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域諸國</h3> <p class="ql-block"> 烏孫:這個族名應該是突厥語的音譯,很可能有"團結"、"聯合"的含意。還有一種流傳是“馬的民族”的一義。地處天山北麓,極盛時占有整個伊犁河流域和西天山的廣大土地,庭帳(首都)設在離今伊塞克湖南岸不遠的赤谷城。國土包括今天的新疆西北、哈薩克斯坦東南、吉爾吉斯斯坦東部及中部。</p><p class="ql-block"> 西域時期,史弟公主沿著烏孫古道,迎狂風漫沙,走懸崖峭壁;翻越天山,走過天堂湖,嫁給了龜茲王,用愛情的力量,寫就了西域36國中一段美麗動人的傳說。 </p><p class="ql-block"> 四五年前,那時的我對戶外攻略十分感興趣,瀏覽了很多全國各地的攻略,看到烏孫古道穿越,中國十大徒步路線之一,就一直想去嘗試下。后來,種種原因加上疫情影響,未能成行。今年,疫情政策寬松加上新疆那邊政策也有所變化。就萌生了去的念頭,有的東西,想去就會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出行前,正值八月酷暑,但為了出去順利,還是進行了5次重裝拉練。然后裝備添置,人員選拔。一切準備就緒,共11人踏上了征程。此次穿越是喀拉峻大草原3天+烏孫古道6天,除第三天有補給外,其他全部無補給,背負的東西不少。對我們是一次挑戰吧。</p> 蘇州到南京的高鐵。 到達南京后,地鐵前往機場。 不出站轉S1,很方便. 飛機上無聊,拍照科普地形:平原。 丘陵。 雪山。 戈壁。 落地烏魯木齊,機場內做了核酸。地鐵前往定好的酒店。 出站前往酒店,2個人的包都有40+斤。 <p class="ql-block">入住,這次唯一像樣的酒店。</p> 出去吃晚飯,西瓜1元一公斤,便宜又好吃。 找了樓蘭牧歌新疆菜,其實已經晚上8點了,時差的緣故,太陽還很火辣。 到了新疆,酸奶肯定要來一碗,細膩潤滑。 預祝我們穿越成功! 烤肉 羊肉炒飯 烤魚 吃好,二道橋大巴扎晃悠一下。 晚上11點多了,大巴扎人山人海。 二道橋清真寺 一早趕火車,烏魯木齊-伊犁 小兒初登綠皮車。 火車上伊犁防疫人員查驗核酸,并發放通行證 5個小時,出伊犁站 直奔汽車站,還要坐班車到達特克斯縣。 3個小時車程。這2天都是在路上,地鐵-高鐵-地鐵-飛機-地鐵-火車-汽車,才到達起爬位置--特克斯的塔里木莊園 到達特克斯(八卦城),入住定好的春舍民宿。一個簡樸、干凈的民宿。老板給我們切了西瓜解渴。 步行前往八卦城的城中心游玩,順便吃晚飯。 網上查了這家網紅店,排隊吃飯. 去邊上戶外用品店拿郵寄過來的氣罐。氣罐不能上飛機,只能先快遞到這里。 不勝酒力的我覺得這個挺好喝的。 招牌菜 酒足飯飽,回客棧。 無人機升起! 無人機拍的特克斯全景 八卦核心位置,沒有紅綠燈的城市! 清晨的特克斯 <p class="ql-block">街上吃了碗面,中巴車也來接我們了,車里一半空間坐人,一半空間都是大包。2個小時車程到達起爬位置--塔里木莊園</p> 路過的一個高山湖泊,很美,司機師傅善解人意,特地靠邊停車讓我們下去拍照。 自由飛翔,心情舒暢。 開始喀拉峻的第一天行程 原以為新疆的天氣會比較涼快點,結果碰到了高溫預警。穿越草原,全部無遮擋,紫外線非常強。 翻越了一個又一個坡,背負都在35-40斤,汗流浹背。 一路拔高,逐漸到達喀拉峻的核心草原區域 核心區域非常廣闊,是優良的天然牧場。喀拉峻大草原是全世界最好的牧場之一。 牛羊在歡快的覓食 晚上快9點,到達第一天的營地。找了個牧民家,買了點水和啤酒,答應免費讓我們在圍著的院子里扎營,免去了半夜營帳被牛羊踐踏的危險因素。 晚上10點,夕陽西下,扎營做晚飯。夕陽里,大烏蘇嗨起來! 