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保一旅軍事會議全體人員留影解讀</p> <p class="ql-block"> 保一旅軍事會議全體人員留影1946.10.10于瞻榆(原有瞻榆縣,1958年瞻榆縣與開通縣合并,稱通榆縣)</p><p class="ql-block"> 照片名單由四平紅色收藏者孫午提供,經過李小懷(李化民將軍之子)對原有標注留影人員進行確認,并對其進行了充分補充。 </p><p class="ql-block"> 照片歷史背景,根據會議參加者保一團團長邢程口述,自保一旅組建以來,經歷在沈陽整編、秀水河子戰役、兩次四平戰役,西滿地區剿匪建政,部隊對前期軍事工作進行了總結,干部進行了調整,布置了下一步的戰斗工作方針,為紀念此次軍事會議成果,大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本文參照了鐵軍文化趙萌先生對此照片的一些意見,在此,對他們在研究照片中人物名單,極為嚴謹的態度和辛勤的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照片名單引用如下:</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一李文才、左二王恕吾、左三張智、左五王勵初、左八李紹興、左九成得祿,后排左一鐘明彪、左二劉達宣、左三趙振國、左四馬仁興、左五楊青、左六邢程、左七王健、左八李化民、左九鄧東哲、左十支萬鑒、左十一邊慶云、左十三江靜波、左十四黃云波。</p><p class="ql-block">根據以上信息和多方搜集到的資料,筆者進行了深入解讀如下:</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一李文才,排長,戰斗英雄,后來在1947年四平攻堅戰犧牲。</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二是保一團政委王恕吾,1911年出生,河北薊縣人,1932年參加反帝大同盟學潮運動,1938年參加冀東暴動,1939年入黨,任暴動總隊大隊教導員,后任平西軍區干事、教員、十區隊政委、十五團政委、保一團團政委、潮汕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珠江軍分區政委、長沙工兵學校政委、機械工業部教育局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2000年6月13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9歲。</p><p class="ql-block"> 左三張智,旅部協理員,后任旅民運科副科長、科長、五十五軍一六四師政委。</p><p class="ql-block"> 左五王勵初,保三團團長,后任洮南兵站站長。</p><p class="ql-block"> 左八李紹興,旅部參謀,1925年9月出生,河北省豐潤區人,1941年3月參加革命,后任西滿縱隊獨立一師一團十一連連長,1947年6月犧牲。</p><p class="ql-block"> 左九成得祿,旅部參謀。1927年出生,河北省定州人,1940年參加革命,歷任戰士、參謀,1945年隨部隊赴東北,任保一旅參謀,后歷任科長、副團長、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政委、軍副政委、武漢軍區紀委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2017年12月12日在武漢因病逝世,享年90歲。</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一鐘明彪,旅參謀長,1910年10月18日出生,湖南省平江縣三巖鄉密巖村人。1926年參加農會和農民赤衛隊,1930年參加紅軍,1932年入黨。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保衛隊三排長、班長、收發員,管事員。六師十八團一營一連事務長,參加多次戰斗,二次負傷。1934年4月任一連連長,不久調任十七團連隊指導員。1935年1月任四師政治部宣傳干事,2月任宣傳隊長,第二次攻打婁山關勝利后,任十團一營一連指導員,參加了遵義戰役。隨部隊長征到達陜北,入紅軍大學學習,任學員隊書記,1936年先后任軍委教導隊政委和無線電部隊政委。后任組織科長、直屬政治處主任,1937年6月任總后勤部組織科長,不久調任陜北河防工兵營政委。1938年1月任八路軍炮兵團宣教股長,2月到抗大四期學習。8月到抗大參謀訓練隊學習,半年后任參謀訓練隊指導員,1939年底被授予陜甘寧邊區“特等勞動模范”。1940年4月積極報名上前線,5月同黃立功、趙容一行三人由延安出發,途徑陜西、四川、貴州、廣西、湖南和江西等地,最后到達安徽省巢縣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分配到新四軍四支隊七團政治委員,歷時5個多月,跨越七省,途中歷盡千辛,克服重重困難,他們三人風趣的二次小長征。1945年4月任二師兼淮南軍區參謀長,9月任二師組建四個干部團赴東北,他率領四團干部八百人到達沈陽,11月干部團編入沈陽工人縱隊,任副縱隊長,不久任教導團團長兼政委。1946年4月教導團大部編入新四軍三師七旅,他帶領部分人員編入保一旅。任保一旅參謀長,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和開魯解放戰。