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經過一年的學習、研究與實踐,我們能夠敏銳的捕捉到一日生活中的哲學話題,與幼兒進行深入的對話,哲思談話隨時、隨地的發生著。再讀《你好,小哲學家!》這本書,才發現書中的字字句句都和我們的實踐經驗如此吻合,書中指出:“兒童哲學不是讓孩子學哲學,而是讓成人反思自己的思維,反思自己與孩子打交道的方式?!碧剿髦两?,我最大的收獲便是“與幼兒打交道的方式”,毋庸置疑,與孩子交流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我們常用的方式是通過追問和反問的形式,提出“為什么?”“你覺得會發生什么事?”等等,這是最有效的方式,能夠快速地打開幼兒的話匣子,捕捉到對話過程中的有效信息,把握每一個可能生發哲學探究的契機。在學與做、思與行的過程中,我也總結了自己的以下幾點經驗。</p> <p class="ql-block"><b>一、逆向思維助力哲思對話</b></p><p class="ql-block"> 通俗的說,當大家都朝著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問題時,而你卻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便是逆向思維。例如在哲思對話《黑色幻想》中,小班幼兒對黑色有著天然的排斥,如果問到“你喜歡黑色嗎?”“為什么不喜歡?”那么孩子們就會陷入一種循環,不停的討論不喜歡黑色的原因。于是我試著反其道而思之,不糾結于喜歡還是不喜歡,而是問到“一想到黑色,你們腦海里會出現什么?”這時候,幼兒的思路就打開了,沒有被喜歡或不喜歡固定住,而是順著想象力延伸開來。</p><p class="ql-block"> “黑色是巧克力、奧利奧餅干、咖啡”</p><p class="ql-block"> 我總結到:黑色是甜甜香香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黑色是炸彈、山洞、蝙蝠、怪獸、鬼”</p><p class="ql-block"> 我又總結到:黑色是讓人害怕的顏色!</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影子是黑色的、黑色的頭發、黑色的眼睛,眉毛”</p><p class="ql-block"> 我再次總結到:原來黑色還是我們自己呢!</p><p class="ql-block"> 談話最后我進行總結“看來黑色有很大的作用呀,小朋友們,我們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無論哪一種顏色都有它的意義,缺少任何顏色都不精彩!”</p><p class="ql-block"> 顏色對幼兒來說可能是一種味道,也可能是一種感覺,還可能是一種情懷,黑頭發,黑眼睛,這就是我們自己,是中國人。我想告訴幼兒的是:存在即合理,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兒童哲學活動過程中有提問、傾聽和對話。掌握提問的策略和方法,理解提問對兒童思辨的價值,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兒童哲學活動。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能夠多維度的,多方面的思考,教師的提問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回應則更能夠提升幼兒的思考,將幼兒零碎的表達快速整理,形成新的認知。</p> <p class="ql-block"><b>二、凡是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東西都能拿來做哲學</b></p><p class="ql-block"> 我非常堅定的認為:兒童哲學能夠讓幼兒學會思考,從而收獲幸福。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是我與幼兒進行對話時特別注重的一點。當幼兒發現水井蓋上的洞眼時,引起幼兒思考的東西就已經出現了,教師如何從一個小小的洞眼引發出一個哲學話題呢?我經常運用到的一種模式:由物(事)及己,由己及人。觀察洞眼(物),他們開始想象這個井蓋的下面住著誰呢?井蓋下面的環境又是什么樣的呢(事)?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你愿意住在下水道里面嗎(己)?