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卞明華的美篇

卞明華

<p class="ql-block">新官進攻戰斗經過要圖</p><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7日)</p> <p class="ql-block">中央慰問團胡喬木、昆明軍區謝振華政委、云南省委安平生書記等首長看望慰問一連</p> <p class="ql-block">一、 基本情況</p><p class="ql-block">(二)、敵情</p><p class="ql-block">1、新官區位</p><p class="ql-block">新官位于越南黃連山省壩灑縣。壩灑縣城西北5.5公里處是一條狹長谷地,是越南重要的經濟資源地,是柑塘磷礦的一個附屬廠礦區,其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外發河與溫角諾村隔河相望,有公路通向縱深及后方,與我方壩灑農場隔紅河相分界。新官是越軍邊防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p><p class="ql-block">2、新官越軍陣地</p><p class="ql-block">新官越軍憑借這里有利的溝坎,大樹及建筑群,多年苦心經營,構筑了許多大小暗堡和火力點,短洞蓋溝,各種掩蔽部,步兵塹壕;設置了竹簽、鐵絲網和雷場,組成了直射、側射、倒打等明暗結合,多層交叉的稠密火力網,形成了能打、能藏、能堅守的堅固地陣。敵人對地形熟悉,新官易守難攻。</p><p class="ql-block">3、新官守敵</p><p class="ql-block">新官守敵為305地質大隊一部分武裝,公安一個排,武裝民軍共140余人。他們是越戰退伍的老兵,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武器裝備主要是中式和蘇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我情</p><p class="ql-block">1、第一連人員</p><p class="ql-block">云南省軍區邊防第十三團一營一連,全連122人,干部12人,戰士110人。黨員26人,團員34人,請求火線入黨入團的人較多。</p><p class="ql-block">上級配屬給一連的干部2人(偵察參謀、譯電員)戰士1人,屏邊縣擔架隊7人,越語翻譯向導1人(龔承坤,華僑,廣東人,早年在越南抗法戰爭中打過游擊戰)。</p><p class="ql-block">2、武器裝備</p><p class="ql-block">全連“五四”式手槍12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46支(每個戰士配發子彈240發),沖鋒槍25支,輕機槍9挺,六O迫擊炮2門(配61發迫擊炮彈),四O火箭筒2具(配24發火箭彈),手榴彈(每個人攜帶4枚),信號槍2支,炸藥包(每個班攜帶2個)。通信器材,單邊帶1臺、報話機2部,有線電話機1部,軍號1把。十字鎬、工兵鏟、砍刀每班2把,小喇叭40個,8倍望遠鏡3具,玻璃鋼沖鋒舟1艘。防毒面具、水壺口缸(每個人1個),雨衣(每個人1件),挎包、背包(被子、毛衣、蚊帳)每個人攜帶,擔架3副,急救包(每個人1個),干糧袋1個(內裝大米2-3公斤、肉菜罐頭1個、壓縮干糧1公斤)。</p><p class="ql-block">3、戰斗任務</p><p class="ql-block">云南省軍區邊防第十三團配屬于陸軍第十三軍(三十八師)。戰斗第一階段,我連奉命執行穿插任務,分割圍殲新官守敵,為后續部隊拔點打開通道,保障三十八師主力側翼安全,保障公路暢通。一連與三連的戰斗分界線為:外發河公路橋,上游由一連負責,下游由三連負責。</p><p class="ql-block">全連由壩灑農場五隊西南側沙灘搶渡紅河,秘密占領大路兩側高地,控制外發河橋及道路,斷敵退路,阻敵增援,與兄弟三連并肩協同作戰。</p><p class="ql-block">二月十七日七時至十八日十二時,經過二十九小時激戰,殲敵73名(上校軍官1名),俘敵11名,繳獲武器彈藥及其它一些軍用物資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全連犧牲12人,受傷13人(三連擊斃敵人45名,俘敵中尉副連長1名),新官進攻戰斗,是一九七九年自衛還擊作戰,云南方向我軍取得的第一個勝仗。