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成都人走四方】晉豫行(4)一代人的記憶:紅旗渠

老長征

<p class="ql-block">昨日下午大雨將我們阻擋在了河南沁陽,我們在此有三個選擇:</p><p class="ql-block">1.此地離回龍掛壁公路120公里,沒有高速,需3小時。早上開始下雨,此時進山不是好主意;</p><p class="ql-block">2.走河南輝縣到林州,下午紅旗渠晴間多云,但路程稍遠;</p><p class="ql-block">3.從山西到紅旗渠,盡管要返程20公里,但仍然要少走好幾十公里路。途中,還要經過陵川縣,從陵川到郭亮村只40公里,很近,也有雨。由于2015年國慶,我們自駕到陵川,從陵川到郭亮村的5條路都封了,說是修路,讓我們失之交臂,所以這次不敢冒然前往。最后決定,我們是“追光族”,還是先去陽光下的紅旗渠,何況林州離好幾條掛壁公路都近。</p><p class="ql-block"><b>虹梯關服務區</b></p><p class="ql-block">從沁陽到紅旗渠全程高速,快到虹梯關隧道時,山峰越來越漂亮,高大雄壯,就像威猛的北方漢子。沿途景區指示牌也很多,決定去虹梯關服務區看看。</p> <p class="ql-block">虹梯關服務區離高速路足足3公里,周圍山峰挺拔俊美,有眾多極像人物和動物造型的峰頂,太行山的美,第一眼讓我驚艷到了!</p><p class="ql-block">向服務區工作人員打聽周圍景區情況,他們驕傲的說:“這就是景區”。這兒離通天峽景區只有幾公里。但是一到虹梯關服務區,天色就陰沉下來,沒有一張好照片。第二天路過,想來此補幾張照片,又是陰天。追光到通天峽,陽光晃了幾秒就沒有了,真是怪事,看來不歡迎我們。</p> <p class="ql-block">盡管光線不好,仍隆重推出這張圖片,山峰中間像不像一只肥大的“老母雞”?明天的探險全靠它指路了。</p><p class="ql-block">虹梯關服務區的旅游介紹很詳細,地圖上標明了我們要去的虹梯關掛壁,一日游和二日游線路中都有虹梯關掛壁。</p><p class="ql-block">山西省重視旅游,在接下來的山西半個月的行程中,各縣各地的景點介紹較詳細,虹梯關所處的平順縣,可以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千年旱魔,世代抗爭</b></p><p class="ql-block">林州處于河南、山西交界處,歷史上嚴重干旱缺水。“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一曲舊民謠,勾勒出林州歷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慘圖景。</p><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共514個春秋,林縣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有時大旱連年,河干井涸,莊稼顆粒不收。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在這514年里“人相食”5年次。</p><p class="ql-block">1942-1943年大旱,林州逃荒外岀10800戶,占總戶數的14%;餓死1650人,總人口的4.3%。解放初,全縣550個行政村中,遠道取水的村就有307個,旱魃為虐造成的饑餓,引發了對生命的推殘。</p> <p class="ql-block">從元朝到新中國成立前,林州人民自發地修過18條引水渠,但是,一遇連年大早,水源枯竭,渠道無水可引,仍然擺脫不了水的制約。</p><p class="ql-block">為了徹底改變嚴重缺水狀態,在當地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啟動了修建紅旗渠工程,以濁漳河為源,在山西省境內的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設壩截流,將漳河水引入河南林縣(今河南林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紅旗渠風景區</b></p><p class="ql-block">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p><p class="ql-block">當年修筑紅旗渠的英雄事跡響遍全國,伴隨我走過青少年時代,成了我們這一代人難忘的記憶!設計晉豫行程,紅旗渠成了我們的主景點,為了那個火紅的年代,為了那些感人的英雄事跡,為了圓當年向往的情結。</p> <p class="ql-block"><b>紅旗渠紀念館</b></p><p class="ql-block">歷史不能忘記,紅旗渠紀念館記錄了林州人修建紅旗渠的光榮史跡。</p> <p class="ql-block"><b>夢想鑄鐵骨,壯志撼山岳</b>。</p><p class="ql-block">1960年2月11日,正是農歷的元宵節。黎明時分,修渠的人們響應縣委號召,從15個公社的山莊村寨出發,頂寒風,踏霜凍,扛工具,背行李,用小推車推著炊具,組成一支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急匆匆地向太行山進軍,要在壁立如刃的懸崖峭壁上開出一條水的通路來。