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落地自駕,重游云南

常吟盈

<p class="ql-block">曾讀過一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讀書與旅行,即靈魂與身體,必須有一樣時時在途中。那么,這是否是對生活與生命內涵的深刻理解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過,我認為在這句話中應再增加兩個字:游記。也就是說把途中的所見所思寫下來,也不失為一段美好記憶的固化,更可讓有緣人共享自己旅程的美好。于我,卻是一種孤獨而高貴的追求罷了。</p> <p class="ql-block">其實,真正的熱愛,是在經歷了一些足以讓人放棄的艱辛之后,依然保持在一片神山圣湖前感動的能力,依然保持在反復去過的地方發現不同景致的喜悅,依然保持在坐火車時看沿途風光的興致,依然保持對看過很多遍的野花、湖泊、山川、河流、草原、雪山的迷戀。</p> <p class="ql-block">是啊!一個去了還想去,去了又不想回的地方,你認為是哪里呢?沒錯,就是彩云之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謝雨果戶外,在后疫情時代精心組織了這一次說走就走的為期八天(7.25一8.1)的落地自駕游:昆明 — 彌勒東風韻一蟻工坊一建水古城 — 元陽梯田— 蒙自 — 東川紅土地 — 斗南花市等小眾景點。</p> <p class="ql-block">“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這是人們對于昆明這座高原城市最美好的想象,也寄托著無數人關于詩意棲居的人生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十四人,于六個多小時的高鐵之旅后,抵達昆明。昆明,別稱“春城”,云南省省會,中國西南地區僅次于成都、重慶的第三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四季宜人的氣侯與溫度,讓我們立馬感受到了久違的清新空氣與習習涼風。草木長青,鮮花綻放更是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云南盛產300多種菌子,普通的有牛肝菌、雞油菌、羊肚菌,名貴的有松茸、猴頭菌等。菌子可炒、可燴、可煎、可炸,還可以做成各種火鍋,各具風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季節來云南剛剛好,既然各種野生菌都上市了,那豈能拒絕這一口鮮呢!</p> <p class="ql-block">美女們一個個的嚷嚷著不吃晚飯,怕長胖,可面對這種令人垂涎的牛干菌炒飯,誰還能把持得住?我提議,飯后步行回灑店,而真正做到的卻只有三人,畢竟有六公里多呀!</p> <p class="ql-block">情不自禁的感慨,云南真的不愧是最早開發的旅游省份。不僅風景好、美食多,既有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也因為處于邊陲地帶,自帶異域風情。這可能是我回甘數年的原因所在,不然也不會有三進云南之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餐后,驅車2小時前往彌勒東風韻藝術莊園。景區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城區13公里處。 紅河彌勒市,是一個集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生態觀光于一體的藝術小鎮。</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知名彌勒,據說是因為設計鬼才羅旭通過最普通的紅磚堆砌出一座造型奇特的城堡,建筑風格融合紅酒文化,彝族支系阿細人的火文化,酒瓶、火苗狀的城堡,被譽為“魔幻未來主義的魔幻城堡”。</p> <p class="ql-block">而萬花筒藝術館,是彌勒最熱門的,網紅拍照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傳說,這些具有設計感的建筑連草稿都沒有,隨心而動,看似毫無章法,實則共生向上。</p> <p class="ql-block">臨水而建的這棟房子,聽領隊介紹是一家高檔民宿,住一晚要一千多哦。很好奇,打算明天清晨去周邊觀賞觀賞。</p> <p class="ql-block">無法想象,這些超現實和后現代的建筑風格,未用一根鋼筋,一顆釘子,僅彌勒本地生產的紅磚就能搭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映入眼簾的全是紅色磚,奇形怪狀的造型,斑駁陸離的裸露墻面,帶給我們最最質樸的情懷,那種懷舊和滄桑的感覺會由墻面一直走入我們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通往讀書鋪的路上,臺階兩邊有大量的石榴花與各種不知名的花花草草,美不勝收,令人賞心悅目,芳香撲鼻。