大草原的第一頓晚飯是泡面,吃完都早早躺下休息了,第一天走了近9個小時,加上高溫和重裝,20公里路走的相當累。 快晚上11點,太陽沉入地平線,累了一天,都安靜下來了。 第二天,7點多醒來,早飯是壓縮餅干加蘇伯凍干蛋湯。收賬整理后出發,差不多9點半了。 喀拉峻核心區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高溫下,走了沒多久就把水喝光了,只能求助路邊的牧民家。 除了偶爾幾座牧民的房子,大草原是沒有人住的,水源很匱乏。 下午1點多,休整吃中飯,太熱了,沒啥胃口,吃了個蛋白棒加一點牛肉干。 因為走錯了一點路,多翻了2個坡,到了晚上9點多,還沒找到營地,正好碰到了牧民放牧回家,簡單交流后,牧民讓我們去他們家院子里扎營,說再往前走穿越的樹林有狼,而且看了下天,說可能會有大雨來臨,于是和小新決定就跟著牧民回家。剛到牧民家,還沒來得及扎營,一陣大雨下來。<div> 今天看了軌跡,走了12個小時,問牧民買了2次水,其實就是雪山水。路程接近27公里了,我的腳底隱隱作痛,太熱了,厚襪子加上中幫鞋,應該是起泡了。問問小伙伴們,好幾個都走出泡了。</div><div> 雨后,趕緊扎營,一道彩虹浮現,這時應該晚上10點多了。</div> 牧民家也是每年就過來住一個多月,家里沒啥吃的,小伙伴們有人看中了養的一只雞,商量著能否賣給我們,廢了不少口舌。然后幾個人在院子里圍捕大公雞,宰殺后,為了保證口味,一致決定我們自己燒,這是牧民家的灶頭。 七喜大廚展現廚藝。 小朋友餓了,泡面先搞起來 牧民家孩子,給了他們糖和巧克力,開心的很。 牧民在軋面條,下面的布,好像衛生狀況有點堪憂。 大草原的蚊子長得很健碩,躺下沒多久,一陣暴雨襲來,加上狂風,打在外賬上咚咚作響,直接從睡夢中驚醒,心里很擔憂這帳篷能否抵擋的住。迷迷糊糊中睡去,后半夜又是被暴雨驚醒二三次,努力讓自己睡著,因為明天的行程必須要睡好。 第三天,醒來鉆出帳篷,天空還是烏云密布。 打水,燒早飯。楊陽在用簡易凈水器凈化水,這玩意抽一碗水,手臂酸的抬不起來,畢竟是簡易的凈水器。我抽了一碗,后面就不想弄了。直接燒開吧,不管它了。每人2個杯子的水燒好,一個杯子泡寶礦力,就是電解質飲料,每天的消耗太大,這個去年龍眼就用過,感覺蠻好的。還有個杯子泡了烏龍茶,出行時忘了帶老陳皮了。 馬背上的民族,從小抓起。 拔營出發,今天路程估計14公里,可以走出喀拉峻大草原了。 <p class="ql-block">小元素自嘲說這次是高考畢業季沒有行李箱的虐旅,開始帶不帶他,我還心有憂慮,畢竟重裝,而且是連走9天。他的背包我也控制在28-30斤左右,結果2天下來,體能完全沒讓我擔心,出發前,也教了他幾次搭帳篷和一些戶外注意事項,所以除了幫他弄吃的,其他都是自己完成。相信這次虐旅,會鍛煉他的一些生活技能和團隊意識,并且磨練他的意志品質。</p> 草原的核心地帶,鐵柵欄圍起來了,沒有牛羊,所以遍地的野花。 開始一段緩下坡。 然后一段比較陡的下坡。特別費膝蓋。 2點多,已經下降了大幾百的海拔。聽到泉水的聲音了,就地休整,吃中飯和用爐頭燒水補水。 過小河,新疆的下午3,4點是最熱的時候,我出汗比較多,消耗很大,腳上的泡鉆心疼,加上缺水,還有昨晚被雨打醒好幾次,我和七喜走在了最后。 本以為就這樣平路的走到今天的目的地——瓊庫什臺。結果翻了一個又一個坡也沒看到村莊,這是最后第二個大坡,艱難的前行,背負壓得腳都抬不起來。但是好像除了堅持也沒其他法子,放棄就是一條死路。 總算爬到坡頂,小花很美,但是美麗小花的后面是一個更高的坡。原來,村莊還沒到。。。 咬牙繼續爬坡,這才看到瓊臺村莊了。來張背面照,正臉已經累的扭曲到無法直視了,多年的兄弟,我也不能拋下他,一路哄騙他就快到了,結果走了2個小時還沒到,哈哈。 優質的大草原,喀拉峻的草原還有個名字就叫做人體草原,在落日時拍攝非常美。 