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灣是中國固有領土,不容爭議,有史為證。230年,三國吳王孫權派大將諸葛直、衛溫率1萬官兵到達夷洲(臺灣)駐扎。吳人沈瑩著《臨海水土志》記述了夷洲與大陸民族的關系、地理方位、氣候和地形、居民的生活習俗、以及臺灣島的自然環境和高山族的社會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6世紀末、7世紀初的隋朝開始,經唐到宋,福建泉州、漳州一帶居民,為了躲避戰亂兵禍,紛紛遷入澎湖和臺灣,開墾拓土。1120年北宋宣和二年,福建泉州的行政區管轄澎湖及其附屬島峪(包括臺灣島和釣魚島)。1128年的南宋時,大陸和臺灣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聯系頻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臺灣民政,隸屬福建泉州晉江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402年明成祖永樂年間,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訪問南洋于臺灣停留,給當地居民帶去工藝品和農產品。至今民間傳說高雄鳳山的特產“三寶姜”,就是鄭和遺留下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世紀倭寇不斷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設“66擊”、“春秋汛守”;同時在基隆、二港駐屯軍隊保護臺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01年,荷蘭殖民者趁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臺灣。荷蘭人把西班牙人打敗,驅逐出臺灣,此后臺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61年南明永歷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4月,鄭成功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臺灣,打敗荷蘭。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后,鄭氏祖孫三代治理臺灣,獎勵制糖、制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高山族的農業生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設置分巡臺廈備道及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清朝設臺灣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1月,日軍入侵臺灣。10月,中日簽訂《北京專約》,《北京專約》仍表明中國對整個臺灣行使主權。1874年,清政府擴增臺灣行政區劃為二府八縣四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清政府將臺灣劃為單一行省,臺灣省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臺灣省巡撫劉銘鋪鐵路,開礦山,架電線,造商輪,興辦企業,創設新學堂,把臺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大大向前推進,一躍成為全國最先進的省份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95年清光緒年間,臺灣被日本侵占割讓給日本,日本侵占臺灣50年。這50年里,臺灣島上的抗日烽火從未中斷,臺灣同胞與日本殖民統治當局進行生死斗爭,有數萬愛國臺胞回到祖國大陸,投身到民族抗日救亡運動中,用鮮血和生命詮釋愛國情懷、民族氣節、炎黃子孫骨肉親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于臺北舉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7年,美國炮制臺灣人民希望與中國大陸脫離,愿意接受西方文明。提出臺灣由“聯合國托管”,由聯合國出面派軍隊保護臺灣。蔣介石透徹美國分裂臺灣的居心,以強烈措詞嚴厲駁斥“托管”謬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美國繼“托管”思維,又推出“臺灣地位未定論”。當時日本戰敗,美國對日和約中將中國大陸和臺灣政府排斥在條約之外,意指臺灣所屬部分島嶼和澎湖列島部分島嶼的主權歸屬由于中國大陸和臺灣政府各有領土述求,暫把有爭議的領土問題擱置。海峽兩岸中國人民一致遣責對日和約。蔣介石發表聲明稱,臺灣當局不接受任何岐視性條款,向美國提出嚴重抗議。最終臺灣附近島嶼歸臺灣政府所有,釣魚島和琉球群島(現在的日本沖繩縣)周圍島嶼領土歸屬問題被擱置,為日后的中日矛盾埋下伏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朝鮮戰爭后,美國又冒出“一中—臺”的想法,意欲將臺灣問題國際化,制造“臺海危機”,再行分離臺灣,蔣介石極力抗爭。蔣介石認為臺灣沿海島嶼(主要指金門和馬祖附近海域)歸屬問題是國共兩黨的內部問題,交由聯合國討論,國際化就是承認“兩個中國”的法統地位,這是真正的將臺灣從中華大版圖分裂出去,決不能容許這樣的事發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海危機”的計劃破滅,美國向臺灣施壓,想迫使蔣介石從金門和馬祖撤軍,留下領土真空,以徹底切斷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聯,從根本上把臺灣分離出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若蔣介石從金門和馬祖撤出,大陸又不能占領,美國就可以把真空地帶劃為雙方互不侵犯的中立地區,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分離現實。