1947年3月任鄭家屯衛戍區司令員,不久任騎兵支隊政委,5月任騎兵一師副師長,1948年6月騎兵師解散,各部編入各縱隊,任八縱隊二十三師師長,第45軍第134師師長。天津解放后,因堅決執行城市紀律,軍領導要求把繳獲物資上交軍部,天津市軍管會要求所有部隊把繳獲物資上交軍管會,鐘明彪未按照軍領導意見執行,引起軍領導不滿,被免職。</p><p class="ql-block"> 2月至4月在北京參加干部學習班,編入四野組織的工作團,到達長沙任52軍政治部主任、軍參謀長。1952年12月任高級步兵學校保障部長兼黨支部書記,吉林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吉林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勛章。2006年5月21日在長沙去世,享年96歲。</p><p class="ql-block"> 左二劉達宣(1910-1998),江西省贛縣田村鎮上齊村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3月在本地參加鄉蘇維埃政府工作。1930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p><p class="ql-block"> 1931年6月由團轉為中共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鄉蘇維埃政府青年委員,區少共書記,宜黃獨立團總支書記,獨立第一團三營指導員,一方面軍十三團一連指導員,一方面軍軍團政治部民運部干事,四方面軍三十一軍九十三師七七四團政委。曾入紅軍學校政治隊、紅軍大學、干部團上干隊政治科、紅軍學校學習。參加了中央蘇區四、五次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政治部組織科長,129師386旅17團政委,贛南干部隊支部委員。1943年8月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期間,參加過“百團”大戰。</p><p class="ql-block"> 解放戰爭時期,奔赴東北,任沈陽保安一旅政治部主任,四野7縱隊19師政治部主任。參加過四平、彰武、遼沈戰役。</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隨部隊入關,任七縱隊直工部部長,參加平津戰役。</p><p class="ql-bl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南軍區后勤部運輸部副政委,率實習團抗美援朝,參加了上甘嶺戰斗。</p><p class="ql-block"> 回國后,入武漢第33速成中學學習,后任廣西省南寧軍分區政委,曾當選為廣西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正軍職待遇。</p><p class="ql-block">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p><p class="ql-block"> 1988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p><p class="ql-block"> 1998年7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87歲。</p><p class="ql-block"> 左三趙振國,保三團副團長,后任旅部衛生處副處長。</p><p class="ql-block"> 左四馬仁興,保一旅旅長,后任西滿縱隊獨立一師師長,在1947年6月23日四平攻堅戰中犧牲。</p><p class="ql-block"> 左五楊青,旅部騎兵團團長,1917年出生,四川省閬中縣方山鄉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入黨。</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時期,歷任紅四方面軍31軍93師279團6連班長,276團組織股干事、機槍連黨支部書記,276團6連指導員、4連指導員、連長,隨部隊參加長征。</p><p class="ql-block"> 抗戰時期,任太行軍區獨立游擊隊一中隊指導員,28團作戰參謀、新10旅28團3營營長、39團作戰參謀,抗大總校上干區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作戰參謀、西滿軍區一科科長、遼西軍區縣大隊大隊長,后歷任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軍事科學院學員、教員、研究員、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78年因病在成都逝世,終年61歲。 </p><p class="ql-block"> 左六邢程,保一團團長,1921年2月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1935年參加一.二九運動,1936年參加東北軍學兵隊,同年底入抗大學習,1937年入黨。