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1日</p><p class="ql-block">今天,開始進入本次東非游的高潮階段~前往馬賽馬拉國家公園,著名的東非動物大遷徙就發生在這片地區。地圖右上方那條直線,是肯尼亞和坦桑尼亞的分界線,歐洲殖民時代的原因,非洲很多國家的邊境都是直線劃出,很像切蛋糕??</p><p class="ql-block">這張東非動物大遷徙路線圖,很直觀的反應出動物一年四季大遷徙的路線。動物們隨季節變化,追逐新鮮的水草,完成一年一度的大遷徙,絕大部分時間在坦桑尼亞。計劃旅行之初,我了解到,到坦桑尼亞才能看到一年大部時間的動物大遷徙。但同時又發現,坦桑尼亞的旅游條件相對落后,所以還是放棄了,來到肯尼亞(紅色框框)而這里,一年中只有7月初前后一個月左右是動物遷徙的季節,我選了旺季前幾天,價格便宜點??</p> <p class="ql-block">續第一集</p><p class="ql-block">首先,還是感謝肯尼亞中非旅行社。以我過去的喜好,是不喜歡跟團游的。這次東非游,是無奈之下的選擇。沒想到,這次跟團跟對了。東非野生動物保護區要求車輛確保游客安全,我們三人成團,自己可以決定行程,中非旅行社把跟團和自由行結合的很好,在自駕不方便的地方,這是很好的方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驅車五個小時來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上集提到的馬賽人(Maasai),是東部非洲現在依然活躍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個游牧民族,人口將近90萬,主要活動范圍在肯尼亞的南部及坦桑尼亞的北部。幾天來,公路上看到很多放牧的馬賽人,車輛都要為他們讓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馬賽馬拉這個名字,來源于當地原始定居者馬賽人+馬拉河。</span></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馬賽人,一方面仍然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以放牧為生,他們在已經劃為國家公園的土地,仍然可以自由放牧。另一方面,他們也更多地加入到了當地的旅游業中。來到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大門,一群群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婦女蜂擁而上兜售小商品。</p> <p class="ql-block">這個馬賽族年長婦女,眼睛已經嚴重白內障,依然奔波勞碌。</p> <p class="ql-block">街頭所見,馬賽男人似乎除了放牧,很多人無所事事,他們主要生存方式是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偶見幾個穿著西式服裝的馬賽女人,女孩身穿西裙,非常時髦,卻腳踏拖鞋??這反應了這個民族的發展正在糾結中,傳統還是現代?</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附近的馬賽族人村莊,男人身穿傳統服裝跳著舞歡迎我們。村里的長老叫Alex,這個村子始于他的父親,今年已78歲,但今天他在外面放牧,我們沒見到。馬賽人實行一夫多妻制,Alex的父親取了9房妻子,他是第三房的兒子。目前全村共75人,彼此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Alex父親的另外六房妻子也出來歡迎我們,右一是第九房,養育了三個兒女。</p> <p class="ql-block">跳得最高的是年輕的長老Alex。</p> <p class="ql-block">馬賽人的房子用泥土和牛糞混合造成,婦女負責建造房屋,她們要在結婚前為家庭建一座房子,還要管理家務,夠勞累的,男人負責掌管羊牛群。</p> <p class="ql-block">Alex坐在他媽媽住的房子里講述家族的故事,房子里沒水沒電,也沒有象樣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兩個男人表演他們現在仍在沿用的鉆木取火方式。</p> <p class="ql-block">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范圍很大,馬賽人除了在一些安全的地方放牧,已經不允許狩獵了。過去,他們穿的鞋子都是動物皮制成,現在己經改用廢輪胎。