蔣介石說:“試圖強迫我們放棄沿海島嶼是不公正的,我們將不對任何的壓力屈服?!敝袊箨懬宄匾庾R到美國的真實意圖,不再對金門和馬祖攻擊,決定將金門和馬祖留在臺灣當局手中,符合“—個中國”的共同利益,告臺灣同胞中指出:“世界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我們是一致的,美國強行制造‘兩個中國’的伎倆,全中國人民、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是絕對不容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蔣介石沒有獨立為國,沒有把臺灣變成美國的軍事據點,雖敗于毛澤東,其心從未背判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冬,蔣介石題寫“黃帝陵”三個大字,命人勒石成碑,置于黃帝陵墓之前,冥冥中他就是臺灣的守護者。在中蘇交惡時期,蔣介石意識到臺灣暫不能回歸大陸,臺灣做為太平洋戰略要地是美蘇兩大陣營在亞洲的緩沖地帶,蔣介石用心良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簽訂了《中美建交公報》。介于海峽兩岸對一個中國的共識,承認臺灣是中國的領土。雙方達成協議,美國同意從臺灣撤出全部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4年,南越與我國在西沙群島發生了海戰,蔣介石打開所有的照明燈放行大陸艦隊穿越臺灣海峽。死前囑咐蔣經國說 : “以后無論發生什么事,都不要忘記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不要做對不起民族、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子孫的事?!?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灣依然在大中華的版圖,所以統一臺灣須慎之又慎,要保留完整的臺灣,對得起祖宗,對得起歷史,對得起所有中華人的心愿。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動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位于我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臺灣海峽西部的馬祖與福建省的黃岐半島僅一水之隔,僅4.96海里。東北部靠近日本的琉球群島,相距600海里。臺灣省南部與巴士海峽、菲律賓群島隔海相望。臺灣省是中國第一大島,臺灣島與蘭嶼、綠島、馬祖列島、金門島、太平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組成,面積3.6萬平方公里,總人囗約2340多萬,總面積約3600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灣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連南海,臺灣海峽東西不超過400公里,最窄處約130公里,是中國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上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有“臺灣海峽之鍵”的稱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灣島處于東北亞地區海運航道的要沖,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韓國和日本出行的必經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灣島南部是著名的國際水道宮古海峽,是往返太平洋船只的必經之地。巴士海峽是進出太平洋最便捷的海上通道。美國的第一島鏈就設置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國的太平洋鎖鏈以第一島鏈為基礎,東起靠近北極的阿留申群島,日本群島,韓國是這條鎖鏈的中心,而臺灣島和關島則是中軸,其一直延伸至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新加坡、菲律賓群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群島。臺灣在沒有統—之前,臺灣一些政客不會消停,她們認為美國可以為臺灣而戰,挑戰中國政府劃下的紅線,謀求臺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島鏈”從地理名詞成為國際政治名詞,是源于冷戰時期。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布局,最早并非用來對付中國,而是針對蘇聯的。現在的島鏈戰略變成對付整個亞洲大陸的武器,第一島鏈指花彩列島中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大異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在第一島鏈的“封鎖鏈條”中,最為關鍵的是臺灣島。它位于第一島鏈的的中間,具有極特殊的戰略地位,掌握了臺灣島就能有效地遏止東海與南海的咽喉戰略通道。也有了與“第二島鏈”內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遠洋的便捷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應對美國的島鏈戰略,必須統一臺灣。