繼續下坡,已經沒有水了,口干舌燥,嘴唇黏連,路過一個牧民家,我說喊人要水吧,七喜喊了半天,走出來一個姑娘,告知訴求后,對方很客氣的拿個大勺,每人灌了一杯水。感謝后,繼續下坡。 最遠處一半藍色彩鋼板頂的那排房子,這是今天入住的民宿,哈薩克牧民的家。雖然條件艱苦,但是環境優美。這時已經晚上8點了,今天可以洗澡了,然后吃頓好的。 瓊庫什臺:是天山半坡上的哈薩克族牧民村莊,烏孫古道的北入口,它藏在深山之中,卻被認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隸屬特克斯縣,交通不便,所以保存很完整。以木構建筑作為哈薩克族牧民的居住建筑看,這是牧民們從流動性居住方式向永久性居住方式的演變。還保留著很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具有哈薩克族游牧民族特色的木屋。 3天喀拉峻穿越完成,路程合計60公里,背負每天行走10-12小時。 第四天。早起后,出去吃了早飯。 <p class="ql-block">瓊臺牧民家,奶酪餅,懸掛儲藏。老板給我嘗了一個,酸酸的,口味不是很適合我們。不過絕對是高蛋白的食品。</p> 哈薩克牧民家的主食,我覺得像列巴。切下來沾了牛奶和奶酪吃。 <p class="ql-block"> 前面3天高溫下的喀拉峻重裝,讓隊員們體能消耗很大,和小新商議后,決定烏孫多租一匹馬,每人適當減負。因為溝通的問題,向導一直到了下午才帶著馬匹過來。</p><p class="ql-block"> 今天準備趕進度,能走到哪里是哪里。</p> 開始拔高,坡度還是比較緩,隊伍速度很快。 到了晚上10點,扎營休息。這是營地下面的水源。今天都是趕路,也沒拍什么照。 天色漸暗,溫度降的也很快,弄好晚飯,已經天黑了。今天雖然晚出發了,但是落下的路程并不多,明后天再趕趕,爭取步入預計的行程。 第五天。清晨的營地,都起來忙乎了。 中間白色的河流就是水源。 準備出發了,把每人卸掉的部分背負上馬。 沿著河流向上 都是上坡,不過比較緩。 走2個多小時的緩上坡,我還以為今天要翻越的瓊達坂就快到了,其實還早了。。 從河流的左側通過一座土橋走到河流右側,繼續向上。 找了個空地,吃點東西,稍作休整。碰到一個小牧民,還挺害羞。 繼續艱難向上,這是我身后的七喜。 這是身前艱難往上的清泉大哥。前方的高山還不是今天的盡頭。。。 我加快了速度,趕到了前面,這是往后拍的,今天從一出發就全部是上坡。 全副武裝的小元素,里面抓絨加沖鋒衣,還說冷。家里這邊可是40度的高溫。 烏云壓頂,隨著海拔的不斷上升,又刮起了大風 下雨了,身上濕了,加上大風,體感很冷。趕緊穿沖鋒衣褲或者雨披。失溫很可怕。。。 總算看到這次行程的第一個埡口—瓊達坂,近乎70度的陡坡,看著就心慌。。 因為坡度太大,只能沿著“之”字行上切。 這路走的小心翼翼,進三滑退一步的方式上行,石海太松散。 爬到一半,歇口氣,高海拔倔強生長的小花。 往下拍的全景,從最遠處一路上來的,小黃點是小新和清泉,他們準備翻達板。 爬到上面,懵了。。。原來還不是最高,后面還有一個上坡。 高海拔天氣變化無常,一會會就放晴了。這個坡的頂才是最高的埡口。。。繼續上! 這個頭骨位置是上切的路口。 最高處有人已經登頂了! 總算站在了瓊達坂的最高處(海拔3740米)。遠處雪山毗鄰,壯觀! 埡口溫度只有5度左右,加上狂風,沖鋒衣穿著還冷,稍作滯留,開始下撤。 沿著峽谷,差不多要下降600米左右,到達海拔3100米的營地 今天的營地比較艱苦,和一個商業隊碰到了一起,調整了好幾個地方勉強把帳篷支起來,地面也是凹凸不平和傾斜,反正半夜里睡睡就往下滑。 第六天,今天繼續下切,走了不久就看到了科克蘇河。 這一位置海拔的山體都是松散的砂巖,山上的泉水沖下來,帶走了很多泥沙,所以整個科克蘇河的水是非常渾濁的,不過奔騰的湖水看上去很絲滑。 