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韓進英</span></p> <p class="ql-block"> 韓進英,1934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山東東平縣。退休前是山東濟南市政協“臺港澳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p><p class="ql-block"> 走近他,你就會發現:他是一位有故事的傳奇人物,他的家庭、他的經歷、他的見識、他的情懷、他的才藝等等,令人唏噓、感慨、敬佩、贊嘆,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014年,他把自己的80年全部濃縮記錄在25萬字的回憶錄《軌跡》中。讀完這本回憶錄,掩卷沉思,你就會情不自禁地吟詠出李白的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p><p class="ql-block"> 韓進英出生于舊社會將門,父親韓多峰是一位愛國將領,官至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陸軍中將司令官。“盧溝橋事變”后,在山東積極組織抗日武裝力量,1938年在戰場上身負重傷,轉移至老家東平湖鄉下養傷,傷逾后去找老長官馮玉祥要求帶兵打仗,1941年國民政府軍委任命他為“魯蘇豫皖邊區總指揮官”,與共產黨合作抗日,結識了周恩來、徐向前、楊得志等中共領導和將領,抗戰勝利后赴濟南接收日軍投降,后辭職退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抗日時期,韓多峰任魯蘇豫皖戰區中將總指揮官</span></p> <p class="ql-block"> 韓進英自幼生活在這樣家庭中,受到父親愛國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影響,他回憶說:“在我少年時,父親對我的教育,無不是岳飛的《滿江紅》,文天祥的《正義歌》之類,古詩‘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成了我的座右銘,在我幼小心靈中,充滿著極其強烈的民族復仇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韓進英1951年5月在大連海軍學校學習 時年17歲</span></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在全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熱潮中,他16歲毅然報名參軍,原想奔赴朝鮮戰場殺敵,結果被分配到剛剛成立的大連海校學習航海,不久又體檢合格進入海軍第一航空校第三期學習飛行,從此他躋身“海軍飛行員”藍色鷹陣,畢業后留校任教,1955年又調旅順接收蘇軍防務,改裝當時最先進的噴氣式飛機,成為海航第一代偵察機飛行員。1958年我軍炮擊金門,海軍航空兵偵察機部隊奉命飛赴福建前線空中偵察,他說“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戰斗行動”,慶幸趕上了這次以身報國的機會,冒著蔣軍高射炮射擊、美軍航母威脅的風險,與機組一起團結協作出色完成任務,獲取寶貴情報,立功受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56年在旅順口成功改裝噴氣式偵察轟炸機后 韓進英與戰友張辛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他后來雖然轉業地方,但最自豪最留戀的還是“海軍飛行員”這個身份,身上一直澎湃著藍天碧海的激情,以致幾十年后他在北京受到海軍政委李耀文上將的接見,說他“真正回到了自己家里”,讓他非常感動;他始終保持著海航的情緣,獲贈海航政委單大德中將的題詞“心輕萬事如鴻毛”;他念念不忘海軍航校的培養,海軍航校也沒忘記他,2010年特邀他參加了海軍航校60華誕紀念活動,當年他的學員周春山、趙貴和兩位將軍見到他后首先向他敬禮,親切地稱他“韓教員”,激動得他熱淚盈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韓進英(中)與海軍飛行學院院長李建民(右)政委王進(左)合影 攝于2010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單大德將軍并夫人與老戰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韓進英由于處在特殊時代和特殊家庭,所以使他得以走南闖北,經歷了常人難有的人生軌跡,豐富的閱歷、開闊的視界是他成長的寶貴財富和工作的優勢。</p><p class="ql-block"> 他出生在北京皇城根府右街“靈境胡同”的韓家大院,好景不長,發生了“盧溝橋事變”,日寇全面入侵中國,他家便居無定所,朝不保夕,輾轉于魯蘇豫皖,度過了“水上人家”“馬背上小學”的生活。抗戰勝利后,分別在南京、濟南、北京讀中學,迎來了新中國誕生。參軍后先后在大連、青島、濰縣、旅順、上海、葫蘆島等地學習和飛行。1964年被錯誤復員回到濟南,“文革”中,被打成“牛鬼蛇神”,戴著高帽子游街串巷,以“噴氣式”姿勢接受“莫須有”的批判和羞辱,幾近精神失常。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得以平反,曾在兩所中學擔任教師、教導處主任、校長,后來調到市政協從事統戰和外事工作,穿西服系領帶,說著外國話,足跡遍布東南亞和港澳地區,退休又到加拿大探親…。</p><p class="ql-block"> 更可貴的是父親很注重對他的培養,一有機會就拉上他參加重大活動,開闊其眼界,增加其見識,例如:12歲時父親帶領他到馮玉祥官邸認識大名鼎鼎的“布衣將軍”,后來又到火車站歡送馮玉祥出國考察水利,與另一女孩向馮玉祥獻花,以致兩家過往甚蜜,幾十年與馮家兒女保持聯系。抗戰勝利后他曾在南京中央國術館讀書,寄住在國民軍上將張之江家里,見識了這位基督徒的日常生活。