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千山除了具有神奇瑰麗的自然景觀,也一直擁有著厚重的宗教文化。千百年來吸引了很多佛教和道教中人前來修行。</h5> <h5> 葛月潭就是一個著名的道教人物,雖然他一直在沈陽太清宮修行,但最終卻選擇千山作為他的歸宿。讓我們一起走近詩書畫大家葛月潭的千山情緣。</h5> <h5> 沿著山間小路石階而上,千山無量冠的山門下,在這里有一塊巨大的黑色的石頭,上面刻有三個隸書大字,聚仙臺。在旁有一座通體潔白造型雅致的塔,這就是葛公塔,也是一代大師葛月潭的葬身之所。</h5> <h5> 葛月潭(1854-1934),清末民國道士,是清末書畫家。號葛月潭真人,原名葛月新,道號明新,又號甯靜子,又稱枕流道人、震庚道人,山東省邱縣(今河北邯鄲邱縣)張家莊人,是清末民初著名道教人物。</h5> <h5> 民國23年十一月申時羽化,臨終前,招眾弟子堂前囑托后事,又命弟子準備紙張筆墨,展紙題日:“倏然脫卻有形身,蝶夢蘧蘧幻亦真;心似閑云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苯又炙骷垥鴻M幅“道心惟微”四大字留存道觀。然后整衣升座盤膝而坐,族然仙化。</h5> <h5> 葛月潭藝術造詣頗深,其一詩寫得好,1913年所寫《金石言》導人向善,字字珠璣;其二畫的好,葛月潭曾給張作霖畫了一幅墨牡丹作為壽禮,后被其一直掛在中堂;其三是他的書法,其中隸書寫得最好,如今市面上現(xiàn)存的真跡市值已達幾萬元有余。</h5> <h5> 葛月潭不是一個簡單的道士,按照現(xiàn)在的說法,他的人脈很廣,他是張作霖父子的座上賓和高級謀士。他和直系軍閥的首領吳佩孚是發(fā)小,可以說是莫逆之交,從小在一起讀書,所以吳佩孚發(fā)跡以后就多次約請葛月潭到他那去作官。然而與統(tǒng)治階級的交往并不影響他身為一名出家人的慈悲。山東、遼西發(fā)生水災時,他畫了很多畫寫了很多字,然后義賣去救災。</h5> <h5> 鑒于他在當?shù)氐挠绊懥Γ?18事變以后,日本人幾次三番想拉攏他,都被他嚴詞拒絕。1934年底去世,1935年他的遺蛻被安葬在葛公塔的地宮之中,直至今日。</h5> <h5> 葛月潭在千山在無量觀建立葛公塔時曾經和弟子說過:“他日我驚魂常住四處,與山林相伴,則幸慰三生矣?!笨梢姼鹪绿秾η降难瞿街?,千山遂了葛月潭的愿,也從而留下了葛月潭這樣一位得道方丈書畫名家的歷史遺跡,為千山的道教文化和人文景觀積淀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鲁甸县|
洪湖市|
高淳县|
大同县|
北流市|
伊通|
常宁市|
奎屯市|
沾化县|
绿春县|
SHOW|
乌兰察布市|
广平县|
丰县|
威海市|
阳朔县|
盈江县|
鄯善县|
敖汉旗|
阳高县|
庆城县|
台中市|
平山县|
永寿县|
临泽县|
阿克陶县|
晋城|
涞水县|
子长县|
惠东县|
团风县|
曲阜市|
鄢陵县|
马鞍山市|
东台市|
神池县|
贵定县|
定安县|
章丘市|
安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