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杜鵑湖位于阿爾山市東北92公里處,海拔1244m,面積128公頃,因湖畔開滿杜鵑花而得名。該湖狀呈L型,東南為進水口,西南為出水口,上邊連著松葉湖,下邊銜著哈拉哈河,平均水深2.5米,最深處5米以上,為流動活水湖。</p><p class="ql-block">在阿爾山境內能看到由于火山作用下形成的類型齊全的兩類湖泊。火山專家劉嘉麒說:“象阿爾山這樣既有火山口湖、瑪珥湖,又有堰塞湖,堪稱火山湖泊大全,非常少見”。</p><p class="ql-block">杜鵑湖區內的環境恬靜,景色宜人,當春回大地,湖畔密匝匝的杜鵑花燦然怒放,湖面被輝映得如錦似緞,若霞勝火,美不勝收。湖中野鳧成群,灰鶴、天鵝棲息,成群的柳根魚競相覓食;湖畔花樹相間,紅綠分明;夏季杜鵑湖,湖面水草迎風搖曳,清香撲面。秋季水清如鏡,游魚梭動。冬季的杜鵑湖是一個天然的滑冰場。</p><p class="ql-block">阿爾山區域內,湖泊眾多,高處看云,高位火山口湖象片片明鏡,火山堰塞湖象串串珍珠,大小湖泊100多個,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水鄉景色。除了我們剛才去過的杜鵑湖外,還有松葉湖、鹿鳴湖、仙鶴湖、烏蘇浪子湖、眼鏡湖等。</p> <p class="ql-block">地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是熔巖湖后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積水而形成的湖泊,形成時代為晚更新世(距今約10萬年)。此湖周圍為致密堅硬的玄武巖,因其水面低于地面而得名。地池位于阿爾山天池東南6公里處,距離天池林場場部5公里,海拔1123米,總體形態呈橢圓形,長軸為北向東,長約150米,寬約100米,面積約為1.25公傾,深度可達39 ̄50米。地池是由火山熔巖冷卻收縮、凹陷而形成的火山湖,因其低于相對地平面,因而得名地池。地池是阿爾山眾多的火山湖中唯一的一個低于地平面的凹陷型湖泊,屬于典型的瑪珥湖,這種形態的火山口湖在中國其他地區還未發現,它的獨特性和稀有性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地池的池岸為陡立的塊狀玄武巖,池底水面隨季節而變化,猶如一塊碧藍的月亮寶鏡鑲嵌在茂密的原始次生林,景色十分優美,人們稱之為“仙女池”。</p> <p class="ql-block">龜背巖是由龜背狀熔巖構造,屬結殼狀熔巖流,是噴發的熔巖流表殼由于冷卻收縮作用而形成不同方向的裂隙,呈網狀,后期又有多期熔巖流沿裂隙充填,形成了相互交切,最終使平整的熔巖流表面呈不規則排列的多邊形,形似龜背,所以叫“熔巖龜背構造”,這種地質構造在我國也是不多見的,火山專家稱之火山中的“國寶”。阿爾山石塘的龜背構造至少有三個熔巖流單元存在。主要特征是平行層理和交錯層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茌平县|
崇义县|
土默特左旗|
桐梓县|
莆田市|
曲阜市|
武功县|
永仁县|
敦化市|
临汾市|
佛冈县|
出国|
确山县|
普兰店市|
凤城市|
长泰县|
沙洋县|
瑞昌市|
曲麻莱县|
应城市|
中方县|
民乐县|
屏东县|
罗江县|
普定县|
龙南县|
于都县|
嘉荫县|
施甸县|
迭部县|
承德县|
化州市|
昆明市|
嘉祥县|
黑龙江省|
萍乡市|
安溪县|
九江县|
柘荣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