</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有一個<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旅游紀念品</span>小賣場,女人、孩子們看管攤位,長老Alex的母親也在。他們實行的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生活方式,售賣牛羊和小商品售賣收入由村里統一分配。幾百年來,馬賽人成功的保留了大部分文化,因此被許多人視為非洲的代表。今天看到的馬賽人村子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不是表演。據長老Alex介紹,他們可以自給自足,旅游品售賣收入主要支持學校教育,肯尼亞政府對他們并沒有特別的資金支持。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又能保持傳統,是一個不易解決的難題。</p> <p class="ql-block">孩子們抱來剛出生的小羊羔,太可愛了。他們都接受學校教育,但表示讀完書后仍然要回到村子。</p> <p class="ql-block">上集提到,在納庫魯國家公園的活動結束時,我們的巡獵車壞了,司機Solomon要留下來處理,旅行社迅速決定換車換司導。于是Vinson成了我們前往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的司導。他在這個行業己經8年,經驗也很豐富。瞧瞧他的眼神,銳利似鷹,盡力為我們提供最好的服務??</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時,離旺季還有十幾天,但游客已經很多。所有狩獵車都裝上了對講系統,司機們在空中熱烈交流,一旦有什么新發現馬上報告,大家都向那個方向奔去??</p> <p class="ql-block">一條小溪,把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與我們住的酒店隔開,常看到馬賽人在小溪放牧。過了小橋,就是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這是肯尼亞西南部的一個大型獵物禁獵區,位于肯尼亞裂谷省納羅克附近,與坦桑尼亞北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相接,目前保護區面積有151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長頸鹿很喜歡在通往酒店的小橋前面漫步,幾乎每次過了橋進入保護區,都會看見它們高大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馬賽馬拉的動物不怎么怕人,看這匹長頸鹿??直接擋住我們的去路??</p> <p class="ql-block">來到馬賽馬拉,當然是先來馬拉河看動物大遷徙啦!這里是動物大遷徙的必經之路,但能否看到動物們過河,大家都說“全憑運氣”??旅行社也介紹說,有批客人也像我們一樣,在馬賽馬拉住了4天,但一次也沒看見動物大遷徙??</p> <p class="ql-block">到達河岸草原,已經有很多角馬、斑馬在悠閑的吃草,它們什么時候從河對岸的坦桑尼亞過來的?我們不知道,動物們也不會事先通知你??</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馬拉河了,對岸是坦桑尼亞,很多河馬正在河里泡澡。</p> <p class="ql-block">一條巨型鱷魚在岸邊趴著,有它在,動物們杳無蹤影??</p> <p class="ql-block">換個位置,幾只專吃腐肉的禿鷹守在河邊,想過河的動物們對它們也是敬而遠之。禿鷹尾隨動物食物鏈頂端的獅、豹大快朵頤之后,專吃動物腐肉,被動物們視作不祥之兆,它們聰明著呢??</p> <p class="ql-block">司機Vineson又換了個位置,這里已經有不少車輛在等待。對岸,黑壓壓的一片又一片的角馬,先到的車輛恐怕是已經等了好久了,但角馬們“我自歸然不動 ”??</p><p class="ql-block">我們的車剛找到位置停下,角馬們開始挪動了??????,緩緩的向河邊走去,有可能看到它們過河了??我們的運氣真好!</p> <p class="ql-block">此時,越來越多的角馬跟隨而來,我們越來越興奮,第一天來馬拉河就看到動物大遷徙??</p> <p class="ql-block">角馬越聚越多,終于形成大遷徙的“勢”了??</p> <p class="ql-block">角馬雖是群居動物,但它們又不像大象等其他動物以家庭為單位。群體中誰夠勇敢,誰就成領隊的,必有一些追隨者。