苦,但絕對不后悔。</p><p class="ql-block"> 美麗的那拉提,我騎車走過路過,沒有錯過。</p> <p class="ql-block">  連續24公里的陡坡路,把隊伍三三兩兩地分成了幾股,繞著看不到頂的盤山公路艱難跋涉。</p><p class="ql-block"> 午餐就是早上準備好的饅頭牛奶。</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點,終于爬到了山頂。</p> <p class="ql-block">  在山頂,很意外的看到了只有在藏區才能見到的經幡旗和瑪尼堆。看來新疆部分地區也有少量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  從這下陡下坡幾公里,接著一段緩坡起伏路,就到了巴音布魯克大草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魯克大草原,是全國最大的亞高山高寒草甸草原,地勢平坦,水草豐盛。是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集山岳、盆地、草原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  風光無限,永遠都在路上。騎行一路過來,大飽眼福,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公路上,成千上萬輛小車來往穿梭,川流不息。</p><p class="ql-block"> 離巴音布魯克鎮還有幾公里遠,路上同向的車輛已堵成一條長龍,司機、游客都下車了,看來堵車時間較長。還好騎車不受影響。</p><p class="ql-block"> 進得鎮來,街道上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游客爆滿。街邊上所有的賓館、客棧大門上都掛上客滿的提示牌。</p><p class="ql-block"> 找到預訂的賓館,大家安然入住,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p> <p class="ql-block">  騎行已經六天了,每天高海拔翻山越嶺、長距離爬坡,大家都感覺非常辛苦。尤其難受的是屁股痛、大腿肌肉酸痛。不騎車的人是體會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按照之前做的騎行攻略,今天騎行里程156公里,是這次獨庫公路騎行里程最長的一天,且要翻越海拔3300米的鐵力買提達坂。大家都非常擔心今天的行程難以完成。</p><p class="ql-block"> 考慮再三,決定調整計劃。請客棧老板幫我們聯系了當地四臺車輛,把我們拉上一段路程,送到鐵力買提隧道口,我們再騎完余下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這樣既節省了時間,減輕了騎行的強度,又沒有打亂環環相扣的騎行計劃安排。</p> <p class="ql-block">  汽車岀了鐵力買提隧道口,人車全部下車,騎行下山。</p> <p class="ql-block">  山上寒風刺骨,山路千回百轉。不知不覺,地質地貌又漸漸發生了變化。</p> <p class="ql-block">  一直下到庫車峽谷,景色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仿佛是到了黃土高原,又像是戈壁荒灘。</p> <p class="ql-block">  地質地貌景色變幻,讓你目不暇接,有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五里不同景,十里不同天;一天穿四季,冰火兩重天。這就是獨庫公路獨有的魅力所在。獨庫公路不愧為名副其實的景觀大道。</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點,隊友們陸續抵達庫如力988驛站。因為汽車送了我們一程上坡路,收了一個早工。</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最后一天的騎行了,即將到達獨庫公路的終點庫車,勝利在望。</p> <p class="ql-block">  出庫如力驛站不遠,公路兩旁的灰綠色山脈漸漸變成了紅色的山崖,山崖上光禿禿的沒有植被,形態千姿百態。</p> <p class="ql-block">  大部分隊友都加快速度朝前趕,尤其是那幾個年長的隊友,把喜歡停停拍拍的隊友遠遠的拋在后面。</p><p class="ql-block"> 騎行,并不是單純的追求距離和速度,不是為了騎行而騎行。而是以騎行的方式來看世界,享受過程和沿途的風景人文。</p> <p class="ql-block">  騎行運動中拍照,是比較危險和辛苦的。</p><p class="ql-block"> 用手機拍攝騎行隊伍時,左手掌控車把,右手緊握手機,腳下不停的蹬車,緊跟隊伍,時快時慢,時左時右,甚至要偏向道路中線。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既要注意公路上雙向來車,又是警惕路上的坎洼和石塊,稍有疏忽,就有摔車的危險。</p><p class="ql-block"> 雙肩還背上個幾公斤重的單反攝影包,汗流浹背,衣服和背包濕透。遇到美景,便下車拍攝。拍完又要快馬加鞭追趕遠去的隊伍。</p><p class="ql-block"> 為了記錄騎行的精彩瞬間和路途上的風景,我也是拼了。</p><p class="ql-block"> 每一張照片都來之不易啊!</p> <p class="ql-block">  經過天山神秘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大家停下車來,購票進去游覽。</p> <p class="ql-block">  峽谷內,由紅色沙巖經過億萬年風刻雨蝕形成奇峰群山直插云天,在陽光照射下,猶如一簇簇燃燒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  峽谷內,奇峰嶙峋,爭相崛起;峰巒疊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蘊其意。</p><p class="ql-block"> 身在峽谷內,猶在火焰山。不由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景天成。</p> <p class="ql-block">  出了天山大峽谷向南走,紅色的山崖漸漸被聳立的黃土高坡替換,疾風夾雜著沙塵打在臉上。猶如又回到了黃土高原。</p> <p class="ql-block">  走著走著,不經意間,那些黃土坡不知啥時候消失不見了,地勢越來越平坦,眼前又是一片戈壁荒漠,一望無際。</p> <p class="ql-block">  在戈壁灘上騎行十數公里,進入一片起跌宕起伏的土丘,眼前的景象瞬間讓人大感意外,驚詫不已。</p> <p class="ql-block">  公路在土丘里蜿蜒盤旋,四周被眾多奇形怪狀的土丘所包圍,土丘側壁陡立,寸草不生,干枯的河流只留下水流過的痕跡。四周一片死寂,仿佛來到了一座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獨庫公路上最后一道風景—雅丹地貌。</p><p class="ql-block"> 雅丹地貌是一種特殊的地貌形態,它是由河湖相土狀的沉積物所形成的地面,經大自然億萬年的風蝕雨刷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深入雅丹地貌,如果不是有車有路,定會產生一種錯覺,是不是時空穿越,回到了洪荒的遠古。</p> <p class="ql-block">  穿過十余公里的雅丹地貌,前面就是獨庫公路的終點界碑,</p><p class="ql-block"> 至此, 快樂騎行隊17位隊友,從烏魯木齊出發,歷時8天,騎行860公里,全部安全、圓滿、勝利的完成了新疆獨庫公路的騎行挑戰,又一次為自已的人生寫下了輝煌的一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滿懷勝利的喜悅,歡呼雀躍的女將們。</p><p class="ql-block"> 巾幗不讓須眉,在她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 一條路</p><p class="ql-block"> 落葉無跡</p><p class="ql-block"> 走過你 走過我</p><p class="ql-block"> 我想問你的足跡</p><p class="ql-block"> 走過春天走過四季</p><p class="ql-block"> 走過我自己</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佳木斯市| 隆林| 黔西县| 若羌县| 岐山县| 吉隆县| 宣化县| 锦屏县| 江都市| 娄烦县| 乌兰浩特市| 沙河市| 铜鼓县| 阳谷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临夏县| 博客| 宁安市| 凌源市| 沾益县| 商水县| 乐安县| 望谟县| 宁陕县| 新余市| 图木舒克市| 安新县| 扬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合阳县| 垣曲县| 德格县| 句容市| 河南省| 垣曲县| 凭祥市| 抚顺县| 阳东县| 龙江县|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