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游覽布達拉宮,熙熙攘攘的人流并不能掩蓋這座圣宮的莊嚴肅穆,因為局部的開放和不能過多停留以及沒有事先做功課,整個游覽過程似乎就是各種排大隊,聽得懵懵懂懂又假裝肅然起敬,回到賓館開始查閱各種資料,終于和導游講解的印象大致重合。 布達拉宮是在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為遠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瑪布日山依山修建而成,占地4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宮體主樓13層,高115米,全部為石木結構,5座宮頂覆蓋鎦金銅瓦,金光燦爛,氣勢雄偉,是藏族古建筑藝術的精華,被譽為高原圣殿。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治者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宮殿依山勢壘砌,氣勢恢弘,下方是堅實墩厚的花崗石墻體,赭紅色的白瑪草墻,金碧輝煌的金頂,巨大的鎏金寶瓶、隨風而動的經幡交相映輝,白色高潔,黃色尊貴,紅色厚重、些許的黑色更顯深沉,色彩的鮮明對比和橫空出世的氣勢在西藏純凈的藍天白云下更顯莊嚴肅穆。</p> <p class="ql-block"> 導游小帥哥告訴我們,布達拉宮的白墻是可以吃的,因為建筑涂料里摻有牛奶、白糖、蜂蜜、藏紅花制作刷漆而成,問及為何,原來加入這些東西是為了使墻皮更粘不易脫落,而藏紅花和一些樹皮的作用則是為了防蟲。</p> <p class="ql-block"> 牛奶墻、阿嘎土、白瑪草,這三大精粹在藏區建筑里隨處可見,尤其以代表藏族建筑傳統經典和輝煌的布達拉宮最為突出。</p> <p class="ql-block"> 這種赭紅色的白瑪草墻還成為西藏社會等級的標志之一,只有貴族家族或者是寺廟才能用它。布達拉宮特殊的墻體不但結實干燥,透氣性強,而且重量相對較輕,也是布達拉宮幾百年屹立紅山不倒的因素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外觀有白宮、紅宮、黃宮,按照用途分為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等。殿內的佛像、靈塔、經文、唐卡、壁畫、星星點點的酥油燈、虔誠侍奉的僧侶和轉著經筒的藏民無一不透露出莊嚴神秘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歷代達賴或有靈塔殿、或有靈塔,規模以五世達賴為最,獨獨不見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靈塔。</p> <p class="ql-block"> 倉央嘉措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他既是西藏的達賴喇嘛,又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采的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最為經典的拉薩藏文木刻版《倉央嘉措情歌》,詞句優美,樸實生動,匯集了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最著名的是“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p> <p class="ql-block"> 后因政治迫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被押解北京的過程中,一說染病去世,另一種說法在路上被政敵拉藏汗秘密殺害;還有一種說法行至青海湖時舍名棄利,決然遁去,后來周游印度、尼泊爾、蒙古等國家弘揚佛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寧夏賀蘭山西部阿拉善地區的蒙古族人民則一直認為,倉央嘉措并沒有在青海湖畔圓寂,而是在信徒們的幫助下逃脫了出來,輾轉來到阿拉善地區傳教三十年,最后圓寂在沙漠深處的承慶寺,肉身供奉于昭華寺,在"文革"中被紅衛兵燒毀,僧人們偷出骨灰分成三份,南寺、昭華寺、承慶寺各保留了一份</p> <p class="ql-block"> 為了追尋他的腳步、觸摸他的靈魂、感受他的氣息,我在2017年11月曾去過南寺、昭華寺、承慶寺,當然也只是看到了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如果他曾經在這里生活過......)。</p><p class="ql-block"> 倉央嘉措的失蹤使他無法享受西藏最高待遇、最高規格的靈塔葬,這個在布達拉宮中不占席位的達賴卻成為傳頌最廣的喇嘛。</p> <p class="ql-block"> 導游小帥哥告訴我們布達拉宮有幾個未解之謎,一是房間數量一直是個謎,我上網搜了對布達拉宮的介紹,也只是外觀和高度面積等,無論是1000間還是999間都沒有可以考證的資料。</p><p class="ql-block"> 二是布達拉宮處在地質災害和自然災害多發的地區能夠完整地保留到現在是個謎團,這或許和那些特殊的建筑材料有關,至于是否受到靈氣的護佑我不敢妄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是布達拉宮無字碑,有一種說法是重修布達拉宮時,剩下的一塊廢石料,無處安放才立于此處;也有人說是為了紀念布達拉宮的“紅宮”落成而立;還有人說是為紀念六世達賴所立,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行為有悖常理無法評價,所以留下無字碑,任后人去評說。</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傳說是布達拉宮有一個天門,進入天門可以到達極樂之園。這幾個懸而未決的謎團更加重了布達拉宮的神秘和我們探求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上圖同行朋友從右往左依次為闖王、白女士、沙漠王、孤漠冷雨、高立平、秦芬、小馬哥、愛晚亭、頑石、賀蘭山夫</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里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圣地的地位成為了藏民族的象征,里面的每一個空間和物件都有自己的故事,歷史的積淀和厚重讓這座凝結藏族勞動人民智慧又目睹漢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永存不朽、永載史冊。</p>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于銀川</p> <br><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昌乐县|
饶平县|
茂名市|
昆明市|
罗江县|
罗山县|
溧水县|
康马县|
潼关县|
德兴市|
通海县|
武平县|
钦州市|
竹山县|
瑞昌市|
兴安县|
汝阳县|
兴国县|
二连浩特市|
宁国市|
沁源县|
柯坪县|
蒙自县|
醴陵市|
平陆县|
马关县|
全南县|
宁强县|
抚州市|
镇原县|
新乡县|
馆陶县|
屯昌县|
泗洪县|
扶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儋州市|
榆树市|
奈曼旗|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