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8月,義烏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是幸運的,只是沒想到疫情距離自己如此之近。寫下此文,記錄18天的心路歷程。</p><p class="ql-block"> 8月2日傍晚6點左右,我去了一趟母親家,給兩老送點剛出爐的干菜餅。回家路上,看到在醫院工作的同學在群里問大家有否收到做核酸的通知,隨后又馬上撤銷了。我沒太在意,只是回家跟先生說了這事,也沒引起太多的想法。晩8點左右,母女4人確診病例的行程軌跡在各個群里瘋傳。雖有些擔憂,但想著抗疫三年,義烏的防控工作一直比較嚴格,三年來偶有外省病例溢出,也都能滅在萌芽階段。這是個有菩薩護佑的城市,總是風調雨順,心想應該馬上就會過去。 </p><p class="ql-block"> 8月3日早上6點不到就醒了,下意識地第一時間打開手機看朋友圈,看到了權威公告《關于全市實施疫情防控臨時管控的通告》,看了劃定的區域,立即聯系了姐姐。姐姐說母親家這片還是低風險區,小區內可自由出入,菜場也正常憑綠碼進出。稍稍放寬了心。9點多,看見微信群里有人發的工作通報中報告檢出24管陽性,且已可能造成局部社區傳播的風險時,有種不祥之兆霎時涌上心頭。于是,第一時間聯系姐姐多儲備一些食物,跟婆婆通了電話,委婉地告訴她不要去超市了,人多不安全,如果菜不夠,我們送過去;明確告訴女兒近期先別回義烏了,安心準備她的CPA考試,自己則通過線上平臺儲備了一些必需品。</p> <p class="ql-block"> 因為8月2日前一周的周末和女兒去過母親家所在的江東街道,8月3日中午我就收到了防控指揮部的被賦黃碼的短信,立即打開健康碼查看,還是綠碼。女兒也幾乎同時被賦予了黃碼,只能居家辦公三天,按要求三天三檢。收到短信后,我立即去社區做了報備,爾后馬上做了核酸。在這里,不得不佩服大數據的威力。</p> <p class="ql-block"> 3號晩上開始,從各種媒體里得知省內的各大醫院共派出了幾千名醫生連夜馳援義烏的消息,深知此次的義烏將不再會如此幸運了。</p><p class="ql-block"> 從8月4日起,全市開始了全域的全員核酸檢測。每天早上6點,小區內外的大喇叭就會準時響起,呼喊著讓居民們做核酸。 而核酸點的工作人員、大白們已在凌晨4:30到位了,5點開始就正式上崗做核酸了。喇叭聲就是生物鐘,我也會準時在那一刻從夢中醒來。 起床前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手機支付寶,看看自己的碼是否變色;打開朋友圈,瀏覽防疫政策的最新消息,了解風險區域的劃分有否變化,洗漱完畢,擇時下樓做核酸。生活因此而加法。</p><p class="ql-block"> 4日早上,發現自己的碼變黃色了。社區核酸檢測點早已安排妥妥的,有專門的黃碼檢測區,很方便。給我們做核酸的是來自浙大邵逸夫醫院的大白,倆小伙配合默契,手腳麻利。做核酸的居民們都很守規矩,不說話,迎著清晨的朝陽,默默地排著隊。做完核酸,偶遇鄰居,也只是隔著口罩遠遠地點個頭,匆匆回家。黃碼區等候做核酸的人也不少。時空相遇的頻率也許正是體現了這座城市商賈往來的繁榮。</p> <p class="ql-block"> 數據通報每天都是以兩位數在遞增。6號,看到省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報道社區傳播風險逐步下降的消息,心里多少有些高興;6號,女兒的綠碼恢復了,可以正常的上下班了;7號,我的健康碼終于轉綠了。都說失而復得、久別重逢、虛驚一場是人生三大幸事,我深以為然。想著形勢在好轉,8號,在向社區確認父母所在的小區是低風險區域后,想著已有幾日不見的父母,趕緊去了一趟江東的父母家看看兩老;姐姐也計劃次日回趟金華家里處理一下事務。</p><p class="ql-block"> 9日早上,五點多就起床了,打算做了核酸后早一點去父母家與姐姐做個交接。5:43分,姐姐就聯系了我,說母親所在的區域已封,不進不出了,叫我不用過去了。與此同時,在學校一直堅守崗位的哥哥也打我電話,說學校附近的孔村也封了,問我這邊情況如何?這時候的我心頭掠過一絲慌亂。趕緊趁做核酸的時候看看周邊的情況。還好,北苑還是如常。</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打開朋友圈,權威發布的公告上已明確宣布高風險增加至8個、中風險也增加至8個;父母所在的江東街道全域為中風險區域。再次說明形勢極其嚴峻!