中國的渤海、黃海、東海、臺灣海峽、南海扇形環繞中國沿海的東北部、東部、東南部、南部,把這些海域連在一起,天然地形成海上保護網,讓侵略者無隙可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40年6月,八國聯軍借林則徐虎門銷煙,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4000人,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冢f片戰爭開始。他們從廣東向北直入北京,而日本從東北進入中原和八國聯一樣燒殺掠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扼守疆海就是保護大陸,守衛祖國。臺灣處于太平洋南北航線的要沖之地,既是亞歐大陸東入太平洋的橋頭堡,又是從海洋西進歐亞大陸的跳板與基地,統一臺灣就是統一中國的海疆,有了制海權,就守住了海上生命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岸的統一,民心所向,繼香港和澳門之后,臺灣的回歸會加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加速兩岸的文化、經貿交流,和粵港澳大灣區遙相呼應,形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帶動國際科技創新,推動“一帶一路”向深層次發展,使中國領跑世界經濟的態勢更加穩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國著名海軍戰略家阿弗雷德·馬漢在《海軍戰略論》—書指出:“無論什么國家,若要想在世界事務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控制海權,海權是統治世界的決定因素。”世界經濟高速發展最離不開的是能源,需要海上運輸。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繁榮,貿易商品需要海上運輸。而海上通道各個重要的區域,都可以看到美國軍艦的影子,各個軍事基地對海上通道進行監控,長期將制海權握在手心。美國針對中國的海上能源運輸、貿易運輸進—步制約,經濟制裁,戰略和語言打壓,迫使中國既不放棄海權,又要發展陸路,以中歐班列為紐帶,加強沿線國家經濟聯系?!獛А俘R頭并進,合縱連橫,打通內循環,做全方位布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國既要構建印太戰略,又想拼湊美日澳印臺亞洲版北約,想把中國困在第一島鏈之內,圖謀—旦得成,聯合同盟國與中國完全脫鉤,想再來—次“多國聯軍入侵”。所以,兩岸統一刻不容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岸統一,在軍事戰略上,南海和臺海形成陸地航母,制約日美同盟和日韓同盟的挑釁,掌控制海權,打破美國在太平洋的海上制約,迫使美國退出亞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臺灣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扼守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戰略樞紐,是中國大陸安全和經濟發展的海上屏障,處于中國南北海路要沖,是西太平洋的戰略咽喉,坐擁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臺灣回歸,直擊美國第一島鏈,中國的戰略縱深向東可以延伸數千公里,直達第二島鏈,向南延伸至南太平洋,徹底瓦解美國的印太戰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島鏈北起日本群島,經小笠原諸島、火山列島、馬里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帕勞群島,延至哈馬黑拉群島。這是美國目前在亞洲戰略部署的重點,首要目標就是中國。美國艦船之所以在南海和東海不斷自由航行,就是這些島鏈作后盾。臺灣回歸,加強海上軍事力量,打破美國鏈條封鎖,迫使他退回到第三島鏈(主要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對于美國而言,它既是支援亞太美軍的戰略后方,又是美國本土的防御前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平統一臺灣,除了那些心懷鬼胎的國家之外,大多數國家和世界人民都會接受。由于臺灣政經與美西方掛鉤,每個政黨想執政,都會迎合選民的需求,包括國民黨也是如此。但是,沒有一個政黨敢逾越中國政府劃下的紅線,美國不點頭同意,臺灣執政黨不敢宣布獨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菜英文政治操弄有所動作,所有選項都是為了撈取政治資本,美國政客竄訪臺灣不是給她面子上貼金,實則是用臺灣人民的血汗錢換取美國的軍火。菜英文不是傻子,清醒臺灣不過是美國打壓中國大陸的一枚棋子,其他政客何嘗不明白其中的奧秘,可是,臺灣大多數政客的財產與美西方有千絲萬縷的瓜葛。不像日韓對美國亦步亦趨,卻也低頭彎腰,卑躬屈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統一臺灣,是革美國在亞洲勢力的命,美國會不斷在臺灣問題上接連出牌,使臺海局勢緊張氣氛再度升溫,他們會加大針對臺灣當局的政治支持。今年3月初,白宮派出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主席邁克·馬倫率領的國家安全前高官代表組團訪臺,4月,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即將訪臺消息,結果佩洛西因感染新冠沒有成行,卻來了6名參議員訪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國政客頻頻稱臺灣為“國家”,有意制造“兩個國家”,不斷侵蝕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梅南德茲在與蔡英文會面時公然稱,臺灣是“擁有全球重要性的國家”。