1946年12月12日,他跟隨父親參加南京中山陵大典,近距離見到了蔣介石、宋氏三姐妹、何應欽、陳誠等國民黨高官和張大千等社會名流;1947年他和家人要從上海乘船去青島,為了保證在上海的安全,他與哥哥拿著張之江的介紹信,前往上海“拜碼頭”,找到青幫頭子杜月笙,杜月笙接見了他哥倆,答應“有事找他”。他聽過外國牧師的講課,見過持槍荷彈的日本兵、怒視著美國大兵帶著“吉普女郎”在南京城里橫沖直闖…。另一方面,韓進英有機會接觸了紅色革命的一方,他曾近距離見到過毛主席、周總理,參加了開國大典群眾游行,第一批加入北京共青團;參軍后作為大連海校水兵方隊一員,邁著絕對標準的步伐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他曾受到大連海校校長張學思的耳提面命,受益終身,幾十年后又與張家后人相遇;他在航校學習時表現突出,畢業時參加“國家考試”,全班28人只有兩人獲得優秀學員,他是其中之一,并榮立三等功;1955年調往旅順,蘇軍飛行員幫助他們改裝新型飛機,他們一起飛行,一同就餐,一個俱樂部跳舞,用俄語與他們插科打諢;他參加1959年穿山半島大演習時,葉劍英元帥曾親切地與他交談,他巧妙的回答贏得了其他首長同聲贊揚;他在政協工作時,在香港多次組織大型招商活動,邀請霍英東等出席活動,他因為護照過期,以“非法滯留”罪名被關進港英警察署,體驗了一夜拘留所的生活;他接待過回鄉的臺灣老兵、偷跑過來的現役少將、志愿軍被俘人員,向他們介紹國內情況,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吸引他們投資,也識破了臺灣特工對他的策反,拒絕了香港女富豪對他的誘惑。他說:“我沒有辜負青少年時期的教育,無愧于祖國和中國共產黨對我的培養教育,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同時又是一名共產黨員。”</p><p class="ql-block"> 韓進英興趣廣泛,聰明好學,多才多藝。三歲跟著父親學習打拳,十幾歲就會騎馬、開汽車;音樂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特長,唱歌、跳舞,演奏薩克斯管、單簧管、雙簧管、二胡、長笛、簫等樂器,演戲、指揮、朗誦、文藝創作等等,雖非專業,但皆是業余高手,樣樣能夠拿到臺面。他年輕時就羨慕鋼琴,但沒有機會系統學習,退休后64歲開始學琴,從五線譜開始,從最基本的手法開始,一個音節一個音節練習,終于能夠登臺演奏,大獲好評,又參加了省老年鋼琴班,得到提高,引來了省電視臺、報刊雜志專訪和報道,一時名噪泉城;他也愛好體育,打太極、劃舢板、游泳、射擊、各種航空器械樣樣精通,打籃球是校隊的絕對主力,以至于籃球隊主教練把自己親妹妹介紹給他為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b><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0, 82, 255);">韓進英75歲時 在海濱別墅休閑 每天練太極拳 就是少年時在中央國術館學會的</b></p> <p class="ql-block"> 他轉業后通過刻苦學習、進修,掌握了英語,可以用英語講課,能夠用俄語唱歌,平時說標準的普通話,但是需要時也會說山東話、上海話、東北話;53歲時又重開汽車,8年沒有駕照,直到訪問孟加拉時,花100美元拿到了一個外國駕照,為回國后繼續開車派上了用場。58歲臨近退休時,他上書公安部建議把開車年齡從60歲延長至70歲,兩個月后公安部頒發了新規,允許70歲以前開車。68歲時,他再次上書,以自身為例,建議只要身體允許,年齡不要限制,真正與國際接軌。公安部接受了這一建議,為他以及眾多健康老年人開車亮開了綠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韓進英在加拿大酒店里 飯后彈彈琴 享受音樂</span></p> <p class="ql-block"> 韓進英年輕時“高大上”,身材魁梧,漂亮英俊,可謂“白馬王子”,人見人愛;中年時卓爾不群,瀟灑倜儻,人人敬佩;老年后身心健美,風韻猶存,2004年70歲時,參加了全國老年健康比賽,一舉獲得濟南賽區(5省幾十位老人)亞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65年10月1日 韓進英與張廉芬在濟南結婚 這是那個時代的標準結婚照</span></p> <p class="ql-block"> 韓進英現已進入耄耋之年,他80歲時憧憬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他在回憶錄最后寫道:</p><p class="ql-block">“展望我們國家的未來,我也有一個“中國夢”:再過十年后我已90歲,我夢想能夠看到那一天,美麗的中國已出現,藍藍的天空飛著一群白鴿,碧綠的湖面上游著一群野鴨,清新的空氣,多么令人神往,那就是東平湖,我的故鄉,我的老家。</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海面上,看到我海軍的艦隊乘風破浪,奔向大洋,在他們的上空,有我們的徒孫在護航,那是中國的航母編隊去南美洲出訪!</p><p class="ql-block"> “回顧過去,我無怨無悔;展望未來,我心潮澎湃。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韓進英所著《軌跡 — 海軍飛行員韓進英的八十歲回顧》</span></p> <p class="ql-block"> 圖文來自桑榆重晚晴 作者楊忠義(海軍第一航空學校第16期領航學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新沂市|
甘孜|
如皋市|
南投市|
新昌县|
盐津县|
古田县|
雷波县|
苍山县|
比如县|
长武县|
大同县|
杭锦旗|
桦甸市|
五大连池市|
新和县|
新宾|
绥芬河市|
宝坻区|
汾阳市|
阿拉善左旗|
公安县|
开封县|
灵宝市|
浦江县|
昌黎县|
嵩明县|
平江县|
建瓯市|
乌拉特后旗|
平安县|
沐川县|
济阳县|
盖州市|
民乐县|
双桥区|
余江县|
满城县|
马龙县|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