沿著河邊不斷下切。 和湖面持平位置了,前面要溜索過河了。 簡易的溜索,200大洋一人,這獨家生意妥妥的。 馬匹自己游過來,湍急的河水,不斷的把馬沖的失去位置,好不容易才過了河。向導說,過了中午12點,水量大了,馬匹就過不來了。 過了河,休整。吃午飯,補熱水。我把鞋子曬曬。 七喜躲在樹下拿出本本在記小筆記。 沒長大的大學生在玩泥巴。 山上的水匯入河里的,形成了奇觀:一半清澈一半渾濁 繼續趕路,接下來的半天要不斷的過河。 順其自然大哥和七喜在搭橋。 不過膝蓋的就直接換溯溪鞋過了。 <p class="ql-block">水深的就騎馬過.</p> 小朋友也嘗試了下,趟雪水過河的滋味,冰冰涼透心涼。 今天的營地,絕對五星級的。水源就在邊上,不用下到谷底再爬上來取水。 我用登山杖支起了晾衣繩,洗曬。 <p class="ql-block">深山有一處牧民家,看著羊圈里的羊群,大家抹了抹嘴角,三天沒吃肉了,讓向導去了牧民家溝通,殺了一頭羊。然后借了這口古董般的大鍋,用石塊壘了灶頭,開始FB。</p> 新疆的羊肉沒有羊騷味,清水煮是最好吃的。羊肉還沒熟,一陣大雨飄來,我們都躲進帳篷,留下向導躲在樹下燒柴。到了天黑11點了,大功告成。鉆出帳篷,一大鍋羊肉一掃而光。 <p class="ql-block">第七天,營地上方有個商業隊,早早生火做早飯了。</p> 清晨還是比較涼,羽絨服都沒覺得暖和。 <p class="ql-block">吃飽,收帳出發。今天就要去天堂湖了。</p> 路遇一哥們,自行車穿越。這路估計騎一半,推一半。 爬升。 再爬升。 突然,一抹藍出現,天堂湖到了。 給牛拍個照。 坐看風云! <p class="ql-block">今天是行程里最早到達營地的一天,雖然也是下午4點了,但是對于每天10點多太陽落山,正是陽光明媚的時刻。拿出辛辛苦苦背上來的鈦杯茶具,搞個下午茶吧。</p> 除了喝茶的,還有飛無人機的。 還有洗洗曬曬的。 邊喝茶邊洗曬的。 抓住全程少有的空隙時間,懶洋洋的曬著太陽,喝著洞頂烏龍茶,香! 云層散開的天堂湖。 <p class="ql-block">那一抹藍,靈動、深邃;周邊群山一股蒼涼的美把它包圍著;此時,每個人內心都是如湖面般平靜,歷盡艱辛,用雙腳踏入這片凈土,除了留下腳印,更是留下了這美好的瞬間。</p> 露個臉再來一張。 第八天:清晨的天堂湖,水清,安寧。 吃了早飯,收賬出發。今天要翻越此次行程最高的埡口,阿克布拉克達板。 出發,環著天堂湖走到對面。 遠處終年不化的雪山 太陽出來了,湖面泛著波瀾,由靜而動。 隊伍到了湖對面,沿著山體鑿開的路行走。 遂藍的湖水 <p class="ql-block">老虎口打卡</p> 倒影 經典的拍照點 繞到湖邊的盡頭,遠處就是開始爬坡了 開始翻越阿克布拉克達板。 阿克布拉克達坂屬于季節性雪峰,每年夏秋季節山上的雪會融化。達坂的地貌截然不同,不再是淺綠的草地、深綠的樹林,灰色的碎石坡成了這里的主色調。 回首天堂湖,留下最后一眼的遠眺。 我和清泉哥在最后面,隊伍拉的很長,他們依次在前面。 碎石坡很難走,碰到陡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會往下滑。做了很多無用功啊。還得注意別崴腳。 又一個湖泊映入眼簾,這是天堂二湖,面積比天堂湖小很多,因湖底礦物質不同,反射出來的湖水顏色是綠色的。 右上方有一瀑布,是上面的雪山融化的雪水匯集而成,才有了天堂二湖。 清泉大哥一路為我們拍攝,在我強烈要求下,這是給他拍的為數不多的照片。 鏡子般的湖面倒影很清晰。 繞過二湖,又開始爬坡,隨著海拔的升高,體能消耗很大 上了一個平臺后,反身可以看到天堂湖和二湖的景色。 繼續往上,這時看看已經上坡爬了3個小事了。天氣放晴,二個湖的顏色變得艷麗起來了。 