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普寧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一座典型的漢藏合璧式的寺廟。整座寺廟平面布局嚴謹,以大雄寶殿為界,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是漢族寺廟傳統的伽藍七堂式布局(伽藍,即寺廟。七堂一般是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建有鐘樓,鼓樓,東西配殿)。后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廟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便供奉在主體建筑大乘之閣中。</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年五月(1760年),清政府派班第為大將,出兵討伐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的反動頭目達瓦齊叛亂。清軍直達新疆的伊犁,達瓦齊聞訊逃到天山之南,被維吾爾族首領霍集斯擒獲,壓解到清軍營內。準噶爾部另一個反動首領阿睦爾撒納在霍集斯擒住達瓦齊后仍繼續叛亂, 并勾結沙皇俄國等外部勢力,當遭到強大的清軍攻擊后,阿睦爾撒納兵敗逃亡俄國。兩股叛亂軍隊被剿滅后。乾隆為了紀念兩次平叛的勝利,在承德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準噶爾、杜爾伯特、輝物和碩物)上層貴族設宴封爵,因為清王朝政府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桑鳶寺,在山莊北部修建了清王朝第一座皇家寺廟,“普寧寺”。</p> <p class="ql-block">大乘之閣是普寧寺的主體建筑,也是全國著名的一座古代木結構樓閣式建筑物。仿西藏桑耶寺的烏策大殿而建,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通高39米。南面六層檐,寓意為佛教的空,對稱“六合〞。東西兩側出檐五層,佛教意為 “五大〞(地、水、火、風、空)。北面四層檐,佛教意為四曼,即四種 “曼陀羅",大乘之閣正面格下懸掛乾隆帝御題 “大乘之閣〞和“鴻庥普蔭”云龍陡匾。</p> <p class="ql-block">殿內供奉世界最大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通高23.511米,腰圍15米,重達110噸,僅頭部就重達5噸,采用松、柏、榆、椴、杉五種木材120立方米制成。佛像頭戴寶冠,身披瓔珞,凝神垂目,相好莊嚴。42條手臂除中間兩手合掌外,左右各有20只手,手中各有一眼,每只手每只眼各代表25種因果報應,25乘40等于1000,便成為千手千眼。閣內楹聯"具大神通完十行,是真清凈現三身〞寓意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有求必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辽源市|
永州市|
平舆县|
佳木斯市|
高碑店市|
孝义市|
洪洞县|
云阳县|
伊春市|
桃江县|
萍乡市|
区。|
安阳县|
肥乡县|
宜章县|
子长县|
巴彦县|
信阳市|
山丹县|
顺平县|
定南县|
广安市|
马公市|
闻喜县|
肇州县|
鹤岗市|
晋中市|
奎屯市|
兴国县|
涿鹿县|
将乐县|
太湖县|
永兴县|
长乐市|
新乡市|
苏州市|
仙居县|
嘉荫县|
鲜城|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