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陽新父子山在黃石是僅次于陽新七峰山和大冶太婆尖的第三高峰,實測海拔798米,與廬山、九宮山同屬天岳幕阜山脈。</p><p class="ql-block">今天(2022年8月7日)立秋,奇葩的是仍罕見的酷熱難耐,較之立秋前更熱!下午返漢途經黃石市地表溫度達攝氏46.5度。在這高溫下跑高速和驅車在父子山上亂石嶙峋的道上其實是不太明智的,有爆胎的危險。</p><p class="ql-block">父子山界于陽新太子鎮和白沙鎮之間,延綿數十公里自然不僅限于一個山峰了。我們是頭天晚上十點臨時動議上父子山,細仔的功課肯定來不及了,心想一個不到八百米的小山于久經沙場的我們而言應該不在話下吧?</p><p class="ql-block">的確是太自以為是了,其實這個景點并不成熟,無論是在白沙鎮還是太子鎮當地人都會給你指引一條他們認定父子山之路。</p><p class="ql-block">我們先依據導航到白沙鎮上父子山,遠眺父子山上的道兒清晰可見。七拐八彎抵達海撥兩百多米處有一很小的無名寺廟,已抵盲端無路可循。問師傅告之要返回太子鎮才能到達我們要去的父子山舍身崖。</p><p class="ql-block">折返到了太子鎮小伙十分熱情又詳細的講了如何開車抵達父子山,我們開車經太子鎮中學上山至馮家堍水庫,正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父子山到舍身崖步行道的起點,上山得走兩三個小時,好像不是我們要走的道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過</span>這里還有再往上走的車道,道路旁小牌子上寫著水源保護區7.5公里。恰好與網上所說的到父子山頂的車程正相符,心想總算走正道了??蓮澋搅税肷窖质且粋€寺廟阻斷了上山的道兒。這個寺廟大一些,也有名一一云峰禪寺,始建于明朝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p><p class="ql-block">詢問惟一的老師傅倒是熱情,有七十多歲吧,只是陽新話實在聽不明白,他又不會說普通話,想與之文字交流時他指了指一位與他年紀稍小一點男士,估計是大雄寶殿的施工人員。交流同樣十分困難,不知何故也不愿意筆談,估計他們都不識字。聽來聽去意思是我們又走錯了,在往白沙鎮父子山隧道入口之前有個村子,村名怎么交流也說不清,但大致方位、入口似乎明白了,經過這個村子可達舍身崖。</p><p class="ql-block">又得再次折返16公里,沿著黃陽公路在父子山隧道入口左側的確有個村落,叫雙堍村,這算是我們今天第三次路過此地了,這次才看仔細了在其入口處有一牌子指向父子山金頂。拐入后詢問正在施工廟堂的老板告之循著村子左邊僅一車寬的巷子可達舍身崖,時尚的說法謂之“父子山金頂”。</p><p class="ql-block">一開始就來了個“下馬威”,這村子的坡道就不一般,還真陡。好在還有十幾分鐘的水泥路走,也知足了。</p><p class="ql-block">此時已那中午十二點左右了,從武漢出發走高速到現在已有6個多小時了,似乎聽到了舍身崖的呼喚,唉,你可真難找呀!</p><p class="ql-block">去年上陽新七峰山主峰時也是這樣來回折騰才得以上山,這兒旅游的確不太成熟,當然也怪我們功課沒做仔細。</p><p class="ql-block">太太一向隨意,她說山上的風景都很美高興就好,有道理。</p><p class="ql-block">盡管父子山不高,可上山的路又陡又爛,還有不少急轉彎的“斷途路”。這個所謂的路實在不敢恭維,由大小極不一致、有棱有角的爛石堆就,凌亂松散,大坑小坑還有深深的車轍,很不好走,只能說蠕行且要十二分的警惕輪胎側壁被石頭尖銳的棱角劃破爆胎,難以救援。更絕的是越是陡峭仄逼的爛路越是沒有護墩,因為沒地兒讓護墩立足。</p><p class="ql-block">我和太太十分熱衷于在山野非輔裝路上駕車攀爬穿越,刺激有趣。我們的坐駕載著我們“遠征近戰”已12年有余。盡管行程還不到12萬公里,可輪胎已先后換了14個。幾年前年檢的師傅就告知四輪定位與我們的車兒已無緣了,跑“野路”真的是很傷車架和輪胎的。 </p><p class="ql-block">像這樣爛險的山道在我們越野穿越途中實在也不多見,若是放在青藏高原絕對是萬萬不敢走的。太太說這爛路很像我們2015年進藏時走過的措普溝的路況。我以為當年措普溝的簡易礦山道盡管比這道更爛、坑更多更大,車兒托底也更頻繁,但卻沒有這陡險、仄逼,沒有回旋的余地。</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手機無法將這一路的爛險、仄逼、顛簸真實的展示。但您可以想象用7.5公里的行程完成海撥垂直落差798米的攀爬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呢?</p><p class="ql-block">那咱們不妨從川藏線業拉山上下坡的攀爬說起。從海拔4120米邦達,到海拔4658米的業拉山埡口,垂直落差538米,兩點間的直線距離約6公里,盤曲的山路13.5公里。從業拉山埡口,到海拔2740米的怒江大橋,垂直落差近2000米,兩點間的水平間距不足12公里,盤山公路長達48公里。這盤折不停的山路就有了七十二拐、九十九拐、一百零八拐之說。</p><p class="ql-block">父子山較之業拉山可謂不值一提吧?我沒有從雙堍村山腳到舍身崖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是多少的數據,但肯定小于業拉山南北坡腳距埡口6公里和12公里這兩個數據。