</p> <p class="ql-block">讀書鋪,一個將藝術的歷史記錄下來的地方。在這里,我們能夠近距離的感受藝術的氣息,用眼睛感知藝術被解構的過程,還可以用心品味這一場心靈喚醒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光線明暗的交替中,在紅磚隔絕的世俗里,和藝術家一起感受沖破束縛奔向未來的蓬勃力量。</p> <p class="ql-block">這是什么創意呀!</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彌勒東風韻牛哆啰音樂農莊。它是此處最具風格,也是聚集藝術大家、涵養音樂藝術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帶著屬于高原的原創文化藝術氣息,作為國際級的交流舞臺,吸引著無數藝術家向此而行。</p> <p class="ql-block">每當夜幕降臨,只要有暮歸的牛群路過,便會聽到一片“哆啰哆啰”的悅耳鈴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牛哆啰音樂農莊原生純粹,遠離塵世,是藝術家們采頡藝術靈感的好地方,亦是厭倦都市喧囂的人們心中的桃花源。這里是牛哆啰莊園的音樂廳。</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未待鬧鈴響起,我和室友都醒了。然后去景區內轉轉,找找感覺,再次領略一下別樣的風情。</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霞光或許是因為空氣特別明透的緣故,短時間內可呈現出繽紛斑斕的色彩,只感覺那復雜的光譜在瞬間的千變萬化,讓你很難形容眼前的光芒究竟是何種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自然就是這么神奇,猶如高超的調色大師,天地就似隨意扯過來的一塊畫布,信手涂抹間就可將之變得美輪美奐,讓人驚為嘆止。</p> <p class="ql-block">當日上午十點左右,我們離開彌勒前往建水縣的蟻工坊。</p> <p class="ql-block">首先參觀了羅旭工作室。紅磚構建成的藝術建筑,是藝術家羅旭工作和生活之所。</p> <p class="ql-block">從書中了解到,彌勒是藝術家羅旭從小生長的地方,他閉著眼睛都能描繪出這里的一切,而創作對于他來說,是在這一片土地上不斷耕種,不斷積累。源于此,也就有了這個神密小鎮,以至讓中外游客趨之若鶩,更是攝影愛好者的必到之處。</p> <p class="ql-block">蟻工坊,是一個以陶藝研發生產體驗培訓,客房餐飲服務,藝術創作,衍生品研發,文創咨詢等為一體的文旅創意旅游區。也是系藝術家羅旭繼昆明土著巢、彌勒東方韻之后,又一傾心力作。</p> <p class="ql-block">這建筑是不是很特別?它叫誕窩,還有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傳,公主懷上龍種,胎兒一天天長大,蟻王想給公主一個驚喜。一天,蟻王對公主說送給她一份禮物,公主一看很驚奇,和她原來住的異國王宮一模一樣,而且色彩更加絢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瞬間,一雙美麗的大眼淚珠盈睫,激動得跳起舞來,蟻王抱住公主說,小王子要跳出來了。幾天后,宮殿一聲嬰兒的啼哭聲響徹蟻國。</p> <p class="ql-block">怎么突然覺得,我們這代人,想想也怪可憐,年輕時無閑也無錢,現在退休了,總算有了閑,而錢雖說不多,但也夠用了,然卻已失去了最佳的生命時段。是呀!人生是如此的短暫,夢還做著呢,人卻已不知不覺地老去了!</p> <p class="ql-block">能順利坐上建水百年小火車,可謂一票難求,緣于云南旅游火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九點,從臨安站出發,再經過中國十大名橋之一的雙龍橋和鄉會橋,到達終點團山站。</p> <p class="ql-block">臨安站站房建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是建水老火車站簡單的貨運倉庫,主要用于存放站場貨物。現具有中西合璧,強烈的法式色彩。</p> <p class="ql-block">建水米軌的前身是開工于1915年的個碧石鐵路,經碧色寨可至河內,1985年停止客運,2015年重新在建水段開通旅游觀光小火車,全程13公里,小火車仍然沿用的是復古車型,百年米軌又重獲新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開通后的小火車以民國時期的中、法風格合璧,</span>木質的車廂,優雅的壁燈,飄逸的白紗窗,就連頭頂的老式電風扇,都讓人生出一股濃濃的舊日情懷。</p> <p class="ql-block">百年寸軌黃金線,千年古城第一車。