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燕京八景”又稱“燕山八景”或“燕臺八景”等,得名于金代明昌間,后代文人紛紛題詩,遂名聞遐邇。明代李東陽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風”、“東郊時雨”并賦《十景》詩,所以也有“燕京十景”之說。不過就是時代不同、歷朝的稱呼不一而已。</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定八景為:太液秋風、瓊島春蔭、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當時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詩文。燕京八景的出現(xiàn),對于后來的風景點建設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從此之后,無論“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畝之園,以及琳宮梵宇,靡不有八景詩矣”。現(xiàn)代園林、庭院綠化亦借鑒燕京八景,建造景點,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園林建設的發(fā)展和框架。</p> <p class="ql-block">在中海的建筑水云榭上,刻有乾隆皇帝親題:“太液秋風”四字,是“燕京八景”之一。,遠遠望去特別引人注目,其亭亭玉立,云光倒映,優(yōu)姿宛在,碧水環(huán)繞,猶如出水芙蓉,夏日荷香四溢,風景四季如畫。別有一番風味、似天上人間。此碑在特制亭中保護很好,但親眼見到的人不多,也許有一日可睹真容。</p><p class="ql-block">(因特殊原因圖片來自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瓊?cè)A瑤島郁嵯峨,春日輕蔭景色多。云護鳳樓松掩映,瑞凝仙掌竹婆娑……”這是乾隆來北海公園的瓊島游玩時,望著滿目盛景,興之所至,所題寫的一首詩,并隨筆寫下“瓊島春蔭”四個大字。從乾隆皇帝的詩中可以看出,當年,瓊島春色之美,讓人心曠神怡,不愧為“燕京八景”之一。如今幾百年過去,時過境遷讓今人感到幸運的是,“瓊島春蔭”碑還在,“瓊島春蔭”盛景依舊。如今每年四季到此游玩的全國游客絡繹不絕,到北海公園的瓊島一游,既能三時賞花四季觀景,還能感受歷史,憑吊尋幽真是一場難得的“雅游”之旅。</p> <p class="ql-block">“瓊島春蔭”碑矗立在瓊島的東北角。從北海公園的東門進入,跨過漢白玉石橋向右一轉(zhuǎn),左側(cè)就能看到。這塊碑為長方形,碑身四框刻纏枝紋飾,碑陽刻乾隆御筆“瓊島春蔭”四字,碑陰為乾隆帝御制詩:“良岳移來石發(fā)峨,千秋遺跡感懷多……”</p> <p class="ql-block">“瓊島春蔭”碑為金代“燕京八景”舊物之一。瓊島春蔭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碑身正面攜刻乾隆皇帝御書“瓊島春蔭”四個大字,其他三面分別鐫刻乾隆題詩。左下方蓋有乾隆玉璽。(此碑是可以見到、保護最好的一通)</p> <p class="ql-block">薊門煙樹碑立于北太平莊街道黃亭子古土城墻遺址之上。</p> <p class="ql-block">此碑立于遼城和元城的故址之上。古城墻和古建筑物都已廢圮,只有古城門舊址兩個土阜還存在。高3米、寬0.8米、厚0.25米,山字形首浮雕云紋,須彌座。額篆書《御制》,碑陽楷書大字“薊門煙樹”四字。</p> <p class="ql-block">碑陰刻乾隆帝行書七律一首。相傳當年其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拂空,四時不改,故名薊門煙樹。</p> <p class="ql-block">《金臺夕照》碑關于金臺在北京城內(nèi)的確切位置,早幾年一直是史學界爭論的話題,一直有很多的說法。如,朝陽門外有個地名叫金臺路;崇文門外廣渠門也有一夕照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01年12月,北京商務區(qū)財富中心大廈開挖地基時,在地下2米處,發(fā)現(xiàn)一塊巨石,遂向文物部門報告,經(jīng)工作人員用毛刷掃凈、清理干凈碑面上的泥土后,露出了乾隆題寫的“金臺夕照”四個大字,終于確定了金臺夕照的位置,揭開了幾十年來的一項考古之謎。</p><p class="ql-block">(此碑正面兩側(cè)有人為破壞痕跡、金臺夕照四字有點模糊)</p> <p class="ql-block">而在2001年發(fā)現(xiàn)石碑的所在地,在清代時曾是鑲白旗的一個叫苗家地的校軍場,傳說校場中曾有一個高臺就叫金臺。有文記述此景是:“空曠處建有一高臺,每年在春分、秋分時節(jié)夕陽西下后,仍有一縷陽光照能夠照射到臺上,甚是奇異”。當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時看到臺上金光閃耀,得知此地名為苗家地,他擔心苗姓因此而興,恐于大清不利,于是便命立碑鎮(zhèn)之,并對此地命名為“金臺夕照”。因此此碑的爭論才有了準確的坐標和定論。</p> <p class="ql-block">(金臺夕照)拓片來自《<span style="font-size:18px;">婁旭在玩兒</span>》燕京八景 之 金臺夕照,順謝婁老師</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金臺夕照》碑的位置就在東三環(huán)路的西側(cè)財富中心的小廣場內(nèi),東臨著名的中央電視臺(大褲衩子)和號稱北京第一高樓的《中國樽》、南鄰國貿(mào)大廈、四周高樓大廈多多,是一個寸土寸金的絕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也許是當年乾隆皇帝真的有超人的慧眼,也許是歷史的巧合,不管怎么說這里決對是一個風水寶地。