</p> <p class="ql-block">數萬修渠民工涌到修渠工地,沒有地方住,住山崖、宿石縫,壘石庵、挖窯洞、搭席棚。幾塊篷布撐起來就是指揮千軍萬馬的總指揮部,三塊石頭支起一口大鍋就是大伙房。5000名民工在一片亂墳崗子上搭席棚住了下來,當地人風趣地稱之為“林紅莊”,意思是林縣修紅旗渠人住的村莊。</p> <p class="ql-block">在共和國最困難的年代,林縣人發揚了最無私奉獻的精神,十萬大軍戰太行,絕壁穿石挖渠引水。</p> <p class="ql-block">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全長70.6公里(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p> <p class="ql-block"><b>紅旗渠總干渠通水典禮</b></p><p class="ql-block">紅旗渠總干渠通水典禮大會在分水嶺隆重舉行,會場人山人海,紅旗飄飄,盛況空前!開閘那一瞬間,紅旗渠水從閘門奔泄而出,人們歡呼雀躍!紅旗渠的水流進了林縣的村村寨寨,流進了人民心里。</p> <p class="ql-block">修建工程歷時十年,建成了蜿蜒1500公里的紅旗渠,將山西漳河水引向河南林州大地,結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吃水問題,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糧食畝產由紅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p><p class="ql-block">紅旗渠精神,也將“實干興邦”的箴言永遠書寫在太行山上!</p><p class="ql-block">紅旗渠舉世聞名,被聯合國譽為“人工天河”!</p> <p class="ql-block"><b>紅旗渠分水閘</b></p><p class="ql-block">紅旗渠干渠支渠分布全市鄉鎮,共有干渠、分干渠10條,總長304.1公里;支渠51條,總長524.1公里;斗渠290條,總長697.3公里;農渠4281條,總長2488公里;沿渠興建小型一、二類水庫48座,塘堰346座,共有興利庫容2381萬立方米。已成為“引、蓄、提、灌、排、電、景”成龍配套的大型體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紀念亭橫跨在隧洞與分水閘之間的明渠上,為古今結合式建筑,三開間四周14柱,琉璃綠瓦挑檐,古色生輝。“紅旗渠紀念亭”匾牌,為中國佛教協會主席、當代書法家趙樸初手跡。</p> <p class="ql-block">景區內有我國著名的五大水利工程故事雕塑:海寧魚鱗大石塘、成都李冰鑿離堆,新疆坎兒井、河南安陽西門豹治鄴、安徽壽縣孫叔敖開芍陂。</p><p class="ql-block">修建紅旗渠的豐功偉績,堪與上述水利工程媲美。</p> <p class="ql-block">在分水渠后方有一幅畫,由畫家羅奇為紀念紅旗渠通水50周而作。整幅畫以紅旗渠著名的十大工程貫穿全線:渠首攔河壩、青年洞、空心壩、南谷洞渡槽、總干渠分水閘、桃園渡橋、紅英匯流、奪豐渡槽、曙光洞、曙光渡槽,沿太行山的走勢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畫作大氣磅礴,氣呑山河,集太行山的險峻和紅旗渠的壯觀于一身。我們在畫中找到了此刻的所在地總干渠分水閘和紅旗渠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即將去參觀的紅旗渠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后,回到紅旗渠風景區門口,幾百名中學生正準備入內參觀。</p><p class="ql-block">歷史不能忘記,歷史應該有傳承,紅旗渠精神應該發揚光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紅旗渠青年洞</b></p><p class="ql-block">紅旗渠青年洞距紅旗渠主景區20多公里,是紅旗渠旅游的核心景點,也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因其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出來的300名優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b>鷹咀山</b></p><p class="ql-block">鷹咀山是進入青年洞景區的第一景。在紅旗渠的這段崖壁上,書有“鷹咀山”三個大字。抬頭仰望,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鷹聳立于紅旗渠之上,極目遠望,意欲展翅騰飛。</p> <p class="ql-block">渠水曲折蜿蜒,依山崖走勢貼壁而行,故又被稱為“水上掛壁”。</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紅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觀結合最為精妙的地段,也是紅旗渠建設最艱巨的地段。