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167efb">遼寧鐵法能源公司老干部收藏協會</font> <font color="#ff8a00">途牛</font></b></h3> <h3><div><b>序:</b></div><div><b> 東京城城址:位于遼寧省遼陽市文圣區新城村。它是300多年前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遼陽時所建的都城。城廓為磚石、夯土結構,東西長896米,南北長886米,由于年久失修,多已坍毀,僅南面的正門(天佑門)尚存。雖然東京城僅有四年的都城歷史,努爾哈赤在此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改革。使他領導的女真社會發生了質的變化,東京城是研究清初歷史的重要遺跡,具有不可替代的</b><b style="color: inherit;">歷史地位和研究價值。1997年正門(天佑門)城樓經過修葺后巍然屹立,向人們訴說著昔日的繁榮昌盛和金碧輝煌。1988年東京城遺址為省保單位,2013年國務院公布東京城遺址為第七</b><b style="color: inherit;">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div></h3> <b><font color="#167efb">遼陽東京城城址掠影</font></b> <b> 民間說法是先有遼陽后有沈陽,遼陽有2400多年歷史,古稱襄平、遼東城,從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一直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有三次被稱為東京,一是遼代、二是金代,三是在明末清初的后金時期。沈陽有2300年建城史,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從遼陽東京城遷都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b> <h3><b> <font color="#ff8a00">“大清關外第一京”</font>展廳:設在城門右側,簡要記述了大清的發家史,探秘清太祖“努爾哈赤”修建的后金都城“東京城”的史料館。清朝的前身是崛起于遼東的后金政權,曾先后兩次遷都,建立了“關外三京”。其中,興京和盛京都是清太宗皇太極于天聰八年(1634年)命名的,而東京城則是天命七年(1622年)落成之際,由清太祖努爾哈赤親自命名的,比興京和盛京的得名早了12年,因此,遼陽東京城堪稱“大清關外第一京”。展廳通過考古資料及史跡圖片,不僅可以了解清前都城的變遷史,也能從側面了解一個弱小民族崛起、發展的艱難歷程,有助于探究清前宮殿建筑的文化內涵。</b></h3> <font color="#167efb"><b>遼陽“大清關外第一京”展館掠影</b></font> <b>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開國皇帝,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平定遼東部,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后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后,遷都沈陽。之后席卷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余城。<br>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七月中旬,努爾哈赤去世,葬于沈陽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為清太祖。</b><div><b> 努爾哈赤的貢獻:1、統一女真各部落。2、統一東北地區。3、制定滿族文字。4、創建八旗制度。</b></div> <b> 為什么東京城可以被稱為“大清關外第一京”?清朝的前身是崛起于遼東的后金政權。后金政權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曾先后兩次遷都,建立了三座都城“關外三京”。其中,興京(今新賓縣赫圖阿拉老城)和盛京(今沈陽老城區)都是清太宗皇太極于天聰八年(1634年)命名的,而東京(今遼陽文圣區新城村)則是天命七年(1622年)落成之際,由清太祖努爾哈赤親自命名的,比興京和盛京的得名早了12年,因此,遼陽東京城堪稱“大清關外第一京”。</b> <b> 女真崛起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上百年的耕耘;也不是因為某一個人的英明神武,而是無數代人的智慧結晶。<br> 從完顏家族的崛起可以看到“團結”的重要性,可以看到在自己實力不濟之時只管埋頭苦干的重要性,因而最終是完顏家族帶領女真族雄起</b> <b> 遼朝時期,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在會寧府(哈爾濱阿城)建立金朝。金朝先滅了遼國、后滅了北宋,金朝占領中原地區后,于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于燕京,實行"南遷北徙"的政策。女真人最初遷徙到燕山一帶。以后定居在華北地區,而漢人逐漸向北遷移。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在漢族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逐漸與漢族融合。<br> 明初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 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諸部。1616年,努爾哈赤在遼寧省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稱為"大金",史稱后金。