個碧臨屏鐵路,是中國第一條,也是到現在還存在的唯一的一條民營鐵路,原為寸軌(軌距600mm),1970年改建成米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上小火車,兩側碧綠的荷塘滿眼青翠,荷花更是別樣鮮紅。</p> <p class="ql-block">有個朋友對我這種戶外游相當不理解,美其名曰:山川河流,花花草草在哪里不都一樣,有什么好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我,或許,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在驅使著自己;或許,一如米蘭·昆德拉所言那樣,“沒有一點瘋狂,生活就不值得過了”;也或許,在過于循規蹈矩的人生歷程中,總感覺骨子里厭倦了某些東西。但是,而今的自己,理應已過了追求這種所謂的“瘋狂”的階段。總之,我想過很多的“或許”,但始終未有明確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雙龍橋是云南省著名的名古跡之一,已列入中國造橋史冊。清乾隆間先建三孔,道光年間又建十四孔與之相連,因此俗稱“十七孔橋”。橋長148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造型奇巧,橫跨于瀘江與塌沖河相交的水面,橋身用青石堆砌,橋中建有三層樓閣,兩端各有一座橋亭,遠眺如樓船出游,近觀似長虹臥波。是我國現存的優秀古橋之一,也是一處非常出彩的景點,位于城西五公里處。</p> <p class="ql-block">綠柳如煙的瀘江兩岸,橫亙著十余座古橋。橋上形態各異的石板,早已磨得光華如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碧水藍天相映,十七孔橋濯洗著歲月。難怪茅以升來此,都為這座融橋梁建筑科學與造型藝術為一體的佳作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團山站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處的團山村。此村歷史上是彝族的居住地,彝語稱“突舍爾”,意為“藏金埋銀之地”。</p> <p class="ql-block">所謂人在旅途,既是指狹義上的旅行,更是指廣義上的人之一生。但我認為,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城市的浮躁、環境的逼仄和世風的頹衰,迫使自己去尋得一片寧靜和遼遠,哪怕只是短暫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只有在這種寧靜和遼遠中,思緒才能飛翔得更高、更遠,才能徹悟在日常蕪雜中所看不見的東西。<span style="font-size:18px;">誠然,我不可能走遍世界,但我要盡量地多在這個世界上走走。</span></p> <p class="ql-block">團山村莊建在一坡地之上,背依青山,面臨肥沃的西莊壩子、瀘江河、個碧石鐵路、雞石高速公路東西向穿越村前,交通十分便利,并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2002年全村227戶,854人,張姓占608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團山村是一個典型的滇南漢族移民村,始祖張福于明洪武年間由江西饒州府鄱陽縣許義寨貿易入滇,先居于建水城西門外之藍頭坡,后三遷擇里,定居團山,人丁興旺,衍為巨族。</p> <p class="ql-block">怎樣打開我們味覺的記憶,循著時間的紋理。像翻開一本古老的冊子,寫滿神密的符號;像推開一扇木門,門后是蒸騰的飯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團山走進建水古城,從舌尖走進古城人的生活。民以食為天,在美食的天地里,不只是味覺的享受,更有生活的領悟、智慧的積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老臨安的生活密碼,從這里解開。</p> <p class="ql-block">“秀色可餐”,話雖這樣說,但是真正能這樣做的人大概一個也沒有。況且,在想要了解一方水土的目的之中,除了飽覽景物之外,另外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大快朵頤。正所謂“走千里路,吃百家宴”,在云南這樣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的福地,自然也能帶給人們豐富多彩而又別致的舌尖上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聰明的建水人,把作為人類干百年來最鐘愛的主要食材之一的雞,發明了汽鍋的吃法。一根蔥、幾片姜、一把鹽,配料簡單到難以置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滇中名菜汽鍋雞的湯汁最是鮮香,但亨飪前汽鍋內是不放一滴水的。