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祖國廣袤無垠的大地上,遍布著風格迥異的村寨。江南人家的小橋流水,徽派建筑的白墻黛瓦馬頭墻……</p> <p class="ql-block"> 這次由南陵教育系統工會組織的黃山行療休養活動,去徽州的歙縣,“歙”字才看到不認識,導游小陳告訴我們怎么去認識這個字的讀音和字形。它是人、口、一、羽、欠組成,這樣記:它是一個人口多如羽毛,經濟欠發達的地方,歙字難認,連央視的外景主持人都念成了“西”,應該讀shè。</p> <p class="ql-block"> 歙縣的陽產土樓,位于皖南山區的群山之中,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小山寨。這里由于地勢高,交通不便,數百年來,山民就地取材,采周邊青石鋪路搭橋,取紅壤木材筑巢而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飲山泉,餓食五谷,多種農作物生長,子孫延續。流年之中,形成了鱗次櫛比、質樸壯觀的土樓群。</p> <p class="ql-block"> 陽產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為鄭氏聚居地。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姬友于鄭,史稱鄭桓公,為鄭氏開族第一-世祖。三國時期鄭氏分支避亂于丹陽郡,宋代由歙北遷定潭而居。明末清初,第一百世祖孟留公由定潭遷至陽產,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鼎盛時期為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初,人口一千兩百多人, 四、五百戶人家。 </p> <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村落仍然保持了原始的村 莊肌理和生態風貌 。“陽”意為面對陽光,“產” 在當地方言里意為陡峭,故而得名。村中現有住戶186戶,民居372棟,其中磚樓88棟,其余均為土樓。由于地勢高、交通不便,數百年來山民就地取材,以青石筑基,開山取土,夯筑成墻,伐木建梁,采竹為筋,而成土樓。</p> <p class="ql-block"> 陽產村是徽州人與自然環境融合的典型代表。其將當地人文思想和自然現狀的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東方一貫奉行的“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一體”的宇宙觀。實用且造價低廉的土樓,墻體厚實,冬暖夏涼,陽產先人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子孫綿延。</p> <p class="ql-block"> 陽產土樓依山就勢、千姿百態、布局合理、錯落有致,與村中水垌、小橋、亭臺等共同組成了獨特的山地建筑風貌。作為徽州土樓的典型代表,陽產土樓是皖南區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土樓群,是我國歷史建筑的重要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一起繞村走一圈,看到土樓也讓我想起我們那兒以前也是住這樣的土墻屋,不過上面蓋的全是茅草,打土墻我還有點印象,我叔叔家的墻就是土墻,是我爸帶人建筑完工的,那時我在上初中了,還有點記憶,打土墻是用一個模具,用兩塊板夾住,再用筐子挑土放入夾中,在用木頭的錘子敲打,打好一個在向前繼續,打到最上面是關鍵,要站在上面自己搖晃,那樣才筑的最好,墻就不會倒。</p> <p class="ql-block"> 雖然這里風景如畫,但住在村里的人很少,只剩下留守護村的老人,年輕人幾乎一個沒看到,還有小孩也沒看到,年輕的都去外面打工掙錢,因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小孩跟隨父母出去。因而出現空村現象,鄉村振興怎么去發展?鄉村旅游才是最好的出路……</p> <p class="ql-block"> 五天的黃山行,工會靳主席給我們總結:這一行我們飽覽了風景如畫的山山水水和獨特的徽州建筑,品嘗了美味正宗的徽菜,了解了底蘊深厚的徽州文化!這一行我們身心愉悅!這一行我們心靈滿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双峰县|
商都县|
定西市|
榆中县|
蓝田县|
遂溪县|
竹北市|
大石桥市|
涞源县|
三亚市|
九江县|
蓬安县|
呼伦贝尔市|
金乡县|
大埔区|
建平县|
宁化县|
沈丘县|
上林县|
拉萨市|
陇西县|
榕江县|
沙田区|
正定县|
台安县|
静宁县|
台中市|
翁源县|
合川市|
邻水|
广平县|
东城区|
沾化县|
缙云县|
鄂尔多斯市|
濮阳县|
昌平区|
桂阳县|
阳江市|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