戰后我連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連”榮譽稱號,被昆明軍區授予“永不卷刃的紅河鋼刀連”榮譽稱號,全連榮立集體一等功。一排、二排分別榮立集體一等功。二班、四班、六班、火箭筒班分別榮立集體二等功。和躍文(烈士)、羅孝昌(烈士)、李安國(烈士)、李智忠、保世明、陳文富、趙家云分別榮立一等功,其他干部、戰士分別榮立二等功、三等功。戰后有十三名干部、戰士選送軍隊院校培養深造。</p><p class="ql-block">二、戰斗經過</p><p class="ql-block">我連接受對新官守敵實施穿插圍殲任務后,和躍文連長幾次率領偵察小分隊,深入紅河沿崖我方壩灑一線對敵前沿觀察偵察。連黨支部召開會議,傳達團、營首長決心,研究新官戰斗預案,并報上級批準,同時何佑仁指導員抓住一切時機動員教育官兵,做好戰斗準備。</p><p class="ql-block">任務區分:由連長和躍文,指導員何佑仁率領連部組成連指揮所,二排為主攻排,火力排及六O迫擊炮班、四O火箭筒班跟隨主攻排;一排為穿插排(尖刀排)由副連長譚春祥率領;三排擔任機動攻擊任務,由副指導員羅孝昌率領。全連分別占領178、180、193高地。</p><p class="ql-block">二月十六日夜間,指導員何佑仁再次進行戰斗動員,連長和躍文進行戰斗部署,全連從壩灑出發。</p><p class="ql-block">十七日凌晨一點三十分,副連長譚春祥,一排長李智忠帶領全排最先搶渡紅河,奔襲十余里,翻越高山,按時穿插到198高地,進入預定潛伏位置。排長李智忠帶觀察組在無名高地觀察敵情,戰友們立即做好戰斗準備,火力控制夾槽方向和外發河橋阻敵逃竄。</p><p class="ql-block">連長和躍文、指導員何佑仁、二排長李安國帶領主攻排,按時到達178高地,立即組織開設連指揮所。架設電臺和有線電話機。</p><p class="ql-block">副指導員羅孝昌,三排長莫興華帶領全排按時到達180高地,立即做好攻擊準備。</p><p class="ql-block">副指導員向超彬、火力排長彭紹才帶領全排按時到達指定位置,構筑簡易炮陣地,做好戰斗準備。</p><p class="ql-block">全連做好攻擊準備后,和連長報告營長羅意利、教導員楊學智“我連已經按時到達穿插位置,對新官敵人形成了包圍。”羅營長命令:“繼續做好戰斗準備,隨時聽命令發起攻擊”。</p><p class="ql-block">和連長身體高大強壯,一口的云南怒江話,何指導員是云南曲靖人,他們是最佳搭檔。連長把軍用水壺蓋打開并用蓋子當酒杯,倒滿一壺蓋酒說:“我們連續六個多小時的奔跑,偷渡紅河,翻山越嶺穿插到位,同志們的體力消耗較大,現在調整一下,我們為預祝勝利干杯!”何指導員不喝酒,二排長李安國接過連長的壺蓋一飲而盡,接著一人一口一蓋。“酒壯英雄膽”大家在一起再次表決心,生死與共,堅決完成戰斗任務。</p><p class="ql-block">五時,連長、指導員再次向營長報告:一連已經做好一切戰斗準備。營長答復:“等待命令”。連長、指導員一會兒就看手表,分分秒秒過去了,看天空東方發白黑暗將過去,籠罩在新官廠區宿舍的云霧慢慢散去。六時,已經看到廠區有人到外發河邊打水,宿舍區已經有響聲,有人家生火煮飯了,連隊出發陣地距離廠區宿舍只有200多米遠。連長、指導員把廠區宿舍區發生的情況及時報告給營里,羅營長指示:“七點鐘開始總攻,紅色信號彈升空后,炮擊開始,炮擊結束后,向敵發起沖鋒”。</p><p class="ql-block">二月十七日七時總攻開始,我軍炮彈在頭頂上呼嘯而過,火光沖天,新官進攻戰斗打響了,廠區宿舍區處處響起炮彈爆炸聲。</p><p class="ql-block">在我軍炮火襲擊新官時,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大部分火力命中了目標。一部分炮火打到了山上和我連穿插分隊進攻的位置,譚副連長和一排長命令迅速撤離,配發的步話機因受潮失靈,無法聯系,不能向上級報告情況。王加友背著一支沖鋒槍,一支信號槍,副連長指令他打了兩發綠色信號彈,示意穿插分隊不需要炮火支援,停止炮擊。此時羅營長在單邊帶大聲問一連怎么回事?營連通話過程中,我方炮擊停止了。炮火襲擊后,和連長命令司號員張炳華吹響了沖鋒號,軍號聲就是戰斗命令,全連在連長、排長、班長的率領下,向新官守敵發起了沖擊。</p><p class="ql-block">新官守敵遭到炮擊死的死,傷的傷,活著的敵人到處亂跑亂竄,有點想突圍逃跑,有的迅速進入明暗碉堡內躲藏,有些敵人搶占陣地,抵抗我連進攻,這時敵我雙方已經形成了攻防態勢。