亨飪的關鍵,在于“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汽鍋造型獨特,獅子耳的扁圓陶體上繪著花草書法紋飾,底部正中豎起一根中空的圓錐形汽管,便于下面大銅鍋里熱水產生的蒸汽,由下而上向汽鍋內噴注加熱,蒸汽液化后成為雞湯。其雞肉特別鮮美,嫩滑營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天一定對建水特別厚愛,讓建水大地上,長出了草芽這樣名貴的蔬菜。似一彎小型象牙的草芽,又叫象牙菜。和蓮藕一樣,生在清漣瀠洄的水里。細長的身子嫩白如玉,入口清脆,即使簡單烹飪,味道也異常鮮美。 </p> <p class="ql-block">在少數民族眾多的云南,擁有眾多人文古跡,它們就像歷史有意無意留下的印痕,正在為某個年代的某段故事做出注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建水古鎮作為元明清三代滇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保留著深厚綿長的漢文化傳統,素有“滇南鄒魯”之稱的建水文廟,就是這一深沉底蘊的見證。建水文廟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走進建水古城,瀏覽那一處處古跡,就像是在追尋一段段文明的足跡,撫摸歷史的留痕。</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臨安古街,感覺臨安的詩書生涯不只流淌在時光里,也銘刻在古城人的生活點滴中。日堂的溫暖,照見人心深處的儒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臨安路是古城唯一的街子。路上鋪滿滑亮的青石板,和古城一樣,磨礪了干百年。臨街商鋪全都遵從古城意蘊,建筑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翰林街是最具文化氣息的。在這里慢下腳步,你會驚喜地發現,這一戶是大夫第,那一戶是名人故居,每一扇或開或合的老木門后,都藏著一個深遠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的,或青石堆砌或木條勾錯的老屋,深藏在巷子交叉口的古井,側寫著臨安人細水長流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為建水當地鄉紳朱渭卿兄弟所建,占地2萬多平方米,房舍格局井然,院落錯落有致,雕刻精巧雅致,是一座具有典型南方特色的私家園林,被譽為“滇南大觀園”。</p> <p class="ql-block">建水,城如其名,就像是建在水上的,城中古井處處,仿佛隨地一挖,就會有清泉汩汩涌出。千百年來,井中源源不斷的清波,哺育著一代代古城兒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傳,朱家花園井尤為神奇,過去井中水面高于地面,井欄上鑿有兩個孔任其溢流,人們說,這是朱家財源滾滾的象征呢。</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城里,你會發現,建水的古韻并未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消失,反而像穿越了千年的時空,隨處都是不緊不慢,散發出質樸、簡單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只有站在這空曠的田野邊,心,才能像最沒有羈絆的鳥兒,自由地翱翔。這,或許就是我執著地向往那片土地的主要原因吧。撇開一切空洞的說教與虛偽的概念,我更是以為,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途中,去找尋美好,去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去實現最本真和最富有意義的人生。古羅馬哲學家奧古斯丁曾說:“探究的是我自己,我的記憶,我的心靈”。我亦如此!</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建水紫陶里商業街區燈火輝煌、人頭攢動,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古城不會早早睡去。萬家燈火里,窩心的是那誘人的小吃。杯蓋在席間交錯罷,不妨走上市井街頭,一座城的味道,盡在煙火縈繞處。</p> <p class="ql-block">燒烤攤上最受歡迎的,是熱騰騰的燒豆腐。圍坐爐旁,一塊豆腐鼓起來,立即伸手掰開蘸醬料扔入口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明的老板娘,手邊一盒玉米粒,客人吃一塊豆腐她便丟一粒玉米到盒蓋里。吃飽喝足,玉米粒一數,兩清。不由令人想起古老的結繩記數。