</p><p class="ql-block">父子山798米的垂直落差用7.5公里的行程來完成攀爬惟一能做的就只有走捷徑爬陡坡了。這就意味著父子山的盤曲平緩的路要遠遠的少于業垃山,陡峭之路則有過之而不及!</p><p class="ql-block">2015年我驅車翻越業拉山用時一個多小時,今天我驅車攀爬父子山用時四十分鐘有余,您說那座山更好走?</p><p class="ql-block">您或者會問為什么不把這路修的寬闊平緩好走一些呢?因為這些簡易的道兒僅僅是為了將風力發電機組運上山而已。一切以達到目的且盡可能的節約成本為要,所以陡短彎急湊和能用即可。想想還真有點為難這駕車的師傅了,好在人家技高膽大總能有驚無險的將風電機組運達風電場,非我輩能比。</p><p class="ql-block">以往即使是在青藏高原但凡十分危險的路段,像2015年翻越覺巴山,2017年翻越朱古拉山這樣絕險之路都是太太手握方向盤。因為她不相信好奇心太強喜歡情不自盡東張西望的我??蛇@次她卻害怕了,先是主動讓賢令我執掌“帥印”,我盡管十分小心也先后兩次托底。途中太太又先后兩次強烈建議停車步行上山。</p><p class="ql-block">這顯然不現實,在這光禿禿的道上一點蔭都沒有,還有又長又陡又爛的路走起來極易葳腳、摔跤,還怕中署。更況太太的身體有恙剛愈經不起折騰。</p><p class="ql-block">上這座山二驅車、轎車真的很困難,一是動力不夠,攀爬比小,二是離地間隙和接近角太小易磕碰、托底,三是轎車輪胎在非輔裝路面上抓地力較差、不耐磨、不扛糙,易爆胎。</p><p class="ql-block">驅車上山是艱險的,更況在如此炎熱的天氣上山就更不明智了。所以回家后我們決定近期酷暑期間再也不上高速了,更別說上山。</p><p class="ql-block">有時我自己都不明白我們怎么那么好山呢?</p><p class="ql-block">或許是“因為山就在那里”,有著令人震撼的美和心動的傳說?</p><p class="ql-block">是的,父子山也不例外,它就挺立在那里,除了上山的艱難刺激和舍身崖的奇險,同樣也少不了凄美哀婉的傳說。</p><p class="ql-block">相傳這兒有一農戶人家主婦重病癱臥在床,父子倆為了采得遵循游醫所說的“深幽草”不幸先后墜亡于深不見底的山洞。主婦得知悲痛欲絕的拖著殘病之軀毅然決然的爬到山頂日夜呼喚父子倆,最終化作山峰相依相伴,當地人謂之“望南(男)峰”。</p><p class="ql-block">父子山,舍身崖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話說到這兒,您是不是該動身了?我想只要選對時間和車就不必猶豫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從白沙鎮上父子山一路都是水泥路,路窄彎多。到了半山腰有個很小的無名寺廟,道路也走到盡頭了。那山上風車下的劃痕就是上父子山的路,可就是找不到入口,它像條游龍跟我們捉迷藏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從太子鎮上父子山,那個像老鷹展翅欲飛的山就是太子山山峰,細觀之是不是也像一個披發守望的婦人?到了馮家堍水庫繼續向上攀爬,一路同樣都是水泥路,到了云峰禪寺同樣又走投無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這個在黃陽公路父子山隧道入口左側的雙堍村才是到父子山舍身涯的起點,總算找對了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下了這個陡坡左側是“父子山楓情谷”山莊,向右行就是上父子山更爛的道了。這兒海撥385米,到達所謂的父子山金頂還有4公里的行程,還有海撥垂直高度413米要攀爬,真正的考驗到了。遺憾的是手機無法將這一路的爛險、仄逼、顛簸真實的展示。但您可以想象用4公里的行程完成海撥垂直落差413米的攀爬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呢?彎少坡陡不言而喻。</span></p> <p class="ql-block">爛路</p> <p class="ql-block">斷途路</p> <p class="ql-block">坡陡彎急</p> <p class="ql-block">車到這兒,太太看這上到山頂的路由爛石鋪成,道又窄,第二次建議停車步行登頂。其實這條路也不短,走起來也不容易。驅車直上抵達29號風電機組下的風電場停車,再步行二、三十來米就成功登頂了。</p> <p class="ql-block">父子山舍身崖,壯美!</p> <p class="ql-block">舍身崖上標志性建筑一一涼庭</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頂環顧四周,波光粼粼的大冶湖,連綿起伏山巒、村莊、集鎮,好一派田園風光,美不勝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琼结县|
北票市|
江达县|
长春市|
利辛县|
上蔡县|
台北县|
怀仁县|
吴堡县|
沁水县|
肥乡县|
合水县|
墨脱县|
石泉县|
福州市|
临泽县|
大竹县|
满洲里市|
伽师县|
巴楚县|
利津县|
榆中县|
陕西省|
宜都市|
琼结县|
新民市|
奉节县|
泰来县|
乌兰县|
清镇市|
繁昌县|
陇南市|
芜湖市|
安福县|
永宁县|
陵川县|
抚远县|
仲巴县|
开原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