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記《西藏阿里之旅》(二)</p> <p class="ql-block">北海雜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興無時盡,遠山復近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猿啼深澗上,松老白云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靜極常忘返,悠悠獨自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喜來幽谷坐,為聽鳥關關。</p><p class="ql-block"> 這首題為《北海雜興》的詩,是袁克權游北海時有感而作。雜興,是有感而發,隨事吟詠的詩篇。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寄情山水,向往隱逸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有人生在樊籠,困在紅塵,卻依然向往著山水之間。古人曲水流觴,飲酒作樂,思考著人生短短百年,山水寄情,許是因為山水秉性仁厚,傾聽鳥鳴,是因為那里幽靜自然。</p><p class="ql-block"> 生于繁華,困于紅塵,更想遠離塵煙,返璞歸真。或許,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讀多了,總是向往一份寧靜,一份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錯——簡稱為“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也是我們游歷的第一個“措”。(有時候搞不清是“措”還是“錯”,暫且呼之吧,將錯就錯!??)</p><p class="ql-block"> 天很藍,水很清,人不多!在羊湖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為了拍照,我想要更親近一下羊湖,看見湖邊有石塊,于是一腳踏上,沒曾想湖中竟是淤泥,一踏便陷,想要把腳縮回已來不及,慌亂間雙腳如蜻蜓點水般亂作一團,于是……鞋子占滿淤泥,襪子也濕透!(尷尬??)</p> <p class="ql-block">還好沒有被發現在圣湖邊洗鞋子!??</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司導在告訴我們會途徑一“沙漠”,讓我們盡情穿上美美的裙子,挽裙脫鞋,踢沙嬉戲。</p><p class="ql-block"> 現實總是啪啪打臉——其實就是一沙堆,因年久風化而成。雖沒有想象中壯美,卻絲毫不影響我們尋求快樂。在沙灘上擺拍,打滾,嘻笑,玩樂,讓笑聲穿透于“沙漠”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唯一一次大口吃肉的機會就在這間東北菜館,店名記不清了。筒骨肉實在大,味道不錯,但是大塊吃肉的感覺,不太符合我的養生之道!??</p> <p class="ql-block">去西藏,阿里大環線是必須打卡的,沿路的景色會讓你嘴巴變成“0”,因為你總會感嘆:“0,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阿里的天藍得并不單調,因為它總是和白云、山峰、草地、牛羊、雪峰、各色的措組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一座神秘的西藏神山。(神秘之處可以百度??)</p><p class="ql-block"> 這座神山,吸引我的并不是它的神秘之處,而是它的“狗血愛情傳說”。????沒辦法,女生都是喜歡八卦。在這傳說里,不由得感嘆:愛情面前,莫說是人,神也會犯錯,情已逝,當初的一切誓言也成了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面向神山,站立于經幡下祈禱,希望愛我的人及我愛的人一生平安喜樂。</p><p class="ql-block"> 五色經幡”是西藏的一種標志, 它是由“紅色”,“白色”,“黃色”,“藍色”和“綠色”五種顏色的印有經文的布條組成,“五色經幡”一般被藏族同胞掛在“屋頂”,“湖邊”或者是高高的“山間”,是他們用來祈福的,他們認為:當風吹過經幡時,就相當于將上面的經文念過一遍。代表他們日日夜夜都在頌經念佛,以表示他們誠心向佛的信念,這五種顏色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思:“黃色”代表著“大地和皇族高貴的氣質”;“藍色”代表著“藍天,力量和金剛菩薩”;“紅色”代表著“太陽,慈悲和觀音菩薩”;“白色”代表著“白云和純潔”;“綠色”代表著“叢林,智慧和文殊菩薩”。[1]自然界天平地安、風調雨順的時候,人間便是太平祥和幸福康樂;當自然界出現災害的時候,人間災害重重、不得安寧。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對大自然的變化更為敏感。企盼人間太平幸福首先應該希望大自然無災無禍,于是用經幡上五種不同顏色的幡條來表示這種心理依托,真是絕妙無比。</p> <p class="ql-block">位于阿里的瑪旁雍措是西藏著名的圣湖之一,它與神山岡仁波齊遙遙相望,據西藏古老神話所言,這一山一湖是夫妻,岡仁波齊從見到瑪旁雍措第一眼就愛上了對方,盡管那時的他已經娶了“圣母之山”納木那尼峰。雖然古老的傳說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神秘色彩,但瑪旁雍措在西藏人的心目中有著不可動搖的神圣地位。</p><p class="ql-block"> 瑪旁雍措很大,湖水也很清,我們在措旁片石子,看海鳥(司導有介紹過是什么鳥,但是我又忘了??)。湖邊蚊蟲太多,令人討厭,我們只好快快離去。</p> <p class="ql-block">擺拍一組“痛”照,差點把眼淚都笑出來!????????效果還不錯,發圈也得到很多好評哦。</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一座一夜之間消失的王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紀結束,前后世襲了16個國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范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點,并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格王國遺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象泉河畔。古格王國由吐蕃王室后裔所創,始于公元10世紀前后,曾經雄居西藏西部,據傳前后世襲了16位國王,于公元1630年前后滅亡,其統治歷史持續長達700年之久,跨越了中原王朝宋、元、明三個朝代。</p> <p class="ql-block"> 當惹雍措。它也是西藏第4大湖泊。比起公認的三大圣湖的自然風光,我更喜歡當惹雍措。</p><p class="ql-block"> 當惹雍措地處文布南村。司導嚇唬我們湖畔周邊經常有狐貍出沒,有時候村子的后山上還有野熊,還讓我們晚飯后不要玩得太晚,要盡早回民宿,晚上帶我們去夜探狗熊。那一天晚上,野狗熊并沒有等到,但狗叫的聲音卻很清晰,對于膽小的我還是被嚇著了。此刻內心既矛盾又期待——真的會有狗熊嗎?如果狗熊來了發現我們,會不會把車推進垃圾堆呢???</p> <p class="ql-block"> 何處不風景,隨處是心情。</p><p class="ql-block"> 帶著一顆簡單的心,融情入景,生活妙哉!</p><p class="ql-block"> 期待寒假的長白山之行!????</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阳信县|
通渭县|
望谟县|
湖北省|
鹿泉市|
东兴市|
绥德县|
九龙坡区|
托克托县|
荣成市|
高尔夫|
凭祥市|
山阴县|
拜泉县|
河北省|
江西省|
米泉市|
新民市|
龙海市|
南漳县|
广宗县|
靖宇县|
长宁区|
武义县|
溆浦县|
盘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页游|
名山县|
大安市|
永安市|
故城县|
芒康县|
扬中市|
武功县|
陕西省|
永定县|
扎赉特旗|
巍山|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