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灰短腳鵯,是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鵯科、短腳鵯屬的一種鳥類。體長19-22厘米。共3個亞種。額、頭頂和短的羽冠黑褐色或暗灰色。上體暗灰褐色或灰色。翼上覆羽褐黑色,初級覆羽外翈具窄的橄欖黃色羽緣,大覆羽和中覆羽外翈大都呈橄欖黃色,小覆羽黑褐色或暗灰色。</p> <p class="ql-block"> 灰短腳鵯,飛羽暗褐色,內側飛羽外翈橄欖黃色,與覆羽的橄欖黃色在翅上形成大的黃綠色翼斑。尾暗褐色,羽緣沾橄欖綠色。眼先、頰黑色,耳羽灰褐或栗褐色。頦、喉白色,頸側、胸、兩脅灰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或紅棕色,嘴、腳黑色。</p> <p class="ql-block"> 灰短腳鵯云南亞種,體長19-22厘米。頭頂和短的羽冠黑色,上體暗灰色,耳羽灰褐色,兩翅表面橄欖綠黃色。大覆羽和內側飛羽外翈橄欖黃色,在翅上形成大塊綠黃色斑,在灰色的上體極為醒目。尾暗褐色具橄欖綠色羽緣。頦、喉及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胸和兩脅深灰色。眼先、頰黑色,耳羽灰褐或栗褐色。頦、喉白色,頸側、胸、兩脅灰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或紅棕色,嘴、腳黑色。</p> <p class="ql-block"> 灰短腳鵯,主要棲息于海拔500-1500米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次生闊葉林、灌叢、竹林,有時也到溝谷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等各種不同森林類型中。冬季多在林緣疏林、灌叢、竹林以及田邊和路旁樹叢等地活動,夏季有時也上到海拔1800-2000米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灰短腳鵯,通常在喬木樹冠層或林下灌木上活動和覓食,有時喜歡懸吊在柔軟的細枝枝頭蕩來蕩去。常成對或成3-5只的小群活動,有時也集成多至30-40只的大群。除繁殖季節多在海拔1000m 以上的茂密森林中活動外,其他時候多在低山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帶的疏林、林緣、竹叢和灌叢中活動。</p> <p class="ql-block"> 灰短腳鵯,分布于西藏東南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西藏南部等地。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尤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動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蟲、膜翅目昆蟲、螞蟻、直翅目昆蟲以及蜘蛛等。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攝 影:海闊天空攝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闊天空(劉佳)</p><p class="ql-block">音 樂:晝夜《鳥》</p><p class="ql-block">拍攝地:云南紅河州觀音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州市|
天柱县|
米林县|
南陵县|
环江|
榕江县|
读书|
浦北县|
老河口市|
全南县|
建阳市|
高碑店市|
南城县|
安吉县|
甘泉县|
沙雅县|
和林格尔县|
三门县|
晋州市|
洛扎县|
庐江县|
施秉县|
乐清市|
砚山县|
文成县|
乳山市|
双桥区|
陇西县|
岱山县|
益阳市|
青海省|
调兵山市|
安乡县|
百色市|
佛冈县|
霍城县|
常熟市|
宁津县|
阳西县|
湖南省|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