</p> <p class="ql-block">建水紫陶 。人類對泥土的感情,在這片大地上以美麗的形制、儒雅的意蘊,流傳干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經,建水是僅次于景德鎮的青花瓷產地,鼎盛一時。到了清代,建水人捧起他們的五色土,以精絕的技藝燒制出名動天下的建水紫陶,在“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后,創造了“清有紫陶”的佳話。</p> <p class="ql-block">建水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更是文人口中的“滇南瓊玉”。它含鐵量高,并含鈣、鋅等礦物質,有盛水不腐、存肴不餿、栽花不朽、泡茶味正等神奇功效。它更是品普洱茶的神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精工細作,尤以書畫鏤刻、彩泥鑲填為主要手段,集書畫、金石、鐫刻、鑲嵌、等裝飾藝術于一身之外;還集實用性與觀賞性于一身,有壺、杯、盆、碗、碟、缸、汽鍋、煙斗、文房四寶等產品。</p> <p class="ql-block">體如鐵、聲如罄、明如水、亮如鏡,不得不由衷贊嘆!而且,每一只,都流動著獨一無二的神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沉含蓄決天性。古拙的紫陶,在悠悠的時光里,溫潤如玉。</p> <p class="ql-block">別過建水,我們到達元陽梯田。這里游客很少,地方卻很大。或許是水汽格外豐沛的緣故,溝溝坎坎上長滿了各種樹木,還有水稻、玉米、高粱等農作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風習習,綠影搖曳。若不是公路上時有一些載重大卡車威風凜凜地駛過,在飛揚的塵土中發出粗野的吼叫,打破了迷人的靜謐,此處絕對是一派“雨晴人踏曉,山靜鳥啼春”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如果沒有見過哈尼梯田,你不會知道,人類對于自然的改造會創造出何等恢宏美麗的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蒼涼的哀牢山區,成千上萬畝梯田連綿不斷,從河谷往上數,最高的有3000多級。它們全部由人工雕琢完成,并且已有上千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的大地雕塑”,或許是對哈尼梯田最為貼切的形容。在紅河州境內,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均有哈尼梯田分布,且各具特色。其中,以元陽梯田最為知名。梯田與山澗、村寨、哈尼人家渾然一體,又千變萬化。</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戶外游很虐,而且費用相較于旅行社高多了,但我想說,我們這代人曾失去了太多,包括可自我支配的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只有趁還能走得動,還有團隊愿意接納我,用自虐式的付出去彌補從前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哈呢梯田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元素同構的傳統農耕體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寨上方是山,山上茂林成片;產自村寨的農家肥,成為下方梯田栽培紅米稻谷的養分;水流從森林緩流而下,穿過村莊灌溉著梯田,蘊藏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當我有了撇開一切去擁抱山水的機會時,心中的欣喜自是無法形容的——這一刻的到來,終于使我有時間來支配屬于自己短暫的寧靜生活,去追求從前無暇追求的東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許,我從此再不會被曾經的縟節和無奈所囿。我甚至覺得,這應是一個職業女性本該有的生活態度。</p> <p class="ql-block">跟感覺舒服的人在一起,就像是在養生。此話沒毛病。</p> <p class="ql-block">身尚未動,心卻已遠!因為下午我們將前往蒙自,領隊送我們每人一套軍裝用來拍照呢,其中有一位隊友過生日,還給她買了生日蛋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旅程中,在古老的鐵路上,或許我們是為電影《芳華》而來,想去追尋我們這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和一個遠去的時代。</p> <p class="ql-block">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說的就是1910年建成通車的滇越鐵路。