不難看出,這是給中國大陸施壓,給臺灣拱火,這是美國慣用的伎倆。只要中國保持戰略定力不首先使用武力,加速發展軍事、科技,不讓美西方卡脖子,或減少美西方卡脖子的技術,就不怕美西方的挑釁,以及美中可能發生的全面脫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國政府對臺灣的“主權”問題不持立場,同時也未明確做出武力協防臺灣的承諾,或許是一種“戰略模糊”,或許是暫時的權益之策。一來俄烏戰爭影響著美國的全球戰略規劃,二來與中國開戰美國沒有決勝的把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國智庫有人認為“戰略模糊行不通”,美國應做好大陸對臺發動常規戰爭的準備。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說,美國應考慮從新在臺灣地區駐軍,并與亞太地區盟友共同阻止大陸“武統”。這不是應對策略,是主動進攻,且不說美國在臺灣駐軍成不成功,單說這種思維可以看出美國的精英們表現的很著急,在他們心里中國明天就是世界老大,這可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撰文稱,烏克蘭的悲劇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美國不能在臺灣問題上“戰略模糊”,應加大對中國大陸的威懾,美日需要用實際行動證明防衛臺灣的決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拜登政府不是不想與中國“攤牌”,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仗需要財政支持,債臺高筑,收割全世界的機器(美元)缺油,美聯儲加息抑制通脹或加劇經濟衰退。打仗得有弟兄幫襯,有跟隨的嗎?疫情像唐憎的緊箍咒牢牢地束在他的頭上,作虐,緊箍咒就緊一緊,難受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樹欲靜而風不止,在中國及中國人民幣興起的大周期中,美西方還會在資本、軍事、文化、貿易、經濟、技術、地緣各個環節上做文章。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則稱,如果中國大陸對臺灣動武,美國將對北京施加類似對俄羅斯的制裁。4月初,拜登政府批準了對臺灣當局的新一輪軍售,涉及金額9500萬美元,主要是推進有關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部署和技術協助。這是拜登政府上臺后的第三輪對臺軍售。美國國務院常務副國務卿舍曼稱,自2009年起美國已經向臺灣提供總值超過300億美元的軍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國《金融時報》披露,美日已經制定涉及臺灣的聯合作戰計劃。美國將支持日本加強西南諸島防衛,發展“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推進在日部署陸基短程和中程導彈計劃。美日軍隊還在圍繞“遠征前沿基地作戰”等新作戰概念,以增強演習力度。3月15日,美日兩軍首次舉行聯合演習空降登陸突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月,美國眾議院議長南?!づ迓逦髟?月10日訪問臺灣,由于新冠呈陽性,計劃沒有成形。在“八一”建軍節之際,又提出竄訪臺灣,她現在前往亞洲的途中,否是會真正竄訪臺灣不確定。從拜登和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話分析,訪臺灣的可能性不大。上一次無非拿臺灣這個籌碼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這次同樣故伎重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佩洛西最終飛臺,踩大陸的紅線,中國政府決不會容忍,全中國人民支持政府與以強烈反擊。那臺灣民進黨就是共謀,他們一定會因此付出沉重代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統一臺灣不會因為美西方的阻撓而停止, 習總書記說:“實現祖國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統一是中國全體人民的希望。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交部長王毅說:“海峽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大勢所趨,是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不會改變,也不可能改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說:“祖國統一不能一直等下去,我們這一代要看到統一的那一天,不能把問題留給下一代?!?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四億大陸人民和臺灣同胞唇齒相依,—家人,不能離分,也不可以離分。臺灣是中國固有領土,誰想把臺灣從中華民族大家庭分裂出去,十四億中國人民決不答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于 : 2022年7月31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章丘市|
永济市|
新邵县|
崇信县|
台南市|
南漳县|
广宗县|
贵阳市|
瑞金市|
乐都县|
闽清县|
西畴县|
奈曼旗|
咸丰县|
南涧|
枞阳县|
改则县|
长丰县|
黄龙县|
西乌珠穆沁旗|
晋中市|
桂阳县|
临西县|
海淀区|
革吉县|
蓝山县|
郸城县|
油尖旺区|
婺源县|
类乌齐县|
游戏|
新干县|
米林县|
宁城县|
松江区|
高雄市|
增城市|
巴里|
大洼县|
那坡县|
合江县|