據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筑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p> <p class="ql-block"><b>一線天</b></p><p class="ql-block">山上那條山縫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線天”,全長50米,據說,只能容一瘦人單獨通過,胖人得側身收腹。</p> <p class="ql-block"><b>虎口崖、神工鋪</b></p><p class="ql-block">虎口崖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勢險惡、高聳入云。</p><p class="ql-block">看到圖中半山腰那幾個字了嗎?“神工鋪”就是當年修渠民工居住過的地方,位于虎口崖下。</p><p class="ql-block">當時漳河沿岸村莊很少,修渠民工沒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常年頂風冒雪,抗嚴寒戰酷暑,度過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他們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崖壁上留下了豪邁的誓言:“崖當房,石當床,虎口崖下度時光,我為后代創大業,不修成大渠不還鄉”。</p> <p class="ql-block">當年開炮震松散的石頭掉下來砸傷了修渠民工。為了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除險隊長任羊成帶著他的伙伴們,在崖上蕩秋千,飛蕩數次,才能蕩進虎口,除掉險石,人們稱這種舉動叫“虎口拔牙”。</p> <p class="ql-block">婦女能頂半邊天,當年各村的婦女突擊隊吃住在工地。</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鐵姑娘,發明了“鳳凰展翅”工作模式,就是四人掄錘一人扶釬,加快了工程進度。</p> <p class="ql-block">《山碑》是一部反映林縣人民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發展三部曲的電視片,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片名。</p><p class="ql-block">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將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孫后代永遠不忘當年修建紅旗渠,改變干旱缺水面貌的艱苦奮斗歷程,激勵他們繼承和發揮紅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青年洞位于晉豫冀三省交界處,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說的牛嶺山村下方,是總干渠最長的隧洞。從地勢險惡,石質堅硬的太行山腰穿過。</p> <p class="ql-block"><b>船游青年洞</b></p><p class="ql-block">去紅旗渠,應該在青年洞乘坐游船,感受一下洞景的壯觀,體驗一下當年的艱辛。</p> <p class="ql-block">進入紅旗渠青年洞,沒想到空間如此高大,水道如此開闊,渠道蜿蜒,燈光內爍,五彩斑斕,很是壯觀!</p><p class="ql-block">青年洞總長616米,高5米,寬6.2米,途中還有大型側窗。全程錄像做視頻發朋友圈,朋友評價:“從山腰流過的紅旗渠,讓我是開了眼界了,完全不可想象,這樣艱難復雜的工程,創造出如此震撼的河渠。為完成工程,不知施工者付出多少的千辛萬苦,才創造出如此震撼的紅旗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紅旗渠是毛澤東時代林州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精神創造的一大奇跡,也給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了難忘的記憶。</p><p class="ql-block">在旅行路上發了紅旗渠的說說,青年洞的視頻,朋友們說: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情結,一定要去看看。有朋友找我要了行程路線,準備前來了愿!</p><p class="ql-block">(原創作品,嚴禁抄襲,違者必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黄骅市| 福建省| 西贡区| 滕州市| 堆龙德庆县| 大埔区| 扎鲁特旗| 西安市| 珠海市| 兴业县| 监利县| 定远县| 宜阳县| 嘉善县| 南京市| 汾阳市| 潞西市| 正阳县| 蕉岭县| 新河县| 浪卡子县| 彰化市| 文山县| 高唐县| 乌兰察布市| 苏尼特右旗| 临澧县| 玉屏| 桑植县| 米林县| 台东县| 赣州市| 共和县| 上虞市| 琼结县| 南汇区| 莱西市| 绵阳市| 曲沃县|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