它自昆明引出,向南經紅河州河口縣后進入越南老街,終點是越南海防,全長854千米。滇越鐵路云南段也稱昆河鐵路,是云南第一條鐵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這里也成了攝影師和畫家蜂擁而至的取景之地。</p> <p class="ql-block">蒙自市郊以北10千米外草壩鎮的山梁上,碧色寨火車站落寞地矗立著,法式黃墻斑駁零落,巴黎制造的三面鐘早已停擺,可歷史的記憶卻從未模糊……</p> <p class="ql-block">滇越鐵路通車前,碧色寨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小山村。滇越鐵路通車后,碧色寨火車站崛起為滇越鐵路第一大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繁忙的中轉運輸使得碧色寨瞬間取代了蒙自的位置,變得興盛繁榮起來。再后來,個碧石(個舊—碧色寨—石屏)鐵路與滇越鐵路在此交會,讓碧色寨一度享有“東方小巴黎”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呼朋引伴,還是單飄,那種想拓寬視野的興致,源于我們對湖泊、山川、河流、草原存有同樣的執念。那些在孤獨的路上更與何人說的落寞,一段路程或一張合照,就能被得到關心與照顧,這種戶外行一直是我最鐘情的出行方式,無需邀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說,我的旅途就像塞爾努達的詩“因為我們的孤獨,因為我們生于世的短暫時光”而更顯珍貴。</p> <p class="ql-block">坐在鐵軌上,看著斑駁的黃墻紅瓦和靜止的法式掛鐘以及綿延天際的鐵路軌道,無不感慨碧色寨,是無數游人眼中獨特的風景線。而這里的芳華不僅于此,靜靜矗立的百年時光,也讓這座云南最早對外開放的小站見證了無數崢嶸歲月。</p> <p class="ql-block">我眼中的世界,或許和你不同。世界紛繁多樣,這是我看到的,或許不同于你眼中的世界。她神秘、多姿,或美艷得不可方物,或恬靜如潺潺流水,或破敗而觸目驚心,或溫暖常駐于心。總之,旅行途中本就見仁見智,不可能千篇一律。</p> <p class="ql-block">過橋米線可以說是云南美食的招牌,而碧色古寨所在地蒙自縣是“中國過橋米線之鄉”,也是過橋米線的發源地。它是用大骨、雞湯、火腿等材料烹制的米線。由于湯面覆蓋著厚厚一層滾油,雖然湯汁滾燙卻不冒熱氣,初次品嘗的朋友可得當心燙到嘴巴。</p> <p class="ql-block">天公有點不作美,剛剛下過雨,想要拍日落的愿望只能成為隊友們的遺憾。不過這里有錦繡田園、樂譜凹、神樹、落霞溝等許多難得一見的奇山異水。其中最美的當屬落霞溝,色彩斑斕,簡直是神來之筆,令人流連忘返。(注:這張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云南有26個民族,都有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化傳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他們對綠的圖騰和對樹的崇拜無處不在,幾乎所有民族都在自己居住的村寨邊選定一片蔥綠茂密的山林作為自己的風水林或水源林,村寨的居民對這片山林至尊崇拜,嚴禁任何人砍伐和破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寨中的蒼天古樹也往往成為村中的神樹,被加以崇拜和保護。</p> <p class="ql-block">敬畏大自然,敬畏神樹!</p> <p class="ql-block">抵達東川紅土地時,天色已如黛,微泛暮山紫,遠近連綿的紅土地只留下了燈草灰般的暗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且,一路行駛,給人的感覺是貧窮、滯后,路爛,讓人很難相信在那遙遠的遼闊的紅土地處,競然會有《無問西東》曾到此取景拍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東川紅土地到底是因《無問西東》這部電影還是因這顆神樹而出名呢?</p> <p class="ql-block">彩云之南,天空是那么明亮,陽光是那樣灼熱,云朵更是炫著七彩光芒。這是一個被自然所溺愛的地方,它就是東川的紅土地,世界上最壯麗的紅土風光。</p> <p class="ql-block">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里約熱內盧附近的紅土地是世界上最有氣勢的紅土圣地。而直到東川紅土地的真顏在世人面前得以揭示,世人才驚奇地發現,在中國的七彩云南,這片充滿著浪漫和奇幻的土地上,才真正鋪陳著全球最受矚目的紅土風光。</p> <p class="ql-block">曾有人問我,你每年大部分時間甚至是連著游(疫情前),不覺得累嗎?這是一個難以用三言兩語解釋得清的問題。我只能說,你也去高原上或草原上走走吧!