后歷任連隊指導員、教導團參謀、教導團連長、教導團作教股股長、冀熱遼軍區十區隊隊長、十五團團長、中共東北保安第一旅第一團團長、西滿縱隊獨立一師獨立一團團長、十九師五十五團團長,在二打彰武戰役中負重傷,1948年后歷任副師長、代理師長、盤錦市農墾局加工場場長、二重廠農場場長、材料處副科長,2018年1月26日因病在德陽逝世,享年97歲。</p><p class="ql-block"> 左七王健,保三團參謀長,1920年出生,河北省博野縣人,早年入晉綏軍官教導團學習,1939年8月參加革命,歷任冀中軍區教育股長、作戰股長、晉綏教導團教育科長、抗戰勝利后,與胡亦民副主任率領晉綏教導團部分干部赴東北,任中共保安第一旅作戰科長、保三團參謀長,在1948年3月,四平收復戰中光榮犧牲。</p><p class="ql-block"> 左八李化民,保一旅副旅長,甘肅省臨洮縣洮陽鎮臥龍村人,1915年出生;1928年應募國民革命軍馮玉祥部,1929年參加西北軍。</p><p class="ql-block"> 土地革命時期,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入團,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趙博生警衛員、紅五軍團第十五師宣傳分隊長、紅一軍團宣傳大隊副大隊長、第十五軍團回民師代政委,參加長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第344旅部協理員、豫北第二支隊政委、第115師第344旅第688團營長兼政教、129師新編第一旅第二團參謀長、副團長、晉綏第32團團長,參加了平型關、晉東南”反九路圍攻”、香城固和解放左云、右玉等戰役。</p><p class="ql-block"> 抗日戰爭勝利后,奉命帶領部隊進軍東北,所屬部隊整編為保安第一旅,任副旅長,1947.4任西滿縱隊獨立三師師長、第七縱隊第二十一師師長、第四十四軍副軍長、四十七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顧問組組長,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候補中央委員,2002年8月24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7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左十支萬鑒 ,1919年出生,江蘇省南京人,1939年入抗大學習,歷任學員、干事、組織科長、團副政委、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副政委、師政委、軍副政委,1973年后在河南支左,任河南省革委會成員,1978.11-1981.07期間任武漢軍區后勤部顧問;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2014年6月13日因病在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逝世,享年95歲。</p><p class="ql-block"> 左十一邊慶云,旅部通信連連長,后任西滿縱隊獨立一師三團通信股股長,1947年6月四平攻堅戰犧牲;</p><p class="ql-block"> 左十三江靜波,保一團參謀長,山西繁峙縣人,1910年出生,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入黨,歷任縣大隊副連長、連長、營長、支隊長、抗戰勝利后赴東北,后歷任副團長、團長、副處長、處長、旅大警備區后勤部顧問,2002年7月21日在大連因病逝世,享年92歲。</p><p class="ql-block"> 左十四黃云波,旅部副參謀長,1917年出生,廣東連州市連江鎮人。1938年參加抗大洛川分校、同年10月入黨、1939年在晉冀豫邊區工作,1940年任冀南軍區清河縣大隊教導員,1941年到太行129師師部參訓隊學習,冀南干部團參謀長,1945年9月隨干部團進軍東北,由于形勢所迫,親率干部團先遣分隊到沈陽,所部編入保一旅;黃云波后歷任旅參謀長、北江軍分區參謀長、兵役局長、軍分區司令員。</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參加軍事會議的共計23人,其中經考證可以認定的有19人,其中在東北解放戰爭中,有5人在戰斗中犧牲;23人中有4人無法確定。</p><p class="ql-block"> 前排共計9人,可以確認的有6人;后排14人,可以確認的13人。無法確認的4人,筆者根據多年研究推測應該有保一旅政委鄧東哲、保三團政委賀威、旅民運科長曾曄、旅作戰科長鐘建興、旅隊列科長何克如、旅保衛科長熊夢麟、旅供給處長劉績民等8人以上信息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广东省|
常宁市|
松原市|
肃南|
象山县|
买车|
璧山县|
德格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武清区|
台江县|
灵石县|
古蔺县|
收藏|
衡阳市|
紫金县|
墨玉县|
上饶市|
杂多县|
耿马|
环江|
丽水市|
东辽县|
高安市|
阳谷县|
双流县|
民勤县|
尼玛县|
固阳县|
诏安县|
舒城县|
平乐县|
九龙坡区|
邮箱|
永昌县|
安徽省|
涿鹿县|
会宁县|
垦利县|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