</p><p class="ql-block">第二排:</p><p class="ql-block">李安國排長在攻占178高地時,腿部負傷,彈片穿進大腿內深二厘米,連長決定讓他包扎后送去治療,李排長堅決請求不下火線,留下堅持戰斗。他懇求梁建聲醫助、田來順衛生員給他取彈片,在一無照明,二無麻醉的情況下,用止血鉗伸進傷口把七棱八角的彈片取出來,肉被挖得嗤嗤響,他緊咬牙關一聲不哼,彈片取出后繼續參加戰斗。連隊攻占180高地后,李排長帶領戰士向新官敵人宿舍區發起猛力攻擊。連長指導員拿著望遠鏡觀察戰況:178高地,坡陡、雜草濃密超長,山下有一條環形塹壕,塹壕下方是一片木薯地,二排長率領戰士由上往下沖鋒,由于雜草較長阻擋前進,速度慢,有一塊坡地,如果往那里沖,完全暴露在敵人火力下。二排的壓力很大,一方面要面對180高地前的敵人,另一方面面臨外發河方向敵人暗堡的火力攻擊。</p><p class="ql-block">八時左右戰斗非常激烈,和連長揮著手槍,奮不顧身,帶頭向下沖,他殲敵多名。通信員杜應開緊隨連長利用地形地物掩護身體。在和連長沖鋒時,突然被敵人密集的火力擊中,脖、頸鮮血順著肩直流,他忍著傷痛繼續指揮全連戰斗,不幸又被一顆子彈打中胸部,當他倒下的時候,還指揮戰士們前進,一定要把敵人全部消滅。司號員張炳華跑到何指導員那里報告:“連長負傷了”,指導員十分著急,拍了一下大腿,跟著司號員就往上跑,趕到連長面前,看到和連長的脖子上已經包扎了紗布,紗布上被鮮血染紅了一大塊,嘴唇鐵青,眼睛緊閉,叫他幾聲不答應,一點反應沒有。擔架隊迅速將連長抬下陣地。指導員立即將連長受傷和戰斗情況報告營長,營長命令指導員何佑仁兼職連長繼續指揮戰斗。</p><p class="ql-block">副指導員羅孝昌,二排長李安國率領的另一路戰士冒著敵人的火力,繼續沖擊前進,他們用火力牽制敵人掩護和連長及戰友。這時敵人火力轉移到羅副指導員和二排長李安國方向。梁醫助與杜應開全力搶救受傷的連長,通信員在搶救連長時,手臂中彈受傷。紅河州屏邊縣民兵擔架隊抬著和連長,一路小跑至紅河岸邊,接著乘上沖鋒舟,奔向戰地醫院。沖鋒舟擱淺在紅河中央,沖鋒舟駕駛員無法,民兵與戰士下河,報務員冷中華,戰士孫銳等戰友齊心協力,將沖鋒舟推過了紅河。醫生檢查搶救發現,和連長頸部、胸部中彈,左胸還有一個彈孔,和連長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光榮犧牲。</p><p class="ql-block">四班副班長郎維剛中彈犧牲,機槍手田茂堂,副機槍手李永剛中彈犧牲,戰士趙日生為了掩護戰友不幸中彈犧牲。</p><p class="ql-block">此時此刻,李安國排長胸中燃燒著怒火,眼睛被打紅了,他奮不顧身,一往無前,向敵人掃射,其他戰士全力開火。</p><p class="ql-block">陳富文沖在前面,這時距離敵人十幾米處,有一暗火力點向他們掃射,李排長胸部腹部中彈,一發子彈擊斷了股動脈,鮮血噴射而出,新戰士伍文富用三個急救包都沒有堵住,李排長的鮮血染紅軍裝,犧牲前他還在呼喊:“同志們敵人在這里,快來打”。陳富文沖上去,剛端起機槍準備射擊,敵人一梭子子彈打過來,他的頭部負傷,右臂被打斷,兩腿受傷,當即昏倒過去。四班長錢沙寶背著陳富文,這時敵人一梭子子彈打來,其中一發子彈打穿錢班長拴在挎包上的嗽嘴缸,并穿進他的腰部,倆人倒下,敵人認為他們死了,調轉槍口向另一路沖擊的分隊射擊。</p><p class="ql-block">錢班長、陳富文看到排長和戰友們犧牲,敵人暗火力瘋狂射擊,他們不顧一切,忍著劇痛翻過身體向敵人射擊,陳富文用左手艱難地扶正機槍,左肩靠著槍托,左眼瞄準,左手扣動扳機消滅敵人,為奪取勝利掃清障礙。</p><p class="ql-block">四班新戰士聶勝強、伍文富,在班排戰友傷亡較大的情況下,他倆和唐柳生、報務員劉剛主動編成戰斗小組,沿著排長指示的方向,繼續攻擊前進。</p><p class="ql-block">五班長張克昌帶領全班扼守180高地前沿支撐點,堵住新官守敵的退路。機槍手保世明機智靈活,發現一個企圖從支撐點前面小溝逃跑的敵人被他當場擊斃,支撐點前面有一個敵人的暗堡,他聽到敵人在里面講話,主動請求張班長掩護,自己提著機槍和副射手陳興平摸到敵人暗堡前,大喊“諾松空葉”(繳槍不殺),四名嚇破膽的敵人繳槍投降了,他們正在搜繳敵人的武器時,離暗堡四至五米處的壕溝里又出現了兩個敵人,保世明他們急中生智,臨危不懼,保世明將槍交給陳興平看守俘虜,自己赤手空拳猛撲過去,大喊“諾松空葉”,兩個敵人繳槍投降了。