通過教師的提問,幼兒把自己想象成了下水道里的小動物,站在了小動物的角度上分析出喜歡下水道的原因:它們喜歡吃垃圾;小動物把下水道變成了一個很大的家,可以吃飯睡覺,還可以一起玩;小老鼠它就喜歡住在水洞里;如果跑出來別人就會抓,小貓也會來抓它;如果小魚,游到了河里,就會被人吃掉。最后我又一次追問:這些小動物住在下水道很幸福,那你們的幸福在哪里呢?(人)</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的腦袋里裝滿了小小的問題,小小的問題里卻充滿著大大的智慧。我原以為孩子們會齊聲回答“不愿意”,沒想到小班的幼兒在哲學氛圍濃厚的幼兒園里,已悄然的學會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擁有了同理心,收獲了自己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b>三、只要你愿意思考,生活處處皆哲學。</b></p><p class="ql-block"><b> 元宵節的哲思100問</b>——我們不僅要“和兒童一起做哲學”,更要“和教師一起做哲學”,我們要培養善思辨的幼兒,那么我們自己呢?更要勤于思考。元宵節來臨之際,如何將哲思對話與傳統節日聯系在一起呢?我想到了傳統的猜燈謎活動,如果將謎面換成與幼兒相關的人與事,那么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參與的程度會更高,游戲對話的過程也會更愉悅。于是我們和幼兒一起討論自己最喜歡的話題,例如朋友、快樂、禮物、幼兒園、節日、數字、安全等等,由這些話題延伸出了100多個問題,涵蓋了5大領域,以“朋友”為例,我們設計了“找一個跟你相同顏色衣服的朋友抱一抱”“你的好朋友是誰?請你介紹一下”“你有動物朋友嗎?”“好朋友搶玩具了,應該怎么辦?”等等問題。當我們打破思維的固定模式,那么更多的想法就會噴涌而出。</p> <p class="ql-block"><b> 哲思海報</b>——輕松自由的班級環境,造就兒童樂于思考的學習品質。孩子們看到教室門口閑置的家教周報,自主的進行了閱讀,看到花花綠綠的圖片非常感興趣,“老師,這不是書,這是什么?”我回答到:“這是報紙,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內容,你們看......”一名幼兒說到:“我能不能把圖片剪下來?”“可以啊,那剪下來之后準備做什么?”“也做一個(份)報紙呀”這名幼兒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于是,大家紛紛開始尋找喜愛的圖案,剪下來收集好,集體活動時幼兒一起商量班級海報的板塊,涵蓋美食分享,安全教育,手工制作,健康,哲詩等等方面,小四班的哲思海報全手工制作,素材來源于現有報紙的圖片和幼兒自己繪制的內容,從想法的出現到最終的完工,都由這群愛思考的幼兒自主完成。</p><p class="ql-block"><b> 說演故事</b>——兒童哲學的研究與實踐中,除了用對話的傳統方式之外,還可以用說演故事的方式來進行通過說演故事,可以進一步發展兒童的創造與表演的天賦及能力,使兒童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哲思談話組有太多太多經典的對話,這些對話來源于生活,課程,在我看來,有些談話可以變成哲詩,可唱可讀,有些談話則可以變成哲思小故事,這一個個對話,就是我們孩子一個個原創的哲思小故事,如果把它表演出來會讓孩子理解的更加深刻,形式也更多樣。例如談話《香櫞里的哲思蟲》,老師和幼兒一起撰寫腳本,內容來源于之前的對話,讓幼兒扮演小蟲子,圍繞香櫞里的小蟲子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我相信這樣的原創故事會非常的有趣。</p> <p class="ql-block"> 這一年來,親身參與小哲學家們的各種探究活動,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生活處處是哲學,兒童哲學不僅改變著兒童,也改變著你我!當教師和幼兒進行哲思談話變成了一件極其輕松、自然的事情,那么和幼兒一起做哲學才是最幸福的事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县|
广州市|
洮南市|
扶风县|
务川|
林芝县|
馆陶县|
古田县|
武宣县|
肃宁县|
青浦区|
永城市|
田东县|
鄄城县|
北海市|
宜川县|
广河县|
怀安县|
通化县|
通榆县|
苏州市|
栾川县|
长汀县|
郯城县|
鲁山县|
大余县|
宿松县|
福建省|
海伦市|
通州市|
连山|
东台市|
襄汾县|
深州市|
措勤县|
仪陇县|
治县。|
利辛县|
赤峰市|
泸西县|
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