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吉縣中學高一班同學回訪 <br> 母校活動紀實 <br> 王永順 <br> 2022年8月10日(農歷七月十三),天公作美,酷暑伏天里迎來了一個少有的晴朗涼爽的日子。 <br> 早晨八點半鐘,6名鄉寧籍吉縣中學1968屆畢業生閻金堂、閻為民、閻靈英、張靈荷、鄭三喜、王永順及閻金堂夫人馬秀俠,驅車出發,沿國道馳往吉縣豐澤園大酒店。在那里,他們將要與闊別54年的吉縣籍老同學相聚,然后去回訪親愛的母校———吉縣一中(原吉縣中學)。 <br> 九點二十分行抵吉縣橋南,早已在路邊等候的白振新同學上車,引導我們先去霖雨村看望臥病在床的王文科同學。當年健壯魁梧的體育委員,拖著羸弱的病體激動的老淚縱橫,大家圍著他親切問候,祝愿他早日康復。由于時間的關系,短暫相見后只得放下禮品,戀戀不舍的離開。 <br> 十點鐘返回橋南,陳九福、蘇銀煥、劉俊善、黨建國、白取福等同學已在豐澤園大酒店門口等候。久別重逢,感慨萬千,大家握手相擁,一同步入貴賓樓三樓大廳。隨后,曹管文、陳占義、楊章森、張海森、李萬立、張浩、杜朝安等同學也陸續趕到。少小離別,古稀重聚,當年的青蔥少男少女,已成了雪鬢霜鬟的老人。盡管有些人已相見不相識,但經介紹后依然是那樣的怦然心動,那樣的情切意真!大家情緒高漲,或溫馨問候,或相互讓座,或隨意戲謔,或開懷大笑,盡情釋放著久別重逢的歡快心情。 <br> 在約定好的十一點之前,牛平安、潘自力同學從臨汾坐大巴按時前來,最年長的同學李創義也從偏遠的農村騎電動車匆匆趕到。22名同學到齊后,座談會開始。大家各自簡短介紹了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家庭子女等狀況,回憶了三載同窗學習生活的酸甜苦辣。深情表達了對當年的各位恩師的感激之情,深切表達了對未能參加聚會的同學的思念之情,沉痛表達了對已經去世的九位同學的懷念之情。曹管文同學精心準備了講稿,發表了文采飛揚熱情洋溢的講話。張浩同學詠詩述懷,深情朗誦了欣然寫就的《聚會有感》。王永順同學專門介紹了原存德(山西師大數計學院書記,教授)、楊吉魁(山西教育學院藝術系主任,教授)、于德全(臨汾市市志辦主任,已故)、袁合(山西師大體育系副教授)、王志勇(臨汾體校校長),陳秀云(臨汾旅游學校教師)諸位老師調去臨汾之后的工作生活情況。 <br> 十二點半鐘,開始聚餐。盡管,陳九福同學提前預訂好的是吉縣民間最普通的傳統酒席,卻也是“酒筵羅列,肴膳交陳”。同學們談笑風生,大快朵頤,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歡聲笑語觥籌交錯中,蕩漾著最美好最純真的同學情。 <br> 接下來進行的是本次活動的主題——回訪母校。下午三點,同學們來到吉縣一中新校區(新城區原吉州學院)門前,早已等候多時的校領導熱情的前來迎接。年富力強的領導拉著年已古稀的“學生”的手,來到高大雄偉的主樓前合影留念,記錄下了54年后這一感人的瞬間。 <br> 接著,校領導陪同老校友們參觀新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闊大氣的操場,綠色人造草皮鋪就的活動場地、紅色的塑膠跑道、高大的主席臺和看臺,讓大家耳目為之一振。隨后走進寬敞明亮的學生餐廳,看著一排排整齊排列的組合餐桌椅,勾起了大家對當年窗口打煮菜、提筐子分窩頭、蹲在地上吃飯的回憶。特別是聽到衛書記介紹說:學生不用交現金、交餐票,刷臉就可以取餐時,更是讓大家感慨萬分,真是今非昔比!在學生公寓里,看著寬敞的上下床、向陽的晾衣架、方便的洗漱設施。大家不由得想起了,幾十個同學擠在面對面的兩盤土炕上睡覺的情景。接下來,參觀了化學實驗室,耐腐蝕的實驗臺,方便的上下水,安全的換氣設備,讓大家羨慕不已! <br> 在教學樓C棟四樓會議室,學校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和我們這些老校友進行了座談。學校黨支部書記衛紅梅主持會議并致歡迎詞。