</p><p class="ql-block">張班長果斷指揮,全班相互掩護交替前進。</p><p class="ql-block">六班長晏懷貴沖鋒在前,不幸中彈。副班長李明友在危險時刻,不顧個人安危,舍生忘死,用身體掩護戰友李慈清,最后兩位戰友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戰士趙家云不顧個人安危,冒著敵人的火力襲擊,把受傷的兩名戰友搬到塹壕里進行急救包扎,在搶救另一個戰友時,又遇敵人火力襲擊,他用自己的身體撲在戰友身上,炮火槍聲停后,把戰友扶到安全地帶,他機智靈活,英勇頑強,轉身沖向陣地投入戰斗。十八日在清理戰場時,三連發現一名受傷戰士,他臉色蒼白,身中五彈,下身被子彈打斷,詢問后得知,他是我連六班長晏懷貴,民兵用擔架抬他去搶救,晏班長見到我連指導員何佑仁時,用微弱的聲音說:“我的血流干了。”指導員悲痛地流下眼淚。晏班長戰前帶頭寫下血書請戰,現在他流盡了最后一滴血,用生命踐行了自己的誓言。</p><p class="ql-block">六班戰士王樹云在沖擊前進時,敵人一發子彈射穿喉部,子彈像長了眼睛一樣不高不低,不左不右,從他氣管與食管中間,肩甲管處穿出,與死神擦肩而過,他被戰友張國順救下,后由三連擔架隊送醫院搶救治療。</p><p class="ql-block">陣地上,指導員何佑仁兩手形成喇叭狀,大聲鼓勵動員:“戰友們,黨的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為犧牲的戰友報仇”。</p> <p class="ql-block">第三排:</p><p class="ql-block">在羅孝昌副指導員、莫興華排長率領下,從180高地直插敵人明暗碉堡密布的無名高地,當戰士接近敵人第一條塹壕時,羅副指導員發現一個大個子敵人企圖從他側后偷襲,羅副指導員機智靈活,先向敵開火,擊斃了敵人,正在這時暗堡里的敵人瘋狂向九班掃射,九班戰友被敵人壓得抬不起頭來,情況十分危急,分分秒秒都有戰友犧牲的可能,羅副指導員英雄頑強,沖鋒在前,他突然感覺敵人子彈擊中了左肩,這時顧不上包扎,依然猛打猛沖,斃敵后跳到一個土包前的一棵樹旁,依樹作掩護并繼續射擊。</p><p class="ql-block">三排遇上炮火襲擊,一發炮彈落在羅副指導員身旁爆炸,彈片擊中頭部光榮犧牲。七班新戰士付玉東,跟在羅副指導員身旁,在178高地沖擊時,不幸中彈光榮犧牲。</p><p class="ql-block">莫興華排長與三排戰士們連續攻擊,一發發憤怒的子彈,一枚枚復仇的手榴彈飛向敵人,打得敵人狼敗逃竄。</p><p class="ql-block">莫排長沖鋒在前面,新戰士李柱友緊跟其后,他個子小卻十分機靈,利用地形地物掩護自己,利用塹壕隱蔽觀察敵情,擊斃幾個敵人。</p><p class="ql-block">火力排:</p><p class="ql-block">在副指導員向超彬和彭紹才排長率領下,隨機轉移陣地,戰斗打響后,向副指導員趴在前沿陣地,觀察火力點,給炮兵指示目標,多次對六O迫擊班喊:“打,打中了”。向副指導員不僅指揮火力排,還負責擔架隊搶救傷員工作。戰前上級組織決定他轉業,他主動向連黨支部提出留下來參戰,聽黨的召喚,服從組織上的安排,接受血與火的考驗,他在前沿陣地指揮戰斗時,敵人的子彈擊中他左臂,醫助梁建聲跑來給他包扎,然后繼續戰斗。</p><p class="ql-block">六O迫擊炮班班長韓曙光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帶領全班背炮彈選擇發射陣地。副班長普干候等五名戰士,每個人背六發炮彈只能攜帶三十發,他們卻超負荷攜帶了六十一發六O迫擊炮彈。全班戰士沒有一人掉隊,到了178高地,及時觀察,鎖定目標,選擇陣地發射。</p><p class="ql-block">敵人的手榴彈在身旁爆炸,子彈打過來,他們毫無畏懼。彭揚發接替二炮手的位置射擊,由間接射擊改為直瞄射擊,每個炮位上只留一個射手。敵人一發子彈擦著炮筒從右側飛過,炮筒上留著彈痕。</p><p class="ql-block">韓班長從司號員張炳華那里拿過望遠鏡,尋找敵人火力點,發現目標后,自己操作一發命中,連續擊中三個火力點。杜應開觀察射擊效果喊:“老班長。你太神了,太準了,敵人三個火力點被摧毀了。”這時興奮中的杜應開右手捏著右肩膀,對班長說:“我受傷了”,他右肩兩處負傷,戰友們趕快撕開急救包給他包扎。</p><p class="ql-block">四O火箭筒班李發明班長,李文雄副班長帶領楊良光、李興國等戰友對敵人暗火力點和倉庫發射火箭彈,彈無虛發,發發命中目標,炸毀了敵人的火力點。