</span></p><p class="ql-block"> 事后姐姐說幸虧凌晨區域就封了,她出不去。如果出去了,就回不來了,而我又進不去,留下兩老在家,可咋辦?萬幸!也辛苦姐姐一直盡心盡力在照顧父母,讓我得以安心宅家。</p><p class="ql-block"> 一年中不知要跑多少趟的賓王大橋暫時阻隔了我與父母的相見。</p> <p class="ql-block"> 看手機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早上10點和晩上9點以后,都會情不自禁地刷朋友圈,看一天兩次的疫情通報;各種群的主題基本上也是圍繞著疫情;朋友圈里的內容也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公告,失去了往日的風采。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p><p class="ql-block"> 看著從2日通報的4例到10日的476例,再次證明病毒的傳播力極強。在人類與病毒的這場戰斗中,異常艱難。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生活的北苑街道在10日前還屬為數不多的三大綠洲之一,暗自慶幸之余也希望能堅持到最后。但 10日晩間,圈里圈外傳全市靜默的消息越來越多;小區的物業也開始統計每家的居家人數。雖然還未收到正式的官方通知,但周邊的氛圍已是凝重,內心有些焦慮和忐忑。 </p><p class="ql-block"> 深夜,還是等來了全域靜默三天的官宣。看著航拍義烏萬人空巷的視頻,心里難受。曾經的車水馬龍、曾經的行色匆匆,卻在一霎那靜止了。如果不是疫情的復雜嚴峻,不到萬不得已,政府是不會輕易地讓這座世界之都停擺的,畢竟義烏的市場、義烏的物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p><p class="ql-block"> 夜已深,窗外萬籟俱靜,時間仿佛凝固了。一切的靜默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相聚!等待、期待…</p> <p class="ql-block"> 天亮了,生活依然。在清晨的“老寶貝們、小寶貝們下來做核酸了”的聲聲呼喚中醒來,在“做完核酸、趕緊回家”的催促中步履不停。居家,足不出區,做一個守規矩的普通市民,也是對抗疫做貢獻!</p><p class="ql-block"> 雖然生活單調了些,但我們依然是幸福的,靜默的時光,可以敲擊著屬于自己的絮語,可以自如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那是因為我們的背后,有一群逆行者正在與時間賽跑,每一個白天黑夜,總有那么一群敢于擔當的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守護著一方的平安!</p> <p class="ql-block"> 靜默的三天,拐點似乎并未出現,眼看著病例數破了了500、破了600,揪心!時不時發布風險人員排查的公告讓人一驚一乍。8月14日、15日晩上發布的確診人員的軌跡終于成了北苑街道的王炸,市區最大的菜市場的緊急排查終于讓北苑失去了綠洲。收廢品的確診大叔9日曾到過我們小區的垃圾房停留11分鐘,小區的業主群里瞬間炸鍋。好在物業通過監控發現那個時間段沒有業主與此有交集;只是管垃圾房的大爺當天就已被集中隔離了。風暴平息了,人們又開始平靜下來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生活依舊一天天地過去,在等待的日子里,除了疫情,我卻發現很多的暖心故事在身邊演繹著…</p><p class="ql-block"> 靜默的第二天,就收到了政府派送的暖心禮包;葷素搭配、水果蔬菜、油鹽醬醋姜蒜,很周全。那一天,朋友圈被各種暖心大包刷屏;農副產品批發中心、新馬路菜市場因意外疫情的關閉而造成保供一時困難時,又是政府出錢緊急調集周邊各縣市資源分別對口支援一個鄉鎮街道,十天居家,我收到了四批物資。政府給200多萬人的保供給、保民生的舉措暖了千家萬戶,真心不易!</p> <p class="ql-block"> 一場疫情,也讓鄰里關系更加緊密。