</p> <p class="ql-block">西山晴雪"碑矗立在香山公園半山亭北,雖經(jīng)歲月滄桑,但石碑上乾隆御筆碑文"西山晴雪"熠熠生輝。相傳乾隆十五年,一冬五雪,入春無雨。皇帝和大臣憂心忡忡。一天,乾隆等人到香山打獵散心。出西直門經(jīng)青龍橋時,望見香山山凹一片潔白,酷似積雪覆蓋。皇帝大為驚喜,趕來細看,原來是十萬杏樹勃勃生機,漫山遍野的杏花沁人心脾。乾隆皇帝觸景生情,欣然提筆"西山晴雪"。也有記載說乾隆皇帝贊嘆不已西山雪后的壯觀景象而親題碑文。"西山晴雪到底源于西山雪后的銀妝素裹的壯美景象,還是十萬株杏樹生機勃勃,漫山遍野的杏花沁人心脾,已無從考究,不過留給人們的是美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燕京八景”始于金章宗年間。盧溝橋的東西兩頭各立御碑一通,東頭為清代乾隆帝御書“盧溝曉月”碑,西頭則是清康熙帝于1698年為記述重修盧溝橋而豎的御制碑。 古時這里澗水如練,西山似黛,每當黎明斜月西沉之時,月色倒影水中,更顯明媚皎潔,從而成為古代著名的燕京八大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盧溝曉月》 乾隆 </p><p class="ql-block"> 茅店寒雞咿喔鳴,</p><p class="ql-block"> 曙光斜漢欲參橫。</p><p class="ql-block"> 半鉤留照三秋淡,</p><p class="ql-block"> 一蝀分波夾鏡明。</p><p class="ql-block">碑文為:“康熙七年,秋雨成災,盧溝橋的東北面,被水毀壞處有十二丈,于是命工部侍郎羅多等人,挑選工匠督造挑浚,疏導水勢,復架木以通行人,然后砌石為梁,整修如舊。自此,萬國梯航,及民間之往來者,咸不病涉……爰勒豐碑,永垂不朽(碑文少有殘缺)</p> <p class="ql-block">每到月滿時節(jié)宛平城外月色朦朧,美麗的月亮倒映在永定河之中,更顯明媚皎潔。站在盧溝橋上,人們可以欣賞到“一日三月”的曠世奇景了。</p><p class="ql-block">(盧溝曉月圖來自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乾隆曾寫《玉泉垂虹》詩曰:“涌湍千丈落垂虹,風卷銀濤一望中。聲震林梢趨眾壑,光浮練影掛長空。跳波激石珠丸碎,濺沫飛花玉屑紅。自此恩波流處處,公田時雨澤應同。</p> <p class="ql-block">”但是乾隆皇帝后來又多次實地觀察發(fā)現(xiàn)認為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并沒有形成瀑布,不能叫“玉泉垂虹”,而泉水“噴霧如珠”,很像濟南的“趵突泉”,所以改名為“玉泉趵突”。此泉水質(zhì)極佳,味道甘甜,孕育了著名的《京西稻》、是明清二朝的御用水源。</p><p class="ql-block">(此圖來自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乾隆十六年(1751年)寫賦詩:“斷戌頹垣動接連,當時徒說固防邊。洗兵玉壘曾無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鳴常帶冷,日含峰暖欲生煙。鳴鞭阿那羊腸道,可較前茲獲有田”。并題寫“居庸疊翠”,立碑于居庸關東南的大道旁。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原碑已不知去向,只有碑座遺棄在公路的西側(cè)。</p> 后記 <p class="ql-block"> 據(jù)考燕京八景在近代歷史中都曾遭受過不同程度的破壞,尤其是清朝后期,朝政腐敗,國力衰頹,倭寇入侵,內(nèi)亂不斷,八景的各處石碑因長年風化,不但碑文字跡模糊不可辨認,石碑倒地、沒于荒野,多處美景,早已名存實亡,尤是咸豐十年(1860年)和光緒二十五年(1900年)經(jīng)兩次外國匪軍燒殺劫掠,花木凋敝,建筑破敗,后又經(jīng)民國戰(zhàn)亂、破舊立新,多數(shù)美景均不復存在,最近時期國家有關部門幾十年如一日大資金大力度的重建、修復、各處美景得以保護與恢復,“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守好這方碧綠,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造福于人民讓我們的子孫共享自然之美、功在千秋 。</p><p class="ql-block"> 今天溫度有點偏高,但終于一天連續(xù)尋到兩通石碑,加上不能實地觀看的終于湊齊了八大美景,哈,即鍛煉了身體又增加了歷史知識,這個中秋值了。</p><p class="ql-block">成稿于:2022年中秋節(jié)</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苏尼特右旗|
庐江县|
新营市|
洪泽县|
大宁县|
绥化市|
青浦区|
通渭县|
巴青县|
忻城县|
分宜县|
晋中市|
康马县|
汕头市|
北安市|
华坪县|
依兰县|
和政县|
沅陵县|
和林格尔县|
米脂县|
上蔡县|
花莲市|
拜泉县|
平果县|
汉沽区|
台前县|
岳普湖县|
渝中区|
兰考县|
崇文区|
大冶市|
兴国县|
南川市|
葫芦岛市|
长顺县|
建瓯市|
湖州市|
南充市|
长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