李文雄在開啟彈藥箱時,爭分奪秒,不幸手被刀子割傷,鮮血直流,他不顧一切繼續投入戰斗。四O火箭筒班在戰斗中表現突出,打得準打得狠,摧毀敵人明暗碉堡,充分發揮了拔點清障作用,為奪取勝利開辟了通道。</p> <p class="ql-block">第一排:</p><p class="ql-block">在副連長譚春祥、排長李智忠帶領下,從193高地前出,首先向敵人宿舍區發起攻擊,邊打邊進,逐步縮小圍殲范圍。</p><p class="ql-block">李智忠排長帶領二班,消滅了彈藥庫門前的敵人,迅速鉆進了小高地“V”字形山溝,這時正面敵人嚴密封鎖,地形十分不利,經一陣激戰,李排長發現前方草叢里冒著煙氣,那里有敵人,他換上彈匣向敵人掃射,由于自己目標暴露,大腿中彈負傷,他用盡了全部力量,躺在草地里,這時他還指揮劉志坤等戰士向外沖,可是戰士們不愿丟下排長,一班長張山貴,戰士方元春、余建國、劉志坤、巖龍邊打邊掩護,輪換背著排長一起走。</p><p class="ql-block">副連長譚春祥手提一挺輕機槍,從山坡上滑下來,戰士們說“副連長,我們沖,跟敵人拼了”。</p><p class="ql-block">“拼什么?”譚副連長眼睛一瞇靈機一動,我命令艾平文、巖龍留下照顧排長,其他同志從右邊上,我先上,如果上面敵人有了準備,我失敗了,你們趕快從右邊上,事不宜遲,一個拉一個,一個托一個上去了。副連長一上去就發現一個敵人端著槍,站在碉堡門口,副連長一個點射,敵人倒下,接著敵人的火力向這方向射擊,戰士角正云被子彈打中腳后跟。余建國立即上去掩護救治戰友,脫下角正云的鞋子、襪子,包扎傷口。</p><p class="ql-block">副連長沖到工事旁,把槍管塞進碉堡一陣掃射,消滅了敵人。戰士們跟隨副連長滾進掩體,占領有利地形,架起機槍一陣掃射,一排跟隨副連長從“V”型山溝里爬上去的戰士與敵人展開激戰。</p><p class="ql-block">角正云見副連長趴著一動不動,連聲呼喊“副連長”沒有回音。角正云眼睛里流出了傷心的淚水,他爬到副連長身旁,發現副連長沒有犧牲,只見他一躍而起,對準敵人又是一陣掃射。</p><p class="ql-block">一排十幾名戰士從夾槽里爬上陣地,控制了制高點,占領了有利地形,由被動挨打,轉變為主動攻擊,由伏擊轉入主攻,牽制了敵人的火力。</p><p class="ql-block">譚副連長和李排長分析敵情我情,給戰士們的明確戰斗任務,衛生員和傷員,堅守陣地,其他七名同志跟隨副連長,由上而下,沿著壕溝利用房墻、大樹向敵人攻擊前進,直插新官中心。</p><p class="ql-block">一班戰士謝新建,副機槍手,在圍剿敵人時中彈負傷,衛生員艾平文趕過去給他救治包扎,謝新建對衛生員說:“我不行了,快去搶救別的戰友!”三班長羅鳳祥背部中彈負傷,副機槍手劉來順迅速給班長包扎。</p><p class="ql-block">三班副班長劉友元,機槍手騰印華、戰士伍文奎、王章等戰友敢打敢拼沖鋒陷陣。</p><p class="ql-block">二班長張汝祥帶領全班緊跟譚副連長沖擊前進。</p><p class="ql-block">李排長受傷,躺在山腳下的水溝里,以驚人的毅力忍著巨大的疼痛,堅持戰斗20多個小時。</p><p class="ql-block">一排在譚副連長的指揮下,阻敵突圍逃竄,守住夾槽,卡住敵人的脖子,積極主動出擊,機智勇敢圍殲新官守敵36人,其中斃敵上校軍官1人。</p><p class="ql-block">戰斗中,包果、坂繞的敵人向新官派兵增援,我方炮火延伸打退了增援新官的敵人,解除了尖刀排的后顧之憂。</p><p class="ql-block">連隊全線出擊,多路攻擊,傷亡較大。負責擔架隊的副指導員向超彬也受傷,抬擔架的民兵都運送傷員走了,其他傷員無法繼續搶救運送。</p><p class="ql-block">指導員何佑仁和連部的戰友們急了,怎么辦?</p><p class="ql-block">營、團得知一連傷亡人員多,電臺“明話”,上級首長了解一連還有多少人,六O迫擊班韓曙光回答:我們和敵人攪在一起了,陣地上只有十多人。</p><p class="ql-block">指導員背著單邊帶在180高地與營長聯系,營長指示:要炮擊敵據點,打一發報一發彈著點,一炮修正一次,打了五至六發炮彈后,炮彈終于擊中目標,193高地腳下那幢二層樓房是越軍住宅樓,火光沖天,火海中夾著乒乒乓乓的爆炸聲,半小時樓層成了一片灰燼。一班長張山貴帶著全班出擊,步炮協同殲滅敵人。