看,剛下到河邊的這群,一只勇敢的帶頭向另一個方向走去,跟在后面的越來越多,沒多久,有些又后悔回頭了。帶頭那頭角馬毛比較長,應該是一頭經驗豐富的老將,義無反顧徑直向前,一些堅定份子也繼續追隨它??</p> <p class="ql-block">這兩個視頻,記錄了角馬中的勇敢的、追隨的、反悔的,與人類有些行為很相似,太有趣了??</p> <p class="ql-block">這時從另一邊又下來一群角馬,與向反方向走的這群合二為一,這下,原先反叛的這群膽子更大了,終于形成了自己的隊伍??</p> <p class="ql-block">離開馬拉河邊繼續巡獵。這時,司機Vineson發現了草地有些異樣,他斷定,這里剛剛發生過肉食動物撕咬搏殺。他契而不舍的在周圍轉了好幾圈,終于找到這現場??一匹斑馬己經只剩下幾塊殘骸,另一匹內臟也己被掏空,遠處一頭角馬也躺倒在地上。幾只母獅飽餐后正心滿意足的昏昏欲睡??動物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乞求這不要成為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p> <p class="ql-block">狩獵車的對講系統又傳來動物的行蹤,我們趕過去,原來是一頭漂亮的雄獅,它無所顧忌的在草原上漫步,完全無視圍觀它的人??一般認為,獅子是唯一的一種群居性貓科動物。然而,科學家在二十一世紀初發現,并不是所有的獅子都過著群居生活。最初,在肯尼亞中北部的桑布魯國家保護區,科學家發現了數十只與眾不同的獅子,它們像老虎那樣過著獨居生活,雄獅和母獅只在交配時期才會待在一起,雄獅獨自捕獵,母獅獨自撫養幼崽。我們這幾天在馬賽馬拉,也不只一次看到雄獅,都是獨來獨往。</p> <p class="ql-block">這片樹叢下,一頭雄獅正在酣睡。我們的車圍著它轉了一圈,一開始,它換個角度繼續睡,換個角度,它睡眼朦朧的醒了,似乎也沒有因為我們打擾它了而生氣,坐起來四周看了看,倒頭又接著睡,似乎比之前睡得更香??</p> <p class="ql-block">來到一條小溪旁,一群鵜鶘的憨態,引起我們哈哈大笑。它們在水里步伐如此整齊,好像有人在喊“一二一”向前進,屁股還整齊的一蹶一蹶的??這個視頻看一次笑一次??</p> <p class="ql-block">這是難得一見的花豹??一前一后兩只。不遠處有一堆斑馬的尸體,屁股肉圓滾滾的斑馬,跑起來不如別的動物快,往往成為肉食動物的首選??</p> <p class="ql-block">在大草原,獅子和豹子喜歡的食物高度重合,而奔跑起來,豹子不如獅子快,因此,獅子是王,豹子有意躲避獅子。幾天來,我們多次看到獅子的活動肆無忌憚,而豹子明顯謹慎些。</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p><p class="ql-block">來到馬賽馬拉第三天,天剛蒙蒙亮,我們就來到熱氣球的活動場地,從空中俯瞰東非大草原,這樣的視角一定很壯觀。</p> <p class="ql-block">東方泛紅,我們坐上熱氣球鳥瞰壯觀的東非大草原。與很多地方的熱氣球之旅不同,看野生動物的氣球飛得不很高。縱橫草原的水道,是野生動物們的生命線,車道曲折蜿蜒如天路,孤樹散落草原各處,是動物們避暑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熱氣球準備降落時,飛行員關掉了機器,但噪音還是打擾了動物們,它們紛紛四處奔跑,蔚為壯觀。這個個感覺,如果不是親臨現場,很難想象。</p> <p class="ql-block">回到地面,一個羅曼蒂克的草原早餐在等著我們,太浪漫了??主辦方很用心,食物準備得豐富極了??要知道,草原土路顛簸一個多小時,才能把這些食物運到現場。感謝機師、廚師和服務人員??</p> <p class="ql-block">浪漫的草原早餐后,又開始game drive了。再次看見獅子撕咬斑馬的慘烈場面。獅子已經飽足而去,一群禿鷹圍著斑馬尸體,又一大餐開始。其中一只個頭大的特別霸道,只想獨食??</p> <p class="ql-block">一頭雄獅正在發情,追逐一頭母獅。除了這一刻,總是看到雄獅獨來獨往。</p> <p class="ql-block">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與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保護區同屬于東非大草原,都在同一個動物大遷徙圈。我們來到肯尼亞與坦桑尼亞兩國的界碑,一腳踏兩國??</p> <p class="ql-block">上車繼續巡獵,遠遠望去,一群非洲“鳥中之冠”金冠鶴正在悠哉悠哉,可惜我們沒有專業相機,無法看清它們美麗的容貌,只好網上借圖欣賞了??