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穿過百年的歲月長河,流過鄉村每一塊土地。土地上開滿了白色、黃色、紅色等各色妖嬈艷麗的花朵,而我的鄉愁,它是最平凡的那一朵,是心中最柔軟的一朵,永遠開在心里。 讓記憶去走,鄉紅的色彩,雖不是村莊的主色,但它是活躍的,靈動的。如萬綠叢中一點,耀眼刺目,讓人心動。它串起灰色冗長的日子,從赫色的簡樸中一點點升起。這紅色的喜慶中又帶有鄉村特有的氣息,不似粉飾的濃妝,只留讓你親近的回味。 留在心尖上的鄉紅,牽系著鄉村的本性,如一道隱著的希望,從土做的日子里生根發芽,勃勃生機,長成滿野的莊稼和又一年的五谷豐登...... <font color="#ed2308"><b> 紫薇花開,醉美故人心</b></font> 夏日是紫薇的世界,當很多花卉被似火的驕陽炙烤得花容失色時,唯有紫薇繁花競放,而且天越熱,花穗越大,花色越鮮艷。 紫薇極敏感,是笑點很低的植物,一陣風,哪怕是微風,都能逗得它細枝亂顫——好像誰說了個笑話,惹得它咯咯笑個不停;又像一位怕癢的小孩,人們只“嚯嚯”自己的手指,作勢欲撓它的胳肢窩,它已聳起肩膀,夾緊胳肢窩,嘎嘎地笑開了。有詩云“紫薇花開百日紅,輕撫枝干全樹動。”人們因此而叫它驚兒樹、癢癢樹,真是傳神貼切。 紫薇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作為奇花異木栽于皇宮、官邸。據《唐書·百官志》記載:唐開元元年( 713年),改中書省為紫薇省,中書令為紫薇令。從此,紫薇便成了中書令和中書侍郎官職的代名詞。于是,詩人們也常常把花與文官結合起來,如白居易詩云:“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做伴?紫薇花對紫薇郎!”宋代王十朋詩云:“盛夏綠遮眼,此花紅滿堂;自愧終日對,不是紫薇郎。” 時至現代,紫薇早已走出深宮大宅,不僅栽于公園綠地,連鄉村道路、農家屋舍兩側及中間的“分車帶”也都栽植了。紫薇花多點綻放,滿樹繁花給盛夏時節平添了溫柔和靜美,也給夏天增添了絲絲“涼意”。 隨著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的改善,鄉村的行道樹和路燈桿之間,鑲嵌的盡是些紫薇花。一叢叢、一行行、一片片,涂抹著得翠翠紅紅,一派生機盎然。 紫薇的花期很長(約180天),從初夏一直開到暮秋。宋代楊萬里的詩寫道“似癡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誰道花無紅百日,紫薇長放半年花。”于是紫薇有了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百日紅”。 走、瞧,七彎八拐鄉路上的紫薇,一串串的花蕾排滿了枝頭,開放的花近看如絲如絮,又像絨絨的彩球;遠望如煙如霞,又宛若一道彩虹。若是在蒙蒙細雨中,她的芳姿更是迷人。雨絲裹著花絮,時隱時現;花香飄渺如夢,或濃或淡。鄉村的水面上蕩漾著被雨滴打碎的花影,在偌大的雨幕中暈染成一副美輪美奐的水彩畫。此時,你若撐一把雨傘走在其中,定會有一番浪漫,一番陶醉,一番悠遠如詩的遐想。 如此年復一年,紫薇搖曳在紅塵里,花開百日紅。一度芬芳了城市村莊,熏染了湖畔街巷,扮靚了綠地草坪,也欣欣然詩意了你我的心境。她是城市出彩后佩戴的紅花,也是鄉村富裕后綻放的笑容。 <font color="#ed2308"><b> 凌霄簇擁紅如炬 故鄉不遠在心中</b></font> 故鄉的榮枯和向往,只記在心中,不做張揚,就像我們的母親,多么想我,見面后又會催我們匆匆上路。路邊的樹,固定的風向,狗的叫聲,晚炊的香氣,都會多情的引領,故鄉不遠,正在心中。 故鄉,是樸實的,總感覺像這些開在身邊的凌霄。記得以前,每一種剛碾轉到村子的花,不管是名貴,還是普通,鄰人們都會互相贈予或者直接去要一棵。這樣一家傳兩家,兩家傳三家,不久,全村的籬笆院墻上都開滿了這種花。那滿園的凌霄,讓每一個經過的人都會駐足,聆聽欣賞。爾后,帶著一懷馨香不舍走開。 今年故鄉無雨期過長,但開在村道、屋舍旁的凌霄花格外鮮艷,那么嬌艷,那么旺盛,讓人無法不感動。你看,一朵朵花兒,橘紅色,小喇叭狀,三五成群,一簇簇的小團隊,與滿墻油綠的葉子相互映襯,格外炫目。 微風輕輕拂過,羽狀的片片葉子就像綠色的波濤,此起彼伏,煞是好看。至于那些調皮的"小喇叭"越發顯得淘氣了,唯恐誰不知道它們的存在似的,歡笑著、歌唱著、炫耀著。"我在開花,快來看啊,我在開花呢!"調皮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旺盛的生命力,讓人不得不驚訝和感動。 凌霄花,單名字就很有氣勢,帶有一種壯志凌云的沖天豪氣。無論是不是受人喜歡,只管隨心所欲地綻放,一往無前地向高處張揚向往和追求,濃烈夏的盛大和絢爛,鋪排夏的氣場和姿態。其實,生命不正應該如此的么?就有一段青春,一季茂盛,怎可辜負,怎可辜負呀! 