</p><p class="ql-block">十七時左右副連長帶著一排二班、三班戰士從小松山腳下田埂上趕到180陣地連指揮所,指導員看見他們心里如一塊石頭落下,失去聯系十六個小時的一排回來了,那是一種親人相聚的感覺,副連長和指導員相互通報情況,副連長說明了失聯原因,為什么打綠色信號彈,以及搶救戰友情況。這時,指導員何佑仁、代理連長譚春祥在連指揮所命令火力排長,帶領戰士把重傷員和犧牲的戰友找回來。四班郎維剛、李永剛、田茂堂等戰友被抬下來。</p><p class="ql-block">十九時十九分攻占新官。</p><p class="ql-block">十七日晚上,營教導員楊學智和副教導員李松林同時到達一連位置,了解戰斗情況,收攏人員,組織動員,殺敵立功奪取戰斗勝利。楊教導員傳達營黨委決定,明確連排干部和正副班長代理人,指導員何佑仁、連長譚春祥、副連長彭紹才、副指導員莫興華、一排長張山貴、二排長張汝祥、三排長宋長青、火力排長韓曙光。譚連長部署戰斗任務,組成三個小分隊,沿著白天戰斗的路線,尋找傷亡人員,副指導員羅孝昌,二排長李安國,一排長李智忠被戰友抬下來,三班機槍手伍文奎從伍文富手中取過沖鋒槍,參加搜索查找犧牲和受傷的戰友,他們用綁腿做擔架,將傷亡戰友背下陣地。</p><p class="ql-block">夜間的新官處處戒備森嚴,譚連長命令分兵把守各個通道,防止殘敵垂死掙扎。</p><p class="ql-block">敵人地形熟,有可能利用黑暗偷襲,更有可能乘黑暗逃跑。</p><p class="ql-block">排班分兵多路,以靜制動,明暗哨結合,明確聯絡信號,使用口令,有效地扎住夾槽外發河口袋。</p><p class="ql-block">十八日上午,全連組織清掃戰場,進一步搜剿殘敵。司號員張炳華發現敵人就喊“有敵人”,韓曙光排長率領戰友追著敵人打,一個點射,兩個點射,看著敵人搖搖晃晃的倒下。</p> <p class="ql-block">十八日十二時,我連與兄弟三連會合,經過二十九小時的晝夜戰斗,全殲新官守敵,奪取了對越作戰第一個勝仗。</p> <p class="ql-block">羅意利營長(中)、譚春祥連長(左)、何佑仁指導員(右)</p> <p class="ql-block">江蘇省軍區揚州軍分區獨立營戰斗骨干</p> <p class="ql-block">三、主要經驗教訓</p><p class="ql-block">(一)主要經驗</p><p class="ql-block">1、集中兵力,圍殲守敵。營連堅決執行上級首長的命令,對新官守敵實施“三面圍殲,一面伏擊”,我連搶渡紅河穿插到達指定的178、180、193高地后,各排班占領有利地形,迅速做好戰斗準備。</p><p class="ql-block">尖刀排穿插到達指定位置,似一把鋼刀插入敵人的心臟,控制著夾槽,外發河橋通道隨時殲滅逃跑之敵,阻擋孟葦敵人增援新官。</p><p class="ql-block">一連、三連為新官戰斗的主攻連。三連沿著外發河堤小路發起進攻時,發現路旁是稻田、魚塘,兩邊是山,進攻正面有球場、庫房,敵人利用建筑物,以窗臺為依托,進行頑強抵抗,因而進攻受阻。團營首長果斷指揮,及時處置,請求上級(三十八師)炮火支援。</p><p class="ql-block">羅意利營長接上級通報,越軍孟葦之敵約200余人要增援新官,羅營長立即調整進攻部署,命令一連從敵人側后發起進攻,并且組織突擊隊打進去,于十六時前結束新官戰斗。</p><p class="ql-block">何佑仁指導員接到營命令后,堅決執行,率領全連又一次發起強力攻勢。一排、二排、三排、火力排以及連部多路進攻,前仆后繼。全連殲敵73名,俘敵11名,繳獲了敵人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圓滿完成了戰斗任務。</p><p class="ql-block">2、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戰斗打響后,沖在最前頭犧牲負傷的戰友基本上都是黨員、干部,實戰證明連隊黨支部戰前政治思想工作做的認真細致,扎實有效。連長和躍文重傷后犧牲,副指導員羅孝昌犧牲,二排長李安國犧牲,六班長晏懷貴犧牲,一班輕機槍射手謝新建犧牲,七班新戰士付玉東犧牲,全連十二名戰友犧牲,十三名重傷人員,以及輕傷不下火線的戰友,機智勇猛,頑強戰斗,用生命和鮮血凝聚著戰斗力,連續戰斗二十九小時,奪取最后勝利,鑄就了一連精神。</p><p class="ql-block">全連參戰官兵122人,戰前營連預計犧牲30-50人,結果傷亡人員25人。