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親的舊皮箱里,珍藏著一頂軍帽,那是父親的摯愛。</p><p class="ql-block"> 故事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21歲的父親跟全國許許多多的愛國青年一樣,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zhàn)士。正當他身穿新軍裝、頭戴新軍帽,唱著“保和平,衛(wèi)祖國”的歌曲,雄赳赳、氣昂昂準備跨過鴨綠江的時候,前方告捷,我們勝利了,不用援朝啦。只當了不到五天志愿軍的父親,只能依依不舍地脫下軍裝,離開部隊,回老家參加新中國的建設(shè)。臨走前,指導(dǎo)員送給父親一件珍貴的禮物——一頂軍帽,父親當時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仿佛獲得了一件無價之寶。</p> <p class="ql-block"> 父親進工廠當了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時刻不忘自己曾經(jīng)是一名軍人,做任何事情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年年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每次上臺領(lǐng)獎的時候,他都要戴上他的軍帽。不僅如此,父親還有一大“怪癖”,他把“八一”建軍節(jié)當成自己的生日,每逢“八一”以及重要的走親訪友日,父親都要戴上他的軍帽,按照一個軍人的標準來打扮自己。他站在鏡子前整理好著裝,一遍又一遍端正帽子,然后敬一個標準的軍禮。每當父親戴上那頂軍帽的時候,他總是那么虔誠、嚴肅,充滿了自豪,彰顯出一個共和國軍人的英武之氣。那頂洗得發(fā)白軍帽,不僅是他的最愛,裝扮他的外表,更滲入他的靈魂,成為他一生的榮耀。</p> <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剛上小學(xué)一年級的時候,參加“八一”文藝演出,扮演抗戰(zhàn)時期的兒童團員,需要一頂軍帽。回到家跟父親說,想借父親的軍帽一用,我好說歹說、死纏爛打,父親就是不同意,生怕我弄壞他的軍帽。最后母親出面,做通了父親的思想工作,他才勉強同意我演出的時候戴上他的軍帽。</p><p class="ql-block"> 細心的母親把軍帽縫小,我戴起來才合適。我對這頂軍帽愛不釋手。那時候,參加演出的同學(xué)基本上都是買了綠色的布,叫裁縫縫制了一頂綠色的帽,可是戴在頭上左看右看就是覺得很別扭。而我戴的軍帽是貨真價實的,是解放軍指導(dǎo)員送的,尤其是帽子的上面有兩個裝五角星的釘眼,就足以讓小伙伴們羨慕啦,不時被他們搶去戴在頭上過把癮。在爭搶的過程中,不小心把帽子弄壞了,爸爸知道后很生氣,后來媽媽找人把帽子縫好,爸爸從此不再讓我碰那頂軍帽。</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眼到了二十世紀90年代,已經(jīng)退休的父親到我工作的城市來看我,我到火車站接他。火站里人頭攢動,我仔細尋找那頂熟悉的軍帽,來來往往的人流中,始終沒有看到。正當我有些失望的時候,有人在背后拍了拍我,我扭頭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眼前的父親,身穿一套筆挺的西服,外表沒有多大的變化,唯一改變的是他的頭上戴的不是那頂軍帽,而是一頂鴨舌帽,顯得帥氣又年輕。</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上,我不解地問父親:“為何不戴您的舊軍帽了?”父親說:“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了,我們也要與時俱進,這才是真正的軍人風采啊。”</p> <p class="ql-block"> 那頂舊軍帽,最終被父親被珍藏起來,他買來一塊紅綢,認認真真地把軍帽包了一層又一層,放在他的皮箱最下層。多年來,父親對自己那五天軍人生涯情有獨鐘,總是念念不忘。父親與軍帽,軍帽與父親,那份炙熱的情感,永遠留在他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b>此文發(fā)表在2022年8月2日廣東《陽江日報》文化百花園副刊;2022年9月26日《曲靖日報》珠江源副刊。</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永仁县|
卢湾区|
巴楚县|
普格县|
额尔古纳市|
苗栗县|
木兰县|
青田县|
会昌县|
京山县|
昌都县|
紫云|
乌拉特前旗|
双牌县|
凭祥市|
自治县|
山阳县|
绥江县|
大足县|
灵山县|
商丘市|
兴国县|
准格尔旗|
石楼县|
南涧|
杂多县|
宝兴县|
安陆市|
宁蒗|
防城港市|
射阳县|
海原县|
桂阳县|
铜山县|
澳门|
灌阳县|
南丰县|
苏尼特右旗|
米脂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