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在盛京(沈陽)改族名女真,后改為滿州族。<br>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大金為大清。1644年,滿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統一的王朝。</b> <b> 遷都遼陽:努爾哈赤建立后金之后,于公元1621年相繼攻占了遼陽、沈陽等70多個城市。此時的遼陽一直是關外的經濟、文化乃至政治、軍事的中心,整個中心位置長達2000多年。遼陽,舊稱襄平,整個東北地區,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先有遼陽,再有沈陽”。</b> <b> 遼陽東京陵:努爾哈赤在攻占遼陽后,便決定遷都遼陽,舉全國之力建造了東京城。此后將祖墳遷來東京陵,公元1654年,順治將努爾哈赤祖父輩的陵墓又遷回故土赫圖阿拉的永陵。東京陵現存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庶母弟穆爾哈齊及其子大爾差等人的陵園。</b><br> <b> 東京城雖然作為都城的時期較短,不過后金的許多重要政策都是在這短短四年期間制定的,其中包括“計丁授田”、八貝勒共同執政、推崇喇嘛教、與 蒙古 聯姻擴充軍事實力等等,為滿清后來入住中原奠定了基礎。</b> <b> 莊妃嫁進東京城:莊妃13歲在東京城嫁給皇太極,成就清朝歷史上“姑侄三人同侍一夫”的傳奇故事。孝莊皇后一生輔佐過崇德、順治、康熙三代皇帝,是清初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號稱滿蒙第一美女,且聰慧能干、知書達理,所以受寵多年。在皇太極去世時,莊妃也只有31歲,雖被尊為太后,但仍具備當年的華彩,異常美麗。此時,多爾袞(太祖努爾哈赤的第14個兒子,太宗皇太極的弟弟。</b><b>)掌握著大清的權杖,權傾一時,“出入宮禁,時與嫂侄居處,如家人父子”。而孝莊時當盛年,寡居無歡,所以孝莊皇后下嫁小叔多爾袞也在情理之中。甚至有野史小說宣稱,早在皇太極在世時,莊妃已與多爾袞兩情相悅、暗渡陳倉了。根據金庸先生的小說,皇太極之死也和兩人的情事有關。皇太極在沒有一統江山的時候就去世了,關于他的死始終是一個謎,但種種傳說都是與情有關。一說是思念一個過世的皇妃,某日,端坐于龍床之上,無疾而終。還有更為香艷和詭異的說法是孝莊皇后與多爾袞有奸情,被皇太極發現,于是多爾袞刺殺了皇太極。<br> 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有歷史學家分析清初皇室斗爭和政局后認為,孝莊皇后下嫁多爾袞是出于維持政局穩定以及保全順治皇帝皇位的目的。</b> <b> 遼陽是大明王朝的關外門戶,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625年,出于戰略考慮努爾哈赤決定遷都沈陽,并改名為盛京,開始修建故宮,開始了沈陽作為關外乃至東北中心位置的崛起。</b> <b> 遼陽東京城中發掘出來的碑石、匾及宮殿遺物,收藏在遼陽博物館。這些展柜中的文物是在“大清關外第一京”展出的遺物。</b><br> <b> 我愛遼陽古城,游覽“東京城城址”曾來過六次,參觀展覽早期在城樓上面展廳,收費5元。近期在“大清關外第一京”展廳免費參觀,服務周到熱情。并在東京城遺址公園東西南北溜達一圈,對古城的歷史文化古跡賞心悅目,園區內通過綠化、道路修繕、文化保護,初步建成現代園林風格遺址公園雛形。對東京城恢復部分后金風格歷史街區八旗廣場及觀賞魚景區和八角殿遺址、娘娘廟遺址、汗王宮等等重要建筑的圈定,最終建成后金文化風格的滿足市民及游客參觀展覽、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緬懷歷史的好去處。東京城址,值得一游,難以忘懷。遺憾的是東京陵早期進過一次,收費5元,至今免費不開放.....也無告知?</b> <font color="#ff8a00"><b> </b></font><b>東京城城址展廳內城廓模型</b><div><b><br></b><div><font color="#ff8a00"><b> 東京城是300多年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遼陽時所建的皇城,始建于努爾哈赤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依方位命名"東京城"。城廓建在一面臨水的高阜處,為磚石、夯土結構。呈"菱形"。城周長3510米,東西長大約896米,南北寬大約886米,占地面積0.75平方公里。每面城墻各置二座城門,共設八門;南北、東西門,兩兩相對。東門左曰“撫近門”,右稱“內治門”,西門左“懷遠門”,右“外攘門”,南門左“德盛門”,右“天佑門”,北門左“福盛門”,右“地載門”。現僅存一段城墻和南右門即“天佑門”。</b></font><br></div></div> <b> 北門左“福盛門”</b> <b> 北門右“地載門”</b> <b> 南門左“德盛門”</b> <b> 南門右“天佑門”</b> <b> 東京城現在僅存天佑門及斷斷續續的夯土墻心。天佑正門東西21米,南北17米,存高9.3米。上部砌磚,下部鋪花崗巖大條石,正中券門高4.55米,門寬4.40米,兩扇木門向內對開。這就是在原殘留墻基上修復的天祐門。</b><br><br> <b> 西門右“外攘門”</b> <b> 西門左“懷遠門”</b> <b> 東門左“撫近門”</b> <b> 東門右“內治門”</b> <b>東京城遺址公園魚塘</b> <b>八旗廣場之一正藍旗廣場</b> <b> 大清關外第一京展廳</b> <b> 東京城城址</b>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阳市|
宣武区|
政和县|
雷山县|
尉犁县|
永春县|
衡东县|
安阳市|
石首市|
隆化县|
秦安县|
方正县|
云林县|
广水市|
建昌县|
大英县|
射洪县|
南皮县|
东城区|
金山区|
安陆市|
拉萨市|
安国市|
长岛县|
黄梅县|
桂平市|
黄陵县|
望都县|
崇明县|
星子县|
巴南区|
昭觉县|
山西省|
资中县|
黔江区|
北流市|
武功县|
安新县|
萨迦县|
永昌县|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