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坐落于北京市東城磁器口大街東北角(原蒜市口大街),是唯一有可考文獻記載的偉大文豪曹雪芹的故居,是曹雪芹長期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學巨著《紅樓夢》誕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曹雪芹故居紀念館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天上午正直周六(31日)騎著小黃車來到這座修建古樸精美的四合院前,雖然是現代化的名牌高樓大廈目標顯著,卻也擋不住路人遠眺【曹雪芹故居紀念館】的視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此參觀者絡繹不絕,按照防疫要求,我也隨著游客開始排隊,采用手機現場預約方式,掃碼健康寶進入館內開始參觀游覽這座“復古”的四合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里曾經是曹雪芹生活的故居,盡管現在新地名是磁器口大街了,但是,蒜市口這個京城史圖上的舊地標無論如何變遷,通過新復原的【曹雪芹故居】又重喚起無數的人們對老北京的那一片真情和深深的碎片性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布局</p><p class="ql-block">【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坐北向南,是一座三進院落的傳統四合院,是明清時期有代表性的院落,其布局合理、緊湊,是民間大量采用的形式。清代傳統四合院的格局,清朝建筑的風格是雍容大度、嚴謹典麗,而且又富于人情趣味。</p><p class="ql-block">進了大門,迎面是一片影壁,左邊是月洞門。《紅樓夢》常見的“月洞門” 亦是曹雪芹故居這里別致的風景。“月洞門” 形如滿月,常見于中國古代園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入館內的二道門,北面正房雕廊畫棟,主題為“歸籍京師”</p><p class="ql-block">主要展出曹雪芹和家人從金陵南京沿大運河一路北上,即清雍正時期有“十七間半”的緣起,還有清朝康雍兩朝江南金陵“曹寅和后代家族興衰史的實物展出和文字說明;</p><p class="ql-block">同時展示《乾隆京師全圖》《刑部移會》,張書才、馮其庸相關考證文章,以及考古遺址挖掘勘探照片、花磚文物等,也反映出曹雪芹的跌宕一生。</p><p class="ql-block">兩側是過斗兒房直通后院,東西兩側廂房為三,四展覽館,主要展出一些曹雪芹當年居住時用過的生活實物和多媒體影視動漫介紹。</p><p class="ql-block">這座宅院亦是對當年曹雪芹生活起居的復原,還有園林景致的再現,也是它極富古建筑的流線美,亦寄寓古人“千里共嬋娟”;</p><p class="ql-block">同時,游覽者身臨其境,對匠師們的杰作給與贊許,對現實社會的快速發展與對和諧家園的祝福,這座紀念館還包含著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圓融如一的東方智慧。</p> <p class="ql-block">東廂房主題為“紅樓一夢”</p><p class="ql-block">主要包括曹雪芹所著《紅樓夢》各主要版本在北京的抄寫、刻印與流傳,以及《紅樓夢》作為文學作品,與繪畫、曲藝等藝術門類間的相互影響。</p><p class="ql-block">西廂房主題為“尋夢蒜市口”</p><p class="ql-block">介紹了青年時期的曹雪芹于此地居住的活動軌跡,以及清代此地繁華的商業對曹氏創作的影響,展示蒜市口相關老照片、老物件,風箏、頭花、絹花、景泰藍等東城區諸多手工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彩繪裝飾</p><p class="ql-block">在正房回前廊上,隨處可見的“油飾彩畫”,香爐花瓶圖案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美學符號。</p><p class="ql-block">在復建中院內所有彩繪形式都采用清代彩畫定式之一的蘇式彩畫,繪入博古(文房四寶),飛椽用黃線萬字符,椽檐則為黃線梔子花,精美之余,倍添書香之氣,彰顯曹雪芹一代文豪風采。</p> <p class="ql-block">蒜市口“十七間半”的發現與重建</p><p class="ql-block">1982年,中國第一檔案館研究院張書才發現了一件清雍正年間的《刑部移會》明文記載著“曹雪芹故居”的詳情和具體地址。</p><p class="ql-block">1999年,北京城市改造,開發商欲對磁器口大街207號進行拆遷,但是在挖掘工作中發現此處地基正好是“十七間半”的原址,正是曹雪芹故居。</p><p class="ql-block">2019年,經過多方研究與合作,曹雪芹故居正式開始復原重建,因磁器口大街擴建原因,將原址東北方位移動一百多米,建筑采用清代傳統四合院形式。</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30號正式對外開放,現場預約接待各地游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東城區蒜市口大街,在我小的時候父親帶著我去花市串親戚騎車穿過無數次,它的北邊就是花市大街,向東走是斜街,過去逢三月初三有蟠桃宮廟會,經轆轆把出口就是培新街,轉回向西就又返回蒜市口;</p><p class="ql-block">在清代這里屬于魚龍混雜、多為底層貧窮人群居住的地區,少年曹雪芹在這里居住時得以深入京城市井生活,了解這里百姓鮮活接地氣的一面,眼界大開視野因此也得到了拓展,不再是之前那個無憂無慮的“富貴閑人”。</p><p class="ql-block">在這窮人雜地環境中逐漸成長,體驗生活與感悟人生,也為他的寫作積存了豐富的創作源泉。</p><p class="ql-block">它承載著無數的“紅學之迷”太多的期許和關注,也希望能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曹雪芹及紅樓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隔三百年,經過政府與文物部門的研究與實地考古,以及各方的不斷努力,在匠人們精工細作的打造下,曹雪芹故居紀念館,舊址原貌終于完工對外開放,真可引用《紅樓夢》里的那一句詩“多少工夫始筑成 ”,我們也可親臨其中,重溫曹公的“夢”起源處。</p><p class="ql-block">在這里,你可以隨著展覽,靜靜地感嘆著舊時的“蒜市口”與今日的磁器口街面上深埋地下的那段歷史和作者筆中的人物故事,還有無法剪斷的那份今世“紅樓”之緣。</p> <p class="ql-block">東廂房的書案以及各種裝飾</p> <p class="ql-block">四合院布局圖</p> <p class="ql-block">西廂房的展示主題墻</p> <p class="ql-block">清代奏折和諭批</p> <p class="ql-block">十七間半的文字介紹</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彩繪裝飾</p> <p class="ql-block">院內景色</p> <p class="ql-block">參觀者聆聽講解員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月亮門</p> <p class="ql-block">“紅樓”工藝品展覽</p> <p class="ql-block">“紅樓”工藝品展覽</p> <p class="ql-block">“紅樓”工藝品展覽</p> <p class="ql-block">“紅樓夢”中的夏日食譜</p> <p class="ql-block">曹雪芹故居紀念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通榆县|
临西县|
区。|
江门市|
昆山市|
珠海市|
岗巴县|
海安县|
深水埗区|
个旧市|
乌拉特中旗|
清远市|
怀柔区|
东平县|
东光县|
栾川县|
靖宇县|
天镇县|
闵行区|
分宜县|
广东省|
朝阳市|
民勤县|
延吉市|
临城县|
清徐县|
商洛市|
石泉县|
玉龙|
泸定县|
信阳市|
绥化市|
碌曲县|
固始县|
阿瓦提县|
柳江县|
葫芦岛市|
青海省|
阳高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