</p> <p class="ql-block">非洲人性格開朗,能歌善舞。好幾次在酒店用餐時,看到餐廳的廚師和服務人員用鍋碗瓢盆作樂器,端著蛋糕??載歌載舞為客人慶生。今天,他們端著蛋糕,徑直走向我們的桌子,我們沒人過生日呀?原來,得知這是我們在馬賽馬拉最后一個晚上,他們特意送來感謝蛋糕。事后方知,這也是中非旅行社的安排,感謝你們??????</p> <p class="ql-block">結束在馬賽馬拉四天的活動,我們的非洲游也即將結束了。在這10天里,感受到非洲人的純樸、好客,人們勤奮工作,并非傳說中的“非洲人很懶”。肯尼亞是非洲比較發達的國家,經濟快速發展。但在首都內羅畢郊區,一片片貧民窟范圍很大,<span style="font-size: 18px;">貧富兩極也讓人觸目驚心。</span></p> <p class="ql-block">與此同時,在我們住的酒店旁邊,現代化的購物中心設計很有品味,在這里消費的人們看上去很輕松快樂。</p> <p class="ql-block">另一個特別的現象,肯尼亞特別是內羅畢的酒店和公共場所,都有非同尋常的安全檢查,特別是接待外國游客的酒店都是大門緊閉,保安嚴密。原來,自1980年以來,肯尼亞特別是一些接待歐美游客的酒店,連續遭受多起恐怖襲擊,死傷慘重。當局于2012年制訂反恐法案,受到部分宗教、非政府組織和人權組織反對,但法案還是通過。如今的肯尼亞,反恐氣氛依然濃厚,我們住的酒店也不例外,反恐的社會成本極高。問當地人的看法,他們倒似乎習慣了,認為目前的狀態很安全。</p> <p class="ql-block">在內羅畢的最后一天,參觀了肯尼亞國家博物館。幾點觀感:動物標本非常棒,因為材料來源豐富。發現一個展示家庭照片的好辦法~用舊照片制作吊燈。展覽的瑕疵是,讓觀眾先看肯尼亞1963年獨立后的歷史,將之前的歷史展覽擺在最后,有點忽略歷史的傳承問題。</p><p class="ql-block">英國在肯尼亞100多年的歷史,有過度狩獵和殺戮,但也做了很多好事,比如修鐵路、辦學校等。現在肯尼亞全國已有共識,不再虐殺動物,但傳統與現代化的矛盾,仍然不容樂觀。很多學生來參觀博物館??值得一贊。</p> <p class="ql-block">很喜歡酒店旁的這個購物中心,我們已經多次在這閑逛了。在這里,偶然了解到,如今風糜世界的咖啡原產于非洲。買了幾包“野生咖啡”回家,真的很香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3世紀,</span>非洲埃塞俄比亞首次發現咖啡,后來隨著埃塞俄比亞軍隊的入侵傳到了阿拉伯世界。最初,伊斯蘭教的清規認為這種飲料刺激神經,違反教義,曾一度禁止并關閉咖啡店,但埃及蘇丹認為咖啡不違反教義,因而解禁,咖啡飲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區流行開來。</p><p class="ql-block">16、17世紀,威尼斯商人和海上霸權荷蘭人輾轉將咖啡傳入歐洲,很快地,這種充滿東方神秘色彩、口感馥郁香氣迷魅的黑色飲料受到貴族仕紳階級的爭相競逐,咖啡的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甚至產生了“黑色金子”的稱號,</p><p class="ql-block">咖啡豆借由<span style="font-size: 18px;">風起云涌的大航海時代,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也就是所謂的“咖啡帶”(coffee belt)巴西、越南、哥倫比亞開始廣泛種植,而</span>全世界都被納入了咖啡的消費版圖中。以前誤以為,咖啡產自南美洲,沒想到,在非洲買到了最好喝的咖啡。</p> <p class="ql-block">咖啡店里漂亮的黑人姑娘,頭發經過精心打理,言談和舉止優雅,與咖啡文化非常契合。關于咖啡,是這次非洲游給我的又一個認知顛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文(共二篇)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定西市|
商洛市|
宽城|
长丰县|
武川县|
河源市|
隆昌县|
盈江县|
海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洪湖市|
宜昌市|
都匀市|
大港区|
东兰县|
商南县|
开鲁县|
合山市|
白银市|
古田县|
广州市|
广安市|
伊金霍洛旗|
承德市|
望奎县|
当阳市|
临沂市|
安塞县|
虹口区|
晋江市|
贡山|
武宁县|
诏安县|
唐山市|
湘西|
论坛|
黄大仙区|
开封市|
大连市|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