去看看雪山和藍天,去看看草原和湖泊,當你領略了這一切之后,或許就能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東川紅土地位于昆明市東川區新田鄉,距昆明市約250千米,紅土地從水坪子梯田至打馬坎,長45千米左右。在這里,集中了方圓百里的紅土地,它們是整座云南紅土高原上最為集中和典型的紅土分布區域。</p> <p class="ql-block">云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非它莫屬。天然紅土壤上年年種植著各色莊稼,染得這片土地五彩斑斕,宛如一片夢幻國度。</p> <p class="ql-block">渾然天成的紅土地上散布著各色的農作物,視線中就浮現出一幅幅水靈而又繽紛的水彩畫,好似鬼斧神工的一道幻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駛在回昆明的途中,你會見識到形態怪異的轎子雪山,也可以在朝霞中觀賞優美的七彩坡。</p> <p class="ql-block">即便是沒有陽光的照片,相信大家都會被紅土大地上斑斕的色彩所深深吸引。何況這些年來,東川已然成為攝影家們心中難以割舍的一塊圣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片層疊的梯田之上,不僅有火熱綻放的紅土地,還有漫天遍地的各色花朵交替開放,搭配著斑斕炫目的色塊蔓延到天邊,宛如天界的“調色盤”被打翻,浸染了這一片彩云之南的神奇土地。</p> <p class="ql-block">不知昨晚上啥時候下了一場雨,本來云南這個時候就是多雨季節,所以最后一天還是給碰上了。我的室友一直懊惱沒能去看日出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瓦梁房子的至高點,由于這里地勢高,樂普凹一帶的風景完全可以盡收眼底。而清晨的東川云霧繚繞、美輪美奐。我拿出手機將紅土地反射天光云影的美景悉數收入鏡頭。</p> <p class="ql-block">4年多以來,感覺自己成了一名自由的旅游達人。每當站在浩瀚的星空下或咆哮的大海邊、站在巍峨的高山上或廣袤的湖泊前、站在無邊的沙漠中或遼闊的田野上,我都能想起最喜歡的樸樹的一首歌《旅途》:路過高山,路過湖泊,路過森林,路過沙漠。這曾經是許多人的夢想,也包括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突然想起之前乏味的上班生活,那種在逼仄的空間里怨天尤人卻無法改變的窒息和無奈。雖然諸如“再不瘋狂就老了”的話像極了蠱惑人心的縱容,但仔細回想,若不是當初的一個果敢抉擇,那么現在的我,一定心懷一顆逐漸平復卻仍有一絲躁動的心,慢慢習慣于安逸的老年生活,習慣于百分之五的幸福、百分之五的痛苦、百分之九十日復一日的平淡。</p> <p class="ql-block">一路瓢潑大雨,我們安全回到昆明,時間尚早,就去斗南花市轉轉。這是我第三次來云南卻第一次來花市。各種鮮花、盆栽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難怪云南被譽為動植物王國。</p> <p class="ql-block">這種進口鮮花,叫不出名字,飽飽眼福好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來云南大概不會選滇東南這條自駕線,但來過的人又都會一致認為此行不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為這條線可以觀賞云南東南部以喀斯特巖溶地貌為主的山、水、林、洞等自然景觀,領略哈尼、彝、壯、苗、布依等少數民族風情。每一站之間的車程都不長,自駕起來也不會覺得很累。</p> <p class="ql-block">最好的旅行,不一定是花最多的錢,走完當地所有著名的景點,而應該是心靈最美的一場邂逅。那些自然的東西,才是最美的。那些沿途的風景,才是最令人愉悅心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天的云南之旅在歡歌笑語與不舍中結束了,那些收獲的東西,我裝進了成長里。那些旅途的溫暖和感動,我分享給一直陪伴我的朋友們。那些負面和消極的情緒,我交給自然和時間。然后,我將再次丟下一切,輕裝上路,開始我人生里的下一個旅程,直到哪兒也去不了。</p> <p class="ql-block">部分圖片來自領隊,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东乌| 陇川县| 衡水市| 府谷县| 永安市| 余江县| 二连浩特市| 宁津县| 朝阳市| 灵台县| 石台县| 比如县| 辽宁省| 青阳县| 安顺市| 呼伦贝尔市| 焦作市| 革吉县| 巴林右旗| 营山县| 怀安县| 扎鲁特旗| 洮南市| 余江县| 惠安县| 河南省| 郯城县| 驻马店市| 防城港市| 黎平县| 荆州市| 徐汇区| 兴城市| 贵南县| 威远县| 乐清市| 枣阳市| 怀柔区| 乡城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