有的鄰居需要藥物、需要物資,群里立刻就有人回應;臨時安排的核酸檢測點需要空調扇,短短幾分鐘就提供齊全;只身一人的小姑娘因為去了趟菜場,被賦予了紅碼要轉運隔離了,鄰居把物資悄悄地放在她家門口,讓她自取放冰箱,待隔離回家后能及時吃上;細心的鄰居把隔離所需帶上的物品清單發給她;有人鼓勵她,去體驗開盲盒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 在這場大考中 ,我們都是局中人,無論是堅守崗位的工作者、無論是奔波在一線的逆行者、抑或是靜默居家的普通市民、甚至是被轉運隔離的密接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爭分奪秒地阻隔病毒,共同托舉這座遭受侵害的商城。他們是兒女、是妻子丈夫、是父母,但卻如此義無反顧。</p><p class="ql-block"> 15號,拐點慢慢顯現,社會面已基本清零,曙光漸現。</p><p class="ql-block"> 16號,一則為抗疫捐款100萬元的義烏92歲老奶奶剛在幾天前走了的新聞傳遍烏傷大地,大愛無言,黃奶奶的大義之舉感動了很多人。</p><p class="ql-block"> 這座開放包容的城市,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充滿著友愛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房東為租客做的暖心餐、一萬個饅頭、二千碗餛飩、若干箱生活物資、十元、百元、千元、萬元的愛心捐贈等善舉一直在沿續…</p><p class="ql-block"> 盡綿薄之力、獻拳拳之心。也許每個人所能貢獻的力量并不等,每個人付出的方式也不同。但在病毒面前,人性的光芒有著穿透一切黑暗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只要那盞善良的明燈在,終將萬燈皆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5號、16號、17號連續三天的社會面清零,終于在18號凌晨部分區域調整為低風險區域,靜默解除了。所有的人為之歡欣鼓舞,抗疫終于取得重大轉折!</p><p class="ql-block"> 18號,馳援義烏的4500名大白陸續離義、返程。致敬、感謝!白衣執甲護烏傷,山河無恙待君來! </p><p class="ql-block"> 負責轉運隔離的省內幾十輛大巴車也踏上歸途,他們是默默付出的勇者!敬禮!</p><p class="ql-block"> 國際商貿城也逐步有序恢復常態化運營!世界的義烏備受海內外客商的關注,王者歸來,試看金烏再沖天!</p> <p class="ql-block"> 21號凌晨,如果不出意外,我所在的北苑街道就要解封了。 連續做了18天的核酸,留下票簽,以資紀念!</p> <p class="ql-block"> 18天,一段值得紀念的日子;18天,一場快速高效的大考;18天,舉全省之力,眾志成城!</p><p class="ql-block"> 淚目,深情凝視著每一個正在堅持著、奉獻著的普通人,他們正一點點用自己的能量,焊接這場疫情帶來的傷痕!</p><p class="ql-block"> 致敬!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普通人!</p><p class="ql-block"> 致敬!每一個披荊斬棘的逆行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暑熱即將消褪,天地從此清朗,山河從此無恙,前路從此向暖。</p><p class="ql-block"> 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里,總會記起這不平凡的點點滴滴。常懷一顆感恩之心,靜美,安然,如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寫于 2022.8.20</p><p class="ql-block"> (部分圖片來自于各宣傳媒體)</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大姚县|
永嘉县|
峡江县|
平乐县|
民权县|
天峻县|
依兰县|
阿克陶县|
镇宁|
建昌县|
杨浦区|
南安市|
达孜县|
右玉县|
绥棱县|
汶上县|
改则县|
佛坪县|
亚东县|
工布江达县|
九龙坡区|
澎湖县|
临城县|
呼伦贝尔市|
修武县|
突泉县|
盐亭县|
昭通市|
宜丰县|
七台河市|
岳池县|
桂阳县|
育儿|
邻水|
紫阳县|
扶沟县|
武定县|
鹤山市|
凉山|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