凌霄花根,遒勁滄桑,水管大小,褐色,有裂痕,有凸起。根上長藤,可曲、可直、可繞,繞著巨大的水泥桿,一圈,一圈,又一圈。各種車子從凌霄的身子穿梭而過,塵囂、廢氣、噪音在花下沸騰。凌霄卻是淡定的,它沉浸在自己的盛開里,不緊、不漫、不急、不躁。巨大的水泥柱,是它朝拜的長路,紅霞一般的花是它梵唱的經文。一朵一朵又一朵,歡歡喜喜,逶迤蜿蜒。 凌霄花原名“陵苕”、“紫葳”,《詩經·小雅·苕之華》里的“苕之華,蕓其貴矣”,說的就是凌霄花。凌霄,又名“紅花倒水蓮”、“倒掛金鐘”,葉對生,莖木質,花柱線行。凌霄花名始見于唐朝的《唐本草》,唐詩里也開始出現了凌霄花的身影。唐代李頎的詩句“青桐雙拂日,傍帶凌霄花”,描繪的便是凌霄繞梧桐樹干而上,紅色的花朵與碧青的樹干、碧綠的樹葉相映成趣的畫面。<br><br> 凌霄花的花期很長,從每年的5月斷斷續續開到9月底。除了月季每個月開放,沒有什么花花期有這么長的。綠葉滿架,花枝伸展,一簇簇,一團團,火一樣鮮紅的凌霄花朵綴滿枝頭,迎風飄舞,襯托著碧綠的濃蔭,格外惹人注目,逗人喜愛。 宋人楊繪有詩贊曰:“直繞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斗修明。”清人李笠翁評價凌霄花說:“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凌霄花,歷來飽受爭議!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為志存高遠,,宋代詩人賈昌期賦詩贊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從平地起千尋”。但近代詩人舒婷的那句“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時間讓“攀援的凌霄花”,成為攀附高枝的代名詞!爭議雖多,但在我心里這些都無損她的美麗。 喜歡凌霄花,還因為它在花語里,寓意慈母之愛。細思量,實在貼切。曼生的藤,有著無比的韌性,它的不屈不撓,努力向上,竟與女性的母愛不謀而合。女人一旦成了母親,竟無所不能,她的堅韌無限放大。聽聞,一個地震中的母親,用跪拜的姿勢,將懷中的嬰兒安然無恙地保護。嬰兒得救,懷中有一手機,留著母親的遺言: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還活著,請記住,我永遠愛你...... 母愛,從來可以創造奇跡,而凌霄亦是可以的。百度中,一陡峭的巖石,風骨凌然,孤寒寂寞,卻有凌霄攀爬,無懼風,無懼雨,無懼貧瘠,附著可怖的崖壁,噴涌出大朵大朵的花。花圓,花紅,花密,朝著天空,朗朗地笑......逆境中的花朵,風骨灑然,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隨手翻著藥典,凌霄的名字赫然列在其間。它的花,涼血、化瘀、祛風。它的根,活血、散瘀、解毒......這么說來,凌霄全身是寶,可觀賞,可藥用......醫院栽種它亦一種象征也似乎更為匹配。 凌霄花是快樂的,看她們手牽著手攀向高端的舞姿足可以證明。凌霄花也懂得手足情深。你看她們不管走向多高多遠,卻一路緊緊相牽著,絕不肯落下一朵。也許她們知道自己根基的柔弱,才努力的團結起來簇擁成一種氣勢以面對強硬的世界。朵朵相牽一起向上的美麗氣勢,而不是鄙視她依附的卑微。 開在鄉村里的凌霄花,總會使人不由自主地注視,疲憊的司機、勞累的行人,見到此花,抬起頭,停一會,看一會,仿佛接住了歡顏,短短的注視后,踏著永生的花枝,馱著記憶和夢想,臉上便漾出淺淺的笑。<div><br><div><br><div><br></div><div> </div></div></div> 回望“留得住青山,守得住鄉愁”的那片鄉村紅,飽滿、艷麗,一叢叢一簇簇,在陽光的照耀下愈發迷人。它多像鄉村里隱忍堅守、懂得感恩、甘于奉獻的人們,任四季流轉,像焰火般綻放美麗,把生活裝點得色彩斑斕。 風吹來,芬芳香,花開的心上;回頭望,霞滿天,云卷的衣裳;側耳聽,馬蹄響,追風的過往。“世界那么大,故鄉才是家。”鄉村紅,那份不曾褪色的情懷和色彩,已成為留在心尖上最美的花朵。<br><div><br></div><div> 2022年8月11日於華容操軍硯溪古應壇屋組</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舞钢市|
桐城市|
柳江县|
茌平县|
当涂县|
武汉市|
潞城市|
莫力|
中西区|
温州市|
航空|
民权县|
西畴县|
滁州市|
墨竹工卡县|
集贤县|
鸡东县|
桦川县|
壶关县|
司法|
沿河|
乐平市|
永新县|
大兴区|
房产|
沙雅县|
东安县|
北流市|
镇远县|
阿坝县|
西昌市|
纳雍县|
英德市|
湘乡市|
安阳县|
介休市|
深水埗区|
边坝县|
桐梓县|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