校長張建紅向大家介紹了學校的辦學規模、設施硬件、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成果以及學校的發展前景。接下來,由本次活動的倡議者鄉寧籍閻金堂同學和吉縣籍的曹管文同學代表大家,向母校贈送了《春風化雨》牌匾,表達對母校“春風化雨潤桃李”的感激之情! <br> 最后,曹管文、杜朝安等同學相繼發言,回顧了當年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盛贊了母校的發展變化,答謝了母校、恩師對大家教育培養。并對學校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建議,祝愿母校越辦越好,培育更多的合格人才! <br> 活動結束了,大家戀戀不舍的向母校告別,同時同學們也各自握手話別。 <br> 再見,母校! <br> 再見,老同學! <br> 但愿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再次相聚! <br> 2022、8、12 </h3> <h3>一、我們的高一班 <br> 吉縣中學高一班,是吉縣中學自1956年建校以來招收的第一個高中班。同學們于1965年9月入學,因文革緣故,延期至1968年11月畢業離校。37名同學中,吉縣籍25人,鄉寧籍12人。來自于吉縣中學畢業的21人,吉縣桑峨中學畢業的5人,鄉寧中學畢業的11人。學校位于吉縣老縣城,校址為原吉州署衙。 <br> 時任校領導有:黨支部書記劉冠英(洪洞明姜人),校長王琪祥(洪洞人),教導處主任蘭海魁(新絳北王馬人),教導處副主任燕生剛(吉縣王家原人)。 <br> 班主任老師先后為:原存德(曲沃人)、劉維忠(鄉寧人)、周明文(夏縣人)。 <br> 課任老師有:語文楊吉魁(芮城人)、毛庭桂(河津人),政治劉維忠(鄉寧賈莊人)、周明文(夏縣人),代數原存德(曲沃人),幾何馮銑(吉縣王家原人),三角錢軍(陜西人),俄語于德全(襄汾人),物理李守謙(吉縣城內人)、高智全(陜西人),化學翟隨心(臨汾一平垣人),歷史劉迺堂(吉縣西關人),地理薛明軒(臨汾人),生物郭文森(吉縣人),體育袁合(臨汾人)、王志勇(聞喜人),音樂張萬朝(吉縣文城人)。</h3> <h3><br><br><br>(一)、參加本次活動的同學(22人)</h3> <h3> 1、張浩,74歲,吉縣上社堤村人。吉縣教師進修校退休,現住吉縣城。</h3> <h3> 2、劉俊善,74歲,吉縣朔里村人,現住吉縣城。</h3> <h3> 3、陳九福,73歲,吉縣溝南村人。吉縣政協退休,現住吉縣城。</h3> <h3> 4、白取福,74歲,吉縣蘭古莊村人。吉縣扶貧開發局退休,現住吉縣城。</h3> <h3> 5、李萬立,73歲,吉縣城內人,吉縣二中退休。</h3> <h3> 6、張海森,76歲,吉縣下太和村人,獅子河小學退休。</h3> <h3> 7、楊章森,73歲,吉縣上安坪村人。</h3> <h3> 8、蘇銀煥,74歲,吉縣史尖村人。吉縣二中退休,現住北京。</h3> <h3> 9、白振新,73歲,吉縣西關人。</h3> <h3> 10、黨建國,73歲,吉縣上東村人。吉縣三中退休,現住吉縣城。</h3> <h3> 11、杜朝安,74歲,吉縣姚家畔村人。文城鄉聯校退休,現住吉縣城。</h3> <h3> 12、曹管文,74歲,吉縣上東村人。吉縣環保局退休,現住吉縣城。</h3> <h3> 13、張靈荷,74歲,鄉寧縣下縣村人。鄉寧縣西街小學退休,現住鄉寧縣城。</h3> <h3> 14、李創義,76歲,吉縣郭家嶺村人。</h3> <h3> 15、閻為民,75歲,鄉寧縣城人,鄉寧縣煤炭局退休。</h3> <h3> 16、閻靈英,74歲,鄉寧縣反帝村人。鄉寧縣東街小學退休,現住鄉寧縣城。</h3> <h3> 17、鄭三喜,74歲,鄉寧縣十里鋪村人。鄉寧縣委黨校退休,現住鄉寧縣城。</h3> <h3> 18、陳占義,74歲,吉縣雷家莊村人。吉縣廣播電視局退休,現住吉縣城。</h3> <h3> 19、潘自力,74歲,吉縣城內人。吉縣教育局教研室退休,現住臨汾。</h3> <h3> 20、牛平安,74歲,吉縣城內人。吉縣二輕局退休,現住臨汾。