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高原反應攻略</b></p><p class="ql-block"> 雪域高原雄渾瑰麗,風光無限,是很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近年來,欲圓高原夢的人越來越多。但在此過程中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高原反應!所謂高原反應是指人體由低海拔地區急速進入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后,對其低氧低壓環境所產生的不耐受,進而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的癥狀,常見的有頭痛、頭暈、失眠、胸悶、氣短、惡心、嘔吐、乏力、呼吸困難等,甚至還有腹瀉的。因此,不少人在高反面前望而怯步或退而止步,留下了人生旅途中的遺憾。</p><p class="ql-block"> 那高反該如何克服呢?算上退休后的兩次西藏自駕及歐洲阿爾卑斯山、尼泊爾高山之行,我應該至少有了八次以上的高原經歷,也從多年前上高原略有反應改善到能負重徒步攀爬十多里登上海拔4700米并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度為救人敢奔跑。我的體會是:高反并不是不可逆的!絕大多數人是可以適應和克服它的!在此,說一下我克服高反的一點心得,希望能給想去高原旅行的朋友提供一點參考。</p><p class="ql-block"> 一、弄清成因走出誤區。前面已經簡要的說了高原反應的成因和出現的主要癥狀。說白了,高反就是長期生活在低海拔的人急速進入高海拔后身體進行的自我平衡調整中出現的各種反應,而引起身體失衡出現高反的因素主要就是低氧低壓。低氧造成體內各臟器特別是心肺和血液缺氧,低壓使得體內各臟器特別是顱內、心臟、肺部壓力增大。這里附上一張我在西藏海拔4000多米的高度拍攝的一張袋裝面包的照片,可清楚的看出高原低壓狀態下塑料袋內部壓力變大造成的袋鼓現象。這是不是挺形象的圖解了人體內特別是顱內在高原低壓狀態下壓力變大造成頭痛等現象的原因了呢?如果搞清了這個道理,那就可以澄清了一個誤區:一定要身強力壯體質好的才能上高原,而身體一般體質較弱的人不能上高原。而事實上,有些身強力壯的到高原后比體質較弱的人高反要明顯和厲害的多。這是因為高反與人體內特別是顱腦、肺部、血管等的壓力平衡及肺活量、脈氧含量的多少有直接關系,而與身體的強弱并非主要關系。所以只要是身體健康無重大疾病的特別是容易引起并發癥的基礎病的不管體質強弱都是可以上高原的。</p><p class="ql-block"> 二、千萬不要意念作祟。意念具有很強的暗示作用,若你的頭腦里一天到晚總想著海拔、高反這些事,無形中會增加自己的緊張情緒和恐懼感,反而不利于放松心情。事實上,高反不是每個人都必有的,即使有每個人所反應的程度也不盡相同。也許你就是那個沒高反或反應程度較低的那個呢!所以千萬不要自己嚇自己。高原反應其實沒有那么可怕,很多人都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還沒去就產生了心理恐懼,其實好的心態勝過藥物輔療。要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就如同一個人坐車暈車,但要他自己開車就又不暈車了,這就是注意力轉移了,精神集中在駕駛及路況上了,不在暈車上了,所以暈車的感覺隨之就消失了。這就是意念的作用。高反亦如此,你老去想這件事,心理就會暗示身體哪哪兒都不舒服了,假若不去想,反而沒有高反的暗示和感覺了。我在西藏等高原地區開車的感覺與在內地開車并無兩樣。所以做到“不想”兩字很重要!至始至終千萬千萬別去想高原、高反、高海拔這些事,徹底把它屏蔽掉,就當自己在正常的海拔地區,要想就去想美景、美食等其它與高反無關又與旅行有關的事,轉移注意力,心態要好,心情要悅。</p><p class="ql-block"> 三、充分做好行前準備。一是加強平時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可以行走鍛煉為主,主要練耐力而不是練速度,因為高原好多地方是需要徒步上去的,若你平時就不擅走路那到了高原就真的寸步難行了。其它的游泳、羽毛球、自行車等都是不錯的運動鍛煉。有的人還選擇到桑拿房等密封缺氧的環境去適應,這也是可以的。二是行前做一次體檢,若確存在不宜上高原的疾病就別硬去,感冒發燒這類病就等好了之后再去。平時有高血壓等基礎病的人,一定要在行前把身體調養到穩定的狀態。千萬不能帶病上高原,特別是不能患著感冒發燒上高原,這樣會引起肺或腦水腫,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危險。三是可以提前服用一點提高缺氧耐受力的藥物,最常見的是紅景天。此藥有人說有用有人說沒用,但我建議可吃點,至少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可提前一個月左右服用,口服液、膠囊、顆粒都可以,效果是一樣的,按說明書用量。切記,要不打無準備之仗。</p><p class="ql-block"> 四、掌握高原行動要點。要點一:進入高原要循序漸進,即慢慢增加海拔高度,坐汽車、火車都是初上高原者正確的選擇,在較高海拔適應后再向更高海拔進發,切忌無高原經歷而乘飛機由低海拔一下子上到高海拔。要點二:進入高海拔的前兩天,最好不要洗澡!沒有高反的人若一定要洗,也要盡量縮短洗澡的時間。洗澡是非常耗氧的。待適應后再洗。洗完一定要迅速擦干,防止感冒!感冒是高原大忌!要點三:在高海拔地區行動一定要慢,所有動作都必須要比平時慢幾拍!要減少運動量,避免跑跳等劇烈運動;盡量減少下蹲站起特別是猛起,盡量減少說話、唱歌、跳舞等耗氧的活動。要點四:常做深呼吸,注意要用鼻子呼吸而不要用嘴呼吸!用嘴呼吸容易造成嗓子干澀引起咳嗽和其它不適。要點五:要注意防寒保暖,要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足夠的體能,保證正常的飲食,適當多吃一些高糖、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要多飲水,但切勿酗酒。不要打亂自己的生活規律。要點六:不要勉為己難,不要輕易去挑戰高度,上不去的海拔就不要硬上!一定要示慢!示弱!</p><p class="ql-block"> 五、幾個特別事項提醒。一是高原道路崎嶇危險,易暈車,莫把暈車誤為高反,同時在車上千萬不要打瞌睡,以防不測時及時做出反應,確保自身安全。此外,要盡量不開或少開夜車。二是喜歡用相機拍照的人,為防止相機抖動會在拍攝時屏住氣,這樣會出現暫時性缺氧,要盡量減少屏氣,可將拍攝速度設置快一些以解決這個問題。此外在拍照時要減少蹲起這種耗氧的動作。三是擬徒步上高海拔的人,切莫一人孤行,需至少兩人以上同行,以防在高海拔出現情況時有人應急。要盡可能減少隨身負重,并攜帶一根登山杖。四是高原紫外線非常強,又常是一天四季氣候多變,要做好防曬傷防雨雹等防護。總之,莫把高原當平原。</p><p class="ql-block"> 六、備好應急控好適度。隨身攜帶芬必得、百服寧等止痛、感冒等藥物,萬一出現較明顯的高反現象,可立刻服藥進行緩解,或吸點氧、服用點葡萄糖,無需過度緊張。高原反應的難受之處在于:海拔升高,顱內壓力增大,壓迫腦神經,引發頭痛,惡心,眩暈,最厲害就是失眠。人若連續48小時基本無睡眠,不要說在高原,在平原也一樣渾身酸痛,無力,難受。