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鷺古村,是贛南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古民居村落,大部分是清代乾隆、嘉慶和道光年間建筑,原有近6萬平方米的古建筑,由于戰爭原因,其中保存較完好的古祠堂、古民居只有69棟,能居住的只有30多棟,素有研究“明清古建筑活博物館”之稱,其中興復堂、世昌堂、恢烈公祠、王太夫人祠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建筑是江西省保存較完整、較集中、較罕見的一處客家古代商業集鎮和客家古民居群。</p> <p class="ql-block">白鷺村村口</p> <p class="ql-block">繡花樓為白鷺富家小姐相親尋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鐘氏宗祠稱“世昌堂”。歷經數十次重修擴建。建筑系20世紀40年代末在原址按原布局、原位置重修,祠堂占地400平方米,為三進,以重檐構架為特色。祠堂正門門首巨匾橫書“世昌堂”,中門巨匾橫書“鐘氏宗祠”鎏金大字,照壁(院墻)上橫書“越國世家”黑體字。</p> <p class="ql-block"> 王太夫人祠位于白鷺古村東側,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與鐘愈昌所建的“恢烈公祠”相通。門樓上方的灰塑圖案十分精美,麒麟、鰲魚、鳳凰、蝙蝠、葫蘆、靈芝、萬字等圖案層次分明,立意深遠。</p> <p class="ql-block"> 洪宇堂位于白鷺古村南面,洪宇堂門前的是少有的出五跳如意斗拱結構屋檐,俗稱木方壘砌的“雀巢”,這還不算,其突出部分還雕有各種精美的花鳥。當地人告訴我們,主人是一救死扶傷,德高望重的名醫,受了皇上嘉獎,方建此堂,即使是一品官員,到了此地,也要下馬。</p> <p class="ql-block"> 福神廟 建于南宋初年,康熙道光年間重建。福神廟是白鷺村族人宗教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它既奉佛教,又奉道教,是較少見的佛道合并的廟宇。</p> <p class="ql-block"> 廟內的壁畫《三星高照——福祿壽》作于南宋未年。保存完好,至今栩相如生。</p> <p class="ql-block"> 古戲臺位于白鷺村東北面,是“東河戲”表演場所之地。東河戲發源并流傳江西東河(貢江)故而得名,是江西古老戲種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鷺村內的街巷</p> <p class="ql-block">春節到了,家家忙著貼春聯。</p> <p class="ql-block"> 白鷺村有“花燈之鄉”之譽的客家古村,白鷺古村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晚上都要舉行隆重的“迎彩燈”活動。據悉,“迎彩燈”作為白鷺人的傳統,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白鷺人祈福的一種形式。</p> <p class="ql-block">“世昌堂”為晚上巡游已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p> <p class="ql-block"> 元宵節這天,村里人和相鄰的親朋好友聚會在白鷺村。</p> <p class="ql-block">晚飯后,村民們都去宗祠祭拜先祖。</p> <p class="ql-block"> 宗祠天井里,熊熊燃燒的火把,照亮了天井,火光映照著每個喜悅的白鷺人。</p> <p class="ql-block"> 人們抬著祖公的神像,從福神廟出發、經“世昌堂”繞村一周巡行五公里再返回福神廟里解散。</p> <p class="ql-block">人們聚集在宗祠廣場前,一片歡騰。</p> <p class="ql-block">夜晚迎彩燈活動進入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小伙子坐在栓馬樁上看迎彩燈活動</p> <p class="ql-block"> 白鷺村依山傍水,沿著鷺溪河呈月牙形分布,村里的四條主要街道,形成一個大大的“豐”字。</p> <p class="ql-block"> 白鷺村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至今保留著濃厚的贛南客家傳統文化,是天下客家人尋根問祖的探源地。白鷺村鐘氏居住至今已有800余年,白鷺村是一個家族村,保留了較多的宋代客家人的文化原型。白鷺村的整個村莊布局、街道、建筑基本上還是明清時期的格局和建筑,它對研究客家早期村落和建筑是一個很好的實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龙泉市|
盱眙县|
渭南市|
宽甸|
满洲里市|
重庆市|
昌黎县|
邹平县|
镇坪县|
樟树市|
双流县|
桃园县|
克山县|
朔州市|
永定县|
沙坪坝区|
沙湾县|
平泉县|
盐城市|
招远市|
北流市|
西乌珠穆沁旗|
昭通市|
涞水县|
黄平县|
浮山县|
黔西|
晋中市|
定日县|
洪雅县|
莱州市|
娄烦县|
吉木萨尔县|
台东市|
西安市|
汨罗市|
含山县|
台北市|
德昌县|
弋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