新官之戰是一場激戰,連排干部的身先士卒,給戰士極大的鼓舞,個個勇往直前,人人敢打硬仗、惡仗、勝仗,全連官兵浴血奮戰中凝練出鐵的信念、鐵的紀律、鐵的作風,打穿插插到位,主攻攻得上,當尖刀插得進。這是取得勝利的最寶貴的經驗。</p><p class="ql-block">3、密切配合,機動靈活。羅意利營長戰前帶領和連長、何指導員偵察新官地形時交待:“你們連渡過紅河之后,不要鉆山溝,那里是雷區,要走山嵴往上爬,接近敵人時動作要猛。”我連按照營長要求,摸著、順著山嵴前進,直接占領178高地,沒有一人踩踏地雷、竹簽。副連長率領的尖刀班,穿插到位后堅守夾遭,機動靈活作戰,沖入敵陣,遭到我軍炮火誤襲時,主動撤離危險區域,又主動出擊搶占陣地打退逃竄的敵人。主攻方向二排、三排、火力排、梯次隊形配置,連續攻擊前進,步炮協同,打炸結合,消滅敵人火力點和明暗碉堡,在敵情地形復雜的情況下發起進攻,班與班配合、戰友之間互相掩護,突入敵陣后,兵分多路,搜索前進,搜剿殘敵。</p><p class="ql-block">4、調整部署,鼓舞士氣。一連在傷亡較大的情況下,楊學智教導員冒著敵人的火力,隱蔽進入一連位置,增強指揮力量,調整兵力。連指導員何佑仁報告戰斗情況后,楊教導員宣布任職人員,明確代理人,再次組織戰斗動員,確保指揮不間斷,極大的鼓舞了士氣,增強了敢打必勝的信心和勇氣。</p><p class="ql-block">5、搶救傷員,保障有力。連醫助梁建聲、衛生員田來順、艾平文緊跟班排,及時搶救傷員,竭盡全力救治,增強戰斗力。伍文奎等戰友解下綁腿,自制擔架救戰友。副指導員向超彬帶領的屏邊民兵擔架隊七人三副擔架,在戰場條件極差的情況下,冒著敵人槍林彈雨,穿越在陣地、山溝、叢山之中,他們保證將傷員運下陣地,送醫院搶救治療。</p><p class="ql-block">事務長樊安貴帶領炊事班,在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依然給全連生活保障。</p> <p class="ql-block">譚春祥連長與官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連新官進攻戰斗經過</p><p class="ql-block">昆明陸軍學校教學草圖</p> <p class="ql-block">(二)主要教訓</p><p class="ql-block">1、步炮協同問題</p><p class="ql-block">上級炮火襲擊時,對我連穿插分隊位置及戰斗位置掌握不夠準確。穿插分隊占領陣地后,求戰心切,由于冒進遭受到我方炮火襲擊。不幸當中的萬幸,炮擊開始后,迫使尖刀排撤離戰斗位置,我方沒有一人受傷,但是耽誤了最佳殲敵的時機,尖刀排打了綠色信號彈,導致上級誤判,停止炮擊。我方炮火襲擊沒有給敵人沉重毀滅性的打擊,反而給敵人有喘息的機會,使尖刀排由主動出擊變為被動挨打。</p><p class="ql-block">譚副連長與李排長到達穿插位置后,要向連長指導員及上級報告情況,因單邊帶受潮沒有信號,聯系不上,他們帶著尖刀排心急如焚,副連長指令報務員,再聯系不上就斃了你,這么一說,報務員心更緊張,就是聯系不上怎么辦?譚副連長必須冷靜下來,分析判斷,依據出發前明確的戰斗方案,獨立完成任務,全排迅速前出,可是沒有預料到進入了我軍炮擊區域,當遭受炮擊時,立即撤回陣地,炮擊后再一次前出,這時遭受敵人阻擊。</p><p class="ql-block">2、通信聯絡問題</p><p class="ql-block">連指揮所有線電話機1部,電臺1部,步話機2部,其中一排步話機1部。通信裝備較少,通信聯絡不暢。</p><p class="ql-block">二月十六日夜間,一排(尖刀排)在譚春祥副連長帶領下先渡紅河,沖鋒舟行駛到紅河中心時遇擱淺,戰士們下水推舟,不幸造成報話機進水短(斷)路,與連指揮所失聯。</p><p class="ql-block">戰區屬于熱帶亞熱帶氣候,山高林密,草深溝多,水多坡陡,連長犧牲后,指導員和炮班在連指揮所呼喊尖刀排,都沒有回音。</p><p class="ql-block">戰場情況瞬息萬變。連排指揮員戰前對戰斗方案雖然考慮的充分,但真正打起來,通信不暢,指揮失靈。副指導員因傷抬下戰場,連長犧牲,副連長帶領的尖刀排聯系不上,上級不能及時掌握尖刀排的具體位置。上級與連指揮所通信有保障,但是連與排,排與班之間沒有辦法聯系,特別是上級第二次炮火襲擊時,戰斗班排一概不知。三排長莫興華和副指導員羅孝昌離開陣地時,只給他們明確,聽到沖鋒號聲之后就開始沖鋒,但沒有明確他們沖鋒之后怎么辦?通信保障不到位,通信裝備故障,直接影響著戰斗進程。