繼續往上2個坡后拍攝的,二湖同框 <p class="ql-block">爬升4個多小時了,看到最高的埡口了。痛苦漫長的爬升,唯有看到終點,渾身又充滿了力量。</p> 幾個同伴已經登頂埡口,勝利就在眼前! 從海拔3000米的天堂湖到達海拔3900米的阿克布拉克達坂,這個達板口也是南北疆的分界線,過了埡口就是南疆了,無論是山體、植被、氣候馬上都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我們此次行程的最高點。 大伙在埡口處休整片刻,補充干糧。半天上坡,肚子早就餓了。 埡口溫度很低,一會兒就覺得冷了,招呼大家趕緊起身繼續行程。接下來是下降1000海拔的下坡,對膝蓋是個考驗,有的伙伴帶上護膝防護。 整個隊伍下撤速度很快,能組合在一起完成這條線路,都不是善輩啊。 過河,順其自然大哥直接跳入河中,扶我們一個個過去,這可是冰水啊,令人感動!隊伍里幾位老大哥真心值得我們敬佩! 到達營地,天氣不錯,所以看到了星空。 這是拍攝到的銀河。 第九天:今天會沿著博孜克日格河,不斷的來回20多次過河,從黑英鄉結束行程。今天雖然沒有大的爬坡,但是要走30公里的路 最后一天的行程了,大家都比較放松,也有時間擺拍擺拍了 博孜克日格河很干凈,藍藍的湖水呼嘯奔騰 就在河的兩側反復穿越 有時也會直接淌水過河。 今天路程較長,為了節省時間,水深的地方,就靠馬直接過河。 休息補給。 中間又有陣雨下來,總體來說這次運氣還不錯,下雨不多。 沿著山體中間的路不斷往下。 美麗的博孜克日格河。 終于,在看到像電影鬼吹燈里的蒼涼景象的山體,我知道,我們出山了。 山口處是一個全國文保,東漢龜茲國的一個著名將軍。 將軍雕塑。 將軍簡介。 <p class="ql-block">從庫車城里租了車到出山口來接我們,路上經過了一小段獨庫公路,也算打卡了。到達庫車已經是晚上11點,開了個小旅館,6天沒洗澡了,洗漱后早早休息。第二天還要趕一早的火車。</p> <p class="ql-block">三天喀拉峻+六天烏孫連穿,共170公里,累計爬升6700多米。</p> <p class="ql-block">群主小新</p> <p class="ql-block">元素</p> <p class="ql-block">唯一的女漢子—郁姐</p> <p class="ql-block">小元素</p> <p class="ql-block">七喜</p> <p class="ql-block">陽少</p> <p class="ql-block">孔哥</p> <p class="ql-block">清泉</p> <p class="ql-block">大明</p> <p class="ql-block">亮哥</p> <p class="ql-block">順其自然大哥</p> <p class="ql-block">天堂湖延遲拍攝</p> <p class="ql-block">唐僧師徒過河</p> <p class="ql-block">下達板</p> <p class="ql-block">過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湄潭县|
山阴县|
肇源县|
屯门区|
东至县|
柳林县|
水城县|
塘沽区|
丽水市|
栾川县|
黄大仙区|
余庆县|
凤庆县|
天峻县|
石林|
沁水县|
斗六市|
凌源市|
北宁市|
建昌县|
和林格尔县|
德兴市|
文登市|
德清县|
乌鲁木齐县|
环江|
岳普湖县|
商南县|
大关县|
陆河县|
南陵县|
平泉县|
三原县|
邛崃市|
合肥市|
墨竹工卡县|
宁强县|
镇原县|
义马市|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