</h3> <h3> 21、閻金堂,73歲,鄉寧縣羅河村人。北京市東城區政協退休,現住北京。</h3> <h3> 22、王永順,72歲,鄉寧縣城人。臨汾市第一實驗中學退休,現住臨汾。</h3> <h3>(二)、因故未能參加活動的同學(6人):</h3> <h3><br> 陳瑞花 栗振華 王文科 <br> 張金全 李三英 段成章</h3> <h3> 張金全,73歲,鄉寧縣臺頭鎮后神角村人。臺頭鎮中心校退休。</h3> <h3><br><br>(三)、已經逝去的同學(9人)</h3> <h3> 蘭春季 趙全貴 葛宗春 <br> 張建華 楊荷云 闞世忠 <br> 陳淑蟬 段鄉鎮 劉安璽</h3> <h3><br><br><br><br><br>二、歡聚吉州豐澤園</h3> <h3><br><br><br><br><br><br>三、回訪母校吉縣一中<br> </h3> <h3><br>(一)走進新校區</h3> <h3><br><br><br>(二)、參觀新校園</h3> <h3><br><br><br>(三)、校領導介紹學校發展概況</h3> <h3><br><br><br>(四)向母校贈送“春風化雨”牌匾</h3> <h3><br><br><br>(五)、座談發言</h3> <h3> 懷念母校, <br> 情系母校 , <br> 感恩母校, <br> 祝福母校! </h3> <h3> 聚會有感 <br> 張浩 <br> <br> 分別五十又四年, <br> 有緣相聚于吉縣。 <br> 心朝滔滔逐浪翻, <br> 真情切切話當年。 <br> 聯翩往事浮眼前, <br> 熟悉音容響耳畔。 <br> 往昔年輕多朝氣, <br> 今朝鬢發已白斑。 <br> 但愿諸君常來往, <br> 桑榆雖晚霞滿天。 <br> 2022、8、10 </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高一班同學聚會有感 </p><p class="ql-block"> (作者 王永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年少負笈奔吉州,</p><p class="ql-block"> 學海擊楫泛中流, </p><p class="ql-block"> 狂飆席卷庠序亂,</p><p class="ql-block"> 闈墨夢碎學子愁。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載同窗情誼厚,</p><p class="ql-block"> 半世重逢鬢鬟秋, </p><p class="ql-block"> 逝水韶華噙淚憶 ,</p><p class="ql-block"> 共冀來年再暢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釋:1、負笈:背著書箱。2、狂飆:暴風,這里指文革爆發。3、庠序:指學校。4、闈墨:科舉時代鄉、會試選印發行中試者的作品,這里指高考。5、謳:“齊歌也”。 2022、8、16</p> <h3> 本次活動結束之后,吉縣一中楊劍云副校長很快就通過公眾號(隱人),進行了報道!謝謝楊副校長!</h3> <h3> 上面是楊吉魁老師留言的截屏,他看到看各位老同學后很感慨! 他的電話是:15110358718 他在太原的工作室!地址在太原長風東山半山國際6503。有去太原的可到工作室作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武汉市|
新竹县|
蒙阴县|
沁源县|
铜山县|
汝州市|
察隅县|
开江县|
谷城县|
庆云县|
洪泽县|
台山市|
镇康县|
吴堡县|
永胜县|
平远县|
濮阳市|
来安县|
阜南县|
宁河县|
思茅市|
祁门县|
专栏|
布尔津县|
谢通门县|
扶沟县|
漳州市|
广丰县|
阿拉善右旗|
东安县|
惠安县|
关岭|
白水县|
商城县|
绥中县|
精河县|
沅江市|
襄垣县|
慈利县|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