大多數人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經過充分休息和適應,一兩天后癥狀就緩解消失了,因為高反并不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是隨著在高海拔呆的時間可適應的。一般高原反應不會影響時間過長,脫離了高原環境就會緩解,不會影響以后的生活,更不會有后遺癥。但也有少數人在休息和服藥后癥狀仍無緩解和改善,這就需要及時去當地醫院就診,防止因延誤病情使急性高原反應變成慢性高原反應,再嚴重者需當即終止行程返回原地。這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掌握好適應期的度。一般來說,到高原后出現高反的人大多數有一兩天癥狀就會減輕了或完全適應了,所以建議不要用吸氧替代自身適應,要盡量讓自己適應高原,而不是依賴吸氧,頻繁地吸氧會干擾人體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若超過三天癥狀還沒減輕反而加重了,那就要及時吸氧并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可為了適應而拖時間硬撐硬扛,因為長時間的低壓缺氧若不能適應或得不到改善,會導致人的臟器受損,進而引起高原病或引發基礎病的并發癥。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掌握好適應期的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原低壓狀態下的袋鼓現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折多山埡口(4298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雅哈埡口(4718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爾寺山埡口(4412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剪子彎山埡口(4659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卡子拉山埡口(4718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熊宗卡埡口(4281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波瓦山埡口(4513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子山埡口(4685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子園埡口(4612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亞丁機場(4411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兔兒山埡口(4696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空之城埡口(430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紅拉山埡口(4448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夢筆山埡口(4114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宗拉山埡口(415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馬雪山埡口(4292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烏山埡口(4376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東達山埡口(513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業拉山埡口(4658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久拉山埡口(4475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色季拉山埡口(472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米拉山埡口(5013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米堆冰川埡口(460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納木措埡口(4718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根拉埡口(519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羊卓雍措埡口(4998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象天門埡口(470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念青唐古拉山埡口(452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古拉山埡口(5231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珠峰大本營(5200米)</p> <p class="ql-block"> 歸納上述攻略,應對高反其實最重要的的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人體內特別是顱內的壓力與外部高原的低氣壓達到適應,這樣就不會壓迫腦神經引起頭疼了,而這個適應需要一兩天的時間,不能一頭疼就緊張、就用藥吸氧,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的。用藥吸氧是在難以適應的情況下再去選擇。二是高原氧氣稀薄,看似能正常呼吸,但補充到人體內的氧卻少而慢,這也就是肺活量大的人反而容易高反的原因,所以在高原一定要減少耗氧的活動,使血氧飽和度保持在一個正常值。只要這兩點做好了,一般情況下就能較快較好適應高原環境,甚至不會有明顯的高反感覺了。</p><p class="ql-block"> 希望以上心得能對想去高原旅行的人起到幫助。祝君能圓高原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帕米爾高原盤龍古道埡口(4100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铁力市|
堆龙德庆县|
仁寿县|
屯门区|
玉林市|
铁力市|
美姑县|
余江县|
满城县|
绥阳县|
铜陵市|
开远市|
贵港市|
施秉县|
淮滨县|
禄劝|
青海省|
大安市|
四会市|
綦江县|
太仆寺旗|
忻州市|
安龙县|
大兴区|
绥化市|
汕尾市|
呈贡县|
喀什市|
浦东新区|
蒲江县|
左云县|
灯塔市|
广丰县|
綦江县|
乃东县|
兴文县|
京山县|
万山特区|
玉树县|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