</p><p class="ql-block">3、輕敵思想問題</p><p class="ql-block">新戰士一九七八年九月入伍,十二月底至一九七九年一月分配到連隊接著戰前訓練,戰士與戰士之間對不上號,不夠熟悉,有些姓名還記不清。我連每一名戰士都是勇士,大家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犧牲精神,可是戰術、技術水平、協同戰斗能力不夠。</p><p class="ql-block">戰前連隊動員時,對敵我雙方的實力形勢分析不夠,過高的估計自己,過低的估計敵人,向官兵宣傳中國打越南不費吹灰之力,是用牛刀殺雞。</p><p class="ql-block">新官戰斗一開始就把全部兵力用上,想的是一個沖鋒就能解決戰斗,結果遇到敵人頑強抵抗。我軍炮火襲擊后,主攻方向遭敵阻擊,四班、六班傷亡較大。戰斗七時打響,八時左右連長受傷,搶救無效犧牲。營長命令我連再次組織沖鋒時,指導員身邊只有連指揮所和炮班幾名戰士,其他班排兵力分散,戰斗骨干少,多為新兵。新官守敵有豐富的實戰能力,我連從指揮員到戰士戰前和發起第一次沖鋒時存在輕敵思想。</p> <p class="ql-block">注釋:</p> <p class="ql-block">和躍文連長</p> <p class="ql-block">1948年出生,1968年4月入伍,1970年入黨,云南省怒江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人,普米族。</p><p class="ql-block">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犧牲時年僅31歲,被追記一等功。2021年蘭坪縣普米族博物館英烈展區,介紹了和躍文連長的英雄事跡,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英烈人物。</p> <p class="ql-block">何佑仁指導員</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6日出生,1964年1月入伍,1969年6月入黨,1970年1月提干,云南曲靖宣威人。</p><p class="ql-block">歷任戰士、文書、班長、干事、指導員。時年32歲,榮立二等功。1982年轉業,2006年從云南大學退休。</p> <p class="ql-block">譚春祥(副連長)連長</p> <p class="ql-block">重慶市石柱縣人。1978年12月由昭通軍分區調入邊防第十三團一營一連任副連長、連長,榮立二等功,后任一營副營長、營長,1983年2月至1986年1月擔任邊防第十三團副團長。</p> <p class="ql-block">羅意利營長</p> <p class="ql-block">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松煙鎮大松人。1955年入伍,1960年至1962年在中緬邊界勘界,參加過消滅國民黨殘匪的戰斗,任代理排長并榮立二等功。1978年8月任邊防十三團一營營長,榮立二等功。1979年至1984年任邊防十三團副團長。1984年轉業到貴州省清鎮市勞教所任二大隊教導員、紀委書記。1988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楊學智教導員</p> <p class="ql-block">云南曲靖羅平縣人。1945年12月出生,1964年8月入伍,1979年對越作戰榮立二等功。1979年11月至1985年2月,先后擔任團副政委、政委,1986年12月任云南省彌勒縣人武站政委,后調任富源縣人武部政委,1998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作者:卞明華(原一連二排四班班長、三排排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喀什市| 安仁县| 扶沟县| 怀仁县| 陕西省| 清水县| 南郑县| 霍州市| 双桥区| 敦化市| 和硕县| 葫芦岛市| 福泉市| 宣武区| 威海市| 石阡县| 昌黎县| 缙云县| 湛江市| 勐海县| 新平| 海城市| 舞阳县| 江北区| 尖扎县| 托克逊县| 辽源市| 海阳市| 岳阳县| 固始县| 肇源县| 崇明县| 额尔古纳市| 西青区| 金堂县| 双柏县| 含山县| 肇州县| 宁阳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